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不但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而且在語文教學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高中階段,閱讀教學更是在語文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閱讀教學,既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理解能力,也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閱讀教學一直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在高中階段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全體語文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通過閱讀教學的訓練,不但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就個人見解談一談對高中語文教學的認識。
一、以興趣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讀的前提
無論對于在什么階段的人來說,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學生才會從心底里產生對閱讀的向往,從而自覺主動地進行閱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喚起學生內心深處情感的共鳴來讓學生產生興趣。學生只有切身實際地閱讀過,參與過,體會過,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所啟發(fā),有所感悟,從而在心底與作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情感上的認同感很多時候都能促成許多事的達成,在學生與作者可以情感互通的時候,學生會更加主動地參與閱讀,以更加專注和愉悅的心態(tài)獲得更加美好的情感體驗。在這樣的激勵下,學生會對所閱讀的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在腦海中反復回味,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從而獲得較好的閱讀效果,有了成功的體驗,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而然會提升。
其次,教師需要依靠寬松和諧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建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內心對情感的認同感和產生的情感共鳴是學生產生閱讀興趣的內在條件,而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則是激發(fā)學生產生閱讀興趣的外在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秉持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正視自己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在與自己交往的過程中沒有壓迫感,學生與教師親近起來,自然能夠以更加熱切的心態(tài)投入到教師的講授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動向,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調整教學策略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以指導為導向盤鞏固學生理解基礎——解的基礎
學生只在興趣的驅使下并不能很好地進行閱讀訓練,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各種閱讀技巧,通過教師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指導,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逐步提升自身的探究性閱讀水平與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可以分段進行富有創(chuàng)意、具有深度的閱讀訓練,從而在訓練中提升自己的閱讀量,加強閱讀的語感,減少思維限制對自身的桎梏,從根本上提高閱讀質量。
進行閱讀訓練的時,首先需要進行學生的自主探究閱讀訓練,這一階段的訓練主要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即高一階段的學生。面對具有眾多不同需求的學生,教師應該依照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中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師不應該過多干涉學生對于閱讀類型、內容的選擇,而是讓學生按照個人的習慣以及喜好進行有目的的訓練,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訓練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其為自己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做比較精準的定位,形成個人化的閱讀方法與思路。
在學生的個人閱讀習慣形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進行指導性的閱讀訓練。因為在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基礎上,他們可能對于閱讀思路或者技巧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導致閱讀朝著錯誤的方向進行。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從而提高學生對文字、段落、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能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大體的闡述。其次,教師需要在總體印象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把握文章主旨,在對文章結構的把握上摸索作者的情感出發(fā)點,與作者達成情感共鳴,從而順藤摸瓜,了解作者行文的線索與思路。經過以上兩方面的指導性訓練,打下學生的理解基礎。
三、以實戰(zhàn)為鋪路石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悟的鋪墊
在教學中的一切訓練都是以高考為最終目的的,因此,在基礎性、一般性的閱讀訓練基礎上,教師需要根據高考選拔人才的標準,依照高考要求,進行一系列針對高考閱讀題形式的探究性訓練,增強學生的答題技巧性,從本質上增強其閱讀理解能力,即對文章的領悟能力,或者說對文章情感與結構的升華。需要注意的是,盡管高考的試題答案并沒有標準的模式,并不是人們想象中千篇一律的格式,然而在解題過程中,作者的思路是一把重要的解題鑰匙,因為所有答案的設置都遵循著一定的規(guī)律,所有的答案設置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文章行文思路的影響,即圍繞行文結構的安排并以作者情感為導向,教師需要對高考題型進行總結提煉,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指導學生理順作者的情感,理清答案模式的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從而使學生在把握文章結構,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能夠有題可答、有分可拿,使每一位學生都能不辜負自己的努力。
綜上所述,閱讀不單單是學生的事情,而是學生與教師、與教材編者、與文本內容之間的多方對話,其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在實施閱讀訓練的過程中適時對學生的困惑之處進行針對性強、參考度高的有效指導,為學生的閱讀之路撥開迷霧,使其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迎接高考。
(李曉亮 江蘇省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 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