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年
教學必得有效,實施“有效教學”,已悄然成為當前中小學教師關注的熱點話題。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每個學生在每堂課上都學有興趣、學有所得、學得快樂,是新課程改革中值得我們每一位中職教師深入研究的課題。
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開展有效教學顯得更加重要,同時也變得更加困難。中職的學生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中考的落榜者,總的來說,這些學生對學習是不感興趣的。所以在給這些學生上課時,教師開展的有效教學大多時候變成一紙空文,最后的實際效果基本上是低效教學或者無效教學。目前的中職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有些教師戲言:給這些學生上課,只要把這些孩子圈在教室里四十分鐘不發(fā)生意外,這節(jié)課就是成功的,就是有效教學。這些話語聽起來有些無奈,但更多是一種譏諷。如何針對職教學生開展有效教學,這是擺在每一個職教教師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
下面就結合自己幾年的教學實踐,對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策略作簡單的探析。
一、充分了解學生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強調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倡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快樂地學習。
1.關注學生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
這就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經貿旅游學校的學生來自全省各地,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學生以前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學生原來基礎極差,曾經產生過強烈的厭學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備課的同時還要備好學生,教學不是唱獨腳戲,離開學生的“學”,就無所謂教師的“教”,因此,教師必須從新的視角來重新發(fā)現(xiàn)學生,尊重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
2.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嚴格按照教學參考來教,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在一節(jié)課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每一個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
3.關注準備策略,就是怎樣備課
我原來的備課主要是根據傳統(tǒng)教學法的一些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從教師講的角度,而不是從學生活動的角度來進行。比如:新課導入、課前預習,中間環(huán)節(jié)討論,甚至把課堂教學中什么地方老師提問,什么地方學生作答都做出了明確地標識。而新課程改革中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簡單傳遞,而是通過與學生的對話、與自己的對話而得以傳授的。傳統(tǒng)課堂中的講授教學更多時候是傳遞知識,讓學生“記住”知識,而不是“理解”知識。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教師課前備的主要是“課”、“如何教”,而忽略了備“學生”。
現(xiàn)在我認為,備課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進行。如這堂課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價和調控等等。這些應該是教師要著重考慮的問題。教師只有深入的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豐富的信息資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討,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二、激勵機制
上課期間,教師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與每一位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針對其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質量等多說一些表揚的話語。布置練習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分層次、分批布置作業(yè)。批改學生作業(yè)時對進步比較大的同學要及時給予肯定,往往有時候老師的一個點頭或微笑,一句贊賞的話,一聲親切、熱情的提醒,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遇有學生搗亂時,不要發(fā)火,不要大聲指責的表情,更不要撇開教學內容。有時候老師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或靜默幾秒鐘,往往就可達到抑制學生干擾課堂的行為。
三、有效反思
教師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后備課;不僅課前備學生,還要課后反思學生,這些就是進行教學反思。大量的案例表明,很多優(yōu)秀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如何把課前備課和課后反思結合起來,是值得我們每一位中職老師需要研究的課題。
教學過程需要回首,需要凝視,需要反思。課后的反思與研究,要以“有效”為標準,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具體體驗來進行。教師要結合自己每天進行的教學實踐,實現(xiàn)從“教書匠”到“名師”的轉變。同時,教師要注意從對每節(jié)課的反思中提煉出問題,轉化為自己研究的課題,并積極開展校本教學研究,在敘述自己的教學故事的過程中,展示自己教學生活的場景,揭示自己日常教學行為背后所隱藏的教學思想。
總之,在新的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是規(guī)范每個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一個法寶。有效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語文學科的角度講,是要提高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同時也要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發(fā)展。我們應該在新課程理念的正確指導下,科學、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使課堂教學過程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機的互動過程,真正成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教學活動的過程,最后實現(xiàn)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有效教學》,P120-121.
[2]《教育情報參考》,2004(9).
[3]《教育研究》,2004(6).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經貿旅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