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文
【摘要】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追求的最高教學境界。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才會為他們今后能成為創(chuàng)新性人才奠定基礎。所以在實踐新課程的今天,我們每個教育者要本著務實的教風,不斷實踐,不斷反思,就能體驗到高效課堂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課堂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173-02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充分提供從事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通過動手實踐、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梢娦W數學課堂的高效是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fā)現問題、學會探究問題、學會創(chuàng)新,并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獨立自主地學習,成為教學活動中自主探索和自我發(fā)展的主體。因此,課堂教學是否高效,教師是關鍵。
一、營造民主化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對教育評價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視,課堂效率的提高與它有密切的正相關。和諧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成就感,促進師生關系的發(fā)展。在課堂上我們都會使用評價。從評價主體上看,分為師生、生生、生師;從評價手段上看有口頭語言和稱贊的目光、親切的微笑等體態(tài)語言。學生的自我評價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比較單薄,老師可以讓它厚實一些。如“你對自己的發(fā)現怎樣評價?”這樣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自我評價的習慣,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從而對自己在知識與技能、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時發(fā)現并作出不斷的調整。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最簡單直觀的方法
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將數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使定性的知識呈現靈動的狀態(tài),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數學課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數學知識。另外現代教育技術形聲結合,聲畫并茂,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材料,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優(yōu)化教學過程,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課件出示兩個一樣大的角(角1的邊長一些,角2的邊短一些),讓學生猜想這兩個角的大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有的說角1大,有的說一樣大。然后,教師課件演示把兩個角移動在一起正好重合。這就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畫面清晰,直觀動感,趣味橫生,學生看得仔細,想得認真,既獲得了正確、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設置提綱,指導自學。課前寫好小黑板,課上經由過程小黑板讓學生看,明晰自學要求,即自學什么內容,用多長時刻,若何檢測等,并指導學生自學的體例,如看書,是自力環(huán)繞思慮題看書、找謎底,仍是邊看書、邊談判、邊解決疑難問題等等。而進修方針與自學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學生以激勵角逐體例最好,因為角逐可以激發(fā)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進修的積極性。小組談判,合作探討。合作是一種比常識更主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今世人的一種主要素質,受到巨匠的青睞。而課堂開展小組合作進修,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激情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舞激勵學生從分歧的角度去不雅察看、思慮問題,成長思維的發(fā)散性、求異性。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提供教學的有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huán)境與學習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對所教的科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必然也喜歡這位老師上的課,形成老師越喜歡我,我越喜歡這位老師的課,越學越起勁的良性循環(huán)。所以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都喜歡的老師。教師的每一個親切的稱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關切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以無形中縮短師生情感上的距離。最后,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共同探究知識,共同解決問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這樣的課堂必然高效。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作為教師的都知道,對小學生來說,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按照《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精神,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對新課程實驗班的學生,首先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這里,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fā)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樂于與人合作等內在的學習品質。老師還要明確,學生這些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學中,教師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對學生過早地提出統(tǒng)一的、硬性的要求,而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讓學生學會討論、學會交流、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分享。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學生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無窮。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追求的最高教學境界。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才會為他們今后能成為創(chuàng)新性人才奠定基礎。所以在實踐新課程的今天,我們每個教育者要本著務實的教風,不斷實踐,不斷反思,就能體驗到高效課堂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
參考文獻:
[1]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編,《新課程理念與創(chuàng)新》,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1年。
[2]周靈,《小學數學教學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3]李宙,《數學教育研究導引》,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4]《21世紀中國數學教育展望――大眾數學的理論與實踐》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