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媛媛
作為母語,語文學習將會陪伴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如果在十幾年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沒有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那將是一件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小學語文教學是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服務的,因此,我認為只有把小學語文教學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快樂學語文,那樣才能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減輕學生負擔,讓小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還能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把握以下幾方面: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設貼近小學生生活情景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帶入熟悉的生活中來,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生在輕松的生活中無意識地完成學習內(nèi)容。例如:在《一次***的活動》作文教學課上,老師完全可以帶著學生先親身體驗一次這樣的活動,在活動前給孩子交代好要留心觀察的方面,相信孩子在體驗過后,一定會寫出屬于自己的感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學生還會覺得作文難嗎?在熟悉的情景中體驗學習,這種方法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各種感覺,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也使學生向多元化發(fā)展。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使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方法很多,教師應依據(jù)不同教學內(nèi)容靈活安排。
二、把小學生生活中的游戲活動與小學語文教學融為一體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為了保護學生的童心,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增長智慧,看到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的快樂。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游戲、表演等形式吸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比如在低年級語文拼音和識字教學中采用“游戲拼音動物園”、“開火車”、“我說你猜”等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進行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津津有味。把書本知識生活化采用為小學生所喜愛的游戲進行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自主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是一種學生易于接受又能把所學書本知識轉化為生活常識的教學方法。
三、建立正確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愛老師,愛語文
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是教育得以維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友好親密平等的師生關系,用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愛上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是學生接受教育并將知識生活化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友好待人、良好社會情感和樂觀向上的個性,教師對學生的愛能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親近感——如同父母般親近的情感,還能在這種親近感中滲入尊重、崇拜、敬仰等美好的感情,繼而將這種感情升華為奮發(fā)上進的熱情。
四、教師應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的力量,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學習語文的快樂環(huán)境
學校、家庭、社會是構成兒童成長的基本環(huán)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作為學校應當建立良好的校風及學校管理制度,創(chuàng)建優(yōu)美文明的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養(yǎng)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地影響,使校園隨處都有學習的氛圍,成為小學生學習的樂園,時刻擁有好的學習心情,輕松愉快地學習。家庭是對小學生影響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對孩子的影響,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質。社會是學生成長的一本百科全書。社會通過社會群體、社會道德、大眾傳媒等渠道對小學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全社會都應該重視各種信息對學生的影響。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引導家長如何正確培養(yǎng)自己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更有責任引導孩子們正確選擇社會正能量的輿論導向,對孩子們進行快樂的語文學習引導,將會使他們一生受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能否產(chǎn)生興趣,決定了他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作為教師我們只有努力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到語文教學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