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瓊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 濟南 250014)
由“問渠那得清如許”探究“渠”與“那”
華 瓊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 濟南 250014)
本文以朱熹的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研究對象,進而探究“渠”與“那”的詞義和用法。
渠;人稱代詞;那;疑問代詞
南宋朱熹《觀書有感二首》之一中寫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七言絕句寫得非常好,堪稱經(jīng)典。詩句的后兩聯(lián)更是盡人皆知,常被人們引用??墒菍τ凇皢柷堑们迦缭S”這一句中“渠”和“那”的理解,還存在難點和疑點。所以我們不妨來探究一下“渠”“那”二字。
首先,很多人會對這首詩的原意把握不準,望文生義,把“渠”理解成“水渠”或“渠水”,問渠中之水為何之清,因源頭活水不斷而來。其實不然,聯(lián)系前兩句看,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是在寫“半畝方塘”,后兩句筆鋒急轉(zhuǎn)去寫“渠”,沒有鋪墊、過渡,讓人不免生疑。其實作者并不是寫“渠水”,而是在寫“塘水”。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的陳才在他的文章《宋以后第三人稱代詞“伊”、“渠”的演化——兼與王力先生<漢語語法史>商榷》中寫到“曾去武夷山天游峰考察,親見那個地方的確只有一個小池塘,而并沒有水渠”。這就證明了“渠”并非“水渠”或“渠水”之義。
很多學者都提出“渠”是古代漢語中的代詞——它。朱熹這首詩中,“渠”就指代前面的“半畝方塘”,這樣我們就很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所寫和所感。
上文既然提到代詞“渠”,那么我們就簡單探究一下代詞“渠”這個字的來源和歷史發(fā)展過程。
中古時期,也就是公元4世紀到19世紀(南宋前半)這段漫長時期內(nèi),“渠”用作第三人稱代詞出現(xiàn)并且被使用,王力在《漢語語法史》中提出:中古時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新出現(xiàn)了“伊”“渠”“他”。
檢索文獻,我們發(fā)現(xiàn),“渠”字用作代詞最早是在《三國志·吳志·趙達傳》中出現(xiàn)。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說:“‘渠’字始見于《三國志·吳志·趙達傳》:‘女婿昨來,必是渠所竊!‘渠’字應該認為是從‘其’字變來的。”王力先生認為代詞“渠”來源于代詞“其”,針對這一點,有學者提出不同意見并加以闡釋,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劉海波博士在一篇文章中專門論述了這個問題,他對差不多同時代的《寒山詩》和《游仙窟》中出現(xiàn)的“渠”做了語法分析,得到的結(jié)論是“第三人稱代詞‘渠’和‘其’在語法功能上存在一個很大的差別,那就是‘渠’能充當動詞后的賓語,而‘其’不能充當”,此外“渠”和“其”在語音上還有一定的區(qū)別,“渠”字在上古屬于魚部,“其”字在上古屬于之部。所以,劉海波認為“渠”從歷史來源上看一直是個南方方言詞。
“渠”是南方方言詞嗎?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的粵、贛、吳、客家方言中,“渠”還是一個很常用的第三人稱代詞,這幾個地區(qū)的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音,在語法上也可以找到古漢語的痕跡。比如粵語中的“渠”,作為人稱代詞的這個意義至今還在使用。
自從在《三國志》中出現(xiàn)以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代詞“渠”散見于一些古詩詞中,比如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有“雖與府吏要,渠會用無緣”,寒山《詩》之六三:“ 燒香請佛力,禮拜求僧助。蚊子叮鐵牛,無渠下觜處”,楊萬里《插秧歌》中有“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插秧只不答”等。
至于“渠”作為人稱代詞首次出現(xiàn)以后,它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又是怎樣的呢?王力先生在談及作為第三人稱代詞的“渠”的演化過程中說到:“‘伊’、‘渠’在六朝、唐代的時候很重要。到了宋代,由于‘他’字在口語里更普遍地使用,‘伊’‘渠’已經(jīng)很少見了。到了現(xiàn)代,除普通話用‘他’外,‘伊’、‘渠’仍在一些方言中使用著?!?/p>
針對以上王力先生說的“伊”“渠”在宋代很少見的這個說法,有學者表示質(zhì)疑,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的陳才博士則認為第三人稱代詞“渠”在南宋時期還是比較廣泛使用的。陳才證明自己觀點的論據(jù)是從官方文件中所使用的正式語體找出來的,包括朱熹的詩,授課筆記,致他人的書信以及與朱熹同生活在南宋中期的呂祖謙、張栻的詩歌和書信。接著,陳才又從各個朝代正式語體的語料中得出結(jié)論:大約在明代中期,淺近文言中的“他”完全取代了“伊”“渠”的語法地位,口語中這個替代的完成應該更早。而在正式書面語言中,“渠”字作為更規(guī)范的用字一直使用到明代,清代由“伊”字來取代“渠”字。
經(jīng)過后來人的不斷努力,用作第三人稱代詞的“渠”字的淵源和歷史發(fā)展過程才最終補充完整。
我們通常把“那”當作指示代詞用,殊不知,“那”還有反詰疑問代詞的用法。在這句詩里,“那”就表示反詰,譯作“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
我們知道,“那”和“哪”的分化是從“五四”運動以后才開始的,在這之前,只用一個“那”字。也就是說“五四”之前“那”字身兼二職,既是指示代詞,又是疑問代詞。表示指示的“那”字讀去聲,表示疑問的“那”字讀上聲。“哪”字本來是一個助詞,后來被借用作表示詢問處所的疑問代詞,“哪”字也是身兼二職,只有語氣助詞和詢問處所的疑問代詞這兩種用法。所以,“哪”作為一個后起字,南宋朱熹創(chuàng)作的詩中就沒有出現(xiàn)“哪”字的可能,更不會用“哪”字來表示反詰。
關于反詰疑問代詞“那”,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說:“實際上,在中古時代,疑問代詞“那”字比指示代詞“那”字常見。依現(xiàn)有史料看來,(表示)疑問的‘那’的產(chǎn)生時代早于(表示)指示的‘那’”,“大約在漢末就產(chǎn)生了”。例如《孔雀東南飛》:“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p>
總之,關于“渠”與“那”的探究還存在各種不足,值得我們?nèi)パ芯俊?/p>
[1] 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4.
[2] 劉海波.關于第三人稱代詞“渠”的幾個問題[J].安陽學院學報,2014,(1)
[3] 王力.漢語語法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4] 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2013.
華瓊(1990-),女,山東濟寧人,文學碩士,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研究方向:訓詁學與詞匯學。
G633
A
1672-5832(2016)05-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