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韓彩虹
教育案例
別讓“等待”變“傷害”
文 韓彩虹
萱萱是個快樂可愛的小女生,伶俐的小嘴總是喜歡跟我們分享她的快樂,閃亮的小眼睛告訴我她的期待:“韓老師,我媽媽要給我生小妹妹啦!”“老師,我妹妹跟我長得可像啦!”話語里充滿著驕傲。游戲時,也總能聽到她與小伙伴快樂地聊天:“你們知道嗎?我有個妹妹,跟我長得一樣,我現(xiàn)在可是姐姐了……”時間一天天過去,萱萱的妹妹一天天長大,快樂的萱萱漸漸卻變得不那么快樂了,也不那么愛與我們分享她的小秘密了,她的這一轉(zhuǎn)變引起了我的擔憂……
午餐時,教室里飄著飯菜香,孩子們吃得格外香甜,可是萱萱悶悶不樂地坐在那看著飯菜發(fā)呆,我走過去輕輕地說:“萱萱,今天的大雞腿可是你最喜歡吃的哦,怎么不吃?。俊陛孑嫣ь^看著我:“韓老師,我不想吃?!薄霸趺戳??是哪里不舒服嗎?”我連忙摸摸萱萱的頭,萱萱問:“韓老師,不吃飯會生病嗎?”我連忙告訴她:“不吃飯,身體就吸收不到營養(yǎng),沒有足夠的抵抗力,這樣很容易生病的?!陛孑嫒粲兴嫉卣f:“那我不吃飯了,我想生病?!薄盀槭裁矗俊蔽以尞惖貑査?。“我生病了,我爸爸媽媽就會抱我了,就不會一直抱妹妹,我要把妹妹扔了?!闭f完傷心地哭了……見此情景,我忙將萱萱抱在懷里安慰她:“你一直是爸爸媽媽的小公主,他們非常地愛你,老師也很愛你?!陛孑孢吙捱呎f:“爸爸媽媽肯定不愛我了,他們只愛妹妹,不然為什么不抱我,一直抱著妹妹?”我輕輕擦凈萱萱的眼淚,看著傷心的萱萱,心里又心疼又著急,告訴她:“妹妹小,需要大人抱,爸爸媽媽太忙了,可能沒注意到你,但是他們一定是愛你的?!薄罢娴膯??”萱萱不自信地問,“真的,今天放學回家,爸爸媽媽肯定會抱著你,還會跟你一起玩哦!”我給了萱萱肯定的回答。聽完我的話,萱萱破涕為笑,小眼睛里滿是期待。
原本愛笑、自信的萱萱變得這樣不快樂,我迫切地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qū)е螺孑孢@樣傷心,于是我利用中午時間與萱萱媽進行電話溝通。通過與萱萱媽的交談得知,萱萱最近一直在鬧情緒,見到媽媽親近妹妹就生氣。昨天晚上,趁著大人沒注意用鐵絲劃破妹妹的臉。平時也是經(jīng)常打妹妹。還不足兩個月的妹妹經(jīng)常被萱萱打得哇哇大哭,父母對此也十分頭疼。萱萱媽說,之前萱萱一直吵著要媽媽再給她生個小妹妹,看到別人家的小寶寶也格外喜歡,又親又抱。就這樣,萱萱媽才決定要二孩的。但事與愿違,妹妹的到來,沒贏得萱萱的愛,卻是滿滿的“嫉妒”和“傷害”。萱萱媽對此也很痛苦,當萱萱在家時,她已經(jīng)減少抱妹妹的次數(shù)了,但萱萱并沒有太大的轉(zhuǎn)變。
在交流中,從兒童心理的角度,我將我的想法告知萱萱媽:5-6歲幼兒情緒反應(yīng)的社會性逐漸加強,他們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尤其是父母的重視,更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為何萱萱會有這一系列的反常行為?萱萱想生病,因為只有生病了,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才能從妹妹那“搶回”本該屬于她的那份愛,那份擁抱。萱萱是個占有欲非常強的孩子,同時她也是個非常敏感的孩子,妹妹的出生必然會分走父母對她的關(guān)愛,所以萱萱形成了潛在的敵對心理,這樣的心理特點給萱萱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但這樣的壓力遠比父母感受到的強得多。當萱萱心理上的壓力無法疏通時,她找到了可以釋放心理壓力的出口,那就是用傷害妹妹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這也是現(xiàn)在大部分二孩家庭的普遍現(xiàn)象。
為了讓萱萱重獲快樂、自信,我與萱萱媽協(xié)商出以下解決方法:父母要努力將家庭情感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不能忙于照顧妹妹而忽視萱萱。萱萱的心靈非常敏感,她需要父母的擁抱與愛的承諾。在平時生活中,不要與她產(chǎn)生差距感,進而有被拋棄或者父母偏心的想法。例如在抱著妹妹時,也可以把萱萱摟過來,讓她感覺父母的愛是平衡的。
當萱萱產(chǎn)生排斥情緒時,父母也要理性面對。尋找萱萱最易接受的方式去解決;父母要做到公平,實事求是平等地對待每個孩子。在平時生活中,食物、玩具、衣服等等都應(yīng)該做到每個孩子都有。對于只有一樣東西可以適當引導萱萱如何解決,讓她逐漸養(yǎng)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應(yīng)該培養(yǎng)孩子相親相愛的品質(zhì),適時地謙讓也會讓孩子擁有更多的愛;營造快樂的家庭氛圍,保持愉快的親子交流,每天利用一定的時間與萱萱進行互動游戲,讓她在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中感受父母的愛,形成一定的安全感;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和互助能力??梢龑л孑媾c父母一起照顧妹妹,讓她感受妹妹的點滴成長,培養(yǎng)她的責任心,在妹妹稍大點時,可以培養(yǎng)她們的互助能力,給她們單獨相處的機會,培養(yǎng)她們共同完成一件事等等;在平時的幼兒園生活中,我們會多表揚、多鼓勵萱萱,可以適當邀請她與同伴一起分享妹妹的趣事,或怎樣與父母一起照顧妹妹等,讓萱萱產(chǎn)生自豪感,形成一定的自信心。
通過家園共同的努力,萱萱漸漸又愛笑了,在游戲時主動承擔“媽媽”的角色,還會教“爸爸”怎樣照顧小寶寶。每天放學時,萱萱媽都會帶著妹妹來接萱萱,萱萱看到妹妹也會開心地跑過去,跟妹妹又抱又親,還會得意地將妹妹介紹給她的好朋友,看到小伙伴羨慕的眼神,萱萱別提有多得意了……萱萱媽對于萱萱的這一轉(zhuǎn)變也是格外地欣慰,對于老師的幫助給予誠摯地感謝。
在欣慰的同時也給我?guī)砹朔此?幼兒園就像一個大家庭,老師就像這個家庭里的父母,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應(yīng)當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孩子,用心呵護孩子,讓每位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充分發(fā)揮家園合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促進每位孩子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第一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