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蓉,張偉芳,賴福春,施冬梅
(珠海市中心血站,珠海廣東519000)
珠海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與HBV、HCV及TP合并感染狀況
吳 蓉,張偉芳,賴福春,施冬梅
(珠海市中心血站,珠海廣東519000)
目的了解珠海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體(TP)感染情況,為當?shù)仡A防和控制輸血傳播性疾病提供實驗室依據(jù)。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珠海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者的一般資料及其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TP、抗-HCV及抗-HIV檢測結果。結果149310例獻血者中,HBsAg、抗-TP、抗-HCV、抗-HIV陽性率分別為1.56%(2331例)、0.50%(748例)、0.33%(487例)、0. 17%(247例)。HIV/HBV合并感染11例,合并感染率為0.74/萬;HIV/TP合并感染9例,合并感染率為0.60/萬;HIV/HCV合并感染1例,合并感染率為0.07/萬。不同性別間HIV合并HBV、HCV及TP感染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89,P= 0.070;χ2=0.344,P=0.558;χ2=0.736,P=0.391)。結論提高輸血前篩查質(zhì)量、盡量排除高危人群是提高血液安全的有效途徑。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合并感染;無償獻血者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及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TP)均可以因輸血(或血制品)、性接觸、靜脈注射吸毒等相似途徑傳播。HIV感染者因靜脈吸毒、混亂性行為等一些高危因素,增加其他傳染病感染的機會,嚴重的合并感染可導致病毒生物學改變,患者臨床表現(xiàn)復雜,不利于臨床診斷和治療[1]。臨床中HIV感染者與HBV、HCV和TP合并感染率高[2,3],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目前我國艾滋病已進入增長期,由高危人群開始轉向普通人群傳播[4],無償獻血人群中已有HIV感染者存在,因此通過提高血站篩查質(zhì)量阻斷輸血傳播對預防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擬通過分析珠海市無償獻血者中HIV與HBV、HCV、TP合并感染狀況,了解無償獻血人群其合并感染狀況,篩選低危人群,為招募安全血源及建立一支低風險的獻血隊伍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珠海市中心血站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無償獻血者149310例。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衛(wèi)生部《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要求,采集的樣本嚴格按照實驗室現(xiàn)行的SOP進行常規(guī)檢測。
1.2 主要儀器與試劑檢測儀器為Uranus 200全自動酶免儀,由深圳市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HBsAg、抗-HCV、抗-HIV、抗-TP檢測試劑分別由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和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質(zhì)控品由北京康徹斯坦生物公司和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試劑、質(zhì)控品均經(jīng)過批批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每次實驗均設立陰性對照物、陽性對照物和室內(nèi)質(zhì)控標準品,當質(zhì)控結果在控且符合本實驗室SOP要求時,實驗數(shù)據(jù)則有效,失控時要求重新檢測。
1.3 實驗方法嚴格按照《血站實驗室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及各試劑使用說明書要求,分別由不同檢測人員操作,采用2種不同廠家ELISA試劑同時檢測HBsAg、抗-HCV、抗-HIV(或HIV抗原)、抗-TP。判定標準: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結果判定要求。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來自珠海市中心血站Liss質(zhì)量控制和管理系統(tǒng)及穿越安全輸血標準化系統(tǒng),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1.0軟件,不同組間率的比較采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149310例無償獻血者以男性(97419例)為主,占65.25%,女性(51891例)占34.75%,年齡主要集中在30歲以下(61.43%)、大專以上文化程度(58.24%)。149310例獻血者中,HBsAg結果為陽性2331例,陽性率為1.56%;抗-TP結果為陽性748例,陽性率為0.50%;抗-HCV結果為陽性487例,陽性率為0.33%;抗-HIV結果為陽性247例,陽性率為0.17%。
2.2 HIV合并HBV、HCV、TP感染情況HIV/HBV合并感染11例,合并感染率為0.74/萬,HIV初篩陽性組與陰性組HBV合并感染率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945,P=0.002)。HIV/TP合并感染9例,合并感染率為0.60/萬,HIV初篩陽性組與陰性組TP合并感染率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37.306,P=0.000);HIV/HCV合并感染1例,合并感染率為0.07/萬,HIV初篩陽性組與陰性組HCV合并感染率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47,P= 0.829)。HIV/HBV/TP三項合并感染1例,無四項合并感染。詳見表1。
表1 247例HIV初篩陽性獻血者合并HBV、HCV、TP感染情況
2.3 不同性別無償獻血者HIV合并HBV、HCV、TP感染情況247例HIV初篩陽性獻血者中男性184(74.49%)例,女性63(25.51%)例,兩組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377,P=0.002);不同性別HIV初篩陽性獻血者間合并HBV、HCV、TP、HBV+TP感染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89,P= 0.070;χ2=0.344,P=0.558;χ2=0.736,P=0.391)。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HIV初篩陽性獻血者合并HBV、HCV、TP感染情況
因HIV、HBV、HCV及TP病原體感染的傳染病[6]在我國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因慢性化程度較高,治療難度較大[5],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傳染病。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球感染人口約20億。我國屬于HBV高流行區(qū),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約1.2億,一般人群HBV感染率為9.09%[8]。全球HCV感染人口約1.8億,感染率約為3%,每年HCV新增病例約300~400萬例。我國一般人群HCV感染率為3.2%[9]。我國梅毒在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約為0.95%[3]。HIV是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的病原體,HIV侵入人體可特異性破壞輔助性T淋巴細胞[10],使得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受損,故HIV感染者本身極易合并感染其他傳染性疾病[11]。目前臨床中AIDS合并HBV、HCV、TP等疾病越來越嚴重,感染者也逐漸增加[2]。據(jù)統(tǒng)計,全球現(xiàn)存活的HIV攜帶者和AIDS患者(HIV/ AIDS)中HIV/HCV合并感染率約為25%~33%[12],其中通過靜脈吸毒途徑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HIV/HCV合并感染率高達70%~90%[13]。陳遠平[2]曾報道經(jīng)瀘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HIV確證實驗室確診的126例HIV感染者中,合并HBV、TP、HCV感染率分別為17.46%(22/126)、36.51%(46/ 126)、31.75%(40/126)。陳棟[3]曾報道溫州地區(qū)確診678例HIV感染者,合并HBV、TP、HCV感染率分別為15.04%(102/678)、21.38%(145/678)、12.38%(84/678)。
本結果顯示,2010~2015年珠海市HIV初篩陽性無償獻血者中合并HBV、HCV、TP感染共21例。247例HIV初篩陽性無償獻血者中11例HBsAg結果為陽性,陽性率為4.45%;9例TP結果為陽性,陽性率為3.64%;1例HCV結果為陽性,陽性率為0.40%。HIV合并HBV、HCV及TP感染率遠遠低于我國一般人群。不同性別無償獻血者HIV初篩陽性率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合并HBV、HCV、TP感染率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本血站采血前HBV金標法篩查,剔除絕大部分HBV感染者有關。另與血站現(xiàn)行整套的獻血前的咨詢方案密切相關。體檢醫(yī)生在問詢工作中既要加強無償獻血科普知識的宣傳,又需鼓勵獻血者做好自我排查[14],盡量排除高危人群,嚴格篩查血液,從而提高血液的安全性。在血液檢測過程中應加強檢驗科工作者的責任意識和技術水平,選擇質(zhì)量可靠、穩(wěn)定的試劑,不斷改進檢測方案,縮短了窗口期[15],減少輸血感染。
[1]陳超,游晶,楊微波,等.HIV/AIDS合并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9):955-958.
[2]陳遠平,潘庭榮,梁紅,等.126例HIV感染者HBV、HCV及TP檢測結果分析及臨床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1):112-114.
[3]陳棟,陳俐麗,鈄慧芬,等.溫州地區(qū)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合并感染乙肝、丙肝、梅毒等疾病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2 (3):587-590.
[4]謝進榮,張興明,王淑芳,等.第3代和第4代HIV檢測試劑對無償獻血人群篩查結果比較[J].中國輸血雜志,2012,12(25):1326-1327.
[5]伍昆山,吳燕珍,劉小鳳,等.珠海市高危男性人群HIV、TP與HCV感染情況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5):2172-2174.
[6]黎興盛,湯輝,熊朝艷,等.2087例孕產(chǎn)婦HBsAg、梅毒、HIV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1,29(6):652.
[7]張文俊,李端,黃利華,等.南昌市高校新生HBV感染狀況調(diào)查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1,29(3):296-297.
[8]萬英杰,簡光富,邱錫榮,等.贛東地區(qū)原發(fā)性肝癌與HBV相關性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1):73-74.
[9]劉紅艷,羅志,楊佳,等.HIV/HCV共感染者丙型肝炎治療需求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5).
[10]陳樂丹,王彬,陳李,等.溫州地區(qū)團體獻血現(xiàn)狀分析及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5).
[11]王中秋,楊敏,陳子君.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合并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的檢測與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9(10):1560-1562.
[12]Nardo PD,Viscione M,Corpolongo A,et al.Treatment of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Sorafenib in a HIV/HCV Co-Infected patient in HAART:A Case Report[J].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2012,7(1):1-4.
[13]Hagan H,Thiede H,Weiss N,et al.Sharing of drug preparation equipment as a risk factor for hepatitis C[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1,91(1):42-46.
[14]陳樂丹,王彬,陳李,等.溫州地區(qū)團體獻血現(xiàn)狀分析及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5).
[15]姜慶芳,魯梅華,陳燕容.預防艾滋病抗體初篩陽性獻血者再次獻血探討[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5,42(1):166-167.
R193.3,R446.62,R512.91,R759.1
A
1674-1129(2016)06-081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6.042
2016-07-08;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