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致中
關鍵詞:帶實寫風的浪漫派;自敘傳;零余者;敘事和抒情;美和情感
摘要:郁達夫小說在題材選擇、抒情方式、結構形態(tài)和自然美、感傷美追求諸方面,呈現(xiàn)出帶寫實風的浪漫抒情特征。它是一道詩意盈盈,情意綿綿,風格獨異的文學風景,提升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和抒情文學的藝術品位。郁達夫的風格奇特,但不是完美的,它給我們的審美閱讀“朝著美的上升”提供了想象空間。
中圖分類號:120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2435(2016)03-0301-09
從藝術本源上說,現(xiàn)代抒情小說源自傳統(tǒng)小說和抒情文學的交融。郁達夫自幼熟讀《石頭記》《花月痕》《西湖佳話》等敘事小說和舊體詩詞,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學根柢。16歲在《全浙公報》發(fā)表五言近體詩,在日本留學也發(fā)表許多詩詞,日人譽為“仙佛才兼古亦稀”。傳統(tǒng)敘事文學和抒情文學爛熟于心,為后來的小說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的底子。
留日期間,郁達夫如饑似渴地閱讀外國文學作品。東京一高大學預科四年,飽讀俄、德、英、日、法的作品千余部。郭沫若回憶:“達夫很聰明,他的英文、德文都很好,中國文學的根底也很深”,“我們感覺著他是一位才士。他也喜歡讀歐美的文學書,特別是小說,在我們的朋友中沒有誰比他更讀得豐富的?!庇暨_夫對外國小說有一宏觀看法,他說歐洲近現(xiàn)代小說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只敘外面的事件起伏的”,一種“注重于描寫內心的紛爭苦悶,而不將全力傾瀉在外部事件的記述上”。在他看來,“把小說的動作從稠人廣眾的街巷間移到心理上去”,意味著“近代小說的真正開始?!?/p>
他廣泛地閱讀盧梭、歌德、施蒂納、佛洛依德、王爾德、史托姆、湯姆生和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高爾基、佐藤春夫、葛西善藏等的作品。屠格涅夫小說熱烈的理想性,濃郁的心理抒情,詩意的語言,對大自然近乎崇拜的熱愛,郁達夫極為嘆服。日本“私小說”作家佐藤春夫感傷的抒情描寫,“向往以厭倦、憂郁和厭世為基調的、頹廢的詩一般的優(yōu)美世界”(西鄉(xiāng)信綱等《日本文學史》);葛西善藏以私生活作為唯一創(chuàng)作素材,著力探析知識者的心理,不講究故事情節(jié)和結構嚴整的小說,郁達夫讀后“感佩得了不得”。歐洲近代啟蒙主義和感傷主義(“主情”主義),俄羅斯批判現(xiàn)實主義和日本自然主義等文學思潮,對郁達夫“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文學觀的確立和個人風格的形成,有著毋庸置疑的影響。
他的50多篇(部)小說中,“自敘傳”小說有40多篇(部)。這些小說在題材選擇、抒情方式、結構形態(tài)和自然美、感傷美追求等方面,呈現(xiàn)出帶寫實風的浪漫抒情特征。郁達夫小說的獨特風格及創(chuàng)作經驗,為當代小說理論建設和創(chuàng)作實踐提供了學習借鑒的文學資源。
一
郁達夫早期文藝觀的核心,以為文學是作家的自我表現(xiàn)。他接受了法朗士(法國作家)的文學觀點:“文學作品,嚴格地說,都是作家的自敘傳。”“作家的個性,是無論如何,總須在他的作品里頭保留著的?!彼鲝埲宋锕适乱宰骷冶救俗瞿L貎?,因此他筆下的抒情主人公“我”“他”或“于質夫”“李白時”等,大抵都從個人生活選材。
一種流行的觀點將郁達夫筆下的人物與作者等同起來,特別是第一人稱小說中的“我”,以為就是作者化身。其實,郁達夫一向否認文學作品有所謂“純客觀的描寫”,主人公即使帶有作者生活的影子,也不是個人生活的實錄。他特別聲明:
并不是主人公的一舉一動,完完全全是我自己的過去生活。讀者若以讀《五柳先生傳》的心情,來讀我的小說,那未免太過了。
寫在小說上的事實,是從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里由作家的天才去剔抉出來的事實。并不是把爛銅破鐵,一齊描寫再現(xiàn)出來,就可以成小說,成藝術品的。
創(chuàng)作可以虛構、抒寫、加工,自敘傳小說非即作者自傳,既重視事實的逼真,又允許取舍和虛構;“我”是自敘傳小說中客觀化、對象化和藝術化的人物,而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這是郁達夫堅守的一條重要創(chuàng)作原則。
郁達夫小說的主人公大抵是所謂“零余者”,即五四時期歧路上彷徨的知識者?!傲阌嗾摺币辉~源自他的散文《零余者》(1924年),該文象征地描述“我”彷徨的心象:殘冬的黃昏,一個人在京郊獨步,感嘆“袋里無錢,心頭多恨”,發(fā)生一種“日暮的悲哀”。貧苦,無聊,慘傷,無力復仇,便成為“對于社會人世是完全沒有用”的“零余者”。19世紀俄國文學中曾出現(xiàn)過“多余人”形象系列(如《誰之罪》《當代英雄》《羅亭》《奧勃洛摩夫》等),主人公大抵是對俄國專制農奴制度不滿,渴望有所作為,卻脫離實際崇尚空談的貴族青年,他們是語言的巨匠,行動的矮子,找不到俄國社會改革的出路。郁達夫小說中許多不甘墮落(或被社會拋棄)又無路可走的知識青年,便是類似“多余人”的“零余者”。這些浸透了強烈主觀色彩的抒情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內心被壓抑的苦悶,喊出個性自由的呼聲,透析出五四時期歧路上彷徨的知識者的精神弱點,它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領風騷。
郁達夫把藝術生產歸結為人的本能沖動,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要有“內在傾向性”,須特別關注現(xiàn)實世界與人的關系,包括性欲、沖突、生的旨趣、苦樂、希望和滿足等等,而人的諸本能中對我們生命最重要、最危險的是性本能。他的小說從“窮”和“色”兩方面取材,經濟苦悶和性苦悶折射出他個人生活的體驗。例如《雪夜》透出他東京留學時的內心感受:“獨自一個在東京住定以后,于旅社寒燈的底下,或街頭漫步的時候,最惱亂我的心靈的是男女兩性間的種種牽引,以及國際地位落后的大悲哀?!?922年7月歸國后,創(chuàng)造社刊物銷路不暢,時?!盀轲嚭屖埂睎|奔西走,他自嘲為“販賣知識的商人”。生的苦悶和性的饑渴,催生了個性解放和憂國之情相交融的《沉淪》(1919),以及《春風沉醉的晚上》(1923)、《薄奠》(1924)、《微雪的早晨》(1927)等“多少帶一點社會主義色彩”(《達夫自述》)的作品。
《蔦蘿行》(1923)和《離散之前》(1923)是寫經濟苦悶的?!妒\蘿行》以長篇獨白(一封家書)敘述漂泊文士的家庭悲劇,“一踏了上海的岸,生計問題就逼緊到我的眼前來,縛在我周圍的命運的鐵鎖圈,就一天天的扎緊起來了?!痹谏鐣?,“我”是一個“懦弱的受難者”,家庭里,“我”是“兇惡的暴君”,為尋找個人在社會上的位置,只好忍受和不幸的婦人長別離?!峨x散之前》中三個辦刊同仁拼命奮斗兩年,被發(fā)行人釜底抽薪地斷絕了衣食住的供給,他們給“藝術之神們”燒了一炷香,各自逃回家鄉(xiāng)保全性命。三個人物分明帶有郭沫若、郁達夫和成仿吾的影子,郭沫若說“那里面的鄺海如,誰都知道就是我郭沫若?!保ā秳?chuàng)造十年》)郁達夫筆下的抒情主人公掙扎在平庸而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里,缺少英雄傳奇和戲劇色彩,他們感傷地徘徊在迷人的山水與丑惡的現(xiàn)實之間。
描寫性苦悶的作品除了《沉淪》,還有《銀灰色的死》(1919)。清國留學生Y君孤獨地生活在沒有愛與同情的異國他鄉(xiāng),于困頓孤冷中發(fā)生了性危機。他懷想吐血而亡的妻子,不時到酒館去尋找精神安慰,靜兒(陪酒女郎)出嫁了,便用酒精麻醉自己,終于在如銀的月光下倒斃。郁達夫通常以悲劇性死亡表現(xiàn)主人公的結局,他認為死亡的結局是必然的:
在這一個軍閥和外國資本主義的鐵蹄下的中國青年,一般手無寸鐵,知識發(fā)達,追求光明,如饑似渴的青年,哪一個能不和我一樣的漂泊?哪一個免得了這一種不羈窮苦的生活?青年的渴求光明,是自然性。求之不得,就不得不苦悶,苦悶之余,前面就只有兩條去路。一條是走往消極方面去的自殺,一條是積極進行的革命,喋血。
描寫妓女生活的《茫茫夜》和《秋柳》(改定于1924年),歷來被斥為頹廢的誨淫之作。作者是否故意“挑撥劣情”?要看他以怎樣的態(tài)度描寫煙花人生。小說主人公于質夫歸國后到A地教書,無法排遣青春期的苦悶和經濟苦悶,走進了鹿和班。他的覓妓條件很是怪異:“第一要他是不好看的,第二要年紀大一點,第三要客少?!彼貏e憐愛身材矮小,忠厚愚魯,“一點兒嬌態(tài)都沒有”的海棠,聯(lián)想到海棠淪落風塵和自己身世飄零,自嘆日:“依未成名君未嫁,可憐俱是不如人?!彼麤]把海棠當作商品和泄欲工具,而以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把她當做一個“人”,甚至動了“憐惜的心情,此后若海棠能披肝瀝膽的待他,他也想盡他的力量,報效她一番。”他也關心純潔天真的碧桃,資助人老珠黃的翠云,有一回妓院失火,他“出了死力”地幫助救人,搶出財物。郁達夫說過“替窮人說話是我的夙愿”,于質夫形象體現(xiàn)了這一人道主義立場。
小說并不規(guī)避于質夫的強盛性欲和嫖妓行為?;貒笏聸Q心“戒煙戒酒戒女色”,卻由于身處逆境,性欲又比別人“一倍強盛”,終競改不掉舊習,與海棠發(fā)生性關系,跟天真的碧桃挑逗打鬧玩性游戲……他為自己的行為抗辯說:“我教員可以不做,但是我的自由卻不愿意被道德來束縛?!薄澳切┫胍缘赖聛砉粑覀兊姆磳h,你若仔細去調查調查,恐怕更下流的事情,他們也在那里干喲!”于質夫的性行為雖說帶有反叛舊道德的意味,但這種性放縱和病態(tài)反抗畢竟丑怪,因此每宿娼一回都要受到良心責備:“我真是以金錢來蹂躪人的禽獸呀!”“我是違反道德的叛逆者,我是戴假面的知識階級,我是衣冠的禽獸!”原來,郁達夫性描寫的本意并非賞鑒穢行,而在表現(xiàn)主人公靈與肉的沖突,剖析“零余者”怯弱而卑劣的魂靈。
小說中變態(tài)性心理和性行為的描寫有時失去節(jié)制。例如,于質夫在滬上曾于性苦悶中與肺病青年吳遲生發(fā)生同性戀,到A地后“獸性終究壓不下去”,無聊地騙取一個婦人的舊針和手帕,以變態(tài)自虐獲取性快感;與海棠的性行為也是那么蒼白無力,失了性趣。文本閱讀中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性行為的描寫無不聯(lián)系著主人公所處社會逆境,展現(xiàn)出“零余者”危機四伏的悲涼人生。讀罷小說,我們會和主人公一起憎惡這“皮肉的生涯”!和主人公一樣詛咒那“將亡未亡的中國,將滅未滅的人類”!作者并不認同變態(tài)性關系,而意在攻擊“以金錢來蹂躪人”的禽獸行為,從而引起人們對逼良為娼的舊秩序深惡痛絕。1932年,郁達夫寫道:“表現(xiàn)人生,務須拿住人生最重要的處所,描寫苦悶,專在描寫比性的苦悶還要重大的人生的苦悶,因為性欲不就是人生的全部?!笨磥?,郁達夫始終實踐著一個創(chuàng)作理念:即便是重筆描寫煙花人生,其主旨也不是渲染性苦悶,而以性苦悶來表現(xiàn)人生苦悶,意在鞭撻都市社會的頑疾。
郁達夫小說的情色描寫違反舊道德,也不合新道德,周作人稱之為“不端方”的作品(《沉淪》);但他的兩性關系描寫力避庸俗骯臟字句,也不陳列污穢下流性事。他欣賞勞倫斯《查泰來夫人的情人》那樣的描寫技巧:“尤其要使人佩服的,是他用字句的巧妙。所有的俗字,所有的男女人身上各部分的名詞,他都寫了進去,但能使讀者不覺得猥褻,不感到他是在故意挑撥劣情。”與當下某些言情小說、“下半身寫作”相比較,你會發(fā)現(xiàn)郁達夫其實是一位沒有放棄社會責任感的有溫暖良心的作家。
《茫茫夜》《秋柳》發(fā)表后文壇掀起大波,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和謾罵,郁達夫心有余悸地抗辯道:
勞動者可以被我們描寫,男女學生可以被我們描寫,家庭間的關系可以被我們描寫,那么為什么獨有這一個煙花世界,我們不可以描寫呢?……我們何以獨對于妓女,要看她們不起呢?
他認為作家有責任表現(xiàn)煙花人生,應以尊重的態(tài)度描寫妓女。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他曾發(fā)表《(茫茫夜)發(fā)表之后》
《我承認是“失敗了”》二文,表示對自己的作品“不能滿意”,“是應該把它燒毀”,但他終于沒有銷毀,因為難以忘懷“當日臨盆的陣痛”。
二
郁達夫認為,“藝術的價值,完全在一真字上”。所謂“真”,當然不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所要求的生活真實和細節(jié)真實,“小說的生命,是在事實的逼真”,即“事實背后的真理,情感體驗的逼真,“把這內部的要求表現(xiàn)得最完全最真切的時候價值為最高?!?。強烈的主觀抒情性,是浪漫主義文學最突出的本質特征。郁達夫追求情感在小說里自然而真切地流露,通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赤裸裸”地宣泄內心情緒。他筆下的主人公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主情”特點,任何瑣細事物都會觸發(fā)人物內心情緒的波瀾。
他不僅擅長描繪纏綿悱側的情感,還善于捕捉情感激變的瞬間,以對話或內心獨自方式爆發(fā)性地表達愛恨情仇?!冻翜S》中的“他”是懦弱的留學生,當他受到日本學生欺辱,也能壯懷激烈地說:“他們都是日本人,他們都是我的仇敵,我總有一天來復仇,我總要復他們的仇?!薄睹CR埂防镉谫|夫仰望悠悠天空,傾訴青春期的苦悶:“可憐我一生還未得著女人的愛惜過。啊,戀愛啊,你若可以學識來換的,我情愿將我所有的知識,與你換一個有血有肉有淚的擁抱……”主人公內心燃燒著情欲的火焰,自哀自憐,喚起讀者的同情。
運用心理剖析法再現(xiàn)主人公內心曲折和情緒變化,也是小說抒情方式的一個特點?!哆€鄉(xiāng)記》《還鄉(xiāng)后記》(1923)寫一個漂泊的知識無產者赤手空拳回家鄉(xiāng)的心路歷程。上海一杭城一富陽,順著旅行路線描述情隨景遷的思緒。啟程時誤以為十七八歲的女生是送行者,主動幫她提皮箱反遭白眼,“我”在“心里作了一遍謝罪之辭”,便匆匆逃走了。火車上見到農夫和妻兒在田間團聚,引發(fā)身世之感,情不自禁地贊嘆“農家夫婦的幸福,讀書階級的飄零”,大篇幅的抒情獨白,一瀉無余地襯出“我”的境遇和纖細敏感、自卑善良的性格。杭州住店要登記個人信息,“我”卻沒有勇氣寫出真實;路資耗盡,便發(fā)生了旅店偷錢、竊鞋的幻覺?!皟尚淝屣L,一只空袋”回到家鄉(xiāng),無顏面對親人,在一個冷辟的土地廟坐到太陽落山,乘著昏黑走進自家后門摸到妻子房里睡下,女人回來大吃一驚。小說結尾自嘲地寫道:“我和她如何地對泣,我們如何地又想了許多謀自盡的方法,我在此地不記下來了,因為怕人家說我是為欲引起人家的同情的緣故,故意地在夸張我自家的苦處?!眱善髌芬陨⑽墓P法曲折地記錄了社會重壓下知識者的愁苦感傷,抒情的細節(jié)描寫,人物內心的曲折隱微,秋毫畢現(xiàn)。
歷史題材小說《采石磯》(1923)也運用心理剖析法,刻畫主人公狷介率真的性格。出身寒門的清代詩人黃仲則,憤世嫉俗,恃才傲物,郁郁不得志,對“掛羊頭賣狗肉”的酷吏,盜名欺世的偽儒,每每“直言亂罵”,人稱“黃瘋子”。最恨考據(jù)家戴東原“大言欺世”“排斥異己”,戴曾貶損黃詩人“華而不實”“太少忠厚之氣”,氣得他大病一場。小說以黃詩人反觀“我”,又把“我”的個性氣質灌注到黃仲則身上,呈現(xiàn)出很強的主觀色彩。黃詩人拜謁李太白荒墳,大叫一聲“李太白!”便眼淚汪汪地跪坐在墳前:“看看四圍的山間透明的空氣,想想詩人的寂寞的生涯,又回想到自家的現(xiàn)在被人家虐待的境遇,眼淚只是陸陸續(xù)續(xù)的流淌下來?!蹦莻€沒出場就挨一頓臭罵的戴東原,影射胡適。這些主觀性極強的文字,折射出郁達夫逆境中的際遇和心情。
郁達夫小說的抒情方式前后期有明顯變化。如果說前期是“進發(fā)式”的直白宣泄,后期則漸趨于含蓄蘊藉,有一種平和悠遠之致,《過去》(1927)便是分界的標志?!拔摇睈劾隙隙s嫁給別人;老三愛“我”,“我”不肯接受。幾年后異地相逢,“我”向老三表白愛意,被老三拒絕。正所謂:我愛的人不愛我,愛我的人我不愛,寫盡人生的凄涼和無奈。比起早年的熱烈奔放,小說的調子顯得低回而壓抑?!拔覀兊臅r期,的確已經過去了!”——“我”的一聲嘆息,無限悲涼,其間包含著主人公對于愛情和事業(yè)的雙重失落。從情欲沖動(《沉淪》)——情欲凈化(《春風沉醉的晚上》)——歸結為無可奈何的平靜疏淡(《過去》),透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人生況味;《過去》顯現(xiàn)出郁達夫小說情緒表達上的一種過渡和新的氣象。
郁達夫筆下許多人物都是新思潮影響下的反叛知識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放縱酒色,玩世不恭。他以“真”為美,“丑”也不避,常把主人公置于偶然、奇詭境地,逼問其靈魂?!冻翜S》中的“他”,手淫、窺浴、偷聽、逛妓館,把性的苦悶,感傷情懷,赤裸裸地宣泄出來。《茫茫夜》《秋柳》如實描寫煙花世界,大膽真率地暴露主人公病態(tài)心理。于質夫性沖動發(fā)作時完全變成了無理性的野獸,非要到外面亂跑亂跳偷看幾個女性。他騙取女人的針和手帕后,“掩在自家的鼻子上,深深地聞了一回香氣”,對著鏡子“狠命的把針子向頰上刺了一針”,看了手帕上猩紅的血跡,聞了針和手帕的香味,想象那小店女人的態(tài)度,頓時“覺得一種快感,把他的全身都浸遍了”?!哆€鄉(xiāng)記》寫“我”跳進大旅館一個房間,拿了女人用的口袋,“心里起了一種憐惜羞悔的心思”,又走回去把床前的白花緞女鞋“聞了一回,玩了一回”,最后偷了口袋和鞋子,跳出窗去。“我”畢竟是忠厚膽小的人,“幻想到這里,忽而回復了我的意識,面上立時變得緋紅”。此類丑怪心理的真實描寫,受到世人劈頭蓋臉的非議和謾罵,作者并無悔意:“我若要辭絕虛偽的罪惡,我只好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寫出來?!笔廊巳袅R我以死為招牌,罵我意志薄弱,罵我無恥,罵我發(fā)牢騷,都不要緊,“我只求世人不說我對自家的思想取虛偽的態(tài)度就對了,我只求世人能夠了解我內心的苦悶就對了。”詩人郭沫若說郁達夫的“過分自賤自卑”,“有點類似于自暴自棄或不自愛不自重的程度的??墒墙裉煳业贸姓J,這些卻正是達夫的美德?!鄙踔临澝馈斑_夫是完成了一個有光輝的特異的人格的。魯迅先生的韌,一多先生的剛,達夫先生的卑己自牧,我認為是文壇的三絕?!庇暨_夫一味求“真”的反虛偽精神,固然是一種對藝術的誠實態(tài)度,但是赤裸裸的渲染靈魂丑陋,無節(jié)制地描述猥劣行為,會給讀者帶來不愉快的審美體驗,造成消極的社會影響,在藝術上也留下宣泄有余而錘煉不足的缺憾。
三
以“情意”為中心,是郁達夫創(chuàng)作的藝術準繩:“藝術家呀,要緊的是情意,并不是言語,因為一口氣息就是你的詩?!彼脑姾蜕⑽氖鞘闱樵姡男≌f也是抒情詩的延長;他不去追求情節(jié)的曲折和構思的奇妙,而按照主人公情緒變化的軌跡組織情節(jié)。
郁達夫小說結構形態(tài)的發(fā)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早期小說《沉淪》以主人公“心理一情緒”的波動發(fā)展來選擇、組織情節(jié)。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旋律服從主人公情緒宣泄。先敘主人公身世之感和故國陸沉、異鄉(xiāng)屈辱的哀痛,再寫靈肉沖突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各種情緒沖突交錯迭進,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最終導致悲劇的自沉。主人公情緒波動有一定節(jié)律,緊張,松弛,再趨緊張,情緒波動反復迭進,形成一個不斷強化的心理過程。作者一任情緒宣泄表現(xiàn)主人公的命運:
寫《沉淪》的時候,在感情上是一點兒也沒有勉強的影子映著的;我只覺得不得不寫,又覺得只能照那樣地寫,什么技巧不技巧,詞句不詞句,都一概不管,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時候,不得不叫一聲一樣,又哪能顧得這叫出來的一聲,是低音還是高音?
《蔦蘿行》完全以主觀色彩很強的抒情獨白組織情節(jié),訴說“我”的自責和懺悔,這種書函告白式小說把發(fā)信人的心境充分表達出來,但告白對象“你”的性格心理揭示不夠。成仿吾批評此類“感情濃厚的小說”“如用第一人稱,弄得不好,便難免不變?yōu)閱握{的感傷或狂熱的senti-mentaiism or hystery(歇斯底里和感傷主義)?!庇暨_夫后來在《介紹一個文學公式》中也認識到“最完美的文學”是“F+f”(即“認識的要素+情緒的要素”),“完全以情緒為主的”作品缺少“焦點的印象”,言之無物,無病呻吟??梢?,他對早期“心理一情緒”小說已有反思。
1923年起,郁達夫小說的結構形態(tài)發(fā)生了微妙變化,《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過去》等小說加強了寫實元素,出現(xiàn)了兩個以上人物形象,情節(jié)量有所增加,情緒抒發(fā)與敘事寫景有機結合起來。俄國批評家波斯彼洛夫把此類作品“稱之為‘敘事一抒情文學。它可以既在‘質的方面,又在‘量的方面包含敘事‘因素和抒情‘因素的結合?!笔闱?、敘事的有機結合,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早期“心理一情緒”結構小說過于直白外露、散漫單調的缺陷,標志著郁達夫小說藝術的突破和走向成熟。
《微雪的早晨》(1927)是郁達夫轉變期頗具特點的作品。北京師大學生朱雅儒愛上同村姑娘陳惠英,小軍閥霸占了他的所愛,氣得神經錯亂暴病而亡。人物性格主要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心理刻畫和景物描寫十分簡潔。小說以“我”的眼光實寫朱雅儒的悲劇,“我”的情感不再一瀉千里。作品突破了自敘傳小說的主情文體,完全以情節(jié)作為結構中心,已接近一般意義上的敘事小說。當然,小說延續(xù)了郁達夫以“情意”為主的浪漫抒情作風,通過塑造人物來抒情,借助自然環(huán)境描寫營造氣氛,主人公無望的個人反抗帶有濃重的感傷意味。小說兼有抒情、敘事之長,在郁達夫小說發(fā)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后,郁達夫小說向兩個方向發(fā)展:一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敘事(寫實),如《她是一個弱女子》《迷羊》《出奔》等中篇,一是繼續(xù)探索以抒情為主的小說藝術,前者成就不大,后者愈加成熟。例如《馬纓花開的時候》(1932),敘述“我”在慈善醫(yī)院住院的一段經歷,詩意地刻畫了一位醫(yī)護(牧母)形象。環(huán)境的清幽雅潔,人物的真純善美,營造出一種優(yōu)美、朦朧、愛意綿綿的藝境。稍后的《遲桂花》(1932),是郁達夫浪漫抒情小說的藝術精品。
小說有內外兩重結構:“我”(郁先生)應老同學之請去翁家山參加婚禮,翁則生的婚事貫串全篇,婚禮是情節(jié)高潮,全篇是“抒情一敘事”結構;郁先生、蓮姑同游五臺山是內在線索,抒情性極強,分明是“心理一情緒”結構。男女相攜游山而無人責怪,山里人多么友善和諧,滿山盛開的遲桂花,還有健康純樸,冰清玉潔的蓮姑……如此理想境界最能洗滌凡人靈魂?!拔摇睂ι徆糜羞^非分之想,蓮姑那顆“純潔的心”救了“我”的險?!拔摇笔切≌f的敘述者,“我”的欲情凈化是游山故事的高潮。可以說,《遲桂花》的結構方式是故事中套故事,“抒情一敘事”結構和“心理一情緒”結構穿插運用。這種寫實與抒情相結合的結構形態(tài),有助于充分揭示主人公的內心情感,加強自敘傳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力。
理想化人物與詩化環(huán)境完美統(tǒng)一的意境營造,是《遲桂花》藝術上的積極探索。蓮姑和翁則生都是抒情形象。舊式婚姻的不幸盡管在蓮姑“柔和的笑臉”上留下“一種說不出的悲寂的表情”,這位28歲山村少婦“康健和自然”的美,以及她“生性的活潑與天真”,還是使同游者“貪鄙”地“簇生異想”,而她“那顆同高山上的深雪似的心”卻最終救了“我”的情欲升騰之險。小說從“我”的視點寫蓮姑,以細節(jié)描寫和詩意抒情刻畫人物,使之成為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化身。翁則生剛回國時重病纏身,家道中落,戀愛失敗,一場“賴婚的怪劇”,讓母子兄妹過著“在煉獄里似的沉悶的日子”。后來在離城20里的翁家山隱居十余年,“致命的病癥”竟神助似的好了,還做了小學教師。翁則生的描寫著墨不多,他的一封長信交代了過去的俗世孽緣,再以“我”再翁家山的見聞寫出他“隨隨便便”的處世態(tài)度和閑適自由的山居生活。小說的景物描寫也彌漫著抒情味。剛上山時,將暮的晴天下,看得見的,只是些青蔥的山和如云的樹,還有這兒幾點,那兒一簇的屋瓦和白墻;山上的空氣“靜得可憐”,小兒呼喚的聲音也清晰地聽得出來;月光下的翁家山,卻大不同:
白天的熱度,日落之后,忽然收斂了,于是草木很多的這深山頂上,就也起了一層版茫茫的透明霧障。山上電燈線似乎沒有接上,遠近一家一家看得見的幾盞煤油燈光,仿佛是大海灣里的魚燈野火。一種空山秋夜的沉默的感覺,處處在高壓著人,使人肅然會起一種畏敬之思……
作者以移步換形手法,繪出翁家山遠離塵囂的靜美,而滿山飄散的“說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氣”,更營造出一種詩化氛圍。如此靜美的大自然,拯救了主人公被損害的健康,被異化的性靈?!斑t桂花”是小說中心意象,反復吟詠它的遲開、耐久、芳香,“但愿得我們都是遲桂花!”遲桂花寄托了作者對芳菲耐久美學精神的追求,對隱逸閑適田園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于健康、自然、和諧的社會理想的渴望。蓮姑生于鄉(xiāng)野,秀而不俗,她就是遲桂花;翁則生“結婚結得遲,日子也一定經得久”,翁家兄妹具象化地體現(xiàn)了遲桂花精神,詩化人物和詩化自然意象相融合,達到情與景、意與境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詩化意境中融入象征,提升了小說的藝術品位。
簡言之,從“心理一情緒”結構,到“抒情一敘事”結構,再到抒情、寫實兩種結構形態(tài)交匯融合,是郁達夫小說結構形態(tài)衍變的軌跡。郁達夫在《施篤姆》一文中寫道:
施篤姆的藝術,是帶實寫風的浪漫派的藝術,與其稱他作小說家,還不如稱他作詩人的好,他畢竟是一個大抒情詩人……他的無數(shù)的短篇小說,是他的抒情詩的延長的作品。他的小說里,篇篇有內熱的、沉郁的、清新的詩味在那里。他的一生的懷鄉(xiāng)病,和北方住民特有的一種消沉的氣象,便是他的藝術的中心要點。
有研究者認為:“郁達夫評論史托姆的創(chuàng)作‘是帶實寫風的浪漫派,或許這是有心的夫子之道,也可能這是無意間為自己樹了鏡子?!彼难酃馐卿J利的??v觀郁達夫小說,浪漫抒情是它的基本風格,而起伏消長的寫實因素,表明郁達夫其實也是“帶實寫風的浪漫派”。
四
藝術美是郁達夫小說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他說:“我雖不同唯美主義者那么持論的偏激,但我卻承認美的追求是藝術的核心?!敝幐枳匀缓透袀闱椋菢嫵捎暨_夫浪漫抒情風格的重要質素。
迷戀大自然是郁達夫從小的一種天性,孤寂的童年時代,他就喜歡去故鄉(xiāng)郊外,獨對江上帆影和煙樹青山,做起白日夢。這種天性日本時期有所發(fā)展,喜歡大海,喜歡登高望遠,喜歡遺世獨處,“因為對現(xiàn)實感到了不滿,才想逃回到大自然的懷中,在大自然的廣漠里徘徊著,又只想飛翔開去”,變成“一個永遠的旅人”。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倡“返歸自然”,要以自我暴露來實現(xiàn)“自然”和“真實”的主張對郁達夫“歸向自然”“回到天真”文藝觀的形成有深刻影響。郁達夫筆下的自然描寫不只是審美對象和藝術手段,更是一種思想傾向,是他排遣胸中塊壘(性的苦悶和人生苦悶)的寄托。他喜愛華茲華斯詠唱草木山川的詩,米勒描繪田園風景的畫,貝多芬疾風暴雨的音樂,以為這些作品“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是天真,沒有絲毫虛偽假作在內的?!彼f:“美與情感,對于藝術,猶如靈魂肉體,互為表里?!笨梢?,他對自然美的迷戀與一味求“真”的美學觀點是一致的。
郁達夫筆下出現(xiàn)了一幅幅自然美景,無論晚秋,殘冬,落葉,日暮,冷月,殘星,還是終古常新的日月星辰,幽靜迷人的湖光山色,蔥郁寂靜的山林,馨香馥郁的遲桂花,都染有作品主人公濃濃的情意,我們通??梢酝高^這些自然圖景觸摸到作者“天真的心境”。換句話說,郁達夫對大自然的描繪,無不著有“我”之情愫。自然描寫在前后期略有變化,前期宣泄苦悶,逃避人世,或以自然美,反襯社會丑;后期偏于描寫人與自然的融合,流露出對于自由和諧生活的憧憬。
《沉淪》開頭,初秋大平原的景色,草木微笑,蒼空點頭,一群小天使在天空中舞蹈,作者以人格化的大自然寫出“他”逃離人世,親近自然的歡樂。《春風沉醉的晚上》結尾段描寫上海的街景滿有意味:
貧民窟里的人已經睡眠靜了。對面目新里的一排臨鄧脫路的洋樓里,還有幾家點著了紅綠的電燈,在那里彈罷拉拉衣加。一聲二聲清脆的歌音,帶著哀調,從靜寂的深夜的冷空氣里傳到我的耳膜上來,這大約是俄國的飄泊的少女,在那里賣錢的歌唱。天上罩滿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爛的尸體似的沉沉的蓋在那里。云層破處也能看得出一點兩點星來,但星的近處,黝黝看得出來的天色,好像有無限的哀愁蘊藏著的樣子。
陰郁的色調,悲慘的氛圍,對比地寫出社會腐敗和都市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使得本來就陰郁悲涼的色彩更加鬼氣森森了,襯出作者內心的悲涼和對社會不公的激憤?!肚锪穼懹谫|夫夜晚12點從海棠房里走到街上:
從溫軟光明的妓女房里,走到黑暗冷清的外面街上的時候,質夫忽而打了一個冷噤……(出了城門走回學校去)他的四周都是黑沉沉的夜氣,仰起頭來只見得一彎藍黑無窮的碧落,和幾顆明滅的秋星。一道城墻的黑影,和怪物似的盤踞在他的右手城壕的上面,從遠處飛來的幾聲犬吠聲,好像是在城下唱送葬的挽歌樣子。
這幅A城的夜景,是主人公視覺和聽覺的臨摹,陰森恐怖的社會環(huán)境和“光明溫軟”的煙花世界強烈對比,主人公的愛與憎,以及他為什么走進妓院,同情妓女,在這景物描寫中,得到了明晰的解釋。
大革命失敗后,郁達夫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脅,同時受到創(chuàng)造社和“左聯(lián)”戰(zhàn)友的誤解和冷淡,于夾縫中,他的內心孤寂得“像住在荒島上一樣”。短篇小說《東梓關》《瓢兒和尚》《遲桂花》等,就寫出一種沖淡閑適、歸向自然的浪漫情懷?!哆t桂花》以田園牧歌情調,營造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分明是作者在亂世中一個遙遠的夢想;翁家山青蔥蓊郁的山林,漫山飄香的桂花,幽幽的鐘聲,如云的樹,健康淳樸與世無爭的人事,使得“我”心寧靜,欲情凈化,一顆亂世中受傷的心靈在與大自然的融合中得到安撫。
后期作品盡管摒棄了迷惘浮躁之氣,力求回歸自然,也難免碰擊出不和諧的音調?!哆t桂花》中翁則生的長信,訴說兄妹二人戀愛婚姻的不幸,十幾年來母子兄妹過著一種“在煉獄里似的沉悶的日子”,投射出時代的面影。《釣臺的春晝》(散文)寫道:“一九三一,歲在辛末,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黨帝似乎又想玩一個秦始皇玩過的把戲了,我接到了警告,就倉皇離去了寓居?!陛p描淡寫,透出政治氣候的險惡,白色恐怖無以復加。郁達夫終于沒有能夠歸隱山林悠然出世,當日軍炮火毀壞他的“風雨茅廬”,家仇國恨推動他投身于民族解放斗爭,并為此獻出了寶貴生命。
憂郁感傷,是郁達夫小說基本的美學風格,他把感傷看作文學不可或缺的質素:“把古今的藝術總體積加起來,從中間刪去了感傷主義,那么所余的還有一點什么?”“我們要不流于淺薄,不使人感到肉麻,那么這感傷主義,就是文學的酵素了。”他認為莎士比亞戲劇,屠格涅夫、哈代的小說,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都不能脫離感傷,感傷的文學具有感傷美和悲劇美。
郁達夫崇尚優(yōu)美,不言崇高,與卑微者同聲一嘆,無力表現(xiàn)英雄豪情。小說主人公大抵是受到歧視和壓迫,陷于貧困潦倒的不幸者。在含悲忍淚的境遇里,呻吟著,感傷著,哀嘆人生不幸,痛悔自我頹唐,揭發(fā)人性卑劣,詛咒社會不公。透過悲劇人物的自剖和宣泄,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顆真誠而不虛偽,自省而不矯情,澄明而善良的心,從而激起我們對不幸者的悲憫同情,升華為一種卑己自牧、心靈凈化的獨特的美。
郁達夫小說的感傷情調融合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時代特點。他從小感染了貧窮孤獨,弱國子民的屈辱和歸國后的失業(yè)頹唐,加深了感傷厭世情緒。他贊同“悲哀之辭易工”(《爐邊獨語》)的說法,以為感傷殉情的作品能夠喚起讀者的心靈感應,“因為這世上快樂者少,而受苦者多。且現(xiàn)代人都帶有厭世的色彩,而以血氣方剛的青年為尤甚。”所以他特別關注那些在重壓下婉轉哀啼的弱質知識者,對他們的人生苦悶和性苦悶傾注極大同情。憂郁感傷也是一代青年不滿現(xiàn)實又找不到出路的普遍情緒,《沉淪》小說集再版十余次,銷行兩萬冊,足以證明郁達夫的感傷之作激起知識界的廣泛共鳴,可見感傷是五四前后的時代癥候。
這感傷,也是作者不滿現(xiàn)實和叛逆反抗的特殊形式。在小說主人公哀泣呻吟的背后,我們能夠傾聽到怨恨、詛咒和呼號。小軍閥搶占了自己的戀人,朱雅儒切齒罵道:“這些狗東西,我總得殺他們干凈。我們百姓的兒女田廬,妒被他們占盡了,總有一天報他們的仇?!保ā段⒀┑脑绯俊罚稛熡啊返闹魅斯ㄎ臉悖┰跍贤卵粋€多月,得到朋友資助,倉皇回歸故里。小說全篇彌漫著悲涼感傷之霧,但字里行間透出一股對軍閥內戰(zhàn)的憎惡不平之氣:“奸淫擄掠,放火殺人,在在皆是,那些匪不像匪,兵不像兵的東西,惡毒成性,絕不肯放一個老百姓平安地行旅過路的。”“本來生死的問題,由文樸眼里看來,原也算不得一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被這些比禽獸還不如的中國軍人來砍殺,他以為還不如被一條毒蛇來咬死的時候,更光榮些?!庇袝r,低沉的訴說轉化為悲憤控訴,反抗決心很大,卻感到軟弱無力,轉而痛罵自己:“畜生!狗賊!卑怯的人!”(《薄奠》)終于沉浸在無路可走的感傷里。
主人公不幸的遭際,蒼涼的呼喊,懺悔的熱淚,善良的心,能夠喚起我們的哀矜與同情,激發(fā)我們變革社會的思考和熱情;但是“愈不得志愈頹唐”,有些作品對性苦悶和人生悲哀過分渲染,傳布了悲觀絕望情緒。例如,《小春天氣》(1924)中畫家的一幅“殘秋日暮圖”,渲染了冰冷,黯淡,沒有希望,沒有春天的悲涼氣氛。《青煙》(1923)中的“我”,親歷大家庭敗落,產生幻滅情緒,自以為握住了命運,放開捏緊的拳頭一看“手里只有一溜青煙!”任其憂郁病發(fā)展,最后縱身一跳于江心。小說情調不夠健康,對外國侵略、中國黎明這些問題也漠不關心(“我們中國的所謂黎明者,便是穢濁的手勢戲的開場呀!”)。還有些作品受到日本自然主義文學影響,彌漫著頹廢的肉的氣息,到了無節(jié)制的地步(如《迷羊》部分章節(jié)),給讀者帶來不愉快的感受和消極影響。
綜上所述,郁達夫在抒情小說創(chuàng)作諸多方面呈現(xiàn)出“帶實寫風”的浪漫抒情特征,提升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和抒情文學的藝術品位。郁達夫的風格是奇特的,但不是完美的,我們不必諱言其瑕疵和缺陷。雨果對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滑稽丑怪”提出一個有趣的見解:“古代莊嚴地散布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不無單調之感……相反,滑稽丑怪卻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時間,一種比較的對象,一個出發(fā)點,從這里我們帶著一種更新鮮更敏銳的感覺朝著美而上升。鯢魚襯托出水仙;地底的小神使天仙顯得更美?!庇暨_夫小說某些卑瑣“丑怪”的描寫,是作家藝術探索中命定的磨難,它給我們的審美閱讀“朝著美的上升”提供了想象空間,我們在比照閱讀中更加珍愛作家精美的藝術創(chuàng)造。有了郁達夫,中國文壇亮起一道詩意盈盈,情意綿綿,風格獨異的文學風景,他的洋溢著青春荷爾蒙氣息的浪漫抒情小說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一座豐碑,他為中國文學現(xiàn)代化作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