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棟
摘 要:在新課改下,體育教學已經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而是重在讓學生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重視體育鍛煉并且能自主進行體育鍛煉。主要從小學生平時的教學現(xiàn)狀著手,探討了如何構建有效課堂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有效性;自主鍛煉
在新課改的今天,小學體育的教學目標也隨之改變。在新課標下新的要求就是:讓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通過體育訓練鍛煉意志力,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鍛煉的好習慣,在鍛煉的過程中增強身體素質。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提高教學有效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讓學生發(fā)自內心愛上體育,發(fā)揮主體作用,自覺進行體育鍛煉,加快體育技能的學習。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促進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興趣也是學習的基本動力。在小學階段,學生是否能學好一門學科關鍵要看學生對這門學生是否感興趣。如果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不感興趣那么也不會去學好這門課程,這直接影響學生在這門課程中的表現(xiàn)。所以,老師在教學體育的時候一定要把課程設計得充滿趣味性。在教學時老師可以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安排有趣味性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借助其他工具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對體育感興趣,這樣在體育課堂中學生就可以積極完成課堂任務,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
二、引導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學會自主鍛煉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不僅僅是學會玩某種游戲這么簡單,學會某種技能已經不能滿足新課改的要求了。能夠在課堂上完成某種項目是基礎,在基礎之上學生還應該主動去學習某種技能。在過去的教學中都是以老師為主體帶領學生學習,而在當代教育下,學生應該以自己為主體進行體育鍛煉。
三、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打造寬松的課堂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是高高在上的,是遙不可及的。學生在課堂上和老師的關系處理得不融洽會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當學生對一些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斷之后,就不太會被某些人和某一群體信服,與當初第一次見到老師的膽怯和崇拜相比,高年級的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不會信服老師。師生關系的好與壞,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老師選擇好的教學方法,用心對待每個學生,適當地表揚學生,學生身上的亮點和學習的沖勁都會展現(xiàn)在老師面前,這樣可以激起學生的潛力,會覺得老師是自己的伯樂,視老師為朋友,這樣可以讓學生更自信。師生關系是否和諧,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了解學生的個性和喜好,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豐富的內容,都能使師生關系更融洽。
四、教師要加強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
小學是學生萌發(fā)體育思想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yǎng)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是很重要的。生命在于運動這個觀點應該讓小學生所熟知。首先,教師要加強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其次,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及時轉變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組織運動的能力??傊W體育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的增強和能力的提高,教師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提高自己的體育鍛煉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發(fā)展。
五、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不少體育老師采用“填鴨式”教學,重點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無法擺脫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在學習期間,學生雖然能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滿足運動的要求,但這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尤其是在走出校園后,由于未能掌握足夠的體育技能,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學生在高負荷的工作壓力下就容易出現(xiàn)各種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我們也開始看到這種教學模式的不足,部分學校也開始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因此,體育老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鍛煉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終身運動的習慣。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養(yǎng)成主動運動的習慣,讓學生從傳統(tǒng)教學中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主動學習。
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為了讓小學生快速地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在小學教學中,老師可以激勵學生自主開展體育鍛煉活動,使他們有意識地增強自己的鍛煉意識和能力。因為每個學生是不一樣的,所以體育老師要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要做到因材施教。在生活中老師要做學生的朋友,要多和學生交流,通過一些有趣的、新穎的教學方式來了解學生現(xiàn)階段的體育實際水平,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提高自主體育運動的能力。
小學體育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的增強和能力的提高,教師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提高自己的體育鍛煉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發(fā)展,在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構建有效課堂,從而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
參考文獻:
張嘉六.海峽兩岸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之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