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狄金華 鄭丹丹
倫理淪喪抑或是倫理轉向
——現代化視域下中國農村家庭資源的代際分配研究
文/狄金華 鄭丹丹
近年來有關研究指出,中國的農村家庭養(yǎng)老出現了困境,閻云翔將導致農村老年人贍養(yǎng)資源供給不足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孝道的衰落和“無公德的個人”興起。針對“對父母贍養(yǎng)資源供給不足”現象尚需更為細致的分析,需要辨析至少兩方面的內容:第一,無公德以及倫理淪喪的界定問題;第二,無公德以及倫理淪喪的動因問題。本研究試圖回應這兩個問題,即擬以費孝通對“撫育—贍養(yǎng)”關系三個時期的分析作為出發(fā)點,試圖通過引入代際關系鏈來探析農村家庭養(yǎng)老中“養(yǎng)老資源匱乏導致養(yǎng)老危機”現象背后的倫理議題,探討其實質及動因。
對于一個完整的成年家庭而言,其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況,其家庭資源需要在三代之間進行分配。當子代減少了對親代贍養(yǎng)資源的供給,并不必然是因為“無公德個人的興起”,其行為亦不必然導致子代自身“福利”的增長,他可能將資源更多地用于幫扶自己的子代。本研究依據家庭資源分配中的代際優(yōu)先性提出一種分類方法,即將家庭資源分配中的“親代優(yōu)先性”和“成年子代優(yōu)先性”結合起來,把家庭資源的代際分配分成4個亞類型,即上下位平衡型、上位優(yōu)先型、下位優(yōu)先型、自我優(yōu)先型。從家庭資源代際分配中的利己和利他來區(qū)分,四種亞類型中,唯有自我優(yōu)先型是將自我(含配偶)的使用置于優(yōu)先位置,才可以稱之為“倫理淪喪”或者公德喪失。下位優(yōu)先型雖然與傳統(tǒng)的“上位優(yōu)先”型不同,不符合傳統(tǒng)孝道倫理對家庭資源代際分配的要求,但并不能因此說這是一種“倫理危機”或“倫理淪喪”的現象,它或許只是“倫理轉向”的表征。
本研究借由上述家庭資源代際分配的理想類型作為解析框架,對“贍養(yǎng)資源供給缺乏凸顯養(yǎng)老中的倫理危機”的現象進行深入剖析后發(fā)現,在排除家庭資源絕對稀缺的狀態(tài)下,出現親代贍養(yǎng)資源匱乏者主要存在兩種資源分配方式的家庭之中,即自我優(yōu)先型和下位優(yōu)先型的分配,而這兩種分配類型背后事實上存在著兩種具有競爭性的解釋:家庭現代化理論和倫理轉向假說。
本研究利用中國健康與養(yǎng)老追蹤數據調查(CHARLS)2011年基線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由于本研究希望將第三代納入分析框架,因此選擇的具體家庭是以被抽中的調查者為成年代,必須同時包括不同住的親代(父母或者公婆、岳父母)和子輩(孩子或者孫子)。最終我們選取了符合上述條件的2624位45歲以上農村被訪者作為具體的分析對象。
本研究以“對親代的經濟支持”“對子代的經濟支持”為因變量,以教育程度、非農務工經歷、非農收入占比、社區(qū)開通公共汽車等為自變量,以城鄉(xiāng)屬性等基本人口學特征及地區(qū)變量為控制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紤]到代際支持有相互性,個體對親代和子代進行經濟支持的同時,他們的親代和子代也可能同時在對他們進行著代際支持,所以我們的模型因變量分為提供的經濟支持量和提供的凈支持量兩類。數據顯示,由于被調查者來自農村且年齡偏大(均值為56歲),樣本的教育程度和年收入均較低,平均年收入僅為2938元,超過四成人有外出務工經歷,非農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例平均不足五分之一,超過半數村莊通了至少一路公共汽車。
人們對親代的經濟贍養(yǎng)資源提供很有限,平均只有635元,剔除父母對自己的支持之后的凈支持金額均值更是低達519元;相反,親代對子代的經濟支持力度則大得多,支持量和凈支持量分別為11875和9050元,是對父母經濟支持的近20倍。數據還顯示,對親代的經濟支持總體而言差異(標準差)較小,而對子代的支持差異程度非常大。在引入現代化要素進行分析發(fā)現,不論哪個群體,人們對親代的經濟支持都遠遠低于對子代的經濟支持??傮w而言,人們的現代化程度越高,他們的代際支持水平越高,不論對親代還是子代的經濟支持都越多。
農村居民代際支持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個人受教育程度、外出務工經歷、非農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社區(qū)通公汽情況等衡量現代化程度的指標對個人的代際支持供給有正向影響。換言之,現代化程度越高的個體,他們對親代和子代的經濟支持都越多。因此可以謹慎地認為,目前中國農村養(yǎng)老問題中的倫理淪喪現象也許并不成立,用家庭現代化理論來解釋倫理淪喪更是不合適的。
拋開代際經濟支持的量而單單考察比率,可以發(fā)現:超過一半的農村居民不給父母經濟支持,也不從父母處獲得經濟支持,維持一種平衡;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村居民與子代之間形成了這種代際經濟支持的平衡;然而,四成以上的農村居民確實是為親代提供了經濟支持的,反而需要父母為自己提供經濟支持的人所占的比例僅為2.4%。從經濟支持的代際差值來看更為清晰:給子代錢多過親代的比例僅為27.4%,給親代錢超過子代的比例則高達46.2%??梢姡谵r村相當多的家庭中,對親代的支持尚多于對子代的支持,優(yōu)先養(yǎng)老者占比是最大的,家庭資源的分配中仍具有明顯的“傳統(tǒng)”色彩,這說明“倫理淪喪”的論斷確實可能更多是基于農村調查中的極端個案。
把家庭代際支持拆分為日常代際支持和非日常代際支持后發(fā)現,農村居民給親代提供的日常經濟支持平均為557元,非日常代際支持僅為99元;給子代提供的日常經濟支持為1489元,是對親代支持的兩倍多;非日常經濟支持平均高達9374元,幾乎是親代的100倍;同時,對子代經濟支持中的差異性比親代要大得多;對親代的非日常經濟支持標準差為2257元,子代則為34431元??梢?,不是更多人資助子代,而是資助子代的人中有一部分資助金額非常大,導致了前述的部分數據結果。
到底有沒有出現“下位優(yōu)先型”的資源分配格局呢?中國農村家庭代際支持結構與現代化進程之間的關系如何呢?模型分析顯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家庭非農收入占比每增加10%,其為親代提供的經濟支持在總支持中所占比例會提高0.36%,所處社區(qū)開通了公共汽車的農村居民為親代提供的經濟支持在總支持中所占的比例會高出6.55%。在控制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受教育程度更高以及個人收入更高的農村居民對子代經濟支持占的比例也會更高。因此,可以判斷現代化要素有些提高了對親代的支持比例,有些則提高了對子代的支持比例,這部分驗證了倫理轉向假設。
數據發(fā)現:在家庭資源的代際分配中,對親代贍養(yǎng)資源的供給具有剛性約束,即無論如何子女都不能“克扣”老人的贍養(yǎng)資源,雖然這一資源的供給水平并不高;但對子代的幫扶資源供給則具有軟性約束的特點,在家庭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個體可能對成年子女的幫扶不會太明顯,一旦條件允許,個體將不斷增加對子女的幫扶。
本研究在將家庭資源的分配行動置于完整的代際鏈(三代)之中予以考察后發(fā)現:首先,農村居民家庭資源的代際分配并未呈現“倫理危機”,上位優(yōu)先型的資源分配方式仍占據重要位置;其次,導致部分家庭贍養(yǎng)資源供給不及的原因并不總是“倫理淪喪”,其中由“倫理轉向”所導致的下位優(yōu)先分配原則凸顯也可能是造成親代贍養(yǎng)資源供給不及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礎上,本文拓展性地對以下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一)養(yǎng)老困境:“倫理淪喪”的想象基礎
對CHARLS的總體數據中農村70歲以上的樣本數據(1506人)進行分析后發(fā)現,在70歲以上、覺得自己身體不好、認為自己家的生活水平屬于“貧困”的被調查者中,有21人沒有從孩子處獲得經濟支持。這說明在現實的生活中確實存在一部分老年人養(yǎng)老面臨困境,當研究者進入田野時,總是可能接觸到這些生活處于困苦狀態(tài)的老人,研究者發(fā)現其面對的被訪者生活困苦同時又未能夠從自己的子女處獲得贍養(yǎng)資源時,往往會直接地在老人生活困苦與子女未盡養(yǎng)老責任聯(lián)系起來,進而感慨家庭養(yǎng)老的危機業(yè)已折射出倫理淪喪,并將這種個案所折射的邏輯進行外推。換言之,“倫理淪喪”論斷的產生可能是研究者在田野調查中接觸到生活困苦的老人,并獲悉老人未獲得子女贍養(yǎng)資源供給后,在“親代—子代”兩代代際互惠的框架之中進行了學術想象。
(二)“恩往下流”、老人福祉降低與代際責任軟約束
“恩往下流”是對代際鏈中家庭代際資源分配特征的一個形象描述:在現實的養(yǎng)老實踐中,年老的父母總是自覺選擇對自己高標準要求,同時對子女表現出極大的寬容。對此,一個合理的解釋可能是社會分化與社會競爭的加劇“倒逼”老人自行降低自己的福祉,以促進子女在鄉(xiāng)村社會的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如果借由科爾奈的“軟預算約束”概念,可以發(fā)現“恩往下流”背后正體現著代際之間責任的“軟約束化”。這種代際責任軟約束突出地表現在三個方面:父母會主動降低自己的福利要求、成年子女不斷推進對年老父母的“代際剝削”、社區(qū)情理對代際責任的履行不再具有強約束力。
(狄金華系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鄭丹丹系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摘自《社會》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