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怡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三大原理之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游戲是符合學前兒童年齡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娃娃家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而娃娃家游戲是兒童社會生活的縮影,他們在與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積累經(jīng)驗,促進幼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社會性的發(fā)展。那么如何為小班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物質(zhì)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娃娃家游戲材料呢?教師認為可分三步走:1、提供娃娃家游戲的一些基本材料,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2、提供爸爸、媽媽的標記,幫助幼兒了解娃娃家游戲中的角色及基本活動,學習扮演簡單角色。3、逐步增添娃娃家游戲材料,豐富游戲內(nèi)容。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娃娃家游戲;材料提供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吧罴唇逃笔翘招兄壬罱逃笤碇?,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
游戲是符合學前兒童年齡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娃娃家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而幼兒園的娃娃家游戲是兒童社會生活的縮影,他們能在與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積累經(jīng)驗,促進幼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社會性發(fā)展。幼兒的心理和行為常常受客觀環(huán)境所左右,在一個充滿刺激物的環(huán)境里,他們更容易被吸引并參與到活動中去,在一個自由、寬松的時間和空間里,他們更容易擁有選擇和發(fā)展的機會。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玩,很少空著手玩的,必須有許多東西才能玩起來,才能滿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為重要?!边@正說明了游戲材料是幼兒游戲活動的物質(zhì)支柱,是游戲活動正常開展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條件。那么如何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物質(zhì)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娃娃家游戲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提供娃娃家游戲的一些基本材料,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剛進入小班的幼兒,對娃娃家游戲還是陌生的,但娃娃家游戲又來源于生活,是幼兒非常熟悉的。教師的目標就是讓幼兒知道什么是娃娃家游戲,認識娃娃家游戲的一些基本材料,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教師可為幼兒提供一些幼兒最熟悉最基本的材料,如:碗、勺、煤氣灶、娃娃、小床等,放在一個大筐里,在大筐上貼上“小朋友的臉譜”作為娃娃家游戲材料的標記,把筐放在矮柜里,便于幼兒取放。材料提供方式是半開放式的,這樣為幼兒提供了交流的機會。由于小班幼兒好模仿,別人玩什么,自己也要玩什么,因此,教師要為幼兒準備幼兒人數(shù)的1/2份,滿足幼兒的需求,
第一次游戲時,教師可逐一出示材料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讓幼兒了解各種材料的名稱及用途。接著教師可示范燒飯、喂娃娃吃飯等操作方式,告訴幼兒這就是娃娃家游戲。幼兒在游戲中反復操作擺弄這些材料,漸漸就會對娃娃家游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提供爸爸、媽媽的標記,幫助幼兒了解娃娃家游戲中的角色及基本活動,學習扮演簡單角色。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思維具有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另外小班幼兒的游戲活動還停留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游戲階段。幼兒對娃娃家游戲產(chǎn)生興趣后,教師要讓幼兒了解娃娃家游戲中的角色及基本活動,產(chǎn)生角色意識,學習扮演簡單角色開展游戲。
教師為幼兒提供爸爸、媽媽的標記?;顒訒r,教師逐一出示標記,告訴幼兒這是爸爸、媽媽的標記。教師掛上媽媽的標記,問:“我是誰呀?”“媽媽在家里會做些什么?”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扮演媽媽游戲:給娃娃燒飯,喂娃娃吃飯、哄娃娃睡覺等。老師掛上爸爸的標記,問:“我是誰呀?”“爸爸在家里會做些什么?”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扮演爸爸游戲:給娃娃講故事,和娃娃一起玩游戲等。教師還可以請兩個幼兒來示范游戲,從找朋友商量扮演什么角色,商量各自做些什么事,到開展游戲,再到整理材料等整個過程,教師可以用語言進行引導,讓大家相互學習,使游戲玩得更好。在游戲中,幼兒了解了父母在家庭中各自的職責,知道了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偉大,同時夜學會了關心、照顧家人,愛心在游戲中得到了萌發(fā)。
三、逐步增添娃娃家游戲材料,豐富游戲內(nèi)容。
(一)有節(jié)奏地提供娃娃家游戲材料,讓游戲充滿樂趣。
當幼兒熟悉娃娃家游戲后,教師要為幼兒逐步提供新的游戲材料,豐富游戲內(nèi)容,讓游戲充滿樂趣。教師可為幼兒提供些小菜,如:魚、肉、青菜、蝦、蘿卜、蘑菇等,讓媽媽燒給娃娃吃;提供些點心,如:餛飩、餃子、春卷等喂給娃娃吃;提供一個漂亮的小梳子,一面漂亮的小鏡子,讓媽媽為娃娃梳頭;提供一個電話機讓爸爸和朋友打打電話……這樣讓娃娃家游戲永遠充滿著樂趣。
當然增添材料應該是幼兒所熟悉的來源于生活的,提供時并做到有節(jié)奏的,一般是間隔兩周為宜,每次提供的新材料種類不能太多,以一類為宜。
(二)游戲材料的提供要做到按需提供,物盡所用。
游戲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游戲中的新需要,以及游戲活動中新的游戲情節(jié)的產(chǎn)生,游戲材料的提供要做到按需提供,物盡所用。
一次游戲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個幼兒掏出自己的手帕蓋在娃娃的身上當被子。顯然娃娃家需要提供新材料——一條小被子,那么教師是提供一條逼真的被子,還是一個替代物呢?教師再三考慮,最終決定提供替代物——小毛巾。娃娃家游戲了,老師搬出娃娃家材料,掛上媽媽標記,將材料一一陳列出來,當拿到小毛巾時,教師問:“這是什么?”“娃娃家多了一條小毛巾,小毛巾有什么用?”幼兒各抒己見:“可以當小被子,可以洗臉,可以擦鼻涕,可以擦桌子,可以洗碗,可以給娃娃洗澡……”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非常豐富,講出了許多小毛巾的不同用處。游戲開始了,幼兒用這塊小毛巾做著各種事。
材料是誘發(fā)游戲興趣和游戲內(nèi)容的源泉,他們的游戲反映著現(xiàn)實的生活,教師要通過提供各種材料給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促進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三)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增添游戲材料,豐富娃娃家游戲內(nèi)容。
季節(jié)的變化是幼兒最能深刻體會到的,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增添游戲材料,豐富娃娃家游戲內(nèi)容。
天氣漸漸變冷,幼兒的臉上、手上都擦上了護膚品,每天上幼兒園總能聞到香香的味道?!澳阍趺催@么香呀?”“媽媽給我擦了香粉?!睂α耍尥藜业耐尥抟矐摬料惴哿?。于是,教師通過家?;悠脚_,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一些香粉瓶帶到幼兒園來,增添進娃娃家。由于材料與季節(jié)相符,又是幼兒自己收集的,因此,他們非常喜歡使用,對娃娃照顧得更仔細了。冬天到了,多姿多彩的帽子、圍巾、手套把幼兒打扮的惹人喜愛,對了,娃娃家也需要它們。于是,教師組織幼兒收集了各種帽子、圍巾、手套,放在娃娃家里,樂壞了娃娃家的爸爸、媽媽。
另外,我們覺得在娃娃家游戲材料的提供上還要注意,新材料提供同時要逐步替換舊的破損的材料,保證材料的安全性。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智慧來自于動作,應安排具體的材料讓幼兒去動手操作,讓兒童在主動的活動中去建構知識。在娃娃家游戲中,教師只有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富于動態(tài)的物質(zhì)環(huán)境,“活”的環(huán)境,才能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在這中間,不能僅僅依賴于教師,而要發(fā)動幼兒、家長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這樣才能更好得促進幼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社會性的發(fā)展,不斷提高娃娃家游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J].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皮亞杰,等.吳福元,譯.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