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軍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孩子的未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機構、教育者、研究人員,都有責任了解并熟知小學生在這一階段思想品德的現(xiàn)狀、特點,根據(jù)小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情況特點有針對性的加強德育教育,更好的引導和幫助小學生道德品質健康積極的發(fā)展。
關鍵詞:思想品德;公民素養(yǎng);心理素質
本人多年從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在此期間對一到六年級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目的是了解現(xiàn)今小學生思想狀況,把握小學生的德育發(fā)育特點,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為更有效的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提供良好的素材。為了更好的達到此目的筆者在實習期間做過問卷調查。調查的問題概括了小學生愛國情操、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心理素質、成長道路等幾個方面,可以全面的調查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現(xiàn)狀。并對調查結果行了分析,總結出小學生在以下幾方面的數(shù)據(jù)結果,為更好地實現(xiàn)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據(jù)。
一、小學生思想品德現(xiàn)狀分析
(一)在道德品質方面。小學生都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他們大多數(shù)人會主動的去幫助身邊的親人、朋友,對老弱病殘富有同情心。數(shù)據(jù)顯示:90%的學生表示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幼會主動給他們讓座;77%的學生表示如果學校需要他參加義務勞動,會樂于參加;87%的學生表示遇到有困難的人時會主動伸出援手;82%的學生在學校組織愛心捐款活動時的態(tài)度是積極奉獻,盡我所能。由上述幾個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小學生道德情感冷漠現(xiàn)象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嚴重,大部分小學生仍然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二)在愛國思想方面。據(jù)調查,83%的學生表示"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的論述符合自身感受,13%的學生認為比較符合。每周一參加學校舉行的升旗儀式時,93%的學生持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4%的學生持學校要求,不得不參加的態(tài)度。由此可見,大部分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但不能輕視的是這兩個問題都有1%的學生持消極的態(tài)度,對祖國感情淡漠,缺乏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而國家的強大與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緊密相關,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這小部分人,對其進行有效的、順應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其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三)在公民素質方面。數(shù)據(jù)顯示小學生在公共場所表現(xiàn)出的社會公德意識比較令人滿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人文明程度的提高。遇到長輩、老師時,89%的學生會主動打招呼;10%的學生有時打招呼;0.6%的學生不打招呼。當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時,65%的學生表示會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31%的學生會主動上前制止;3%的學生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我們發(fā)現(xiàn)教室地面上粘有許多口香糖殘渣,就其原因,10%的學生表示“我也這么干過,不吐怎么辦,也沒有其他辦法”;4%的學生認為是因為垃圾箱找不到;84%的學生認為是習慣成自然,大家都扔我也扔。由此可見,小學生較缺乏判斷能力,模仿力和可塑性強,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和他人的影響。
(四)在心理素養(yǎng)方面。調查顯示,6%的學生“在課間的時候,有同學為了小事和你發(fā)生了沖突時”覺得十分生氣甚至動手;10%的學生消極退讓;5%的學生會和他大聲爭吵理論;78%的學生會控制自己當時的情緒,接下來冷靜處理。由此可見,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是完全以自我中心,對待同學寬容大度的多。這些都是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成果。
(五)在家庭影響方面。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調查顯示,4%的學生幾乎不和父母溝通溝通;8%的學生表示很少和父母溝通溝通;12%的學生偶爾和父母溝通溝通;74%的學生常和父母溝通溝的時效性。
1.圍繞教學中心工作,抓主要方面,順應學生的年齡特點,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善于分解目標,將不同的教學任務在不同的情境下展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主動培養(yǎng)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意細化工作任務,選好形式新穎、方式各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課程要領。
2.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小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像一張白紙一樣等待著家長老師的塑造。即使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所謂的問題少年,只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用心和學生交流,也會綻放不一樣的光芒。此時就顯現(xiàn)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時效性。如果教師能夠把嚴肅刻板的德育教育與藝術情趣、社會實踐、文體活動等有機結合,更可以讓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二、加強與家庭的聯(lián)系
與家長溝通,讓學校德育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學校定期組織家長召開家長會、要求老師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年終召集學生家長代表召開學校與家長的交流會議,通過各種渠道與家長交流,使家長不陌生學校的各種教育活動,家長監(jiān)督學生在課外的表現(xiàn),教師定期檢查學習成果。這樣使學校與家長形成了良性的互動,讓學生無論在學校、家庭當中還是在社會上都可以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使學到的東西不會“左耳進、右耳出”。
三、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發(fā)揮文化氛圍的熏陶作用
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不能只依靠教師的教學活動,學校和家長的全面配合也是很重要的,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學校要從班級黑板報、校園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多媒體網(wǎng)絡等方面積極的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圍。溫馨的提示、熱情的激勵、豐富的知識、典型的個案形成一種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服務,組成教育的合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