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姣
(濟南大學文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當時只道是尋常
——評孫犁《亡人逸事》
馮 姣
(濟南大學文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亡人逸事》用幾件“不太使人感傷的片段”寫出了孫犁對妻子的懷念,細節(jié)描寫具體感人,尤其是運用直接引述更直觀地再現(xiàn)了妻子的音容笑貌。文章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把夫妻間的幾十年娓娓道來。這其中隱藏了兩條線,一條是作者對妻子情感的變化,另一條是妻子形象的轉變。理清這兩條線更有助于理解孫犁與妻子的感情歷久彌深,更能懂得這篇文章所表達的對妻子的深切懷念之情。
情感遞進角色轉變
納蘭性德崇尚“人生若只如初見”,原因大概在于,與意中人相處,如果后來產生了怨恨、埋怨,沒有了剛剛相識的時候的美好、淡然。那么一切還是停留在初次見面的時候為好。曾以為這句話已經(jīng)把兩心相儀之人相處之道概括得精辟之至,然而讀了《亡人逸事》,卻發(fā)現(xiàn)凡事總有例外。孫犁與妻子之間那種歷久彌深的感情并不適用于“人生若只如初見”,若要真找一句詞來形容,或許“當時只道是尋?!备线m。
天作之合的婚姻意味著婚前雙方對對方的了解基本上是指望媒人來回傳話。作者與妻子的好事能成,可見在媒人的傳話中,雙方對看不見的另一半印象應該是不錯的。在這時候,孫犁對妻子還談不上是喜歡,只能說覺得合適,充其量是有好感,畢竟連真人都沒看到。
好感上升為喜歡應該是源于婚前姑姑安排的那場看戲相媳婦。當時的作者帶著對未婚妻的好感,帶著些許好奇,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姑娘那一“跳”一“鉆”的嬌羞、靦腆、嗔惱之態(tài)已把這位知識青年內心的好感提升為了喜歡,愛情之花悄然滋生。
再后來寫到妻子在娘家不怎么受苦,到我家自覺受了些苦,母親帶妻子去背北瓜,“她彎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個后仰,沾了滿身土,北瓜也滾了滿地。她站起來哭了。母親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個個揀起來,背到家里去了。”多么細節(jié)的描寫,讓讀者看了都忍不住被逗笑,作者寫這些話的時候肯定也是笑著的。作者沒有因為妻子的嬌慣而生氣,反而話里話外透著濃濃的對妻子的寵溺之情。這時候的年輕夫妻,還沒有被生活的艱辛磨掉生活中的小情趣。
促使夫妻變得相濡以沫的是生活與時代的變化。在那個時代,過日子需要的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嬌小姐,而妻子愿意拋棄之前的嬌慣,學著如何做一個賢妻良母,從連個北瓜都背不動到“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shù)米兞诵?,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從不?jīng)世事變成了負責任的母親,拉扯著孩子們長大。這時的作者對妻子已不僅僅是喜愛了,更多的摻雜了感激與愧疚之情。這是更高層次的愛了,大時代下的患難與共,不離不棄。
與妻子相處的點點滴滴,作者更多的是想埋藏在自己心里,不愿與人分享。然而當他覺察到與妻子“地下相會之期,已經(jīng)不遠了”的時候,那埋在內心深處的思念與愧疚再也壓抑不住,他希望讓大家了解他的妻子是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女性。但也只選了“一些不太使人感傷的斷片”,滿滿的愛經(jīng)過多年沉淀,最終落在紙上的竟是如此冷靜淡然的話語。克制之中更見作者對妻子的深深思念。
只看《亡人逸事》這個題目,不易想到這是紀念亡妻的。“逸事”更沒有任何感傷之情。與巴金《懷念蕭珊》通篇沉痛的感情色彩相比,“逸事”兩個字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是平淡的甚至頗有些戲劇色彩。作者的妻子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賢妻良母,她的角色轉變經(jīng)過了一個過程。
文中的多處描寫都與妻子的禮教觀念很重有關。結婚前的妻子是羞澀的小女兒家,看戲的時候遇到未婚夫,既羞又惱,想看又不敢看,只能用力“盯”了一眼才離開?!敖Y婚已經(jīng)好多年,有一次我路過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嚴肅地說:‘你明天叫車來接我吧,我不能這樣跟著你走?!抑缓靡粋€人走了。”禮教觀念一直在妻子思想中根深蒂固,這種觀念也促使著她完成了由嬌慣的小閨女向賢妻良母角色的轉變。
剛剛結婚時候的妻子其實是沒有為人妻的自覺的,婚后需要早起做飯,這讓婚前嬌慣的她對這種生活“頗以為苦”,并“曾向父親哭訴”。這時候的妻子并沒有成為賢妻良母的潛質。然而接下來的“背北瓜”事件讓我們看到了她的轉變,盡管這個學習過程讀來頗有些好笑,可是妻子確確實實開始拋棄在家里的嬌慣習氣,努力向著賢妻的角色靠近。
為人母后妻子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值得人敬佩了。之前只會做一些針線活,為了孩子學織布,以至于“從紡線到織布,都學會”。拈針繡花的纖纖細指“都因為推機杼,頂?shù)米兞诵?,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曾?jīng)力氣小的被幾個北瓜弄得后仰,后來“和大女兒輪換著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糶賣”。從向父親哭訴的小女兒到“每逢孩子發(fā)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下走”,把幾個孩子“在戰(zhàn)爭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長大”。至此,作者妻子的形象已經(jīng)完全由一個嬌慣的小閨女轉變?yōu)榱艘粋€賢妻良母的形象和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形象。
妻子的轉變除了她本身為人妻為人母的責任心之外,跟婆婆還有父親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婆婆在讓她早起的同時自己比她起得更早,背不動北瓜的時候婆婆笑著“把北瓜一個個揀起來,背到家里去了”。父親在女兒跟自己訴苦的時候用反問教育了女兒。試想,假如婆婆只讓媳婦早起而自己睡懶覺或者只讓媳婦背北瓜自己在旁邊看著,那作者妻子怎么能心悅誠服學習如何做一個賢妻。假如父親在女兒對自己哭訴的時候幫著女兒向婆家討公道,那也不會有妻子后面的轉變。婆婆和父親的言傳身教,使妻子更快速地成長為一個賢妻良母。
作者是愛妻子的,盡管作者說在夫妻情分上他做得很差,然而我們卻可以從這兩千字的短文中感受到他對妻子那深沉的愛與思念,伴隨著揮之不去的愧疚與遺憾。妻子也是愛作者的,為了作者和他們的家,她從嬌慣的小閨女轉變成了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這其間的犧牲與付出是巨大的。這篇文章行文是平淡的,感情是克制的,但就是在這平淡與克制中,沉淀著一對夫妻幾十年的感情。
[1] 王向東:《別一種抒情的藝術境界——孫犁《亡人逸事》賞析》,名作欣賞,1996年第2期
[2] 郭志剛、章無忌:《孫犁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
[3] 秦牧:《藝海拾貝·細節(jié)》,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4] 孫犁:《文藝學習》,《孫犁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G634
A
1672-5832(2016)01-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