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井娟
【摘要】“文采”的寫作訓練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可掉以輕心.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筆者認為,運用“積極語用教學觀”的理論,通過師生的互動、合作、探究 ,從感受、領悟、升華三個維度進行教學,就有可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積極語用教學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在閱讀材料中體會文采的內涵
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關于“文采”的感性認識,一般地說較為膚淺,在他們的頭腦中總認為“文采”很神秘,甚至可以說“文采”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他們關于“文采”的理性認識,一般地說還沒有建立起來,即使能對此說上幾句,也只是認為所謂“文采”就是語言漂亮,辭藻豐富,句式參差,色彩絢爛,多講究了一些修辭手法等等而已(此為鸚鵡學舌,照搬教材結論)。而對于“文采”是思想與語言的血肉相連(作家老舍語),文與質的辯證統(tǒng)一的道理卻知之甚少,甚至渾然不知。當然,對于“文采”的介紹,不能采取大學講授“文章學”的方法,將“文采”的種種觀點、百家之言一股腦兒地灌輸給他們 ;只能從感性到理性,從對具體材料的對比中去讓他們慢慢體會什么是“文采”,不能希望畢其功于一役。
二、在師生互動教學中理解文采的深意
對于高中生來說,對“文采”的“感受”只能算是理解的基礎,而要真切而正確地理解 它,還需要在對典范的文字和語段的師生互動賞析的基礎上去強化它并深化它,去體會語言與思想是如何水乳交融的,文與質是如何辯證統(tǒng)一的。在此基礎上,消除高中生關于“文采”的種種誤解,在今后的寫作中甚至在文風上對“文采”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建立起健康的馬克思主義的文風。筆者基于老舍先生有關思想與文字水乳交融的有關論述,文章學里關于文與質的辯證統(tǒng)一的原理,精心選擇了四則語段進行訓練。實踐表明,教學效果比“照本宣科”地采用“人教社”的教材里的語段要好得多。
積極語用教學觀認為,“作為母語課堂必須給學生留足語用的空白,包括內語用的‘思維留白和外語用的‘時間留白?!币环矫?,只有教師不以自己、權威或書本上的觀點干預學生,留給他們自主體驗、自由思考的心靈空間,后者才可能釋放自身的思維能量,為感官的外語用奠定堅實的基石;另一方面,只有提供在場的每位學生以時間為形式的合法契機,使之主動表達、積極表現(xiàn)、展示自我,“才能夠促進母語課堂走向積極語用的高妙境界:從接受到表達,從表達到表現(xiàn),從表現(xiàn)到創(chuàng)造”。
通過對這些包含思想和語言,文質統(tǒng)一的語言片段的解讀、評論,學生們已經明白了思想和語言、文與質是如何體現(xiàn)出文采的。而他們經過對文段的評析,釋放了他們的母語表達力,釋放出來了他們精彩、獨特和多元的思想力 ,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有了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
三、在師生共同學習文章中掌握文采的精神實質
對“文采”的理解,高中學生是從感受階段到領悟階段乃至升華階段漸次加深的,“感受”階段是感性認識,“領悟”階段也只是到理性階段的過渡。要讓感覺和領悟到了的東西升華,必須有正確的理論指導,而對于“文采”的掌握,當然,也只能靠上升到了理論高度的文章學的知識來觀照。因而,適當地介紹文章學上的有關論述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文采不是高談闊論,不是華麗的辭藻,而是服務于內容需要的最佳形式。我們提倡注重文采,并不是以辭害意,嘩眾取寵,而是要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文采的力量就蘊藏在對內容的生動詮釋中,貫穿于與受眾的交流中能。有了一個好的思想,一個新的觀點,如果再加上有一定的文采,無疑作用會更大,效果會更好。
四、結語
積極語用教學觀是在反思我國學校教育普遍存在的消極語用異象后提出的。它摒棄了以“思政中心論”“語文工具論”“語感中心說”為標志的消極語用及其背后的主流觀念,大力倡導積極語用的教學組織:小班化,大膽采用積極語用的教學藝術:自覺把握“留白”(思維留白和時間留白),積極運用積極語用的評價藝術:貴在激勵,以期收到如下效果:積極語用教學觀認為,課堂不僅要給學生提供“全語用”的時間和契機以承載語用行為,更要在這一過程中深度喚醒智慧生命積極語用的自覺意識、形成其積極語用的優(yōu)秀習慣,從而在課堂以外甚至在課程流水線以外獲得以表達力為核心的語用能力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通過積極語用而“拯救”母語表達力,是建設文化中國的新時代對漢語文教育的深切呼喚;為此就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從大班制向小班化;以貴在激勵為手段的評價藝術,經過思維留白和時間留白,確保了學生的語用 行為在“全語用”的過程中可以自覺釋放靈性思維和充沛才力并最終趨向以個性、審美和創(chuàng)意那位特征的更高層次的“表現(xiàn)性語用”。筆者認為,如能在實際教學中踐行積極語用教學觀,我們的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將有徹底的改觀。
參考文獻
[1]潘涌.積極語用教育觀與閱讀教學本質新論[J].中國教育學刊,2013(7).
[2]劉琴.試論“積極語用教育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學文摘,2015(9).
[3] 潘涌,張雪.論積極語用教學觀:釋放表達力課程.教材.教法,2013(11).
[4]孫麗影.淺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J].現(xiàn)代教育教研,2011(7).
[5] 陳木貴.淺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J].成功(教育),2011(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