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波 袁光雄 許俊
【摘要】 目的:觀察和分析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行機械通氣時給予不同呼氣末正壓水平對其血管外肺水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ARDS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A組(n=90)和B組(n=90)。對A組90例患者采用8 cm H2O的呼氣末正壓治療,對B組90例患者采用12 cm H2O的呼氣末正壓治療。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中心靜脈壓(CVP)、心排血指數(shù)(CI)、平均動脈壓(MVP)、心率(HR)等指標的變化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兩組患者治療后6、12、24 h的EVIWI指標均有明顯降低,其中12、24 h時又以B組患者的降低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不同呼氣末正壓水平對ARDS患者的EVLWI具有明顯的影響,其中又以12 cm H2O的影響更大。
【關(guān)鍵詞】 呼氣末正壓;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血管外肺水
中圖分類號 R563.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4-0042-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4.024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危急重癥,患者常伴有程度不一的肺水腫癥狀[1]。臨床上對該疾病患者常采用機械通氣治療,研究表明呼氣末正壓在改善患者的肺水腫上具有良好的效果[2]。為了分析不同呼氣末正壓對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響,本次研究收集2013年
3月-2015年3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ARDS患者180例進行臨床研究,將其隨機分為A組和B組,分別給予不同的呼氣末正壓水平治療,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ARDS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我國《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與治療指南》相關(guān)診斷標準[3];(2)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具有終末多臟器衰竭、股動脈置管禁忌的患者;(2)年齡未滿18歲的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4)未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A組(n=90)和B組(n=90)。A組90例患者中,男
43例,女47例;年齡最小48歲,最大77歲,平均(63.27±10.19)歲;APACHEⅡ評分平均為(18.16±6.79)分。B組90例患者中,男46例,女44例;年齡最小50歲,最大78歲,平均(64.76±11.34)歲;APACHEⅡ評分平均為(18.06±7.14)分。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APACHEⅡ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綜合治療,同時均施行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且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出量(PiCCO),具體包括:(1)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選用容量控制通氣模式,參數(shù)設(shè)置:設(shè)置潮氣量為6 ml/kg,呼吸頻率設(shè)為18次/min,吸氧濃度設(shè)為40%~60%,設(shè)置呼吸比值1∶2[4-5]。(2)監(jiān)測PiCCO:在為患者施行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時,應對患者的PiCCO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給予PiCCO導管放置,并將導管放置時間作為0 h(即刻),然后詳細記錄患者0、6、12、24 h等4個時間的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中心靜脈壓(CVP)、心排血指數(shù)(CI)、平均動脈壓(MVP)、心率(HR)等指標,并進行對比分析。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插管即刻的各項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在插管即刻時的EVLMI、CVP、CI、HR、MAP等指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插管后各時間點的各項指標對比
與治療即刻患者的EVIWI指標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6、12、24 h的EVIWI指標均有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B組患者治療后12、24 h的EVIWI指標均明顯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6、12、24 h的CVP、CI、HR、MAP等指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ADRS主要是指肺臟受到創(chuàng)傷、休克及嚴重感染等急性肺損傷而引發(fā)的急性呼吸衰竭疾病[6]。ADRS患者常伴有肺水腫癥狀,但是不同時期患者的肺水腫程度也有明顯的區(qū)別,并且其肺水腫的嚴重程度直接關(guān)系到ARDS患者的預后。EVLW主要指分布在機體肺血管外的液體,其變化與患者肺水腫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EVLW上升不僅是患者發(fā)生肺水腫的重要檢測指標,其同時也是ADRS患者的重要生理病理特征。同時,與血氣分析和X線胸片相比,EVLW的敏感性和準確性明顯更高。相關(guān)研究表明,EVLW與患者的肺損傷程度、病情嚴重程度、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病死率等因素之間密切相關(guān)[7]。因此臨床治療ARDS患者的目標為在降低和預防肺水腫的同時,有效降低患者肺臟的EVLW情況。機械通氣治療是ADRS的主要治療措施之一,吸氣相高壓能夠使患者塌陷的肺泡腹脹,而呼氣末正壓又可在呼吸末時避免肺泡的再次塌陷,從而除了能夠提高功能殘氣量,促進氧合的改善外,還能夠降低由于肺泡關(guān)閉、開放產(chǎn)生的剪切力,進而有效降低肺損傷。相關(guān)學者認為呼氣末正壓主要是通過提高患者肺間質(zhì)的靜水壓而有效減少進入肺部的液體,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的肺水腫癥狀[8]。臨床表明,呼氣末正壓在減少降低EVLW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同的呼氣末正壓對患者EVLW的影響也有明顯的區(qū)別[9]。
本次研究中筆者借用PiCCO監(jiān)測方法對不同呼氣末正壓機械通氣治療對ARDS患者的EVLW的影響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插管即刻時的EVLMI、CVP、CI、HR、MAP等指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治療后6、12、24 h的EVIWI指標均有明顯降低,其中又以B組患者的降低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12 cm H2O呼氣末正壓治療患者的EVLW受到的影響更大,從而為ARDS患者呼氣末正壓治療的選擇提供了有效的依據(jù)。
綜上所述,不同呼氣末正壓水平對ARDS患者的EVLWI具有明顯的影響,其中又以12 cm H2O的影響更大。
參考文獻
[1]楊靜,董晨明,李俊艷,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機捆綁式治療及其與炎癥生物標志物的關(guān)系[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4,26(8):544-548.
[2]丁良才,鹿瓊,李文放,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血流及呼吸力學變化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8(29):8-11.
[3]鄭志剛,羅翠竹,賀文成,等.Servo-i呼吸機的肺開放工具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24):4067-4069.
[4]楊田軍,潘愛軍,陶曉根,等.呼吸末正壓對ARDS患者腹內(nèi)壓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4,23(9):1013-1017.
[5]陳世明,王重,魏新玲,等.小潮氣量、低水平呼吸末正壓、反比通氣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J].新疆醫(yī)學,2008,38(2):88-91.
[6]范廷婷,田莉莉,金兆辰,等.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性機械性通氣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整體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4):76-77.
[7]葉長廣.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50例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3):24-25.
[8]仇毅洲.機械通氣聯(lián)合東莨菪堿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6):126-127.
[9]王家澤.壓力控制法在治療肺內(nèi)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觀察及安全性評估[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1):53-55.
(收稿日期: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