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幼兒園不同類型戶外體育活動的強度水平及相關(guān)影響因素

2016-12-14 01:57:38趙斯龍羅冬梅周嘉琳
體育科學 2016年8期
關(guān)鍵詞:早操集體年齡

趙 星,趙斯龍,羅冬梅,周嘉琳

?

幼兒園不同類型戶外體育活動的強度水平及相關(guān)影響因素

趙 星,趙斯龍,羅冬梅,周嘉琳

目的:運用客觀手段測試記錄不同年齡、性別幼兒在幼兒園參與不同戶外體育活動(早操、自由活動、集體游戲)時的活動強度,分析不同影響因素對活動強度水平及其變化特點的影響。方法:選取北京市某一類一級幼兒園內(nèi)中、大班幼兒共71人(男37人,女34人),采集年齡、身高及體重等基本信息后,要求其在園內(nèi)全天佩戴Actigraph GT3X+3軸加速度計,從中截取早操、自由活動和集體游戲3種活動時的數(shù)據(jù),最終以15 s的計數(shù)值(counts)來反映活動強度的變化。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評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以及不同活動類型對活動強度水平的影響。結(jié)果:總體來說,所有幼兒各項活動的平均強度均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性別、年齡以及活動類型三者對活動強度的影響具有交互作用(P<0.01)。進行簡單效應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年齡的影響表現(xiàn)為大班男生自由活動的整體強度水平比中班更高(P<0.01),而大班女生在集體游戲(P<0.01)和早操(P<0.05)這兩項活動時較中班活動強度水平更高。性別對強度水平的影響相對較少,僅在中班幼兒進行集體游戲時,女生表現(xiàn)出相對更高的活動強度水平(P<0.01)。在進行不同活動時,大多數(shù)幼兒表現(xiàn)為自由活動的強度水平最高,與集體游戲和早操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而后兩者的整體強度水平基本一致(P>0.05);僅中班男生在進行集體游戲時表現(xiàn)出較高的活動強度,更接近自由活動水平(P>0.05),而與早操時的活動強度出現(xiàn)差異(P<0.05)。結(jié)論:研究認為,3種常見的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均可達到中到較大強度水平,其中自由活動的平均強度最大;但園中戶外體育活動時間尚未滿足國、內(nèi)外相關(guān)推薦量。此外,在園中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時,不同年齡幼兒活動水平存在差異,提示,在進行活動設(shè)計時應考慮不同年齡對象自身特點;同時,目前的活動設(shè)計可能對于男性幼兒的調(diào)動性欠佳。

幼兒;活動強度;活動類型;年齡;性別

1 前言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缺乏身體活動列為全球第4大非傳染性致死因素,僅居于高血壓﹑吸煙和高血糖之后[6]。身體活動不足不僅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當前的健康狀況,還會為他們今后的體質(zhì)健康埋下隱患[22,28],而在幼年養(yǎng)成的靜坐少動習慣會伴隨他們長大成人[12,23]。因此,在幼年時期培養(yǎng)科學規(guī)律的運動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是極其重要的。

我國教育部在2012年10月提出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也明確要求“要將學齡前兒童健康擺在首位,并把體育教育放在第一”[3]。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學前教育,尤其是體育教育受到了愈來愈多的重視,但同時也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吨改稀分须m然已提出建議“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3]。但目前我國對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的研究相對較少,已有研究多是關(guān)于幼兒體質(zhì)和體育教育的[1,2,7,10]。對于身體活動的準確評估,包括時間、強度、頻率以及活動類型等幾個方面的研究均相對較少,更鮮見運用客觀手段進行監(jiān)測的研究。因而,我國學齡前兒童的身體活動現(xiàn)狀缺乏科學客觀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支持,故本研究欲針對這一點進行探究。

幼兒園為學齡前兒童進行身體活動的最主要場所之一,各類幼兒園均在《指南》的要求下開展多種戶外體育活動,但活動時間能否滿足推薦量尚不可知。此外,不同活動類型對于幼兒活動的身體動員水平如何?在不同的性別和年齡中具體差異如何?以上問題均有待解答。因此,本研究將采用加速度計這一客觀監(jiān)測手段,選取3種幼兒園常見的戶外體育活動對幼兒身體活動強度進行監(jiān)測和評價;并通過對性別、年齡以及活動類型的比較,了解我國幼兒園常見戶外體育活動的強度特征。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參與者

選取北京市某一類一級幼兒園共71名幼兒(女34人,男37人)為研究參與者。由于進行戶外活動時,園中均以年級、班級為單位,且幼兒園入學年齡相對整齊,因此,選取樣本時直接采用自然班整群抽取,各年齡組基本信息見表1。

表1 本研究受試者基本信息

2.2 研究方法

2.2.1 活動類型

幼兒園活動形式主要分為室內(nèi)活動和室外活動兩類。其中,室內(nèi)活動以上課為主,活動強度較??;室外活動形式豐富且強度較大,包含早操、自由活動、集體游戲、體育課和興趣班等,具體活動內(nèi)容各幼兒園之間有一定差異,但早操、自由活動和集體游戲是大部分幼兒園的常規(guī)活動。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3種常見戶外活動形式(早操、自由活動、集體游戲)進行研究,主要了解其各自活動強度水平及強度隨時間變化趨勢。

早操中、大班早操內(nèi)容一致,為幼兒園聘請的專業(yè)體育教師編成,時長10 min,分為3~4節(jié),每一節(jié)有不同的樂曲和動作編排,因此每節(jié)操的強度不同。自由活動指幼兒在戶外大型玩具活動區(qū)(有攀登架、小橋等)自由玩耍,或教師發(fā)放小型器材讓幼兒隨意玩耍,教師只負責保障幼兒安全,并不引導其活動。集體游戲是教師組織帶領(lǐng)全班幼兒一起開展游戲,各班游戲內(nèi)容不同,幼兒需排隊等候,按順序接力游戲(表2)。

表2 不同年級幼兒活動記錄

2.2.2 數(shù)據(jù)采集及處理

受試者從入園起即佩戴Actigraph GT3X+3軸加速度計,佩戴位置位于幼兒腰部偏右側(cè),右髂前上棘上方。直至放學離開取下,采集其在園中的1天活動數(shù)據(jù)。同時記錄幼兒在園中進行不同活動的起始時間,以及天氣、場地等詳細情況,盡量保證測試條件一致。

加速度計所記錄的計數(shù)值(counts)可直接反映幼兒的活動強度水平,且Pate等[25]研究將Actigraph加速度計所得計數(shù)值與耗氧量進行相關(guān),得出了15 s采樣間隔下不同活動強度級別對應的計數(shù)值。因此,本研究亦選擇15 s的采樣間隔,從全天數(shù)據(jù)中截取早操、自由活動和集體游戲3種活動時段的數(shù)據(jù),最終以15 s的counts來反映活動強度的變化。

將幼兒在進行某項活動時的所有counts取平均值作為該活動強度水平,用以反映一段時間內(nèi)活動的整體水平。根據(jù)Pate等[25]研究結(jié)果,將活動強度進行分級:較低強度(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420 counts/15 s,中等強度(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420~841 counts/15 s,以及較大強度(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VPA)≥842 counts/15 s。此外,還列出counts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以直觀地展示強度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變化特征。

2.2.3 統(tǒng)計分析

使用SPSS 19.0對整理后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研究采用一般線性模型中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討活動強度水平在不同年齡、性別以及活動類型上的主效應、交互作用和簡單效應,研究定義P<0.05水平為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1為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

3 研究結(jié)果

本研究將結(jié)果分為強度水平與強度隨時間變化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分別探討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強度水平的整體特征以及年齡、性別和活動類型等不同因素對其產(chǎn)生的具體影響。

3.1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強度水平的整體特征

首先對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強度水平的整體特征進行描述,并綜合觀察各個因素對于強度水平的影響。

整體來說,本研究中幼兒的戶外活動總體水平均處于中等及較大強度(表3),其中,自由活動以及大班女生進行早操時均達到較大強度身體活動;同時,所有幼兒的集體游戲、全體中班幼兒以及大班男生早操均屬于中到較大強度身體活動(表4)。

表3 不同年齡、性別幼兒的總體活動強度

表4 幼兒園中、大班3種活動形式強度水平

為評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幼兒在不同類型的活動中強度水平是否存在差異,以及以上這些因素之間有無交互作用,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表5),參與者在性別上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年齡、活動類型對戶外活動強度水平的主效應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性別、年齡以及活動類型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性別和活動類型之間也存在交互作用(P<0.05)。表明3個因素對戶外活動強度水平的影響彼此關(guān)聯(lián),需要通過簡單效應分析進行進一步探討。

表5 活動強度水平影響因素的主效應及交互作用

3.2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強度的年齡差異

對于單個因素對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強度水平的影響,本文首先在年齡因素上進行探討(表6)。發(fā)現(xiàn)在男生的各種活動中,只有自由活動這一項存在年齡差異(P<0.01),大班男生的整體強度水平更高(圖1)。對女生來說恰恰相反,年齡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集體游戲(P<0.01)和早操(P<0.05)這兩項活動中,不過同樣表現(xiàn)出大班女生的活動強度水平更高(圖2、圖3)。

表6 不同年齡組幼兒在性別、活動類型上的簡單效應分析

圖1 不同年齡男生在自由活動中強度-時間變化曲線圖

圖2 不同年齡女生在集體游戲中強度-時間變化曲線圖

圖3 不同年齡女生在早操中強度-時間變化曲線圖

兩個年級的男生自由活動強度變化相對一致,波動幅度小而頻率高,波動范圍也相對集中。這反映出學齡前兒童高頻率、高強度、持續(xù)時間短的身體活動特點,而大班男生曲線的位置整體上移,可見,男生隨年齡增長自由活動的強度整體有遞增趨勢(圖1)。

中、大班集體游戲的內(nèi)容基本一致,都是在教師組織下進行分組跑、跳、投、鉆爬或走平衡木等游戲,但游戲的組合順序不同,因此曲線的趨勢并非完全一致。不過從曲線上可看出,中、大班集體游戲的活動強度變化范圍基本相同,說明整個集體游戲的強度始終屬于中到較大強度的身體活動;但大班女生的曲線整體較高,表明其在參與集體游戲時的對身體的動員更高(圖2)。

中、大班的早操內(nèi)容完全一致,但兩個年齡組女生的曲線卻非完全吻合。前半部分中班女生曲線的位置完全低于大班,可見,中班在進行前兩節(jié)早操時的活動強度低于大班;后半部分兩條曲線雖基本吻合,但大班的曲線波動幅度更大,中班的曲線更平緩,可見,大班女生在完成早操時的參與度更好,動作更到位(圖3)。

3.3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強度的性別差異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3種影響因素中,性別對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強度水平的影響相對較少(表7),僅在中班進行集體游戲時有所差別,具體表現(xiàn)為,同為中班幼兒在進行同樣的集體游戲時,男生卻達到了相對更高的活動強度水平(圖4,P<0.01)。

表7 不同性別幼兒在年齡、活動類型上的簡單效應分析一覽表

圖4 不同性別中班幼兒集體游戲活動強度-時間變化曲線圖

3.4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強度的活動類型差異

不同活動形式對于幼兒的身體調(diào)動程度肯定有所差異,因此本研究的3個影響因素中,不同體育活動類型間表現(xiàn)出的差異最為廣泛(表8)。

除了中班男生以外,各組幼兒均表現(xiàn)出一致的規(guī)律:自由活動的水平最高,與集體游戲和早操均具有顯著性差,即自由活動中幼兒的活動強度水平普遍更高(P<0.01,圖5、圖6、圖8);而后兩者的整體強度水平基本一致,在絕大多數(shù)幼兒中不存在差異。唯一比較特殊的是中班男生(圖7),其在進行集體游戲時亦表現(xiàn)出較高的活動強度,使其更接近自由活動水平(P>0.05),而與早操時的活動強度出現(xiàn)差異(P<0.05)。

表8 不同活動類型在幼兒年齡、性別上的簡單效應分析一覽表

圖5 大班男生在不同活動中的強度-時間變化曲線圖

圖6 大班女生在不同活動中的強度-時間變化曲線圖

圖7 中班男生在不同活動中的強度-時間變化曲線圖

大班不論男生女生,在不同活動類型間基本表現(xiàn)出一致的強度變化。3種活動中,早操的強度變化曲線起伏最為明顯,前半部分活動強度較大,符合操節(jié)的編排:第1節(jié)《天使之翼》,包含了單腳跳、雙手側(cè)平舉轉(zhuǎn)圈和左右擺髖等,活動強度較大;第2節(jié)《小勇士》,小朋友手握可以發(fā)出響聲的道具,動作以跳躍為主,還需要集體變換隊形;第3節(jié)《親親寶貝》,節(jié)奏舒緩,動作輕柔,沒有跑跳等大強度的動作;第4節(jié)《雙人舞》,兩位小朋友搭伴跳舞,動作多為拍手、轉(zhuǎn)圈、擺髖等,有集體隊形變換。集體游戲的強度變化曲線雖也有明顯波動,但每個波峰和波谷相差不多,波動頻率也相對穩(wěn)定,可見,集體游戲的強度水平與早操雖然相近,但變化幅度沒有早操劇烈。而自由活動的強度變化相對平穩(wěn),雖波幅較小,但曲線水平整體最高,強度水平明顯高于前兩種活動(圖5、圖6)。

圖8 中班女生在不同活動中的強度-時間變化曲線圖

中班女生在3種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差異與大班幼兒基本一致(圖8),只有中班男生在集體游戲中的強度水平大幅上升,尤其是活動的后半段,基本與自由活動時的強度水平一致。表明本研究中的中班男生在進行集體游戲時表現(xiàn)的更為活躍(圖7)。

4 討論

對研究結(jié)果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幼兒在不同活動中各級強度水平所占的時間比例可能是造成各項組間差異的重要原因,因此,將各項活動中各個強度水平所占時間百分比進行歸納(表9),便于對結(jié)果進一步討論。

4.1 幼兒戶外活動強度的年齡遞增性

首先,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3種活動類型的平均強度在男、女生中均有呈現(xiàn)隨年齡增加而增大的顯著性差異,尤其以中等強度以上活動時間增多為主(表9,“MAPA+VPA”),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動作技能發(fā)展和認知水平的年齡遞增。Williams等研究發(fā)現(xiàn),動作技能發(fā)展水平與學齡前兒童MVPA和VPA的參與度呈正相關(guān)[17,21,33],動作技能發(fā)展水平越高的孩子越愿意參與身體活動,靜坐少動的時間也越少[18]。學齡前兒童的動作技能發(fā)展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提高[23],因此,其參與身體活動的意愿也會提高。同時,動作技能掌握的越好,動作越到位,尤其是對一些精細動作掌握地更好,活動強度也會相應增加。此外,Sibley等[30]發(fā)現(xiàn),兒童身體活動的參與度與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呈正相關(guān)。我們也可以推測,隨著年齡增長,幼兒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其對動作和活動的把握也更加準確,因而,身體活動的參與度更高,活動強度也會增大。

表9 不同年齡、性別幼兒在不同活動中各強度等級的時間百分比

例如早操,學齡前兒童的早操大都以基本體操為主,成套動作的編排主要通過頭、頸、軀干的屈伸、轉(zhuǎn)動,上肢的擺動、屈伸、繞環(huán),下肢的踢、跳、蹲等基本動作,并結(jié)合各種風格的舞蹈基本動作而成[9]。由于動作技能發(fā)展水平和認知水平會影響學齡前兒童掌握動作,尤其影響他們動作的連貫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因此,活動強度與學齡前兒童動作技能的發(fā)展水平也有相關(guān)。本研究中中班幼兒活動強度水平相對較低,可能是由于活動的編排與組織形式相對其動作發(fā)展水平有一定難度,使其參與度下降。因此,在進行活動設(shè)計時,應考慮同時滿足動作技能的提高與保證活動強度兩方面。4.2 幼兒戶外活動強度的性別差異

本研究中,性別作為一個影響因素雖未有太多的顯著性差異,僅在中班男、女生在進行集體活動時表現(xiàn)出不同,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在于中班女生在集體游戲中較男生存在更多的LPA時間(圖9:集體游戲)。學齡前兒童身體活動方面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男孩參與MVPA和VPA的時間普遍多于女孩[26,29],且男孩靜坐少動的時間更少[16]。本研究在中班進行集體游戲時得出一致的結(jié)果,即男生比女生表現(xiàn)的更為活躍。這可能是由于幼兒時期男孩與女孩的認知能力和動作技能發(fā)展水平不同造成的。裴秀芳[5]研究發(fā)現(xiàn),4歲女孩認知能力的總分高于男孩,其中觀察能力、記憶能力等均顯著優(yōu)于男孩,而6歲時男孩與女孩的認知能力已不再有顯著性差異。在本研究測試中也發(fā)現(xiàn),進行集體游戲時,由于每名教師負責的學生較多,在組織游戲過程中會有較多的排隊等候時間,這些等候時間的存在會降低活動平均強度水平。此時,中班幼兒認知水平的性別差異就會表現(xiàn)為女生在進行活動時依從性較好,多按照老師的指令進行排隊;而男生更為好動,即使在等候間隙,往往也會自行玩耍。這可能就是在中班集體游戲中出現(xiàn)性別差異的原因。

圖9 不同年齡、性別幼兒在不同活動中強度等級的時間百分比示意圖

在大班男、女生的集體游戲中并未出現(xiàn)此類差異,自由活動中也未表現(xiàn)出男生更為活躍,甚至在早操中還表現(xiàn)出女生比男生有著更多的中等以上強度的參與時間,即女生在早操時更為活躍的趨勢(表9)。這一現(xiàn)象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以及我們?nèi)粘I钪械摹澳泻⒏脛印钡恼J知并不一致[8,16,20,26,29]。研究者猜想,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或跟園內(nèi)活動設(shè)計的形式以及教師的引導有關(guān)。園中在進行自由活動時,由于器材數(shù)量、教師組織、安全限制等各個方面的原因,并未能真正的做到“自由”活動;集體游戲更是受到教師組織編排的限制,男孩的好動有時反被認為是“不聽話”的表現(xiàn);幼兒園中現(xiàn)有早操多為韻律體操,在編排中融入了大量柔美的舞蹈動作,這類動作可能并不符合男性幼兒的審美和興趣,以致其參與度下降。此外,國外一項針對不同性別幼兒在公園中活動的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13,24],女孩的身體活動會更多地受到社會環(huán)境影響(如存在其他活潑的孩子),在有更多游樂設(shè)施的場地中參與更正式有組織性的活動時,會表現(xiàn)出更高的身體活動水平;男孩的身體活動則更多地受到公園設(shè)施可用性的影響。這與本文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進一步表明,幼兒園在進行活動設(shè)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性別的差異。

4.3 幼兒戶外活動強度的活動形式的特點

本研究中,早操、自由活動和集體游戲的平均強度水平都達到了MVPA以上(表4),即使進行時間劃分也可發(fā)現(xiàn),各個活動中絕大部分時間幼兒都處于中等以上活動強度(表9)。

幼兒在自由活動中有60%及以上的時間都在進行VPA(表9,圖9:自由活動),表明學齡前兒童自身最習慣的活動強度在這個范圍內(nèi)。自由活動雖需要相對廣闊的空間,但受師資和活動器材的限制小,且活動強度較大,有條件的幼兒園應該增加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和機會。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在大型器材區(qū)(有攀爬架、小房子等)的自由活動與發(fā)放自制玩具(沙包、毽子等)自由活動,兩者的活動強度變化特點基本一致。自制玩具不僅環(huán)保價廉,對場地要求也遠低于大型器材。因此,幼兒園可以多使用自制玩具,既節(jié)儉又能達到同樣的活動效果。

與自由活動相比,早操和集體游戲雖整體達到了MVPA水平,但在3種強度等級的時間相對平均(表9,圖9:早操,集體游戲)。其中,幼兒在完成早操時,MVPA及VPA時間比例更多。表明如編排合理,幼兒在完成早操時即可達到中到較大強度的活動水平,強度變化幅度也較大。同時,早操對幼兒動作技能的發(fā)展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且受場地和師資限制較小,即使條件有限的幼兒園也可選擇早操作為一種日?;顒有问?。

與早操不同,集體游戲中卻是兩端的等級LPA和VPA所占的時間更長,表明幼兒在進行集體游戲時,“動態(tài)”時段可達到較高強度水平,但同時也存在相對長時間低強度水平的“靜態(tài)”時段。該活動形式是目前幼兒園最主要的活動形式之一,但受教師影響最大。Henderson等人[19]的研究指出,對于幼兒在保育中心(childcare centers)中的MPVA最具有預測性的環(huán)境和行為因素中,除了戶外活動與室內(nèi)空間之外,就是教師的鼓勵(但并不參與);Bocarro[13]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父母的出現(xiàn)與孩子進行公園活動時的身體活動呈負相關(guān)。以上結(jié)果均表明,成人的陪伴及組織對于幼兒身體活動存在重要影響,而且有時會降低幼兒的活動水平。因此,建議教師在組織集體游戲類活動時應注意合理編排,增加鼓勵,但應減少過度的語言引導、排隊等候等干預,讓所有幼兒都更多地活動起來。

4.4 與國外幼兒活動特征的比較

本研究中選取了幼兒在園中進行戶外活動時的強度水平進行評估,而國外在進行此類研究時,多是對幼兒在園中全天甚至是一整天的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因此在進行比較時會存在一些差異。如Olesen等人[24]在43所丹麥幼兒園中開展的研究發(fā)現(xiàn),5~6歲男性和女性幼兒在園中活動的平均counts可分別達到1 041和983;Bonvin[14]等人在對瑞士58所兒童保育中心進行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男、女幼兒的總體counts為641和574。有趣的是,本研究的結(jié)果位于兩者之間(表3)??紤]到以上兩項的研究是在園中全天進行采集,即該均值是包含靜坐類的活動在其中;且第2項研究的參與者平均年齡為3.4±0.6歲,低于本研究中幼兒平均年齡(表1)??砷g接反映出,本研究中園中各項戶外活動的強度雖均可以達到MVPA及以上水平,但與國外幼兒的活動水平相比可能仍相對較低。

國外研究中,除幼兒活動強度水平外,對于其是否達到活動指南的推薦時間也較為關(guān)注,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9,27,32],幼兒在這一點上的依從度并不理想,并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加拿大學者Botey[27]等人發(fā)現(xiàn),有62%的2~4歲的幼兒難以達到“180 min任意活動”的推薦量,而對于5~13歲的“60 min中等以上身體活動”推薦則有74%的該年齡兒童可以達到標準。戶外活動時間可作為幼兒身體活動水平的重要反映[15]。本研究中各項戶外活動的強度總體水平雖可以達到MVPA以上,但是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早操只有10 min,集體游戲僅15 min,自由活動20 min,所有活動的總時間只有45 min。這樣一來,即使強度滿足要求,活動量依然不夠[3,11,31]。因此,幼兒園在安排戶外活動時應根據(jù)自身情況,盡量延長戶外活動的時間,保證園內(nèi)戶外活動時間達到1 h以上。如不能保證,則需要與家長溝通,讓幼兒在家庭中完成剩余時間的戶外活動。

5 結(jié)論

本研究對不同年齡、性別的幼兒在幼兒園內(nèi)進行3種戶外活動時的強度水平及強度-時間變化特點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得出以下結(jié)論:

1.進行同樣活動時幼兒活動強度水平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可能與幼兒的動作發(fā)展水平與認知能力提高有關(guān)。對于低齡幼兒,如活動的編排與組織形式不符合其身心水平,將使其參與強度下降。因此在進行活動設(shè)計時,應考慮不同年齡對象自身特點與活動強度兩方面。

2.并未發(fā)現(xiàn)大、中班幼兒在進行園內(nèi)各項活動時表現(xiàn)出性別差異,與以往多數(shù)研究不一致,表明目前幼兒園中戶外活動的設(shè)計可能對于男性幼兒的調(diào)動性欠佳。

3.幼兒園中常見的3種戶外體育活動中,自由活動的平均強度最大,可達到較大強度活動水平;早操和集體游戲較為接近,均可達到中等以上強度水平。以上活動均可對幼兒起到良好的鍛煉作用,幼兒園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使用。

4.目前幼兒園中戶外體育活動時間尚未滿足國內(nèi)、外相關(guān)推薦量,建議園內(nèi)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或建議家長在家庭中完成,以保證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

[1]馮娜.體育游戲?qū)τ變荷硇陌l(fā)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2.

[2]黃永森.香港學前教育體制下的幼兒體育[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5,31(3):75-79.

[3]教育部.教育部關(guān)于印發(f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通知[EB/OL].(2012-10-0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7/201210/xxgk_143254.html.

[4]孟祥芝,謝利蘋.幼兒動作發(fā)展與動作抑制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3):6-10.

[5]裴秀芳.幼兒認知、個性發(fā)展的性別差異[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2,(2):40-45.

[6]身體活動[EB/OL].(2015-1).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85/zh/.

[7]楊敬苓.成都市城區(qū)3~6歲幼兒體質(zhì)健康現(xiàn)狀的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

[8]張晗.幼兒性別概念及性別偏好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

[9]張秋艷.我國表演性幼兒基本體操現(xiàn)狀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3.

[10]朱艷英,郝博.河北省3~6歲幼兒幼兒園活動與體質(zhì)的相關(guān)性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8):97-98.

[11]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Health and Safety in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2011.Caring for Our Children:N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Performance Standards;Guidelines for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Programs[M].Elk GroveVillage,IL: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Washington,DC: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2011:90-91.

[12]BIDDLE S J,PEARSON N,ROSS G M,etal.Tracking of sedentary behaviors of young people:a systematic review[J].Pre Med,2010,51(5):345-351.

[13]BOCARRO J N,FLOYD M F,SMITH W R,etal.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lated to boys' and girls' park-based physical activity[J].Prev Chronic Dis,2015,12(6):140532.

[14]BONVIN A,BARRAL J,KAKEBEEKE T H,etal.Weight status and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in motor skills and in child care - 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children[J].BMC Pediatr,2012,12(3):23.

[15]BURDETTE H L,WHITAKER R C,DANIELS S R.Parental report of outdoor playtime as a measur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4,158(4):353-357.

[16]DOLINSKY D H,NAMENEK BROUWER R J,etal.Correlates of sedentary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preschool-aged children[J].Prev Chronic Dis,2011,8(6):1-14.

[17]FISHER A,REILLY J J,KELLY L A,etal.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nd habitual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children.[J].Med Sci Sports Exe,2005,37(4):684 - 688.

[18]FOWEATHER L,KNOWLES Z,RIDGERS N D,etal.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in relation to weekday and weekend physical activity in preschool children[J].J Sci Med Sport,2015,18(6):691-696.

[19]HENDERSON K E,GRODE G M,O'CONNELL M L,etal.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care centers[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2015,12(3):43.

[21]LIVONEN K S,SKSLAHTI A K,METHLA,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fundamental motor skill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4-year-old preschool children[J].Percept Mot Skills,2013,117(2):627-646.

[22]JANSSEN I,LEBLANC A G.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youth[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2010,7(5):40.

[23]NADER P R,BRADLEY R H,HOUTS R M,etal.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from age 9 to 15 years[J].JAMA,2008,(3):295-305.

[24]OLESEN L G,KRISTENSEN P L,RIED-LARSEN M,etal.Physical activity and motor skills in children attending 43 preschools: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Pediatr,2014,14(9):229.

[25]PATE R R,ALMEIDA M J,MCLVER K L.Valid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an accelerometer in preschool children[J].Obesity,2006,14(11):2000-2006.

[26]PATE R R,PFEIFFER K A,TROST S G.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hildren attending preschools[J].Pediatrics,2004,114(5):1258-1263.

[27]PUJADAS BOTEY A,BAYRAMPOUR H,CARSON V,etal.Adherence to Canadia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guidelines among children 2 to 13 years of age[J].Prevent Med Reports,2016,3(6):14-20.

[28]RIDDOCH C J,MATTOCKS C,DEERE K,etal.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levels and patterns of physical activity[J].Arch Dis Child,2007,92(11):963-969.

[29]SALLIS J F,PROCHASKA J J,TALOR W C.A review of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Am College Sports Med,2000,32(5):963-975.

[30]SIBLEY B A,ETNIER J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ognition in children:A meta-analysis[J].Pediatr Exerc Sci,2003,(15):243-256.

[31]Start Active,Stay Active:A report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from the four home countries’ Chief Medical Officers[EB/OL].https://www.nutrition.org.uk/nutritioninthenews/reports/new-activity-recommendations.html.

[32]STEPHENS R L,XU Y,LESESNE C A,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 care centers’ compliance with physical activity regulations and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New York City,2010[J].Prev Chronic Dis,2014,11(10):130432.

[33]WILLIAMS H G,PFEIFFER K A,O'NEILL J R,etal.Motor skill performanc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preschool children[J].Obesity,2008,16(6):1421-1426.

Intensity Level of Different Kinds of Outdoor Physical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and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ZHAO Xing,ZHAO Si-long,LUO Dong-mei,ZHOU Jia-lin

Objective:Aimed at testing and recording the intensity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age and gender participating in three types of outdoor activities (morning exercise,free-time activity and collective game) in kindergarten,and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towards activity’s intensity level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methods and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towards pre-school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outdoor activity’s design in kindergarten.Methods:71 children (37 for male,34 for female) from a kindergarten in Beijing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After the collection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such as their age,height and weight,each child was asked to wear an Actigraph (GT3X+) accelerometer for the whole day in kindergarten.Data of three kinds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morning exercise,free-time activity and collective game were collected and 15 seconds of counts was used to reflect the changes of activity intensity.Multi-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age,gender and activity type towards the activity intensity level.Results:In general,the average intensity of all activities in children has reached the medium or above level.The influences of gender,age and activity type towards the activity intensity are interactive (P<0.01).After the simple effect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as for the influences of age,the total intensity level of boys in senior class in kindergarten is higher than those in middle class in free-time activity (P<0.01),and the intensity level of girls in senior class is higher than those in middle class in collective game (P<0.01) and morning exercise (P<0.05).The influence of gender towards activity intensity level is relatively small.Girls in middle class has relatively higher activity intensity level in collective game (P<0.01).Among all the different activities,the intensity level is higher in free-time activity for most children.Compared with intensity level of the morning exercise and collective game,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And the total intensity levels of the latter two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P>0.05).The intensity level of the boys in middle class is higher in collective game,which approaches to the data of free-time activity (P>0.05) and is inferior to the data of morning exercise (P>0.05).Conclusion:In this study,the average intensities of each common outdoor activities in the kindergarten is approaching to the moderate or high intensity level.,and the intensity of free-time activity is the highest.But the time of outdoor activity in kindergarten is not enough currently.Furthermore,there 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ivity intensity level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age,indicating that the individu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age shall be considered in activity design.In the same time,the boys’ initiative has not been well aroused in the design of outdoor sports.

pre-schoolchildren;physicalactivityintensity;typeofactivity;age;gender

1000-677X(2016)08-0034-08

10.16469/j.css.201608002

2016-05-10;

2016-07-05

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ACA13071)。

趙星(1985-),女,山東濟寧人,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幼兒動作發(fā)展、肌肉協(xié)調(diào)模式,Tel:(010)62989580,E-mail:zhaoxing@bsu.edu.cn;羅冬梅(1961-),女,廣西賀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Tel:(010)62989580。

北京體育大學 運動人體科學學院,北京 100084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G807.1

A

猜你喜歡
早操集體年齡
變小的年齡
我為集體獻一計
少先隊活動(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2
做早操
做早操
早操
警犬集體過生日
做一做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齡歧視
算年齡
绍兴县| 武义县| 和平区| 余干县| 德州市| 北宁市| 柯坪县| 修武县| 彰武县| 修文县| 文昌市| 怀柔区| 宜宾县| 长治县| 万全县| 吉林市| 蒲江县| 玉田县| 栾城县| 武安市| 夏河县| 吉木萨尔县| 日照市| 龙海市| 佛教| 澄江县| 临桂县| 霍州市| 江安县| 定襄县| 蕲春县| 深水埗区| 闽清县| 石渠县| 三河市| 孟津县| 浪卡子县| 扎赉特旗| 遂川县| 穆棱市|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