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潤寶
當前,高校后勤加快社會化改革,大部分高校的后勤機制進行了相應的改變,模擬企業(yè)的運行管理模式。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多數高校的后勤實體并沒有真正注冊成為獨立的法人,這就導致高校后勤有著企業(yè)以及行政機構的雙重屬性。認真分析探討高校的后勤文化建設工作,對于推動高校后勤的社會化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的后勤在社會化改革進程當中,文化建設逐步推進,日益滲透到各項服務以及管理工作當中,對后勤工作發(fā)揮了明顯的推動作用,不過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管理文化建設滯后
當前,高校的后勤文化多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已經滲透到各個方面的工作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后勤文化對工作人員的影響、激勵以及號召力不斷下降。
(二)服務意識不強
當前高校的后勤管理日趨穩(wěn)定,工作人員容易滿足于現狀而不思進取,從而放松對服務質量以及文化建設的要求。這就導致后勤管理者滿足于已有成果,缺乏足夠的危機意識。
(三)缺乏長遠規(guī)劃
高校后勤文化建設可以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很多高校的后勤單位缺乏長遠規(guī)劃,沒有借助于后勤實踐及時總結升華,從而形成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后勤文化。
二、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措施
(一)提高后勤人員素質
高校后勤最主要的競爭表現在管理質量以及服務質量上。其中,管理工作以及服務工作的核心要素都是人,管理質量以及服務質量最終取決于工作人員的素質。對工作人員的尊重與理解,充分滿足他們的需求,可以說是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基礎。優(yōu)秀的組織在建設自身文化的過程當中,都需要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fā)。高校的后勤機構要尊重員工、關心員工,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高度重視他們的參與權以及決策權,從而尊重他們的主人翁地位。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員工工作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后勤機構要利用工作人員的業(yè)余時間來組織各種文化活動,讓工作人員通過這些活動加強溝通了解,提高團隊協作意識。這樣一來,就可以確保高校后勤擁有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從而為高校后勤文化建設奠定牢固的基礎。
(二)健全后勤規(guī)章制度
企業(yè)文化是一種管理藝術,強調剛柔并濟。其中剛性管理是借助于制度來約束工作人員,依靠強迫以及懲處等方式開展。柔性管理主要是依靠啟發(fā)、激勵等途徑展開。柔性管理以工作人員為核心,強調那些內在的、非強制性的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更加重視感性。健全后勤規(guī)章制度一方面需要完善剛性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柔性管理。通過剛性管理當中的制度以及紀律來約束工作人員活動,通過柔性管理來激發(fā)工作人員的工作動機,促進他們的自我完善,從而滿足他們的多層次需求,激發(fā)他們的工作動機。這樣一來,就能夠營造一個理想的文化氛圍,確保工作人員能夠自覺執(zhí)行工作任務,發(fā)揮自身潛能來完成工作。
(三)塑造后勤核心價值觀
高校的后勤機構在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的特殊背景,從構建和諧文化著手,明確后勤服務的方式、理念以及內容,從而構建獨特的價值觀。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服務理念,也就是要重視對工作人員進行服務理念的培訓,將滿足高校師生需求作為主要目的,通過自身的服務提高高校師生的生活質量。在后勤服務的方式方法層面,后勤機構要引進現代化企業(yè)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制度,改變后勤服務理念,提高后勤工作管理的規(guī)范化以及科學化水平。例如,可以提供主動式服務、感動式服務、全程式服務或者是預約式服務等,來提高后勤機構為高等教育服務的能力。在服務的內容方面,需要綜合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加強后勤服務的管理,不斷完善后勤服務方法并提高質量,豐富后勤服務的途徑。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高校后勤的日益社會化,如何提高后勤服務水平,從而在競爭當中占據優(yōu)勢,需要引起后勤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這就需要我們將后勤工作看作高校整體當中的有機組成環(huán)節(jié),精心打造后勤文化,從而不斷改進后勤服務質量。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華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