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喜
摘要:在高效課堂中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實施有效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高效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講解時間有限,課堂上教師通過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探究活動等形式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成功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獨具匠心、精確恰當的提問。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307-02
高效的、恰當的、有技巧的提問可以充分集中學生注意力,拓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地理課教學中,課堂提問可以說是聯系教與學的紐帶,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解決教與學矛盾的一把鑰匙。本文著重探討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技巧。
1.提問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提問要有明確的目的,這是課堂提問成敗的先決條件。課堂提問的目的應服從于總的教學目的和任務,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每堂課的教學目的、任務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提問的內容要具體、準確。提問前,必須對提問的目的、范圍、程度、角度,反復設計,加以限定,不要問得太廣太深。
課堂提問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每一節(jié)內容的講授之前,教師首先應對教材進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精心設計要提問的問題,使設計的問題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又能突出知識的重難點。總之,要改變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而把提問設計作為備課的重要內容之一。
2.提問要有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新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應具備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新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內容更加鮮活、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無論是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方面,還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方面,所提出的問題要能夠把學生引進問題的情境當中,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學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啟發(fā)性提問更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課前精心設計好課堂上要提出的問題,要善于把教學內容本身與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之間的矛盾作為設計問題的突破口,把學生的認識逐步引向深入??梢赃m當使用開放性問題,鼓勵多種答案或者有的問題要求多種解決的方法,以形成討論的氛圍,促進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提問要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層次性
課堂提問應該具有一定的開放度。封閉式或簡單的提問,使學生回答時會不假思索或帶有猜測的成分。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使問題具有開放性,這里的開放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問題答案不要太唯一,二是問題答案不要太小,上述無論哪一種肯定情況,都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地理課是一門自然科學知識,有著嚴密的知識體系,前后連貫性很強,所以教師提問要循序漸進,課堂提問的問題要有層次。課堂提問要針對不同學生,因人而宜有層次性。對于學習稍有困難的學生,提問時主要以基礎知識為主,而對于學習比較好的學生,提問時要稍有難度,有綜合性。這樣,就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教師可根據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層層推進,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guī)律,圍繞一個中心,層層深入地提出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入。提問應按照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入求知的高度。
4.提問要有科學性和難度的適中性
課堂提問還必須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找準問題的切入點,由淺入深,力求難度適中。教師設置的問題既不能設置太容易,學生不用過多思考動腦就能回答出來,也不能設置太難,使學生百思不得其解。這就是說:要讓學生經過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問題解決。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失去探究的興趣,鍛煉思維和深入思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問題解決,更激發(fā)了他們探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5.課堂提問應注意的問題
一忌集體式。集體問答課堂表面氣氛熱熱烈烈,其實不乏"混水摸魚"之人, "對不對呀?""好不好呀?""是不是呀?"這樣簡單的提問效果并不好,要盡量避免。
二忌單純式。單純提問,熱了少數,冷了多數。教師備課時對提問的對象要有預見性。引路性提問,要多問優(yōu)等生;鍛煉性提問,要照顧中等生;鼓勵性提問,要穿插點問差等生。
三忌盲目式。課堂提問要定人定時,做到心中有數,把握時機。這樣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同時設問、自問、反問交錯進行,優(yōu)、中、差生面面俱到。
四忌懲罰式。有的老師在有人聽課時,對"問題生"進行懲罰式提問,造成"現眼"、"冷場"。這樣做不僅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扼殺了學生的求知欲,還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五忌有頭無尾式。精心設計有思考和討論價值的問題。做到精心設計、提出問題、收聽信息、講析正誤。要讓學生回答充分,清楚而完整地表達自己意思。耐心聽完后,教師要從思維的敏捷性、科學性、準確性、完整性以及學生學習態(tài)度動機方法、能力等諸方面給以簡要貼切的評價。
總之,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上提問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思考問題,深化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課堂提問要明確目的,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抓住關鍵,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的提問技巧》 曹曉英 2013年第十期
[2] 《談初中地理課堂提問的設計》 謝斗辰 2003(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