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不得不感慨,人們在質疑一條新聞時表現(xiàn)出的腦洞之大、聯(lián)想之豐富、角度之刁鉆、批判之嚴苛,真讓人嘆為觀止。有時你會覺得,冷漠無情的都是路人,義憤填膺的都是網(wǎng)友,人們最大的惡意和最苛刻的評論,很多時候都表現(xiàn)在對好人好事的挑剔上了。越是挑剔好事,似乎越能找到一種變態(tài)的優(yōu)越感:你那種感動是多么的廉價,而我的批判是多么的深刻。
看到這些質疑聲,當事民警一定會覺得很委屈很郁悶,沒想到以這種方式陪環(huán)衛(wèi)工人避雨,會招來角度如此刁鉆的質疑。我覺得如果這位民警熟悉網(wǎng)絡生態(tài)的話,就不會被那些質疑所干擾,而會保持著手有余香的陽光內心和好人自信。珍惜那些被質疑聲遮住的溫暖留言,感謝那些愿意相信美好和善良的單純之心——畢竟,在這個處處彌漫著不信任的時代,當丑陋和陰暗不斷突破著人們的心理底線,當單純的信任一次次被愚弄之后,人們已經(jīng)失去了信任的能力,變得不敢輕信。理解那些懷疑的目光,好好珍惜那些保持著信任并溫暖留言的人。
我相信那些質疑者并不是心里多么陰暗的人,不是沒有陽光和善意,他們肯定有過被反轉新聞愚弄的經(jīng)歷,看到過溫暖表象背后的欺騙,見識過光鮮包裹著的丑陋,所以變得不敢輕信,沒有了信任的能力,于是習慣了用批判和質疑的眼光看待社會——當看到那些溫暖的事物時,不會被輕易感動,而會多個心眼,不憚用最大的惡意去揣度一下。他們不是不愿相信,而是不敢輕易相信。
理解了這些,對那些苛刻的質疑就不會那么介意了,不必心生“不敢做好人”“好人沒好報”的郁悶,而堅守做好人的自信。畢竟,質疑之外,還有那么多人被這溫暖所感動,愿意相信身邊的美好和人性的善良。比如一個網(wǎng)友的留言就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他說:一群圍觀者,就是你們的不信任讓這個社會越來越缺少溫暖,只知道在微博里轉發(fā)做慈善,只知道懷疑看到的一切,你們還做了什么呢?捫心自問有沒有親自做過一件哪怕是再小的善事!問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不坐到車里避雨,一看你就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貴族,你不知道他們怕踩臟別人的車嗎!放下手機,抬頭看世界吧。
越是懷疑的時代,越需要信仰。信仰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內心的強大,保持著相信美好的能力和做好人的自信,坦蕩,真誠,陽光,平靜,不矯情,不比爛,不與環(huán)境同流合污,不被外界評價干擾,有自己堅定的信仰。做了好事,自己覺得心安,那就足夠了??吹绞苤叩男θ?,聽到一聲謝謝,就更心滿意足了。如果還有很多人從中感到了溫暖,甚至還有一些人為之鼓掌,那就無比欣慰了。至于其他,根本不必介意,平常心看待。沒必要苛求每個人的感動和點贊,對苛評惡評也不要義憤填膺,人們看問題的視角本就千差萬別,更何況信任在這個時代早成了稀缺品。
放下手機,翻翻手中的報紙,抬頭看看燦爛的星空,心里會平靜很多。
■觀點運用:一枝一葉總關情;相信美好和善良;堅守做好人的自信;越是懷疑的時代,越需要信仰;質疑的權利與常識的范疇;需要質疑,更需要獨立思考……
(本文原載2016年9月13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