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普洱地區(qū)民間歌謠的分類

2016-11-26 09:01:50郭振華
唐山文學 2016年10期
關(guān)鍵詞:拉祜族佤族哈尼族

朱 蕊 郭振華

普洱地區(qū)民間歌謠的分類

朱 蕊 郭振華

普洱地區(qū)有14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cè)丝诘?1%。不同的少數(shù)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展示著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審美意識,構(gòu)成了各美其美的民族文化。這些文化,很好地體現(xiàn)在民間歌謠中。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流傳著創(chuàng)世歌、儀式歌、生產(chǎn)勞動歌、情歌、兒歌等多種民間歌謠。梳理這些民間歌謠的內(nèi)容類型,能更好地理解這個地區(qū)美美與共的和諧文化。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處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合作的中心。普洱10個縣(區(qū))中,除思茅區(qū)外,9個是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其中瀾滄縣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墨江縣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西盟縣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在這片北回歸線上的綠海明珠里,生活著4個世居民族,5個主體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到總?cè)丝诘?1%。這里是“新中國民族團結(jié)和民族工作第一碑:普洱民族團結(jié)誓詞碑”的誕生地。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少數(shù)民族使得普洱增添了浪漫傳奇的色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與習俗,也有不同的歌謠。他們用各自的聲音訴說著他們的祖先、宗教、習俗、審美……,也解釋著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和諧相處,相依共存,美美與共的故事。

《漢書》云:“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厚薄”??梢娒耖g歌謠,是一種能很好地反映勞動人民思想感情和風俗習慣的民間文學形式。普洱地區(qū)民族民間歌謠,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從古到今,從內(nèi)容上不斷傳承,也不斷地豐富,有的記載了先民與祖先的歷史活動,有的記載了該民族的宗教、祭祀儀式,有的表現(xiàn)勞動青年男女相互愛慕,有的反映人們的勞動生活,還有反映少年兒童生活的兒歌等等。

從普洱地區(qū)流傳較廣的民間歌謠來看,按內(nèi)容主要分以下幾種:

創(chuàng)世歌,反映了各民族先民們對天地形成、人類繁衍、萬物起源的解釋,有的還穿插著與本民族相關(guān)的宗教神靈、自然災(zāi)害及其民族形成等,可以說是一部豐富的民族傳奇史。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全詩共17個篇章,2300行,講述了在遠古時期,天地未分,宇宙混沌,天生厄莎造天地日月、造萬物,后兄妹結(jié)為夫妻,其子女繁衍為拉祜、佤、哈尼、傣、布朗、彝、漢等族的故事;再如佤族的《司崗創(chuàng)世歌》講述了遠古的時候,人被木依吉神造出來后囚禁在密閉的山洞里,然后其他動物和植物討論決定放人類出來,于是委派小米雀啄開山洞,人類得以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樂業(yè)、繁衍生息,集中反映了佤族人解釋宇宙及由此產(chǎn)生的世界觀。在普洱地區(qū)這一類的歌謠還有布朗族的《布咪雅造天造地》《人從葫蘆出》,哈尼族的《天基與地基》,苦聰人的《苦聰創(chuàng)世歌》等等。創(chuàng)世歌大多是史詩和長詩,有的長達數(shù)千,數(shù)萬行,也有的篇幅較短,只有數(shù)十行或數(shù)百行。這些歌謠一般要在重大宗教或祭祀活動中使用,大都由專門的歌手演唱,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就是由啊“嘎木科”(會唱詩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動主持者)主唱(有時候可有多人伴唱或多人輪唱)。演唱時,唱者聲情并茂,如入迷狂,聽者如癡如醉。

儀式歌,又可以分為祭祀類的儀式歌和世俗類的儀式歌。前者與原始宗教信仰有直接關(guān)系。少數(shù)民族一般信仰“萬物有靈”,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也很盛行,家神、寨神、勐神、山神、樹神……神幾乎無處不在,相關(guān)的祭祀活動也十分繁雜,所以出現(xiàn)了十分豐富的祭祀類的儀式歌。如布朗族的《祭寨心》《祭地鬼》《祭竹鼠》,哈尼族的《祭寨歌》《祭地神》《叫魂歌》,拉祜族的《祭獵神》《祭野雷神》《祭黿神》《祭羊神、牛神、豬神》《祭谷神》《祭篾搭拉神》《祭枕頭鬼》,佤族的《木鼓祭詞》《叫谷魂歌》《獵頭歌》《梅依格神祭詞》等等。這類歌謠與祭祀活動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世俗類的儀式歌是少數(shù)民族社會生活、風俗習慣、民族心理情況的綜合反映,世俗的歌謠比祭祀的歌謠內(nèi)容更為豐富,舉凡勞動生產(chǎn)、婚喪嫁娶、蓋房建寨、節(jié)慶活動、人際關(guān)系等等,都有涉及,生動地反映了少數(shù)民族由古而今的生活風貌以及思想情感。布朗族的《賀新房歌》,哈尼族的《卡多人的婚俗歌》,拉祜族的《過年歌》《蓋房歌》《吃酒歌》《討親嫁女歌》《送葬調(diào)》,佤族的《獵頭歌》《剽牛歌》《拉木鼓》《嬰兒滿月祝詞》《拆舊房子》等等。儀式歌充分反映了少數(shù)民族的宗教信仰、風土人情,猶如一幅幅風俗畫,把他們豐富多采、神秘有趣的生活呈現(xiàn)在眼前。

生產(chǎn)勞動歌,這類歌謠與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所處地理環(huán)境、生產(chǎn)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這類歌謠地域特色很濃,真實地記錄了少數(shù)民族的生產(chǎn)勞動狀況,幾乎涉及了勞動生產(chǎn)的各個方面,如采集、獰獵、農(nóng)耕、建造、紡織、采茶等等,反映他們居住山野的生活實際。既全面地展示了民族的勞動生產(chǎn)過程,又記錄了從古到今人民勞動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智慧。哈尼族的《勞動組歌》由出工、挖地、歇晌、壘渣(積肥)、求神、播種、出苗、蓋窩鋪、薅地、出穗、攆雀、割谷、嘗新、編篾、種菜、砍柴、舂米等十七個篇章構(gòu)成。演唱時,由生活閱歷豐富的老歌手以不同曲調(diào)演唱,以酒助興,經(jīng)常從月上東山唱到雞啼天明,展示了整個農(nóng)耕勞動的全過程。生產(chǎn)勞動歌謠,在普洱地區(qū)很豐富,其他如布朗族的《種地歌》《建新房歌》《采茶歌》,哈尼族的《農(nóng)活歌》《蓋新房歌》《狩獵歌》《織布染布》,拉祜族的《出獵》《選懶火地》《采野果歌》《找野菜》《射一弩箭,打一條麂子》,佤族的《獵豹歌》《哭豹歌》《獵鹿歌》《攏給黑》《栽秧歌》等等。勞動歌體現(xiàn)了生活中的歡樂和苦澀。辛勤的勞動難以掩蓋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困苦,拉祜族的《找野菜》唱到:“東找一把野菜,西找一籮野果,拿回家去啊,一家老小吃飽肚”。

情歌,是民間歌謠中最為豐富,最有魅力的一種。情歌在各民族歌謠中占據(jù)了很大比重。普洱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地區(qū),寨子里、山上、田邊、林中,到處都可以聽到青年男女優(yōu)美動聽的情歌。情歌中既有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情歌,也可隨興而編,即興而唱。演唱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一人唱,可以男女對唱,也可以眾人對唱,眾人和唱。少數(shù)民族青年男女的婚姻戀愛比較自由,男女青年成年后,就可以談情說愛。情歌可以用在集體活動場合表白心意,比如布朗族的《甜甜的笑》:“引來穿花邊衣裙的姑娘,你看她對我甜甜地笑,我心里像灌滿蜜糖。感謝你啊,姑娘!讓我們唱到天亮跳到天亮?!笔遣祭市』锵M诩w活動歌舞場上吸引到姑娘青睞的目光。更多時候,情歌用于在“串姑娘”時互訴衷腸,情歌被當成姑娘、小伙子們重要的溝通方式。拉祜族的《等妹》唱到:“一夜等妹妹不來,燒完五背老濕柴,撿個石頭丟進火,石頭成灰不見來?!痹偃缋镒迩楦琛哆^山的畫眉》:“過山的畫眉路不熟,左飛右飛不出林。初見的阿妹不知心,左談右談定不了情”。這些歌謠雖然短小,但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青年男女的神情,互相試探以及心理活動。當然,也有一些情歌長達幾十行,甚至幾百行,記述了戀愛的整個過程。情歌集中反映了普洱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男女青年的愛情風貌。這類歌謠,除了前面提到的,還有布朗族的《嘗一嘗阿妹做的飯菜》,拉祜族的《送荷包》《芭蕉葉子一條心》《如果你是個橄欖果》《火塘邊的情不能丟》《冷水泡不出茶味》,佤族的《串姑娘的歌》等等。

生活歌,這一類歌謠主要記錄普洱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項和思想情感,比如哈尼族的《十二月歌》,與詩經(jīng)中的《七月》有很多相似之處,通過十章分月來記錄哈尼人從一月到臘月的勞動生活。其中《四月》這樣寫道:“砍倒的樹落葉了,割倒的草曬干了,帶上火鐮火石,上山點火燒荒了。先栽姜,后栽芋,再把黃瓜,冬瓜來點播。一塊地里只蓋一個窩鋪,一個漢子不討兩個老婆。”再比如佤族的《數(shù)家譜》:“問:你叫什名字?答:我叫散比里。問:你是誰家的兒子?答:我是比里松的兒子。問:比里松的父親叫什么?答:比里松的父親叫松薩”,展示了佤族父子的連名制家譜制度,即在兒名后面加上父名為一代(如“比里松”表明比里是松的兒子),父親連祖父,祖父連曾祖父,一直連上去,直到始祖——司崗里赫。其實,生活類歌謠更多地反映了民族、區(qū)域歷史上社會發(fā)展緩慢,生活水平低下的真實情形。如哈尼苦聰人的《雙腳彎彎過一夜》:“爬上高山,摘背野果回家來,剝剝過一天。進到深箐,找把野菜回家來,煮煮吃一頓??敢焕醪窕丶襾恚瑹惶镣拇蠡?,雙腳彎彎過一夜”;《身冷石上擦》:“鍋搓是人不算人,深山老林是他的家,巖洞就是他的房,烘軟芭蕉葉做衣裳,挖來野菜當飯吃。身冷石上擦,腳冷火灰埋,病了吃樹根,死了露天埋”,聽了讓人心酸淚流。普洱地區(qū)生活類民間歌謠有布朗族的《我的日子像石蚌》《小雀歇在干樹枝》,哈尼族的《十二月歌》,拉祜族的《住山吃山》《打伙平分》《兩個杈杈蓋間房》《鍋搓不算人》《鍋搓只要光身子》《巖洞與野菜》,佤族的《孤兒歌》《復(fù)仇歌》《數(shù)家譜》等等。

兒歌,在普洱地區(qū)民間歌謠中數(shù)量不多,其中有活潑有趣的游戲兒歌,比如哈尼族的:《果果塞進炮筒里》:“刮大風竹葉飛,揀回竹葉來,砍根竹管來。下大坡摘果果,果果塞進炮筒里,削根棍子推進去”,記錄了秋季樹上的果實成熟時,兒童去摘果、撿果,并且砍竹子做成炮筒互相射擊嬉鬧。也有寓教于樂的,比如佤族的《搖橄欖》:“蹬樹桿,搖橄欖,成熟的橄欖趕快掉下來,不熟的橄欖緊緊抓樹枝。蹬樹桿,搖橄欖,沒穿裙子時(指幼小時光屁股不穿裙子)搖不動,小黃狗不幫忙,現(xiàn)穿裙子時(指長大成五六歲的小姑娘)搖橄欖,大黑狗不幫忙。蹬樹桿,搖橄欖,橄欖熟一回,娃娃長一節(jié)。熟了好幾回,頭發(fā)拖到肩膀下,明年橄欖再結(jié)果,不蹬不搖爬上樹?!睔v史上佤族曾以刻木記事,有時候會以某一物成熟衰敗做大致的紀年,這首兒歌就是一種計算兒童年齡的方法,很是有趣。

民間歌謠會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在漫長的民間文學發(fā)展史上,歌謠的發(fā)展始終占有重要地位。普洱地區(qū)的民間歌謠,更多的是少數(shù)民族的歌謠。這片土地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充滿想象力的地方。多少年以來,這里的的民族和諧共存,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通過民間歌謠,我們可以看到這里人們的生活與思想情形,看到他們的喜怒哀樂。

項目名稱:本文為普洱學院青年項目,普洱地區(qū)民間歌謠研究及校本課程開發(fā)。

作者單位:普洱學院 665000

朱蕊(1986—),女,黑龍江大慶人,普洱學院初等教育系,講師,研究方向:古代漢語、民俗學。

猜你喜歡
拉祜族佤族哈尼族
從“嘎么闊”到“歌”——拉祜族音樂概念系統(tǒng)的變遷
中國音樂(2022年3期)2022-06-10 06:28:18
傳統(tǒng)民俗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節(jié)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護和傳承
56 個民族56 枝花拉祜族
啟蒙(3-7歲)(2017年4期)2017-06-15 20:28:55
哈尼族色彩審美文化芻議
邊疆行( 之三):拉祜族原生鄉(xiāng)村音樂的新生
音樂生活(2015年3期)2015-12-19 13:24:31
邊疆行(之二):拉祜族葫蘆笙舞
音樂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 13:22:58
哈尼族“老關(guān)工”白文達二三事
中國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1
哈尼族藥物特點初探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佤族地區(qū)基督教的調(diào)適及發(fā)展之認識
旅游| 潜江市| 得荣县| 澄江县| 万全县| 乐都县| 运城市| 柏乡县| 措勤县| 将乐县| 兴化市| 甘泉县| 海宁市| 泾源县| 兴隆县| 辽阳市| 濉溪县| 大方县| 积石山| 广西| 如东县| 平阳县| 沈阳市| 平罗县| 汝城县| 诸暨市| 肃北| 白朗县| 西峡县| 潜山县| 舟曲县| 句容市| 类乌齐县| 常德市| 临漳县| 商城县| 股票| 海伦市| 西乌珠穆沁旗| 浮山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