顧彭榮
臨安著名茶亭逸聞
顧彭榮
古時臨安的三條交通要道杭徽古道、百丈嶺古道以及淳昌古道上,建有眾多茶亭,其歷久行善,惠風澤民,人文史跡,遐邇與聞,逸聞趣事,精彩紛呈。
杭徽古道東起杭州,經臨安、於潛二縣,過蘆嶺關(鋪),昌化縣前鋪、下營鋪、堪村鋪,經林川渡,越三跳嶺,再過無他渡至株柳村、冷水鋪,出昱嶺關入安徽省歙縣。據(jù)我國唐代的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載,唐時已是浙皖間商旅大道,宋時沿路設置館驛、茶亭。
上:於潛光明村磨石嶺涼亭
下:昌化白果村還金亭
另有一條也稱徽杭古道,自安徽績溪縣伏嶺鎮(zhèn)至臨安清涼峰鎮(zhèn)馬嘯,全長20公里。古道翻山越嶺,穿村過鎮(zhèn),一路的村口大多設有茶亭,為行路之人歇腳解渴之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建公路,涼亭大多廢圮。
杭徽古道上主要茶亭有:
車盤嶺茶亭
位于清涼峰鎮(zhèn)白果村車盤嶺古道上,東西走向。長約20米,寬4-5米,高5米。亭頂呈拱形,裝飾精美圖案。亭內青石鋪地,整潔清涼,木椅石凳,供路人歇腳小憩。涼亭南門通向玄帝廟。該廟坐南朝北,占地約300平方米,中間長方形天井隔成前后兩廳。廟宇左邊建有幾間樓房,供和尚和護廟人食宿。茶亭、廟宇有村里劃撥的土地、山林等資產,其收入供日常開銷。守廟者終年辛勤勞作,燒香敬佛,守護涼亭廟宇,為禮佛朝香者和旅客提供食宿、茶水等。
元善茶亭
古時驛道設鋪,一般十里為一鋪。民國13年(1924)《昌化縣志》載:昌化縣從蘆嶺第一鋪起,鋪橋鋪為昌化向西的第七個鋪,今位于清涼峰鎮(zhèn)白果村嶺下自然村孤門東首300米處。有元善茶亭,由鄉(xiāng)紳陳善集眾修建。亭聯(lián)云:“茶可清心,止渴不需梅作望;亭堪蔽日,納涼何待竹生涼。”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舉行每十二年一次的拔貢考試,昌化全縣僅錄取二人。嶺下村陳善(又名陳來生)應試得中,家立匾額曰“明德有后”。陳善行善鄉(xiāng)里,邀集村人創(chuàng)建義冢塔,為過往遇難的外鄉(xiāng)人收尸埋骨;在鋪橋頭興建元善茶亭,供路人歇腳解渴。陳善家有山核桃林,收入頗豐。他將山核桃收入之大部用來添置茶具、茶葉。其子任桐廬縣督學(即今之教育局長),陳善和陳德生二位老人前往於潛、分水、桐廬等地募捐,所得之款均用于茶亭開銷。當時還建有茶會,每年暑天由茶會貼補茶葉和柴火費,雇人專事燒茶供應。燒茶者還可兼賣糖果糕點之類,一則方便行人,二則賺點收入補貼家用。農忙季節(jié),除過往客人,在田間勞作的村民也到此亭歇力喝水。茶亭一橫二間。其中一間前設茶座,后設廚房,另一間為住房,供燒茶者住宿,旁有附房。茶亭的西首是一社殿,一統(tǒng)間,供奉土地神(社神),聯(lián)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迸f時逢年過節(jié),村人必到社殿參拜,祈求來年五谷豐登。20世紀70年代社殿由財稅部門出售給農戶,拆建成民房。
還金亭
位于清涼峰鎮(zhèn)白果村乾山自然村。民國13年(1924)《昌化縣志》載:“王之臣,字仰峰,邑庠生,家貧素以狷介聞。偶憩于亭,旁遺一囊,拾而啟之,兼金三百也。之臣候于亭者三日,忽一人張皇而至,叩之,即遺金者,詰其數(shù),悉與所拾符,乃取囊歸之。客欲以半為酬,固卻之不受?!倍嗄旰?,書生顯爵高位,然仰峰老人已故世。為永記老人大恩大德,他請能工巧匠在橫溪橋邊建造“還金亭”,占地200多平方米,題額“留金著身”,亭柱楹聯(lián)為“還金德高,芳名留百世;建亭義重,古跡永長存”。舊時亭旁有轎行、肉店,有供歇力的長條凳,夏天則施茶水。1982年,昌化順溪鄉(xiāng)乾山村(今屬清涼峰鎮(zhèn)白果村)王氏后代翻檢家譜,證實明代王氏前輩王仰峰與還金亭的真實故事。
20世紀50年代末開通白果至石瑞的白石公路時,該亭被拆除。后人在原地建一座小神廟,10余平方米,仍將原來的記事石碑鑲于磚壁中,由今人書一對聯(lián):“還金德高,芳名不滅;建亭義重,古跡長存。”2007年6月,由臨安市文物館和大明山旅游公司籌資在原址建還金亭小公園,將遺存石碑整理成碑林。重建還金亭,由今人撰聯(lián)云:“候主還金欽美德,置亭布景仰高峰?!睂⒅鳛橹行W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基地。
永豐亭
清涼峰鎮(zhèn)楊溪村義干自然村有陳孝子祠。明代中葉敕封該村十九世祖陳斗龍尋母救母事跡而為“孝子”,陳氏后裔建陳孝子祠,屢有毀建。明代陳灼斷然決定獨自復建陳孝子祠,積德為本,行善為樂,沿杭徽古道修造涼亭、廁所,十里一亭,五里一廁,亭子統(tǒng)名“永豐”。從杭州出發(fā)至安徽,途經余杭、臨安、於潛、昌化等縣,路多坎坷,寒冬溽暑,尤多艱難。建茶亭后,行人稱便。
許多來往旅人在茶亭流行印記
昌化昱嶺關村冷水亭
臨安集賢村幽谷亭
清涼峰鎮(zhèn)玉屏村在原永豐茶亭舊址發(fā)掘出永豐茶會石碑。1923年立碑,碑體完整,字跡清晰,實屬珍貴文物?!队镭S茶會·永豐茶亭緣起》石碑記述:“里之大樹下有永豐亭。是亭也,為皖浙通衢,行旅者絡繹不絕。時當炎暑,赤日熏蒸,施茶水以解渴煩,誠善舉也?!?/p>
永豐茶亭建在皖浙通衢之上,成為旅人必經之處。茶亭內北側有一高臺,立有關云長像,右周倉,左關平,彩繪木雕,栩栩如生。佛像上懸“超群絕倫”、“大丈夫”“德澤無疆”等匾額。兩側立柱上留有“磐響羅成川緬想孤魂依劍閣,廟崇蔭大樹別開勝境作桃園”的楹聯(lián)。神像前置長條桌,放置大茶缸、茶碗。茶亭東頭一側有柴灶,用以燒水。南側窗下屋柱間以長條木凳相連,供路人歇息。
茶亭重修后,由茶會負責添置茶壺、茶缸、茶碗、茶葉等。每年農歷正月初一開始,茶會田租戶負責為路人免費供應茶水。
20世紀50年代初土地改革,茶會田分給貧雇農種植,永豐茶亭因此而失去經濟來源。但是當?shù)孛癖娬J定燒茶送水是積德為善,爭相義務燒茶。后來商定,利用原有設施,由村民輪流挨值,自備柴禾、茶葉,不計報酬。直至1958年實行公社化“吃大鍋飯”,又遇60年代初的自然災害,永豐茶亭免費供茶之舉終于不繼。“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關帝廟中神像被砸,匾額亦付之一炬,永豐茶亭徒存四壁。
2012年后,玉屏村恢復茶亭,將《永豐茶會·永豐茶亭緣起》碑文立于亭前,為徽杭古道旅游精品線建設增添文化內涵。
五圣橋亭
位于清涼峰鎮(zhèn)頰口、楊溪義干村交界處,跨昌西溪,扼杭徽古道要沖。相傳古時有一位安徽富商捐銀建橋。明萬歷十六(1588)橋復建成,改名滅渡橋,勒石紀念。橋頭有五圣亭、五圣廟,故也稱五圣橋。義干村民多行善事,炎夏來臨,輪流燒茶,免費供應,受人贊佩。公路建成,古橋猶存,五圣橋亭修繕一新。
湖門茶亭
位于清涼峰鎮(zhèn)湖門村湖門嶺上,業(yè)經幾番修葺,至今尚存。
路口茶亭
位于清涼峰鎮(zhèn)大鵠村,清光緒年間(1875-1908)建造。茶亭依溪而建,磚木結構,形似廊亭,一側有美人靠。茶亭尚存,但亭中茶灶已被拆除。原有茶灶半人多高,灶邊放一張桌子,長2米,桌上放一個茶缽頭、幾只茶碗,有專人負責添柴、燒水、沏茶,路人也可自己取用,一應費用均由村里茶會或村民共同承擔。茶亭管理人員或是村人輪班,或是雇村中最困難的孤寡之人,給些周濟。
另有清涼峰寺院寺僧植茶建亭的史載,一并錄于此備考:據(jù)民國13年(1924)《昌化縣志·藝文》《巖龍洞記》:“南宋乾道元年(1165),余姓禪師僻居此洞半截(50年),怡然,不驚不怖,豈非祖師默佑,而有夙緣感召耶?曾領袖眾僧建路亭數(shù)椽,創(chuàng)茶田數(shù)畝。茲洞屬余(即余姓禪師)業(yè),卜筑煮茗,永為常往過客供奉解渴?!碑敃r茶亭正是為上山拜佛之人因路遠、人疲、口渴而建。寺僧勤奮節(jié)儉,自身住山洞,而節(jié)省的錢奉獻于建路亭茶亭,或修路鋪橋,行善積德。這段珍貴文字是古代路亭、茶亭施茶的真實寫照。
百丈嶺古道茶亭
百丈嶺古道起自昌化龍崗鎮(zhèn)新溪坑,向北經楊樹下、毛山腳、雙石邊,登百丈嶺(1334米),至馬嘯塢口,過纖嶺橋,翻纖嶺(1014米),至島石鎮(zhèn)新橋村新橋頭,經柳嶺塢口,翻柳嶺(730米),過下塔至島石塢止,全長約30公里,路面寬約0.3-0.5米,以不規(guī)則塊石鋪成。因經行百丈嶺,故名百丈嶺古道。諺云:“百丈嶺高高,纖嶺迢迢,不帶冷飯,性命難保?!卑僬蓭X古道是昌化以北島石地區(qū)與龍崗地區(qū)相互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徽商的另一經行之道。清同治十一年(1872),新溪人許樛曾捐募修繕。1953年,昌化縣政府撥款修繕百丈嶺上的高庵與部分破損路面。1962年,臨安縣政府撥款修繕馬嘯塢口與百丈嶺的兩座路亭。1965年龍島公路全線通車后,百丈嶺古道交通功能漸失。今為徒步旅游重要線路。古道至今尚存茅山茶亭、高庵茶亭等古建筑。
高庵茶亭
從龍崗鎮(zhèn)雙石村往百丈嶺方向十余里,有舊《昌化縣志》上記載的高庵,石頭壘筑。高庵,海拔千余米,坐落于群山之中的古道,其建筑隔道分成南北兩部分,南為兩座主房,附庵堂,北為一座茶亭,共占地近200平方米。庵堂之墻全部用大小石頭砌成,厚達余尺,堂內設有神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村民居住,受周邊鄉(xiāng)民接濟,居住者樂善好施,招待過往行旅,不收報酬。現(xiàn)高庵、庵亭尚存。
馬嘯塢口茶亭
位于龍崗鎮(zhèn)太平村獅溪自然村,原名馬嘯塢口。路旁挖山洞,以塊石壘成拱形,上覆泥土。山洞長近5米,寬近4米,內設石凳三條,路人可歇息喝茶。
湍口鎮(zhèn)湍源村境內淳(淳安)昌(昌化)古道茶亭從北至南有:烏獅橋、塘塢口、上方家、沈嶺塢、半沈嶺五處;從寺塢口往洪嶺的岔道是寺嶺,寺嶺上有上、中、下三處茶亭。隨著出行方式改變,上述茶亭先后倒塌,現(xiàn)只剩下沈嶺塢茶亭。
修橋、鋪路、建亭、施茶是中國歷朝歷代以來臨安民間的一大善舉,一種美德,因此而印證古代臨安農業(yè)發(fā)展、商貿繁榮、社會文明、民風淳樸。歲月悠悠,南來北往的無數(shù)旅人,曾在茶亭留下過生命旅途中的印記和動人故事,以教示后人。隨著現(xiàn)代交通設施和交通工具的改善,千百年來茶亭原本的功能,而今幾乎消失殆盡,只成為歷史遺存和舊時生活方式的見證。然而,自古以來先民樂善好施之美德和慈善之舉,仍然深刻影響當今臨安社會,新時期的慈善之舉,正以新的形式注入新的內容,光前裕后,繼續(xù)延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