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儲備制度的歷史沿革(四)
——隋朝時期
文/劉堅
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在結束長期分裂局面后快速發(fā)展的歷史時期。隋統(tǒng)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安定社會,恢復經濟。通過查清隱漏人口,防止逃稅,增加財政收入;頒均田令,將土地分配給大批戰(zhàn)后返鄉(xiāng)的農民耕種并鼓勵墾荒;隨著耕地面積的擴大和有效利用,隋代的糧食產量不斷提高。
由于隋朝的中心重點城市均在北方,為防止黃河泛濫和自然災害給農業(yè)帶來不利影響,隋政府著力充實糧食庫存,抓緊倉儲設施建設。公元583年隋文帝以京師倉廩尚虛,下詔在“十三州置募運米丁冶,并先后在“衛(wèi)州設黎陽倉,洛州置河陽倉,陜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轉相灌注”。這四座糧倉,都在黃河沿岸,其中黎陽倉是黃河北岸的大糧倉,大小倉窖遍布一山,黃河之北各州征收的糧食,都先集中在這里,然后沿黃河或永濟渠運往洛陽、長安。位于陜州(今三門峽市西舊陜縣)的常平倉,又叫太原倉。其倉城6里,規(guī)模龐大, 也是“蓄巨萬之倉”,其功能主要是解決自東都洛陽運往長安的糧食,由于三門峽險峻而造成的季節(jié)性轉運問題。
公元606年,隋煬帝在河南鞏縣東南建洛口倉,是隋朝最大的糧倉,也是隋代大運河最大、最重要的物流中心。東南運來的漕米, 大部分都貯藏在這里,由此往西可運往洛陽、長安;而用兵東北時,又可由此運糧渡黃河,經永濟渠而運往東北。同年底,又在洛陽北建回洛倉,儲積糧谷,供應東都洛陽所需的糧食。
義倉是隋文帝采納度支尚書長孫平“勸課當社,共立義倉”的主張建議而設置的。即由國家派員通過勸募,動員“諸州百姓和軍人”在秋收后按照貧富差別,根據(jù)自愿原則拿出一石以下的糧食作為儲備,以備災荒年度用。在管理上采用由鄉(xiāng)政人員管理賬目、收儲和保管,青黃不接或年景不好發(fā)生饑情時,隨時可用義倉儲備賑濟,并允許以后州縣在遇到緊急災情時,由縣長官會同采訪使調查決定,先賑后奏。義倉不僅具有民眾性和利民性,而且也是對朝廷糧食儲備的重要補充。
從東晉開始,南方稻谷種植快速發(fā)展,興修水利、耕耙技術應用促進了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并超過了北方的小麥。到隋朝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已經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主產區(qū)。為加強對東南部地區(qū)的控制,使南糧北運成為朝廷糧食儲備長期穩(wěn)定的可靠保證。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發(fā)卒開廣通渠,引渭水自興城東至潼關三百余里”?!坝职l(fā)河南諸郡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于河,導于淮?!薄K哪?“又發(fā)河北諸郡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自是天下通利,南北轉輸”。運河工程陸續(xù)征發(fā)數(shù)百萬民工,通過永濟渠、 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溝通了自春秋時代就開始漕糧的舊河道,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東起中國近海,西至長安,北達涿郡,南通余杭,總長2000多公里,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貫通南北的水路運輸網,成為此后直至清末近千年的歷史時期中支撐中國糧食運輸?shù)拿},為糧食儲備合理布局發(fā)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