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缺乏情感注入的課堂是死氣沉沉,了無生趣的。在新課改背景下,實施情感教育勢在必行。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情感因素,挖掘教師自身及學生的情感因素,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成為學生和教師情感交流的一個平臺,進而實現(xiàn)情感教學、快樂學習的雙豐收。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情感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它更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翻開語文教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質(zhì)兼美的名家名篇中充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大自然、對同志親友的深摯情意,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yōu)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生動而形象的講解,把文章中這些優(yōu)美的感情移植到學生的心靈中去,使之產(chǎn)生共鳴,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從而使道德情操變得高尚,審美情趣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同時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
一、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
1、情感教育的目標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在初中教育階段我們雖然提倡素質(zhì)教育,但是應試教育依然盛行于初中教學中。初中教育的目的就是將學生送入到理想的高中學校,升學率的高低依然是評判一所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依據(jù)。雖然也認可情感教育,但還是對學生實行了題海戰(zhàn)術,將標準答案直接灌入學生的腦中,所以初中教育階段依然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壓力。
2、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提高。目前在我國的語文課程教學中,一大部分老師仍然是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得唾沫橫飛,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整個課堂死氣沉沉。教師長期固守一個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一篇文章蘊含的美感自然無從品味,更別提得到熏陶感染了。雖然我國出臺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學校,一些教師也在積極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國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在情感教育方面仍然有著許多的不足,依然是重知識,輕情感,情感教育的具體實施仍然薄弱。
3、情感教育方法需要改進。許多初中語文教育中實施的情感教育,出現(xiàn)了程序化、單一化的教育模式,所以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樣一來,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產(chǎn)生了長遠的影響。還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抽象概念,將自己的理解強加到學生身上,忽視了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使初中語文教學毫無情感可言。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教材激發(fā)情感,學生自然感悟。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教材的內(nèi)容去感染學生,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表述使學生領悟人物的情感;利用教材中各種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探究力、想象力;利用教材中的生活美,去凈透學生的個人情操以及心靈;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素材去創(chuàng)造學生的自身藝術價值。比如說,在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學作品如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溢彩流芳;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衛(wèi)國成輪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感人淚下;《最后一課》像一只警鐘喚醒學生學好祖國語言文字,洋溢著濃郁的愛國情……這些作品是我們語文教師進行愛國教育的有效載體,我們要好好加以利用。
2、教師傳遞情感,師生情感交融。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引導、互助、合作的關系,學生轉(zhuǎn)變?yōu)橹鲃犹角笮轮?。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將全部的情感投入到學生身上,與其進行主動接觸,達到心靈上的溝通;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各種可以活躍課堂氛圍的情景,以真誠的心態(tài)進行教學,使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出現(xiàn)教師與學生心心相印的課堂情景。
3、場景渲染氣氛,情景啟迪情感。第一,使用動情的語言進行課堂情境的導入。進行課堂教學前,老師首先要找準與課文的切入點、把握課文的主動脈、這樣才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課堂內(nèi)容設計不一樣的導入情境。在進行導入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速,要將自己的全部情感充分地投入到導入過程中,還要充分運用自己的面部情感,要善于用情,營造情感氛圍,傳染給學生。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去。有位教師上《背影》一課,首先動情地講起了自己的父親,學生聽得入神感動,然后紛紛講起父親如何關懷、培育自己成長,全班沉浸在濃重的情感氛圍中。教師看時機成熟,水到渠成地進入了新課教學。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缺乏情感注入的課堂是死氣沉沉,了無生趣的。在新課改背景下,實施情感教育勢在必行。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情感因素,挖掘教師自身及學生的情感因素,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成為學生和教師情感交流的一個平臺,進而實現(xiàn)情感教學、快樂學習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2] 莊雪玫.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