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日暉
【摘要】苗族有喝打油茶的習俗,用油茶湯和著飯菜一起吃。本文提出打油茶源于山區(qū)人民生活的便捷需求。青山野生茶是融水元寶山上的一種群體種,煮飲香高味醇,融水縣苗族居民用近似黃茶的工藝加工打油茶茶葉,并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飲茶習俗。
【關鍵詞】青山野生茶 打油茶 起源 加工 煮飲
青山野生茶樹資源主要分布于廣西融水境內(nèi)海拔1000-1500m的元寶山上。融水自古產(chǎn)茶,歷史悠久,據(jù)《宋會要輯稿·食貨》記載,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諸路、州、軍、縣所產(chǎn)茶數(shù)為17811844斤187兩33錢,其中融州:融縣2000斤。融水縣志記載,清代融水官道上,記錄有友朋相往,以茶相贈的習俗,在清代時期,融縣就專門設置了“茶鹽司”一職來管理茶葉加工貿(mào)易。目前,在融水縣的九萬大山、元寶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很多類似云貴高原的古生喬木型茶樹。青山野生茶資源就是當?shù)夭枞~群體資源。
1.青山一帶苗族的打油茶起源
苗族的打油茶是一種世代相沿的飲食習俗,在傳承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禮儀習俗和飲食文化??蛠砭床?,少數(shù)民族熱情好客,不管是遠村近鄰,還是生人熟客,只要你踏入主家大門,主人便立即丟下手頭活計,打油茶相敬。苗族人民生活樂觀,白日勤勞耕作了一天,晚上就聚集在蘆笙柱前進行蘆笙合奏,合奏完后,鄰家早做好一桌油茶等待大家,喝油茶的過程中,大家還需對歌,亦或圍成一圈手牽手邊舞邊唱。有關打油茶的起源,歷史上沒有文字詳細記載,筆者走訪融水元寶山一帶,發(fā)現(xiàn)在這一帶,大家將“喝打油茶”稱之為“吃油茶湯”,是當作類似喝菜湯的方式來飲用的。油茶湯用來招待貴客,有一套完整的吃茶程序,而在平時,老百姓用的是簡化了的方式,就是老百姓出去勞作回來后,在廚房里打上一鍋油茶湯,就著前一天的剩菜剩飯一起吃下去,類似我們的菜湯。當?shù)乩习傩照f,在山區(qū)勞作,田地離家比較遠,往返于家里吃飯,路上時間花的太多。因此,一般家里只煮一頓正餐,就是晚飯,晚餐時將第二天的早餐、中飯一并煮了,第二天的早中飯,就只需打一鍋熱氣騰騰的油茶就能下飯了。我們推斷,早期的打油茶,應該就是山區(qū)人民為了生活的方便而出現(xiàn)的,后來逐漸形成習慣并世代沿襲下來,由此形成了打油茶這種風俗。
2.打油茶茶葉加工工藝
苗族打油茶原料多為當?shù)夭枞~品種,居住在融水的苗族以野生茶加工打油茶為多,因為青山的原料加工出來的打油茶口感清涼甜滑,深受當?shù)厝讼矏?。每年春天,當?shù)厝司蜁诳沼鄷r間采制打油茶。加工時,用柴火烘焙,茶葉外形粗壯疏松,色澤黝黑或黃褐,香氣高銳有煙香,滋味濃釅稍澀,葉底尚黃綠。打油茶茶葉加工流程為:鮮葉采摘、攤放、灑水殺青、揉捻做形、攤涼、初烘、攤曬(或烘焙)、陳放收藏。鮮葉采摘:打油茶對原料嫩度要求不高,一芽三四葉甚至五六葉都可以。采摘時最好是晴天無雨水、露水的天氣,鮮葉無病蟲害、無其他夾雜物。采摘時,直接摘下新梢或用手捋下鮮葉均可。有時我們看到采摘完的茶樹一葉不留,光禿禿的長在地里,這也是融水苗家人比較獨特的采摘方法所致。
攤放:將茶葉采回后,均勻攤放在簸箕內(nèi)或木樓地板上,攤厚約3至6厘米,攤放至葉面光澤轉(zhuǎn)暗,手折一二葉間茶梗折不斷即可。由于茶葉采摘和搬運過程中不太細心,茶葉往往紅梗紅葉現(xiàn)象常見。
殺青:殺青時間一般在晚飯后比較清閑時進行,將炒菜鍋清洗,燒干后加入一點茶油,茶油能涂抹滿鐵鍋中心部位即可。由于茶葉比較粗老,且老嫩不勻,在殺青前需在鍋底加入一兩瓢清水,然后將茶葉倒進鍋內(nèi)悶炒。待水蒸氣大量出現(xiàn)時,再拋悶結(jié)合,直到茶梗能折而不斷,青草氣味消失,殺青就合適了。
揉捻做形:殺青葉置于竹匾中,茶葉要趁熱揉捻,前期較熱,用炒手抄茶搓揉,待涼至手能觸及時用手按順或逆時針方向揉茶。茶葉基本成條,有一定的茶汁流出就揉捻合適了。
攤涼:揉捻后要進行適當攤涼。攤?cè)~厚度約2~3cm,一般簿攤用時約0.5h,具體視茶多少而定,茶葉要攤勻,以防有悶味。
初烘,將茶葉放置在竹制的焙籠上,架高40至60cm烘干,炭火最好用燒盡的柴火,在上面可以撒一層油茶果殼來做燃料。攤茶厚度為2~3cm。烘焙約1至2小時,達五六成干,烘干期間輕翻2至3次。之后炭火要無明火繼續(xù)烘焙5~6h。達7成干后下烘。由于都是用明火烘焙,苗寨特別注意防火,需要專人看守,這個過程一般家人鄰居會陪在一起邊聊天邊烘茶。
攤曬:攤曬要到第二天進行。如果是天晴有陽光,就可以直接放在陽光下攤曬半天。如為陰雨天則要繼續(xù)炭火烘干。
陳放收藏:一般攤曬后的散茶,將其揀去夾雜物、過老單片葉,待茶葉溫度降至30℃時便可裝袋。置于干燥、無異味處,要打油茶時拿出打制即可。
3.青山苗族打油茶煮飲
⑴材料
打油茶所需材料在當?shù)乇容^常見:茶油、茶葉、陰米、油果、花生米、糍粑丁、糯米湯圓、煮菜豆籽、蔥花、廋肉、肥腸、豬肝等。
⑵過程
首先要炒好豬肝瘦肉肥腸等葷菜,佐料準備好后,將鐵鍋放置于灶臺上,放少量茶油,放油時要沿鍋沿四周淋下去,使得茶油均勻布滿茶鍋。待油燒開沸騰后,首先炒“陰米”,這道工序很講究火候,油放入鍋內(nèi)待發(fā)出熱氣后即放入陰米,邊放邊撈出,稍慢就會黑焦變苦。當然有些村民為了節(jié)省,每天將吃剩的米飯,放置于陽光下曬干收藏,這也是一種便捷的“陰米”加工方法。接著是炒花生、黃豆或煮飯豆等佐料。然后就可以將存放的打油茶茶葉放到油里炒大概3~5分鐘,后加入清水,放水時,菜鏟在鍋中呈圓周攪動。使水受熱均勻,不濺出鍋外,用菜鏟翻炒茶葉并擠壓茶汁。待鍋中的水(湯)沸騰后,在火堂旁的矮桌上放一個大砵,用竹篾制成的濾斗濾出茶湯,剩下的茶葉還可以加水再次煮湯。這樣茶水就準備好了。
上述工序完成后,一家人圍坐火堂邊,由掌鍋的主婦統(tǒng)一烹調(diào)。她先在每個碗里放上少許蔥花,每碗放一兩匙陰米、花生、黃豆、飯豆等,再加入油茶湯,熱氣騰騰,香味撲鼻。奉茶時,首先第一碗端給座上的長輩或者貴賓,后才依次端給其他客人和家里人。喝油茶只能用一根筷子,兩根筷子一般表示敬過世祖先的意思。先接到茶者不能馬上就吃,將筷子一頭放進碗里或橫架在碗上,碗放在火堂旁的地上約半分鐘,當?shù)厝苏f這是敬祖先,另一方面是禮貌,先得茶者等大家都端上茶碗以后才開始同時飲用。喝打油茶一般第一碗放陰米、花生、黃豆等普通佐料,第二碗則加入豬肝、粉腸和蔥花等其他佐料。后面添加的則是糯米水圓,糍粑丁等甜味佐料。寓意著先苦后甜的生活觀。如果你不想再吃了,需把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遞給主婦,以作表示吃飽了,不要添加了的意思,這是苗家熱情好客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