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桂
摘 要:在生物學科中,許多知識是從微觀層面出發(fā),學生不太好直觀了解,不能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背景下得出自己的體會。本文從多元類比出發(fā),來突破生物教學難點。
關鍵詞:多元類比;突破;生物教學;難點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7-056-1
提到生物學科,大部分人的腦海中會蹦出基因、遺傳、克隆等名詞,它的表面似乎總是籠罩著一層神秘的光環(huán),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頗為遙遠。其實事實情況剛好相反,它悄無聲息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衣、食、住、行到醫(yī)療、保健、美容等,都離不開它的影子,因此,學生學習生物不僅是出于對高考的考慮,還是對生活的思量,都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生物科學的很多知識都是從微觀層面出發(fā),難以讓學生有直觀的了解,也不能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背景下得出自己的體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多方探索,發(fā)現(xiàn)用類比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解決這個難題,下面做一個簡要的講解。
一、雷同類比,明察秋毫
我們知道,在語文教學中,有一種比喻的修辭手法,通過對事物外形及本質的類比描述,讓人對作者要闡述的事物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構想。其實在生物中,這個方法依然卓有成效,當在教學中有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時,教師可將微觀深奧的生物知識和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相融合,通過類比相似事物的特點讓學生對要學的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下面筆者結合真實教學案例,講述對雷同類比教學法的一些體會。
比如,我在教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四節(jié)《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時,由于光合作用發(fā)生在植物內部,且其過程都是細胞參與,學生不能有直觀的理解,也不能對光合作用中的各個步奏有清晰的體悟。我在逐步對光合作用的各個步奏和植物中各種細胞在光合作用中承擔的角色一一講解后,學生并沒有對這一知識點產生清晰的理解,回答問題時,或者需要思考很久,或者干脆答不上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對教學內容做了類比分析,把葉綠體比喻為制造有機物的“綠色工廠”,把光比喻為工廠的動力來源,把二氧化碳和水比喻為工廠生產有機物的原料,把有機物和氧氣比喻為工廠生產出的產品,學生聽到這樣的講解后,很容易在腦海中構建出光合作用的過程和各部分的作用,成功破解了這一教學難點。
我們在學習任何知識時,總是會不自覺地以自己的知識背景為基礎,去理解新的知識,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快地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識。因此,生物教學中,如果能善加把握人類學習的這一習性,必能在講解一些教學難點時,讓學生有豁然開朗之感。
二、反意類比,旁逸斜出
在數學的證明題中,當正常的解題思路很難取得成效時,我們往往會考慮到用反證法。而在生物教學中,這個方法也有相當大的借鑒作用,在講一些比較抽象的生物概念時,正向的邏輯思維很難做出讓人信服的解釋,而在生活中也找不出相似的情境,在這種情況下,不妨試試運用反意類比教學法,通過對知識反對面的否定,達到讓學生真正了解要講解理論的作用。得益于這種類比教學法,筆者曾多次于教學中突破教學難點。
比如,我在講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四節(jié)《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中光合作用的意義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產生氧氣這一知識點,在課堂上運用了一個反意類比,我對學生們說,在地球上,人和動物呼吸都會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假如沒有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毫無疑問,地球上的空氣成分必將改變,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越來越多,但是,眾所周知,雖然當今時代溫室效應已成熱議,但空氣中各成分的比例是變化不大的,從這個結論逆推,植物的光合作用必然會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學生聽懂這個邏輯思維后,對于光合作用的意義有了深刻的理解,再也不會混淆知識點。
反意類比教學方法是常規(guī)教學法不能達到期望效果時,可作為救急措施使用的一記“殺手锏”,它在很多知識點的講解上都有別的教學方法不具有的優(yōu)勢,所能熟練運用這種方法,一定能給生物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三、夸張類比,深入淺出
我們知道,在生物科學中,許多知識都涉及到微觀層次,小到分子甚至原子級別,這么小的單位,我們肉眼甚至覺察不到他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學習這些知識時,難免會使學生有一種晦澀難懂的感覺。視覺在學習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沒有直觀的視覺體驗,學生很難在腦海中構建起清晰的知識體系。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筆者曾實驗過許多解說方法,但教學結果都不理想,后來發(fā)現(xiàn),夸張的類比教學方法更能讓學生接受,能讓學生對于一些微觀性的知識點有更好的理解。
比如,我在教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jié)《DNA分子的結構》時,由于書本上的DNA分子圖只是二維圖像,使得學生不能清楚直觀的觀察到它的真正形狀,而講解的方式在遇到這種復雜的結構時也顯得蒼白無力,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講課時,我?guī)Я艘粋€巨大的立體DNA雙螺旋模型,一邊講解基本知識,一邊讓學生近距離觀察模型,學生既感好奇,增加了學習興趣,又能從放大的模型中直觀地了解DNA的結構,簡單的一個教學模型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在生物的一些教學板塊中,傳統(tǒng)的講解方法或是“實事求是”的類比教授并不能實現(xiàn)讓學生理解知識點的目標,若能適當地夸大事物的特點,或是放大事物的外形,讓學生“以大見小”,對于學生吃透知識點頗有助益。
[參考文獻]
[1]正媛媛.高中生物教學中難點的確立和突破[J].新課程學習(中),2012(02).
[2]易逢春.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難點突破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