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茜草染料在古代歐洲的使用

2016-11-16 02:34吳曼琳楊小明
絲綢 2016年10期
關(guān)鍵詞:茜素茜草羊毛

吳曼琳,楊小明

(東華大學 a.紡織學院;b.人文學院,上海 201620)

?

茜草染料在古代歐洲的使用

吳曼琳a,楊小明b

(東華大學 a.紡織學院;b.人文學院,上海 201620)

茜草是一種常見的天然有機染料,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回公元前的古埃及,同時它也是古代歐洲最為常用的紅色染料之一。文章從考古發(fā)現(xiàn)的實物出發(fā),根據(jù)現(xiàn)存的北歐鐵器時代早期的紡織品及其他文物資料,對茜草在歐洲使用歷史進行了梳理和闡述。介紹了古代歐洲常用茜草的種類和其染料制作的方法,并對古代文物和古籍中記載的茜草染色方法進行解釋和解讀。分析認為,茜草至少在鐵器時代早期就已經(jīng)開始在歐洲被廣泛使用,且其染色的方法一直沿用至18世紀,并未有太大改變。

茜草;天然有機染料;古代歐洲;鐵器時代;古代紡織品

盡管考古紡織品的表面總是呈現(xiàn)棕色或是深色,但這并不一定是他們本來的顏色。染色一直是紡織品制造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從古至今,顏色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均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及含義,因此,如何將顏色單調(diào)的天然纖維,轉(zhuǎn)化為色彩繁復的紡織品,一直是數(shù)千年來人們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標。

在近代的合成染料出現(xiàn)之前,有機天然染料在整個世界范圍內(nèi)均被廣泛使用著。常用的天然染料包括礦物、動物及植物染料三大類。礦物染料是將有色礦物研磨成粉末后制成的染料,廣為人知的如朱砂、石青等。動物染料常見的則有胭脂蟲、紫膠蟲、墨魚汁等。而使用范圍最廣、最容易獲取的天然染料則屬植物染料,它來源于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不同的植物,可取用不同的部位,如莖、葉、果實、種子等,提取其中的色素作為染料,如提取根部色素的茜草植物和提取葉子部位色素的靛藍植物。

在歐洲,天然染料從史前就開始被使用,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曾出土了大量保存十分完好的羊毛紡織品[1]。雖然經(jīng)歷了漫長的時間,這些紡織品的外觀都僅呈現(xiàn)出黃褐色,但經(jīng)過測試發(fā)現(xiàn),其中很大一部分均有天然有機染料的殘留[2],包括了靛藍素、芹黃素、鼠李黃素,以及紅色染料茜草中所特含的茜草素及紅紫素。

1 茜草的使用歷史

紅色在大多數(shù)文化中均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種濃烈的色彩常常與鮮血、火焰、太陽、富饒及生命力聯(lián)系在一起。而在許多史前文明,例如印度、埃及和南美的瑪雅文明中,太陽、火焰等物常常被視作神圣的象征,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紅色紡織品和染料在世界各地都廣受歡迎。

紅色系的染料中,茜草是歐洲使用最為廣泛,可能也是最早的天然染料之一[3],染色可用的部位通常是茜草的根部,采收后取根部曬干,用碎片或粉末進行染色。其中的活性染色成分是茜素及紅紫素,這種染料可以染出鮮艷的紅色。

在埃及和中國,茜草的使用很早就有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对娊?jīng)》中就曾有多處提到茜草及用茜草染色制成的服裝,例如《鄭風》中所說“縞衣茹藘”,茹藘則是中國古代茜草的別稱。而在埃及出土的公元前21—19世紀的皮質(zhì)紡織品碎片(圖1),經(jīng)鑒定后發(fā)現(xiàn)其中紅色染色部分含有茜素,而茜素正是茜草的主要染色成分。由此可以證明,茜草在埃及的使用至少可以回溯至公元前19世紀左右。

圖1 埃及出土的經(jīng)過染色的皮質(zhì)紡織品碎片F(xiàn)ig.1 Leather textile fragment dyed with madder and unearthed from ancient Egypt

而在歐洲,之前的研究一直認為鐵器時代及鐵器時代之前的紡織品并不存在染色技術(shù),所有的面料都是通過混合各種有天然顏色的羊毛,如黑色、白色、灰色和棕色等來改變織物的顏色。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當時的羊毛服飾實際上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經(jīng)過染色的羊毛與含有天然色素的有顏色的羊毛的使用均十分頻繁[4]。經(jīng)過測試發(fā)現(xiàn),鐵器時期的紡織品其中很大一部分均有天然有機染料的殘留。例如從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東日德蘭半島胡德莫斯遺址出土的女尸,經(jīng)鑒定其年代可以追溯回公元前200年至公元350年之間的鐵器時代早期,女尸出土時身穿的服飾中,至少有兩件是經(jīng)過染色的[5]。

圖2為著名的胡德莫斯出土服飾,包括一件長及腳踝的羊毛連身裙,尺寸約為50 cm×100 cm的羊毛制圍巾及皮毛披肩。從這些毛紡品中檢測出的染料包括了黃酮類的木犀草素、芹黃素、鼠李黃素,靛藍類染料所含的靛藍素、靛紅素,以及圍巾中鑒定出的茜素及紅紫素[6]。這三大類的染料正是紅、黃、藍三大色系的代表。這一發(fā)現(xiàn)從側(cè)面印證了最晚在鐵器時代早期,茜草和其他天然植物染料就已經(jīng)開始在歐洲被使用了。

圖2 胡德莫斯出土的鐵器時代早期服飾Fig.2 Garments from Huldremose in Iron Age

2 茜草的種類

從現(xiàn)存于各國博物館中的古代紡織品來看,無論是在古代的歐洲還是亞洲,茜草都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染料之一。茜草的種類眾多,常見的有如下幾種,見表1。

表1 茜草常見種類及拉丁語學名

從這些茜草的別稱中不難看出其產(chǎn)地和最為常用的地區(qū),其中歐茜草是歐洲最為常見也是使用最早、最為廣泛的一種茜草。

歐茜草原產(chǎn)于中東及歐洲地中海東部,隨后逐漸在歐洲的中部和南部開始也有所培育,因其易于存活,對生長環(huán)境和條件并無太多挑剔,一開始多被種植于路邊的灌木叢或荒地之中。其后歐茜草被引入至遠東,如中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以及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歐茜草在中國又被稱為楊茜草,具體的引入時間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史學家猜測在早期與歐洲展開貿(mào)易時,一些植物染料就經(jīng)由通商傳入中國。

歐茜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呈鮮亮的綠色,干莖部分在每年的秋天凋零,次年的春天重新長成。其根系十分發(fā)達,其中含有大量的紅色著色劑,其主要染色成分為茜素。

歐茜草的根部,在地中海地區(qū)被稱為“alizarin”,這個名字由阿拉伯語變化而來,意為“汁液”,通常是指完整的茜草根部,而非被搗成粉末狀的茜草染料[7]。根據(jù)古代的書籍記載,歐茜草根部的收割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季,在大部分國家,歐茜草在種植至少兩年之后才會進行首次收割。在法國的南部,歐茜草的收割時間被延長至三年。而在伊朗,歐茜草在生長七年之后才會進行收割,這是因為多年生的歐茜草根部,相較于年份較短的茜草,可以染出更為濃烈的色彩[8]。

除了歐茜草之外,歐洲還有一種較為稀有的茜草種類,通常被稱為野茜草。野茜草在拉丁語中被叫做:“peregrine”,意為“流浪者”,其外形與歐茜草極易區(qū)分(圖3),整株為長條形,一年四季均呈深綠色(圖4)。

圖3 歐茜草與野茜草繪本Fig.3 Pictures of rubia tincrorum & rubia peregrine

圖4 野茜草Fig.4 Wild madder

野茜草原產(chǎn)于歐洲地中海地區(qū),在意大利和法國均有種植。通常認為在歐茜草被廣泛了解與使用之前,野茜草是當時歐洲紅色植物染料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最早被歐洲人使用的一種茜草[9]。與歐茜草不同,野茜草中所含有的茜素成分很少,其主要染色成分為紅紫素和偽紫茜素。通常來說,偽紫茜素會呈現(xiàn)出較淡的紅棕色,而紅紫素用于染色時,會傾向于呈現(xiàn)出深紅色,因此野茜草的染色工藝和結(jié)果相對來說較難控制,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歐茜草從中世紀開始廣泛傳播與使用之后,野茜草在染色典籍中就很少再被提及。

3 茜草染料的制作

在氣候及環(huán)境適宜的地區(qū),茜草的根部可以在裸露環(huán)境中自然風干。在歐洲的北部和一些相對濕冷的氣候條件下,其根莖只能依賴窯爐來進行加溫及烘干。用來進行烘制的窯爐由黏土制成,在其內(nèi)部填入風干的木柴焚燒,使得窯爐壁的溫度升高,以此對茜草的根部進行烘烤,使得水分蒸發(fā),加快其風干的速度。

根部完成風干之后,用打谷用的連枷對其進行反復的抽打,這樣的加工起到兩個作用:一是可以將粘附在根莖上一同風干的泥土去除,其次則是可以一并將過細的、未完全成熟的根莖一并剔除,只留下成熟粗壯、適宜于染色的部分。最后用篩子篩去殘存的一些雜物,將其碾碎呈粉末狀,便成了可以方便地用于染色的茜草染料。

隨著工藝的成熟和發(fā)展,從中世紀開始,茜草染料粉末也根據(jù)采集原料的不同被分成不同的檔次,根據(jù)產(chǎn)地、年份及根莖的大小,可以劃分出各種不同的種類和層級。例如收藏于荷蘭米德爾堡博物館的這幅繪畫(圖5),就生動描述了當時檢驗茜草染料質(zhì)量的場景。

圖5 荷蘭檢驗茜草染料質(zhì)量的油畫(1764年)Fig.5 Oil painting used to inspect the quality of madder dye in Netherland (1764)

而在當時的法國,茜草的質(zhì)量等級被劃分得更為詳細,甚至可以根據(jù)茜草的產(chǎn)地、年份及根部的克重區(qū)分為十余個不同級別。盡管后來的研究證實了其中某些被嚴格劃分的等級,其染色效果并沒有太大的可以明顯辨別的差異(圖6),但是這從一個側(cè)面也反映出了當時茜草染料的重要性,其使用的廣泛程度。

圖6 1837年法國亞維農(nóng)地區(qū)與阿爾薩斯地區(qū)所產(chǎn)歐茜草的染色效果對比Fig.6 Dying effect comparison of madder from Avignon and Alsace, France, 1837

4 茜草的染色

用茜草來給羊毛染色的方法最早源自地中海周邊,這里同時也被認為是茜草的發(fā)源地,這一染色技術(shù)很快就跟隨著茜草染料的廣泛使用而傳遍歐洲,成為茜草染色較為常用的標準制法[10]。盡管在歐洲,每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染色方法稍有不同,但是染色的大體流程卻是驚人的相似。

這種染色的方法最早記錄于公元前7世紀的巴比倫石板上(圖7),現(xiàn)藏于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根據(jù)歐洲學者的釋讀[11],石板上的文字大意如下:“若要將天然羊毛染成紅色,將羊毛梳理后,加入同重明礬,加水于火上煮沸。加入同重茜草于麥麩水中煮沸,取出后羊毛即成紅色?!?/p>

圖7 記錄茜草染色方法的巴比倫石板Fig.7 Babylon tablet used to record dying technique of madder

這一古老的染色方法在18世紀歐洲的染色典籍中也有記載[12],加入的原料分量稍有改動,其染制方法如下:a)將羊毛與其重量1/3的明礬一同煮沸后取出,取羊毛重量1/2的茜草染料,加入溫水中混合;b)將染色溶液緩慢加溫,使其上升至75~80 ℃,保持此溫度,將羊毛浸泡1 h左右,并可加入少量的滑石粉或石灰水調(diào)整染料溶液的酸堿度。

大部分的天然有機染料在進行染色時,需要添加一個額外的媒染劑,這即是媒染法,有時候相同的染料加入不同的媒染劑可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在這一染色配方中,使用的媒染劑則是明礬。

關(guān)于染色溶液的溫度,另有一種說法是應當加溫至沸點,使其沸騰3~4 min,隨后讓溶液溫度緩慢下降[13],但這種方法有一定的風險,會使得染色溶液由紅色轉(zhuǎn)變?yōu)樽厣?,因為茜草根莖中除了紅色色素,還含有一些其他顏色的色素,而這些色素的水溶點比茜素要來得更高,染色溶液的溫度過高會使得這些色素分解,從而影響到染色效果[14]。

5 結(jié) 論

從歐洲遺跡出土的各類考古紡織品及文字記載可以看出,茜草最晚在鐵器時代早期,就已經(jīng)作為染色劑使用在紡織品的制作上,這種純天然的有機植物染料的染色配方最早可以追溯回公元前7世紀,類似的配方直到18世紀時仍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著,僅在染料的使用分量上有所調(diào)整。從保留至今的古代紡織品可見,在保存條件較好的前提下,即使利用傳統(tǒng)的古代染色配方,茜草染料也可以很好地對天然紡織品纖維進行染色,并得到較好的上色效果,染出比較亮麗的紅色。

[1]PAINTER T J.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preservation process in sphagnum peat[J]. New Discoveries and New Perspectives,1995,5(1):88-99.

[2]BERGHE I V, GLEBA M, MANNERING U. Towards the identification of dyestuffs in Early Iron Age Scandinavian peat bog textiles[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09,36(9):1901-1921.

[3]WALTON P. Dyes and wools in Iron Age textiles from Norway and Denmark[J]. Journal of Danish Archaeology,2012,7(1):144-158.

[4]BENDER J L. Forhistoriske textiler i Skandinavien[J]. Prehistoric Scandinavian Textiles,1986,9(b):294-299.

[5]NORGAARD A. A weaver’s voice:making reconstructions of Danish iron age textiles[J]. Dressing the Past,2008,1:43-58.

[6]BERGHE I V, GLEBA M, MANNERING U. Dyes:to be or not to be? Investigation of Dyeing in Early Iron Age Danish Bog Textiles[M]. Oxford:Oxbow Books,2010:25.

[7]TRAVIS A S. Between broken root and artificial alizarin:textile arts and manufactures of madder[J]. History & Technology,1994,12(1):1-22.

[8]AVIKS I. The red dyes:Cochineal, Madder, and Murex Purple[J]. Surface Design Journal,1997,4(2):164-167.

[9]MURPHY B. Root of wild madder:chasing the history, mystery, and lore of the persian carpet[J]. Simon & Schuster,2013,1:56-62.

[10]BECHTOLD T, MUSSAK R. Dye Plants in Europe[M]. Vienna:John Wiley & Sons, Ltd,2009:37-52.

[11]GALAN A. The “Science” of Natural Dyestuffs in the Laboratory[M]. Amsterdam:Springer Netherlands,2001:127.

[12]HELLOT J. L’art de la Teinture des Laines, et des étoffes de Laine, en Grand et Petit Teint:Avec une Instruction sur les Déboüeillis[M]. Paris:Chez la Veuve Pissot Fils,1750:43.

[13]CARDON D, Natural Dyes:Sources, Tradi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ce[M]. London:Archetype Publications Ltd,2007:326-327.

[14]WU M L, YANG X M. Experimental study of natural organic dyes from ancient Europe[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821/822:593-596.

Application of madder dyes in ancient Europe

WU Manlina, YANG Xiaomingb

(a. College of Textile; b.College of Humaniti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Madder is a common natural organic dye which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Egypt before Christ. It is one of most common red dyes in ancient Europe. Based on the ancient textile remains from north Europe and other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paper started the material object discovered in archaeological process, elaborated the application history of madder in ancient Europe, introduced different kinds of madder dyes and dye making methods, and settled the dye techniques that were used during prehistoric times.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history of madder in Europe in early Iron Age, and the dye techniques was not changed much until the 18th century.

madder; natural organic dyes; ancient Europe; Iron Age; ancient textile

??與技術(shù)

10.3969/j.issn.1001-7003.2016.10.006

2016-04-17;

2016-08-18

吳曼琳(1985-),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北歐古代毛紡品。通信作者:楊小明,教授,ynide@sina.com。

TS193.62

A

1001-7003(2016)10-0028-05 引用頁碼:101106

猜你喜歡
茜素茜草羊毛
茜素紅“開關(guān)式”熒光探針測定水中微量銅
醌茜素抑制PI3K通路的磷酸化對宮頸癌CaSki細胞凋亡和自噬的影響
基于3D技術(shù)和偏光技術(shù)的茜草鑒別研究
茜草與入骨丹(東南茜草)質(zhì)量比較研究
國際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趨勢預測
薅羊毛是一種享受
茜素紅S對扁吻魚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
Golden fleecers
摸羊毛
芬頓法氧化降解水中茜素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