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煒冉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高句麗的王位繼承方式及王儲制度
孫煒冉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高句麗王位傳承方式分為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叔(伯)侄相繼三種方式。不同的傳位方式,則代表了該時期高句麗政治的穩(wěn)定情況。高句麗自初創(chuàng)伊始便建立了太子制度,只是該制度在早期一直未能有效執(zhí)行,直至東川王始才得以貫徹。太子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同樣側(cè)面反映了高句麗政局的穩(wěn)定情況。
高句麗王位傳承太子制度
高句麗王位的繼承方式基本分為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和叔(伯)侄相繼三種方式,但不同的繼位方式則折射出相應時段高句麗政治發(fā)展的不同走向和變化態(tài)勢。通過高句麗王位不同時期繼承方式的變化,可以看出高句麗國家的政治發(fā)展情況和政權(quán)穩(wěn)定狀態(tài)及王權(quán)強弱狀況。太子制度則是確立高句麗法定繼承人的方式,高句麗建國時起便初步建立了太子制度,但其真正順利予以實施,則是到了東川王時期才得以實現(xiàn)的。隨著王權(quán)的加強,政權(quán)顯現(xiàn)出一定的穩(wěn)定性;而隨著王權(quán)的旁落,政權(quán)顯現(xiàn)出一定的動蕩性。
學界關(guān)于高句麗王位繼承的專門性研究相對較少,韓國的金光洙[1](韓國)金光洙.高句麗初期的王位繼承問題[J].韓國史研究,1986,(55).和崔在錫[2](韓國)崔在錫.高句麗的王位繼承[J].精神文化研究,1987,(32).是較早涉獵者,而國內(nèi)僅有秦升陽[3]秦升陽.高句麗王朝繼統(tǒng)法芻議[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和祝立業(yè)[4]祝立業(yè).高句麗王國繼統(tǒng)制度研究[J].東北亞研究,2004,(4).專門撰文略有談及,這種情況與高句麗王位傳承方式的相對簡單不無關(guān)系,通過《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中所載高句麗諸王王位傳承情況來看,總體來說,高句麗王位的繼承方式基本可分為三種,即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叔(伯)侄相繼。
1.父死子繼繼承方式。
高句麗27位王位繼承者中,以父死子繼的方式繼位的共有17位(其中文咨明王是以王孫身份繼位,是高句麗史上唯一一位祖孫傳位形式,但這是因為其父早亡的緣故,所以將其歸類于父死子繼的繼位方式予以討論),占王位繼承數(shù)量的六成以上(63%),是高句麗王位交替最為普遍的形式,以這種形式繼位的高句麗王為第二位王琉璃明王、第三位王大武神王、第七位王次大王、第九位王故國川王、第十一位王東川王、第十二位王中川王、第十三位王西川王、第十四位王烽上王、第十六位王故國原王、第十七位王小獸林王、第十九位王廣開土王、第二十位王長壽王、第二十一位王文咨明王、第二十二位王安臧王、第二十四位王陽原王、第二十五位王平原王、第二十六位王嬰陽王。從父死子繼的權(quán)力交替方式來看,是高句麗王位更迭中平穩(wěn)過渡的形式,基本不存在政治械斗和謀殺前王的事件。這些后任者多是以太子(元子、世子)的身份繼位,在前王時期便確立了繼承者的身份,所以不必通過政治陰謀來取得王位。因此,是較為和平的高句麗王權(quán)交接方式。
2.兄終弟及繼承方式。
高句麗27位繼承者中,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位的共有7位,占王位繼承人數(shù)的兩成半(26%),以這種形式繼位的高句麗王為第四位王閔中王、第六位王太祖大王、第八位王新大王、第十位王山上王、第十八位王故國壤王、第二十三位王安原王、第二十七位王榮留王。由兄終弟及的權(quán)力交替方式來看,基本呈現(xiàn)兩種態(tài)勢,一種是對前王兄長的政治謀害,從而獲取王位,以該種方式得到王位的有太祖大王、新大王、安原王和榮留王四位;另一種是因為前王兄長無后斷嗣或基于正常的政治需要而被擁立為君者,以該種方式得到王位的有閔中王、山上王和故國壤王三位。
3.叔(伯)侄相繼繼承方式。
高句麗27位繼承者中,以叔(伯)侄相繼的方式繼位的共有3位,只占王位繼承數(shù)量的一成(11%),以這種形式繼位的高句麗王為第五位王慕本王、第十五位王美川王、第二十八位王寶臧王。從叔(伯)侄相繼的權(quán)力交替方式來看,基本全部都是以政治角斗的方式獲取的王位。盡管慕本王看似是從其叔父閔中王手中以和平手段獲得王位,但這其中亦是高句麗早期各部勢力爭斗后的結(jié)果,而慕本王本人亦很快死于政治斗爭的謀殺。美川王和寶臧王的繼位,雖然有著不盡相同的方式和背景,但無不是通過宮廷政治事變謀殺前王而得以繼位。
從三種王位傳承方式來看,凡父死子繼形式得以繼位者,多為和平手段獲得,該階段高句麗政局呈現(xiàn)出較為穩(wěn)定和平和的狀態(tài),是最為常見的王位傳承方式;凡兄終弟及形式得以繼位者,分為兩種情況,一半屬于正常政治需要,為和平手段獲得,另一半則屬于政治暴力手段獲得,政權(quán)呈現(xiàn)波動狀態(tài);凡叔(伯)侄相繼形式得以繼位者,基本都屬于王室宮斗角逐的方式獲得,此時政權(quán)多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極大影響高句麗內(nèi)部政治的穩(wěn)定,也是高句麗政權(quán)發(fā)生轉(zhuǎn)折的重要節(jié)點。
關(guān)于高句麗諸王的血統(tǒng)問題學界關(guān)注不多,現(xiàn)僅見《高句麗諸王血統(tǒng)考略》[1]趙宏偉,曾憲姝.高句麗諸王血統(tǒng)考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一文,論文中對高句麗諸王的血統(tǒng)有所討論,其認為“在高句麗28位王中,有6位王的生母是高句麗人,有4位王的生母是夫余人,有一位王的生母是漢人。有17位王的母親無文獻記載,佑計無外乎高句麗、夫余、漢等民族,因前幾代王的血統(tǒng)已經(jīng)確定,后世諸王的血統(tǒng)就無可改變地成為高句麗族與夫余族的混血后代?!盵1]趙宏偉,曾憲姝.高句麗諸王血統(tǒng)考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但綜合文章來看,多有毫無文獻依據(jù)的猜想和臆測,如對于大武神王的身份,《三國史記》明載其為松氏之子,其卻認為“無恤應當為禾姬之子”,理由只因松氏早亡,稚姫被禾姬氣走,便下此論斷,而從未考慮松氏死亡時間記載是否正確?是否松讓只有一個女兒嫁與琉璃明王?琉璃明王在稚姫和禾姬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后妃等情況,便妄下結(jié)論,實在不能算是一篇嚴謹?shù)臍v史論文。如此妄斷揣測充斥全文,如僅因閔中王為大武神王之弟,便得出“閔中王的母親也應是鶻川女禾姬”;僅因故國原王其母被記作“周”氏,便認為“似為漢人”,而沒有任何論據(jù)予以論證。
學界之所以對于高句麗諸王的血統(tǒng)關(guān)注不多,蓋因《三國史記》本身記載不多,且多含糊其詞,不好予以較為準確地論證。另一個較大的原因就在于對高句麗民族形成時間上的分歧,即高句麗究竟是先有其國才有了這個民族?還是反之先有高句麗國家,才逐漸形成了高句麗民族。隨著考古發(fā)掘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基本學界是認可先有高句麗民族,爾后才有的高句麗國家的過程,但是亦沒有人偏執(zhí)地認為,高句麗民族在建國之日起便固定不變,沒有進一步與其他民族融合和發(fā)展,學者們都承認高句麗民族一直在發(fā)展壯大,其形成過程是以建國前的“句驪蠻夷”[1](漢)班固.漢書[M].地理志(第八下)·燕地.中華書局,1962.(P1658)為前身和起點,到高句麗建國前中期的漫長民族發(fā)展期,一直到中后期的民族成熟期,都是其逐漸成形的過程。即便在高句麗中后期,高句麗民族依舊在吸納其他民族,逐步壯大和充實民族自身,這其中既有早期形成高句麗人核心成員的貊人,亦有后來逐漸征伐和吸納的夫余人、沃沮人、古朝鮮人、漢人、肅慎人、濊人、契丹人、新羅人、百濟人等等[2]莊嚴.高句麗族源初探[J].朝鮮史研究,1983,(5);樊遠生.高句麗民族的探討[J].博物館研究,1987,(3);孫進己.高句麗族的起源、高句麗民族的形成過程[A].東北民族史研究》(一)[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耿鐵華.高句麗民族起源與民族融合[J].社會科學輯刊,2006,(1);趙炳林.高句麗的民族構(gòu)成述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1);孫煒冉.高句麗人口中的漢族構(gòu)成小考[J].博物館研究,2011,(4);馬文超.公元3至5世紀初高句麗的民族融合[D].東北師范大學,2012.。正是這樣的原因,使得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來界定那些融入到高句麗民族的成員什么時間段可以被視作外族?而什么時間段可以被視作為高句麗自身民族?由此,關(guān)于高句麗諸王的血統(tǒng)便很難做以界定。因為,很顯然前中期的高句麗有著明確的五部之分,此五部是該算作高句麗人劃分成的五個部落?還是由區(qū)別于早期高句麗人之外的其他穢貊、那部拱衛(wèi)在高句麗人為盟主(國王)的松散的氏族聯(lián)盟?在五部問題沒有厘清和準確標準之前,這些問題都說不清楚。
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西晉時期所成的《三國志》中強調(diào)“絕奴部世與王婚”[3](西晉)陳壽.魏書·高句麗傳.三國志[M].中華書局,1959.(P843),說明高句麗內(nèi)部還有著強烈的部族分歧,大家都還有較為清晰的“血親”壁壘,說明高句麗人還只是一個以高句麗王室為核心的氏族聯(lián)盟,盡管高句麗國王已經(jīng)控制并建立了國家,但是內(nèi)部民族仍舊有著各自獨立的部族意識,這從《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中美川王之前多有載記高句麗王冊立部族王妃時強調(diào)其出身便可以窺見。但是從美川王開始,高句麗民族已經(jīng)步入成熟的發(fā)展期,以“血緣”為意識的部族“五部”已然失去其原本的功能,隨著高句麗王權(quán)的加強,高句麗王不能再容忍分裂的民族意識來掣肘國家的發(fā)展和自己王權(quán)的穩(wěn)定。所以,這時候必然要打破部族“五部”的民族壁壘,于是從此以后再不見有國王與其他幾部聯(lián)姻的記載,蓋因此時一個統(tǒng)一的高句麗民族已然形成,而部族“五部”被全新的行政“五部”所取代,“五部”成為京畿和國家的行政管理方式[4]范恩實.高句麗后期地方統(tǒng)治體制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5,(11).,而不再是部族劃分方式。
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再次認定,那么高句麗諸王便沒有所謂的血統(tǒng)差異,只是早期存在國王依托舅族掌控王位的情況,但這些舅族無論是來自絕奴部、涓奴部還是漢人或其他部族,這些部族都最終融入高句麗民族,是高句麗人的范疇。
在中國古代,儲君一般是指皇帝的繼承人。封號是“皇太子”,簡稱“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對象是皇帝之子。類似皇帝繼承人的封號,依受封者與皇帝的關(guān)系不同,還有皇太弟、皇太孫、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漢朝時期,諸侯王的正式繼承人亦稱“太子”。漢以后,親王正式繼承人改稱“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太子,或作“大子”,是已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兒子,是君王的嫡長子或預備繼位的兒子?!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中便有“請立太子為王”[1](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M].中華書局,1959.(P2442)的記載。除太子的稱謂外,還有世子和元子的叫法。世子,亦是指古代天子、諸侯的謫長子或兒子中繼承帝位或王位的人,如《禮記·檀弓上》中載:“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2]禮記·檀弓上[A].(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jīng)注疏附??庇沎M].南昌府學,嘉慶二十年(1815).(P115-2)申生便是晉獻公原本冊立的爵位繼承者,對于世子的身份,賈公彥在注疏《儀禮·聘禮》中“世子之喪”條中言:“世子,惟據(jù)天子、諸侯之子?!盵3]儀禮·聘禮[A].(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jīng)注疏附??庇沎M].南昌府學,嘉慶二十年(1815)(P227-2)《白虎通義·爵》更明確說道:“所以名之為世子何?言欲其世世不絕也。”[4](漢)班固.德論上·爵白虎通義[M].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P6-1)元子,亦指天子的嫡長子,如《尚書》中載:“建爾元子,俾侯于魯?!盵5]尚書·周書·洛誥[A].(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jīng)注疏附??庇沎M].南昌府學,嘉慶二十年(1815).(P231-2)與中原各個朝代太子、世子、元子含義多有延伸和差異不同,高句麗文獻中三者的指代并無差異,都是指代法定的王位繼承者而言。
高句麗儲君制度的建立與王位繼承方式密切相關(guān),自第二代王琉璃明王起,高句麗便初步形成了長子繼承制的傳統(tǒng),然而因復雜的宮廷斗爭而未能很好地予以貫徹執(zhí)行,直至第十一位王東川王起才步入正軌,而且較好地實施到了第二十六位王嬰陽王。后期因王權(quán)旁落,貴族政治的干涉,長子繼承制再次被廢止,其王位的繼承已然被高句麗權(quán)臣所把持。
從《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來看,共記載了24位太子(或稱世子)[6]其中,文咨明王為王太孫。,其中17位順利得以繼位,未能順利繼位的7位太子分別是:(1)琉璃明王太子都切,早亡;(2)琉璃明王太子解明,自殺;(3)慕本王太子翊,被殺(或被廢黜);(4)次大王太子鄒安,因政變被迫讓位于叔父伯固,被新大王封為“讓國君”;(5)故國原王世子佚名,曾于故國原王十年入燕朝貢,恐為質(zhì)未歸(或早亡);(6)榮留王世子桓權(quán),可能與其父一并被蓋蘇文弒殺;(7)寶臧王太子福男(男福),亡國入唐??梢?,被確立太子身份后,大部分都可以順利繼承王位。未能如愿繼位的太子盡管有被政治謀害者,如解明、翊和桓權(quán),但其余是因為早亡。由此可見,太子制度在高句麗國家制度中應該說在中期是被貫徹較好的。
自高句麗第一位繼任者類利時起,高句麗便形成了太子制度,且多是以長子(元子)居之,但是前五王時代,長子為太子的制度并未被很好地執(zhí)行,大量的政治謀殺,使得多位高句麗太子和王子被殺[7]李大龍.由解明之死看高句麗五部的形成與變遷——以桂婁部為中心[J].東北史地,2009,(3).,自東川王開始,長子被冊立為太子,繼而繼位為王的制度才得以很好地貫徹和執(zhí)行下去,而迨至高句麗后期,隨著王權(quán)的旁落,政治謀殺前王的事件再次出現(xiàn),元子(太子)制度再次遭到破壞,尤其是嬰陽王之后,王權(quán)被權(quán)臣把持,王位的繼承完全被權(quán)臣所操控。
由太子(元子)制度在高句麗歷史上的執(zhí)行情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高句麗政局的穩(wěn)定情況和高句麗中央集權(quán)的強弱變化。太子(元子)制度的確立,為高句麗王權(quán)的順利更迭和交接制定了法定的方式。
高句麗太子、元子及王子情況表
(責編:樊譽)
孫煒冉(1981—),男,吉林集安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后,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漢唐東北史研究。
本文為2016年度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句麗諸王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16JD68);吉林省高句麗研究中心委托項目“高句麗王系研究”(項目編號:JG2014W 006)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