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應當追求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英語教師應遵循教學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方法,賞識每位學生并進行激勵性評價來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高效的理想境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真正地會學。農(nóng)村中學英語課堂迫切需要有效教學。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fā)展,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133-02
新課程的教育觀念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學生充分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生是否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作為"導航者"的英語教師起著關鍵的作用:(1)教師要努力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營造新鮮、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滿懷激情、"千變萬變",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與面部表情調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在學習一些面部器官的單詞時,筆者先做示范給學生,讓學生讀這些單詞,筆者在講臺上跟著學生的語音節(jié)奏用手指準確地指出這些單詞表示的器官,并作相應的表情;接著,我在講臺上讀這些單詞,讓學生指出它們代表的相應的器官;最后,讓同桌或相鄰的同學,彼此練習。這樣教學方式,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通過具體的情境,使他們對所學知識點有了深刻、具體的認識,不僅大大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而且缺的極佳的學習效果。
2.明確目標,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它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在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即讓學生親自參與活動,經(jīng)歷綜合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中西方語言文化的不同。同時又要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目標,即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調能力,在互相交流中共同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目標限定著課堂教學的運作,保證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推進。
3.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獲得新知識的方法,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我們"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自學能力。學生自學能力一旦形成,就能夠在英語學習中獨立自主地學習,就會不斷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就能吸收消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以此為基礎,因勢利導,使聽、說、讀、寫各種技能得到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必然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4.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chuàng)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fā)散創(chuàng)造。例如:在講解問路指路知識點時,模擬問路指路現(xiàn)場,讓學生在課堂上分角色模擬訓練問路指路的各種句型。課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前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交流。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fā)散、編寫新的內容。例如教完問路這一話題時,根據(jù)問路的幾種方式,讓學生重編對話,這樣使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從而以創(chuàng)新意識來靈活運用語言知識。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與摸索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5.及時教學反思,提升高效課堂
有從事英語教學研究多年的學者提出,現(xiàn)代教學中,反思能力是一個高素質的教師所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其中包括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對課堂教學群體行為的反思,對教學評估的反思等。顯然,這種教學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自我培養(yǎng)和自我提升,教師應把教學反思這一過程把握好,真正為提高課堂高效而努力。
6.提高教師自身修養(yǎng),讓課堂教學有效推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思路清晰,教法得當。做到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推進,層次突出。教師要精神飽滿,有激情,語言標準優(yōu)美,善以自己的真實之情激發(fā)學生的感情,課的起始要能讓學生思維興奮起來,迅速進入學習軌道;課的推進要能體現(xiàn)張弛結合,學生感到學得緊張活潑、興致盎然;課堂的收尾要能讓學生感到余音繞梁、滿懷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氛圍上,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熱烈的課堂教學氛圍,要引導學生敢問,敢發(fā)表意見,身心解放,無心理負擔,沉浸在求知的濃烈氛圍中。師生之間教學相長,同學之間思想碰撞,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和有效的調動。課堂教學中教師及時、適度、多樣的評價,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注重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
學無定法,教亦無定法。在 "輕負優(yōu)質"教學理念的引領下的課堂教學,其重要意義顯得尤為突出。 "向課堂要質量"也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談到的僅是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方面。相信只要我們每個教師具有一切為學生發(fā)展的思想,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一定會成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最堅實的陣地!
參考文獻:
[1] 程可拉,劉津開.中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理念與教學示例.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2] 沈龍明.中小學課堂教學藝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
[3] 陳波,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