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晶
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患者的臨床療效
馬 晶
目的 探討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遼陽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就診的90例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碘甘油,觀察組患者采用甲硝唑緩釋藥膜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治療前后牙齦出血量、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牙齦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應用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癥狀,以及牙齦指數(shù)與牙周袋深度,提高臨床療效,安全性較高。
牙周炎;甲硝唑緩釋藥膜;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
牙周炎屬于口腔科常見疾病,常累及牙齦、牙槽骨、牙骨質、牙骨膜等,易反復發(fā)作[1]。牙周炎主要是由于感染黑色素類桿菌、牙齦卟啉菌、葡萄球菌及鏈球菌所致,甲硝唑對厭氧菌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殺菌濃度明顯高于抑菌濃度[2]。但是,因口腔環(huán)境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藥物濃度,且會誘發(fā)不良反應。有研究顯示,甲硝唑緩釋藥膜因其作用部位轉移,藥物濃度可維持較長時間,因此治療牙周炎臨床效果顯著[3]。本研究就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遼陽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就診的90例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0~64歲,平均(40±4)歲,病程4個月至3年,平均(1.4±0.7)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2~65歲,平均(40±5)歲,病程3個月至3年,平均(1.2±0.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研究已經遼陽市第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符合牙周炎診斷標準[4]:附著喪失≥2 mm、牙周袋探針深度≥4 mm、X線顯示牙槽骨吸收<2/3根長、松動<Ⅱ度;均有完整臨床資料;牙頸無齲壞;納入研究前3個月內未采取激素或抗生素治療。排除標準:合并肝腎等臟器病變或功能異常;嚴重感染;血液系統(tǒng)疾??;哺乳期或妊娠期;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碘甘油(上海運佳黃浦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20671),入院后先以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牙周,然后在隔濕情況下使用口腔鑷蘸取碘甘油藥液放入牙周袋口,用口腔探針將藥液導入牙周袋中,20 g/次,1次/d。觀察組患者采用甲硝唑緩釋藥膜(山西晉新雙鶴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21025)進行治療,入院后先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牙周,然后在隔濕情況下,于牙周袋中插入甲硝唑緩釋藥膜,1片/次,1次/d。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周后復查結果,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治療前后牙齦出血量、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
1.4 療效判定標準[5]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牙齦指數(shù)降幅≥50%、牙周袋深度減小≥2 mm;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牙周袋深度減小1~2 mm;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等均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傆行剩?)=(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例(%)]
2.2 治療前后牙齦出血量、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牙齦出血、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牙齦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齦出血量、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齦出血量、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治療后牙齦出血量(ml) 牙齦指數(shù) 牙周袋深度(mm)對照組 40 3.6±0.7 3.0±0.8 2.6±0.5 1.9±0.4 5.0±1.8 3.6±0.8觀察組 50 3.6±0.7 1.8±0.7 2.6±0.4 1.0±0.4 5.2±0.8 2.6±0.7 t值 0.3904 7.7202 0.5928 9.7885 0.883 6.4348 P值 0.6972 0.0251 0.5548 0.0057 0.37960.0181
2.3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牙周炎屬于慢性炎癥,以侵犯牙周組織為主,是造成中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主要原因。相關研究證實,牙周疾病與感染厭氧菌密切相關,牙齦膿腫患者厭氧菌檢出率達74.0%[6]。牙周炎的病原菌較多,以8種厭氧菌與2種兼性厭氧菌為主,如中間型擬桿菌、牙齦擬桿菌、伴放線共生放線桿菌、螺旋體等,而牙齦擬桿菌屬是導致其慢性發(fā)作的最主要致病菌,這些厭氧菌通過莢膜、內毒素、纖毛等破壞牙周組織。目前,治療本病多使用甲硝唑與四環(huán)素類藥物,但是口服治療會降低口腔中藥物濃度,無法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為此近幾年逐漸出現(xiàn)藥物控釋技術,而甲硝唑緩釋藥膜則屬于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
甲硝唑治療厭氧菌效果明顯。過去采用全身用藥方案,盡管可以改善牙周指數(shù)與牙齦出血,但易損傷肝腎功能,甚至會引發(fā)頭暈、血小板減少及胃腸道反應等[7],患者往往難以忍受,且其可經血腦屏障與胎盤屏障等排出體外,進而影響治療效果。甲硝唑緩釋藥膜則屬于局部用藥,以可溶性羥丙基纖維素為基質,產生的中間產物可作用于致病菌的DNA、RNA及蛋白質,殺菌效果顯著[8],還能織相容性良好,溶解后可被人體完全吸收,安全無毒[9]。還能有效提高口腔內藥物濃度,緩慢釋放,藥效可達7 h左右,能減少復診、局部沖洗次數(shù)[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甲硝唑緩釋藥膜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療效;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牙齦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牙齦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均明顯小于對照組,說明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可以更好地改善出血癥狀、牙齦指數(shù)與牙周袋深度;此外,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在可控范圍內。本研究結果與李果和陳宇寧[11]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應用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可以有效改善癥狀,以及牙齦指數(shù)與牙周袋深度,提高臨床療效,安全性較高。
[1] 王文杰.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 2013,34(33)∶6937-6937.
[2] 王迪,曾莉,王麗泉.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5)∶64-65.
[3] 張靜.探討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臨床療效[J].醫(yī)藥前沿,2015,5(6)∶241-242.
[4] 王盾,李朵白.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2(12)∶118-119.
[5] 詹穎.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18)∶2847-2848.
[6] 祝玉華,王正紅.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14(6)∶1206-1208.
[7] 吳正一.應用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3)∶115-117.
[8] 李純.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8)∶306.
[9] 張慧.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9(12)∶63-64.
[10] 周冰.甲硝唑緩釋藥膜聯(lián)合鹽酸米諾環(huán)素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4,18(15)∶2333-2334.
[11] 李果,陳宇寧.應用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0(18)∶2669-2670.
R781.4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34
遼陽市第八人民醫(yī)院,遼寧遼陽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