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志成
以茶參禪妙用無窮
鮑志成
茶藥同源,茶源自“百草”而為“本草”之長,自古就有茶乃“萬病之藥”的說法。古往今來,茶的養(yǎng)生保健功能諸如提神醒腦、清心明目、益思開悟、延年益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喝茶有醒腦提神,解除睡意之功,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憋嫴栌挚扇バ闹械臒?,《唐國史補》載:“常魯公隨使西番,烹茶帳中。贊普問:‘何物?’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蚝舨铻闇鞜┳?。”(婁國忠:《茶在詩文中的幾種常見別稱》,《江南時報》2015年4月28日。)這是對茶提神醒腦、清心凈慮功能的高度概括?,F代醫(yī)學認為,從茶對人的生理作用而言,茶葉含有的咖啡堿能刺激中樞神經,使人腦清醒,精神爽朗,提神解乏,消除疲勞。達摩祖師撕眼皮的故事說來玄乎,但其弦外之音恰恰是茶在坐禪時發(fā)揮的提神醒腦功能。
茶有提神醒腦、驅除困魔的功效,恰好為禪家坐禪所用。禪僧以茶供佛祖、菩薩、祖師,遂成叢林宗風。中唐時期茶風大興,正是得益于禪風之興盛。后世飲茶成風,禪師始作其俑之功不可沒。從禪師坐禪以茶提神,禮佛以茶清供,到禪院普興茶會茶禮之風,飲茶伴隨禪宗的興旺而發(fā)展起來。
唐宋禪院的僧堂儀軌以茶湯入清規(guī),從《百丈清規(guī)》到宋元《禪院清規(guī)》,對禪院各種茶會記載詳盡備至,以茶供佛、點茶奉客、以茶參禪均納入叢林儀軌,成為禪僧修持和日常僧堂生活的一部分。當時寺院中的茶葉稱“寺院茶”,一般用于供佛、待客、自奉。寺院內設有“茶堂”,專供禪僧辯論佛理、招待施主、舉辦茶會、品嘗香茶;堂內置備有召集眾僧飲茶時所擊的“茶鼓”和各類茶器具用品;還專設“茶頭”,專司燒水煮茶,獻茶待客;山門前有“施茶僧”,施茶供水。寺院茶按照佛教規(guī)制還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靈前供奉茶湯,稱作“奠茶”,如天臺山“羅漢供茶”;每天需在佛前、祖前、靈前供茶,賦予茶以法性道體,以通神靈;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飲茶,稱作“普茶”;化緣乞食的茶,稱作“化茶”;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間方法將茶葉、香料、果料同桂圓、姜等一起煮飲,則稱為“茶蘇”。
在宋元時期,以杭州余杭徑山寺為代表的江南禪院還普遍舉行各式“茶會”,流行用開水沖泡抹茶的“點茶”法。當時江南地區(qū)禪宗寺院中的各類茶事臻于熾盛,每因時、因事、因人、因客而設席,名目繁多,舉辦地方、人數多少、大小規(guī)模各不相同,通稱“煎點”,時稱“茶(湯)會”,俗稱“茶宴”。根據《禪苑清規(guī)》記載,這些禪院茶事基本上分兩大類,一是禪院內部寺僧因法事、任職、節(jié)慶、應接、會談等舉行的各種茶會。如按照受戒年限先后舉辦的“戒臘茶”,全寺上下眾僧共飲的“普茶”,新任主持晉山時舉行的點茶、點湯儀式?!抖U苑清規(guī)》卷五、六就記載有“堂頭煎點”、“僧堂內煎點”、“知事頭首點茶”、“入寮臘次煎點”、“眾中特為煎點”、“眾中特為尊長煎點”、“法眷及入室弟子特為堂頭煎點”等名目。在寺院日常管理和生活中,如受戒、掛搭、入室、上堂、念誦、結夏、任職、迎接、看藏經、勸檀信等具體清規(guī)與禪院修持功課、僧堂生活、交接應酬以及禪僧日常起居,也無不參雜有茶事、茶禮。在卷一和卷六,還分別記載了“赴茶湯”以及燒香、置食、謝茶等環(huán)節(jié)應注意的問題和禮節(jié)。這類茶會多在禪堂、客堂、寮房舉辦。二是接待朝臣、權貴、尊宿、上座、名士、檀越等尊貴客人時舉行的大堂茶會,即通常所說的非上賓不舉辦的“大堂茶湯會”。其規(guī)模、程式與禪院內部茶會有所不同,賓客系世俗士眾,席間有主僧賓俗,也有僧俗同座??梢哉f,禪風之盛助益了茶風熾盛,茶在禪僧修習實踐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里特別強調,禪院茶會是法事形式之一;禪院茶會在禪院普遍舉行,并非只有徑山寺獨家;禪院茶會既有在禪堂、法堂等舉行的大堂茶會,也有在客堂、寮房甚至茶亭舉行的簡易茶會;所謂的版本不只一個,但都以僧人或禪人為主體,要求十分嚴格;日本茶道源自徑山茶宴,主要是因為日本禪宗法系主要源自徑山寺包括宋代徑山寺諸師和元代天目山中鋒明本,但現今的日本茶道幾經演變,只能說是保留了禪院遺風的茶道或者有禪意的茶道;四頭茶禮并非一般所說的禪院茶會或徑山茶宴,只是祭祀開山祖師的供茶儀式。誠如光泉法師所說,不是什么都能成為或稱為禪茶,只有寺院或禪僧為主體在寺院叢林背景下舉辦的法事性質的茶會才能稱為禪茶會,其他的包括日本茶道最多只能稱為“禪意茶會”。
宋徽宗(1082-1135)稱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清和淡潔,韻高致靜”(趙佶:《大觀茶論》序,中華書局2013年版)。“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劉安:《淮南子》卷九《主術訓》,《新編諸子集成》第七冊《淮南鴻烈集解》,中華書局版。],是人們追求的智慧人生和高尚境界。“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明此養(yǎng)生則壽,沒世不殆”(萬全:《養(yǎng)生四要》卷一《寡欲》,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茶道在人格修持和宗教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在于靜心。佛家修持實踐有戒、定、慧三學,與儒家的寧靜致遠、道家的靜心明道,都反映了人類高級精神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或普遍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清靜、安靜、寧靜、寂靜是前提,是基礎,是關鍵,心靜則智慧現,心凈則菩提來,否則其他的無從談起。而茶道實踐正是營造安靜的環(huán)境,助益靜心、靜息、入定,從而靈臺空明,生發(fā)智慧。
以茶問道、以茶參禪、以茶悟道,是禪僧茶事實踐與參禪修持相結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根本作用是破除昏寐瞌睡,保持清醒,進入并保持禪定狀態(tài)。我這里打個比喻,就是“清醒地睡著”的狀態(tài),這是超乎平常知覺狀態(tài)下的一種高級神經活動。根據巴甫洛夫創(chuàng)立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K·M·貝考夫,A·T·松尼克,吳鈞燮:《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科學通報》,1952年第5期),高級神經活動是大腦皮層的活動,是以條件反射為中心內容的,所以也稱條件反射學說。人類的語言、思維和實踐活動都是高級神經活動的表現,其基本過程是興奮和抑制。所謂興奮是指神經活動由靜息狀態(tài)或較弱的狀態(tài)轉為活動或較強的狀態(tài);所謂抑制是指神經活動由活動的狀態(tài)或較強的狀態(tài)轉為靜息的狀態(tài)或較弱的狀態(tài)。不能簡單地把興奮看做是活動,把抑制看做是靜止的狀態(tài)。興奮和抑制都是一種神經活動的過程,它們指的是這種活動所指向的方向。從廣義來看,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高級機能,除條件反射外,還包含學習和記憶、睡眠與覺醒、動機行為等。由此可見,抑制大腦皮層的條件反射活動,使之處于靜息狀態(tài)或較弱狀態(tài),正是人類高級智能活動之一。
佛家的戒定慧,儒家的寧靜致遠,道家的靜心明道,在思維開悟方法上無不與現代神經科學相吻合。尤其是佛教禪宗強調通過持戒攝心,由攝心而入定,由入定而開慧,明心見性,修成正果,了脫生死,覺悟成佛?!按蜃笔欠鸺掖蜷_天眼、開發(fā)智慧的最有效方法。佛家的“開天眼”包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個層次,根本目的是實現個人生命從身到心到靈的依次升華。盤腿一坐,雜念滅盡,一念全無,在寂靜虛空中人的感官功能即條件反射功能喪失殆盡,進入“入定”狀態(tài),或者說“靜息”狀態(tài),這時對外界信息的條件反射處于全然沒有或較低較弱的狀態(tài),人的“自心”“本真”開始清明浮現,從肉體游離開來,進入“空靈”狀態(tài),與天地宇宙開始“全息”交流(多維可視、超越時空),達成“明心見性”的覺悟之境。
禪宗在實踐這一修持法門時與茶結下不解之緣,原因不外乎茶的提神醒腦助益參禪打坐,茶的藥用作用符合、滿足了禪僧特殊的修持活動——打坐參禪所需要的生理狀態(tài)。禪宗從“吃茶去”的和尚家風、“以茶供佛”的佛門禮制、“以茶參禪”的修持實踐,到把僧堂茶會茶禮儀軌納入《禪苑清規(guī)》,把茶會茶禮當做禪僧法事修習的必修課和僧堂生活的基本功,從而形成完善嚴密的茶堂清規(guī)或茶湯清規(guī),把茶的這種提神功能和助益作用發(fā)展到極致,可謂是人類探索高級神經活動或高級認知實踐的獨門絕法或成功案例,是對古印度佛教“瑜伽”的繼承和發(fā)展,與儒家的“靜坐”“吐納”、“寧靜致遠”,道家的“氣功”“坐樁”、“坐忘”“無己”等,也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無論哪一門哪一種,都必須拋棄雜念,根除妄想,專心一志,全神貫注,其主要特征是超常入定,無人無我,空明無礙,開啟智慧,感悟覺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