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漾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zhèn)石溝聯(lián)辦小學,河北 廊坊 065701)
?
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之我見
蔡新漾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zhèn)石溝聯(lián)辦小學,河北 廊坊 065701)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究寫作指導方法,給學生營造樂于表達的寫作氛圍,為其今后健康成長,進一步學習各種知識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在作文教學中,誘導學生進行想像,不但能開闊視野,豐富寫作內容,還能使文章生動活潑,意境更加深遠,蘊涵更加豐富,同時還能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情感得到陶冶。
關鍵詞:作文教學;寫作能力;表達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面對的是小學生,小學生大部分都對寫作存在抵觸心理,要么對寫作沒興趣,要么覺得寫作很難,要么覺得寫作時沒有要寫的內容,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首先要關注小學生的寫作興趣,要調動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究寫作指導方法,給學生營造樂于表達的寫作氛圍,讓小學生以正常的心態(tài)、愉悅的情感、足夠的勇氣與信心步入人生書面表達的第一道門檻,為其今后健康成長,進一步學習各種知識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本文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興趣的培養(yǎng),談談自己的認識和做法。
針對兒童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渴望,教師應經常帶領孩子們親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從大自然中尋找作文素材。教師可在春忙、秋收的季節(jié)帶領學生接觸生活,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觀察農民伯伯下田種地的神態(tài)、動作,讓學生感受豐收的喜悅,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一種生活無處不美的意識,從而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的欲望。例如某教師在教學寫景作文時,選擇了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和孩子們一起郊游踏青,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讓孩子們感受春的氣息,聞到春的芬芳,看到春的色彩。大自然的美麗場景被活化為豐富鮮明的詞在孩子們筆下流淌——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履來到人間,給大自然帶來了好多禮物,她路過田野,花兒紅了,莊稼綠了,小草發(fā)芽了;她淌過小河,河水清了,魚兒多了。噢,我知道——是春天來了。
(一)調整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擬題,減少命題作文。作文題目恰當與否,是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的重要因素。因此,命題一定不能脫離生活實際,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并要“新”“活”“趣”,給學生留有空間,讓學生覺得有興趣,教師在學生不會自主命題時可引導學生從以下角度命題:結合課文進行命題。一是結合課文的思想去命題;二是結合課文某些特殊的表現(xiàn)來命題;三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命題。不管是教師引導學生命題還是老師適當給學生出題,作文都要留有足夠的空間,讓其自由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二)放開手腳,大膽想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作文教學中,誘導學生進行想像,不但能開闊視野,豐富寫作內容,還能使文章生動活潑,意境更加深遠,蘊涵更加豐富,同時還能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情感得到陶冶。如我在新思維作文訓練中安排了這樣一堂課。我首先用課件展示一個場景:一只小白兔,一所啄木鳥診所。師:看到這個畫面,你想到了什么?看誰想得巧、想得妙。生1:我想小白兔肯定有事找啄木鳥醫(yī)生。生2:我想小白兔一定遇到了麻煩事。師:同學們想得不錯,但到底是什么事呢?結果怎樣呢?看誰想得最好。在我的鼓勵下,原來不敢發(fā)言的同學都高高地舉起了小手,并且想得很合理,我對他們的想像都充分予以肯定,接著說:寫這篇作文沒有題目怎么辦?你們大膽一些,結合自己的內容,給這次作文想個合適的題目好嗎?在我的誘導下分別寫出了《啄木鳥醫(yī)生的后悔事》《小白兔當王記》《沒完的結局》《誤會》等各不相同的題目,我又告訴學生,這次我們評前五名并予以“校園小作家”的稱號,然后在班報《地平線》上發(fā)表,學生聽了更加高興,專心致志投入想像的天空中去,自由馳騁。
(三)捕捉契機,激活表達欲望。語文課堂教學要與作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每堂課要抓住契機大膽地進行作文訓練。
(一)成立一個班級圖書室。將好的報紙、雜志、書籍等放到書架上讓學生自由閱讀。每個同學每天找一篇喜歡的文章放到書架上,并在旁邊注明喜歡的原因,班上學生可自由拿來讀。
(二)開展美文賞析課。每周組織一兩次美文賞析課,輪流來朗誦自己最喜歡的文章,然后談自已喜歡的原因,最后集體交流。
(三)進行佳詞妙句摘抄。每個同學準備一個“佳詞妙句本”,每天摘抄100字以上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
(四)在創(chuàng)作中積累。讓學生自由命題自由創(chuàng)作,體裁、字數(shù)都不限,這樣“閱讀——積累——創(chuàng)作——再積累一再創(chuàng)作”,久而久之學生積累的素材多了,習作時更有事可寫、有感而發(fā),習作就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一)給學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一是佳作欣賞。每次選擇不同特點的幾篇文章或有特色的幾個片斷,讓學生在班上朗讀,逐篇引導大家賞析。二是佳作發(fā)表。我們在班上創(chuàng)辦了手抄報《地平線》,開辟了兩三個版面發(fā)表學生稿件,優(yōu)秀稿件就寄校外報刊發(fā)表。三是佳作交流。成立班級文學社,定期舉辦佳作交流會、,或談自己是怎樣寫的,或介紹發(fā)表經驗。
(二)多鼓勵,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小學生作文,不管寫得如何,均是學生個性的展現(xiàn),內心情感的宣泄,故而教師在評價時:應多些鼓勵和表揚,少些指責;要求不能過高,防止評價成人化;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自信心。
總之,寫作文需要長期積累,循序漸進,多寫多練多讀,才能夠胸有成竹,水到渠成。只要我們教師更新作文教學觀念,選擇適合農村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鼓勵學生以不同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書面語言的發(fā)展;在作文教學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和感悟他們的童稚、童言、童真、童趣、童心、童識,就可以提高農村小學作文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讓我們用心去“教”,潛心地研究,小學生作文水平就會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馬德珍.如何激起小學生寫作興趣[J].科技視界.2016(02)
[2]吳李英.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興趣的五種方法[J].黑龍江教育(小學).2015(09)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