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超越生死的愛戀

2016-11-28 13:19張靜郭曼
文教資料 2016年22期
關(guān)鍵詞:江城子解讀比較

張靜+郭曼

摘 ? ?要: 悼亡詩是愛情詩的一個獨特類型,涉及的是訣別生死戀,寄托著生者對死者的懷念。本文選取中外兩首悼亡詩:我國北宋詞人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和英國詩人哈代的《旅行之后》,通過解讀和比較看出中西方悼亡詩的相似和不同并試分析其原因。

關(guān)鍵詞: 中西悼亡詩 ? ?《江城子》 ? ?《旅行之后》 ? ?解讀 ? ?比較

悼亡詩,廣義的理解是所有對死者悼念的詩歌都可以稱作悼亡詩。狹義的理解是指丈夫?qū)ν銎薜磕畹脑姼?,或妻子對亡夫悼念的詩歌。文學(xué)史上有三個最重要的主題:愛情、死亡和戰(zhàn)爭,而悼亡詩結(jié)合了愛情和死亡這兩大主題,詩人通過死亡回顧自己過去或喜或悲的愛情婚姻,這種超越了生死的愛戀往往比一般愛情詩中歌詠的愛情帶給我們更多的感動和思考。

楊周翰先生認為:“在西方表現(xiàn)哀怨的抒情詩的品種很多,但專為懷念亡妻的悼亡詩則極為罕見,而在我國則幾乎可以說有一個傳統(tǒng)。”中國悼亡題材的詩歌最早在《詩經(jīng)》中就出現(xiàn)了,從西晉潘岳創(chuàng)作的悼念亡妻楊氏的詩問世之后,悼亡詩就成了悼念亡妻詩作的專稱。此后,唐代的元稹、孟郊,宋代的蘇軾、陸游、梅堯臣,一直到清代的王夫之、納蘭容若等都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悼亡詩。在西方,悼亡詩在數(shù)量上雖遠不及我國,但不乏優(yōu)秀的悼亡詩,比如英國詩人彌爾頓的《悼亡妻》和哈代的“愛瑪組詩”。

蘇軾是古今少有的全才:能詩能文,能書擅畫,開創(chuàng)了北宋豪放詞派與后世文人畫派。他首創(chuàng)用詞寫悼亡,他的名篇《江城子》以詞記夢,悼念的是前妻王弗。王弗比蘇軾小三歲,十六歲嫁給蘇軾,她知書達理,溫良賢淑,婚后兩人相敬如賓,感情甚篤,可惜早早病逝,年僅二十七歲,從此與蘇軾陰陽兩隔,只給蘇軾留下一個年少的孩子。當(dāng)時父親蘇洵對他說:“婦從汝于艱難,不可忘也?!眴逝贾丛谒麅?nèi)心烙下深深的印記,接下來的十幾年間他奔波于仕途,但人到中年事務(wù)繁多,仕途坎坷又遭貶謫,終于,一直被壓抑在潛意識中對妻子的思念噴涌而出,便通過夢境和妻子在故居重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分為上、下兩片。上片紀實,他傾吐了對亡妻的深深思念。不知不覺中,妻子已經(jīng)離開自己十年有余,這期間自己在官場沉浮打拼,疲于奔波,很少有時間沉溺于對妻子的哀思中去,“不思量”實為真實寫照,卻又“自難忘”,道出他對王弗始終難以忘懷,因為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再難覓知音,縱有千般愁緒,更向何人說?妻子不僅在時間上遠離自己,而且兩人也被千里的空間阻隔不能相見。即使真的能再見到妻子,她一定也不認得此時的自己,這些年的宦海沉浮已經(jīng)改變了他充滿銳氣、躊躇滿志的容顏,皺紋悄悄爬上眼角額頭,青絲變白發(fā),曾經(jīng)那個意氣風(fēng)發(fā)、氣宇軒昂的青年終在歲月的打磨下老態(tài)龍鐘、踽踽獨行。蘇軾用“茫茫、凄涼、塵滿面、鬢如霜”描述了他當(dāng)時的狀況,讓人頓覺心酸和傷感。下片記夢,描繪了夫妻二人夢中終相遇的情景和夢醒后的冥想。作者在夢中回到故鄉(xiāng),見到依然年輕貌美的妻子,舊時閨中生活的點點滴滴似乎在眼前展開:妻子正坐在臥室的窗前對鏡梳妝,時隔這么久,這樣一幅日常生活中看似平淡實則溫馨的場景在他腦海中記憶猶新。一別十年,兩人終于在夢中重逢,此時本應(yīng)該有千言萬語相互訴說卻“唯有淚千行”,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最終美夢醒來,妻子從眼前消失,現(xiàn)實世界依舊一片荒涼,令人無限感傷??v觀整首詞,夢境的美好溫馨和現(xiàn)實的冷漠荒涼形成了鮮明對比。

哈代被外國學(xué)者譽為“現(xiàn)代詩之父”,他非常善于以自身的經(jīng)歷和感受為材料構(gòu)建自己的詩歌王國,具有濃郁的自傳性色彩。哈代和愛瑪1870年相知相愛,四年后步入婚姻的殿堂。在接下來與愛瑪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描寫她的詩在他前幾部詩集里寥寥無幾,這顯然和他們在甜蜜的初戀后長期的婚姻不合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但在1912年愛瑪去世后不久,他連續(xù)創(chuàng)作了許多悼念愛瑪?shù)脑姼?,并懺悔似的回到兩人以前去過的地方回味早年幸福的初戀時光,抒寫內(nèi)心的思念。

《旅行之后》是“愛瑪組詩”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與蘇軾的《江城子》記夢形式不同,《旅行之后》是作者的想象或幻想。第一詩節(jié)中,作者跟隨妻子無聲的鬼魂經(jīng)過一片詭異而荒涼的地方“看不見的泉水的噴涌使我恐懼”,妻子生前年輕時的美麗容顏浮現(xiàn)在眼前“你栗色的發(fā),灰色的眼,還有時顯時隱的玫瑰色的紅暈”,斯人已逝,而美好的回憶卻永遠定格,讓人難以忘懷,正如蘇軾記憶中的“小軒窗,正梳妝”。第二詩節(jié)中妻子的鬼魂帶領(lǐng)作者一起“跨過歲月和消逝的美景”,沖破時間和空間的阻隔共同回顧他們過去經(jīng)歷的一切,在《江城子》中,蘇軾通過夢境同樣跨越時空的阻礙回到故鄉(xiāng)妻子的身邊。然而,接下來哈代接連向妻子無聲的鬼魂提出疑問:“對于我們的過去你想說些什么事情?夏日給了我們甜蜜,秋天卻帶來了分離?還是想說我們兩個人,晚年不如初期幸運?”這似乎在把兩人產(chǎn)生隔閡日益疏遠的原因推給愛瑪和命運,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哈代的愛情生活與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樣豐富多彩:露易莎、艾格尼絲、瑪麗、特里芬娜,以及晚年在倫敦邂逅并成為他第二任妻子的年輕的佛洛倫斯·達格黛爾都是他詩歌中動人的旋律。在他們剛結(jié)婚時,哈代在文壇還未嶄露頭角,是愛瑪支持著哈代在文學(xu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哈代成名后卻沒能抵住誘惑,背叛了糟糠之妻,這無疑對愛瑪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心靈創(chuàng)傷。第三詩節(jié)中兩人來到初戀時期經(jīng)常逗留的地點,可是早已物是人非,天朗氣清,景色依舊迷人,可昔日的戀人此時已經(jīng)陰陽兩隔,妻子不再是四十年前那樣“生機勃然”,而是已經(jīng)成為眼前“虛幻的幽靈”。過去愛情的美好甜蜜和如今物是人非的慘淡凄涼形成鮮明對比,以喜襯悲,使悲更悲,正如《江城子》中夢中與妻子重逢帶來的喜悅實際上會加深作者夢醒后內(nèi)心的悲痛。的確,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就像精神鴉片,它們能給人帶來暫時的慰藉和愉悅,卻讓人在清醒之后在痛苦的泥沼中更加難以自拔。最后一個詩節(jié)連接幻想與現(xiàn)實:天快亮了,妻子的鬼魂即將從作者身邊消融,與蘇軾夢醒傷感的結(jié)尾不同,哈代在這里透過悲傷傳遞出一絲希望,祈求妻子的鬼魂再次把自己帶到這里并許諾會如初戀時一般待她,兩人在此共憶美好時光。此外,在寫作形式上,往往一整句話被切分成若干短句或短語,哈代通過這種形式上的支離破碎和不連貫感來暗指他和愛瑪婚姻生活的不和諧和隔閡感。

蘇軾的《江城子》和哈代的《旅行之后》都堪稱中外悼亡詩中的經(jīng)典之作,兩者有相同的主題——對亡妻的追思。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響,兩首詩同中存異。首先,中國悼亡詩受由來已久的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的影響,往往注重寫實。蘇軾通過記夢憶妻,選擇了亡妻生前日常對鏡梳妝的意象暗示了死亡的殘酷;然而在西方悼亡詩中,尤其在“愛瑪組詩”中,如此瑣碎生活化的意象很少出現(xiàn),哈代的《旅行之后》用幻想、想象與妻子鬼魂重逢,但它不像蘇軾和其他中國悼亡詩那樣局限于“身邊事,兒女情”,而是涌動著一種期盼,一種面向未來的幻想,著重表達的是一種情思。其次,在描寫妻子時,中國悼亡詩的思想內(nèi)容側(cè)重體現(xiàn)她們的“善”,通過描繪逝者生前的生活細節(jié)贊美妻子的美德:“小軒窗,正梳妝”向讀者勾勒出一幅具有中國傳統(tǒng)女性美的賢妻形象;而西方悼亡詩在歌頌妻子時側(cè)重體現(xiàn)她們的“美”,如哈代想象年輕時的愛瑪“栗色的發(fā),灰色的眼,還有時顯時隱的玫瑰色的紅暈”。最后,中國悼亡詩傳達的是一種悲情,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般的哀婉,夢回故居,睹物懷人,哀思欲絕;而西方悼亡詩傳達的情感則是悲中有慰,痛苦中還會留有一線希望,給讀者的感受是哀而不傷,情感相對中國悼亡詩來說較為溫和,如《旅行之后》的結(jié)尾“相信我吧,雖說人生陰沉,我卻不在意你把我引向這里,愿你再領(lǐng)我到這個地方!我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那時我們的道路鋪滿鮮花,生活充滿樂趣”。這其實反映了中國詩人與西方詩人在生死觀上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中國詩人認為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終點“人死如燈滅”,死后雙方將不可能再團聚,人死去就意味著永遠失去,所以當(dāng)面對死亡時,在詩詞中總是容易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深切的哀傷中;在西方悼亡詩人的心目中,作為一切終結(jié)者的死亡并沒有可畏之處。受基督教的影響,人們信仰靈魂的存在,相信人死后靈魂能脫離肉體的束縛升入天堂,所以西方詩人在詩歌中賦予死亡以神圣和超驗的意義,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jié)而是對現(xiàn)世的超脫。在《旅行之后》中,哈代幻想和妻子的靈魂相見并在最后祈求再見,這說明他一直相信妻子只是暫時離開自己在另外一個世界存在,因此詩尾可謂悲中有慰。

蘇軾和哈代,這兩位相距百年、相隔千里的文學(xué)巨匠都曾為自己的亡妻譜寫出或凄婉動人或充滿愁思悔恨的悼亡詩,描寫了愛情與死亡這兩個不朽的主題。通過解讀和比較《江城子》和《旅行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中西悼亡詩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因為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異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1]朱燕秋.哀莫大于心不死——淺析蘇軾與彌爾頓的悼亡詩[J].貴州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9,(04).

[2]吳笛.悲涼的柔情苦澀的芳香——評哈代的“?,斀M詩”[J].杭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91,(01).

[3]康梅林.悼亡深處見真情——蘇軾《江城子》與托馬斯·哈代的“愛瑪組詩”比較[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科學(xué)版),2007,(04).

[4]黃柏青.中西悼亡詩之差異及文化根源[J].嘉應(yīng)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2004,(01).

[5]趙蘭玉.中外悼亡詩名篇比較研究[J].作家雜志,2011,(11).

猜你喜歡
江城子解讀比較
江城子·春潮不息
從人出發(fā)——評陳其鋼《江城子》
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特色的解讀
同曲異調(diào)共流芳
托福聽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較”和“遞進”結(jié)構(gòu)的講座題
江城子,秋日送戰(zhàn)友
以“情”之鑰匙開啟《江城子》感人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