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娥 李昀熹
[摘要]本世紀初,在河套腹地,巴彥淖爾地區(qū)掀起了河套文化研究的高潮,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建立了研究機構、建設了研究基地,培育了研究隊伍、推出多部影視紀錄片、電視劇,出版發(fā)表了多部論著與論文,特別是河套文化中標志性文化符號——陰山巖刻,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標志著河套文化研究工作邁出了新的一步,有了更加深入地發(fā)展。
[關鍵詞]河套文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13-016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79 [本刊網(wǎng)址]http:∥www.hbxb.net
河套位于中國版圖的正北方、內蒙古中西部。因黃河流經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西部等地而形成的大的“幾”字形而得名。“大河三面環(huán)之、河以套名,故稱河套也”。河套文化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概念。說其古老,是河套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有人類存在,有人類活動就有文化現(xiàn)象;說其年輕,河套文化的得名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作為文化現(xiàn)象,個別專家開始進行研究是在近三四十年間,而大規(guī)模開展研究并取得顯著成果是2005-2015年間。本文重點論述的是近十年河套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一、相繼成立學術研究機構。持續(xù)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2005年,由巴彥淖爾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召開了第一屆河套文化研討會暨河套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拉開了新世紀河套文化研究的大幕。先后成立了“三會兩院一所”,即河套文化研究會內蒙古巖畫保護與研究學會、內蒙古河套文化發(fā)展基金會,河套人文學院、內蒙古巖畫研究院,河套文化研究所,并聚集了一批專業(yè)的和業(yè)余的河套文化研究人員,持之以恒地開展河套文化的探索研究、傳承弘揚。
繼2005年第一屆河套文化研討會召開后,每年舉辦一次河套文化研討會暨年會,截至目前已召開9次,每屆研討會都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100多人參加,對“河套”地理概念的形成與演變、“河套文化”的內涵以及其生成與發(fā)展、人文與水文、河套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交融陰山巖畫戰(zhàn)爭與和平之演進、陰山巖刻申遺、泛河套文化圈之文化語言趨同等專題,從不同角度闡釋了河套文化的生成、發(fā)展以及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貢獻,起到了積極地引領與示范作用,促進了河套文化研究進一步廣泛而深入地開展。河套文化已經成為國內外學術界普遍重視的區(qū)域文化。陰山巖畫、恐龍化石、青銅器等也成為國際性研究課題。陳兆復先生在意大利出版了英文版《中國史前巖畫》一書,被譯為德、法多種文字,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投資建設河套文化基地,搭建河套文化傳承平臺
巴彥淖爾市委、政府高度重視河套文化研究工作,歷時十年、投資千萬,興建河套文化四大載體。
一是新建河套文化博物院。其總建筑面積為6.47萬多平方米、7個展廳的,陳列布展共分文化生態(tài)篇、先人演進篇、巖刻春秋篇、青銅鑄史篇、長城嬗替篇、水利開拓篇、文化升華篇七大單元,展出文物近5000余件(套)、圖片523幅、景觀54處,集中展示河套文化萌生、發(fā)展、成熟、興盛的歷史全貌,是全面反映河套文化的一部百科全書。
二是新建河套文化主題公園。其建設內容包括金川河、萬豐湖水面4.3萬平方米、綠化種植10.4萬平方米以及廣場園路、駁岸碼頭、廊架雕塑、水榭橋梁、通訊照明等工程,綠地覆蓋率達72.8%,20.2萬平方米的河套文化主題公園,2.6萬平方米的文化演藝廣場,為廣大群眾提供展示傳承河套文化的場所與陣地。
三是新建巴彥淖爾地質博物館。其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分為三個展廳:一樓恐龍王國展廳,主要介紹巴彥淖爾市巴音滿都呼地區(qū)恐龍和恐龍足跡;二樓地質公園展廳,主要介紹巴彥淖爾的地質特征和河套文化;三樓礦產資源展廳,主要介紹巴彥淖爾市礦產資源。整個博物館充分展示了恐龍標本、公園園區(qū)實景、礦物及礦產標本等實物,同時以4D動感影院、電子翻書、旋轉地球、電子沙盤、電子幻像等高科技手段,為人們提供一處獨具特色的地質科普教育基地。
四是新建黃河濕地公園旅游景區(qū)。其總占地面積196萬m2,以生態(tài)保護、文化傳播、休閑游覽和自然野趣為主要內容,共分為蒙元文化展示區(qū)、都市文化休閑區(qū)、黃河文化展示區(qū)、農耕文明觀賞區(qū)、生態(tài)漁業(yè)體驗區(qū)、生態(tài)休閑娛樂區(qū)、水上活動娛樂區(qū)等7個功能區(qū)。規(guī)劃總面積為209.8萬平方米,其中總干渠河道面積63.6萬平方米。黃河濕地公園旅游景區(qū),以打造河套文化名城和宜居、宜業(yè)、宜商、宜游生態(tài)新城為目標,全力做好水、綠、文化建設工程,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這不僅關系到黃河流域自身的發(fā)展,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也對國家實現(xiàn)內蒙古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造福各族人民,鞏固西北邊疆和打造“建設祖國北方重要防沙、治沙的綠色生態(tài)屏障”的戰(zhàn)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將會是巴彥淖爾人改造自然,保護生態(tài),建設和諧社會的又一個里程碑。
三、搶救性保護普查陰山巖刻,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從2005年開始,巴彥淖爾市全市總動員,保護陰山巖刻,開展“三大搶救”工程。
一是摸底調查,整理歸類。巴彥淖爾市委、政府對保護陰山巖刻力度進一步加大,投入上千萬元巨資,啟動了陰山巖刻搶救性普查與保護工程。當?shù)匚奈锊块T運用編號、拍照、攝制錄像、衛(wèi)星定位等多種方式和手段,探查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公里,查明境內陰山巖畫主要分布點153處,密集區(qū)19處,巖畫總數(shù)達5萬余幅,共采集到巖刻照片資料1.5萬余張,線描圖1萬多幅,拓片1500多張,衛(wèi)星定位10萬點,及時掌握了陰山巖刻的規(guī)模、分布、構成年代等基礎資料,建起了陰山巖畫視頻保護系統(tǒng),這是國內第一家用無線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保護野外大規(guī)模文化遺產的。在驗收時受到中國文化遺產院文物保護工程與規(guī)劃所專家的贊賞,認為巴彥淖爾政府對陰山巖刻的保護技術新,手段多,水平非常高,是第一次見到。2006年,陰山巖刻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是制定措施,強化保護。2009年,巴彥淖爾市成立了陰山巖刻申遺辦公室,國家文物局對陰山巖刻申遺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陰山巖刻遺址群經過檢查驗收論證,最終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認可。國際學術界對于河套文化中的陰山巖刻研究日趨重視。2008年國際巖刻考察團對陰山巖刻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調研,并在河套大學及各旗縣開展了巖畫科普知識講座宣傳活動。
三是積極申遺,填補空白。2012年11月17日,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家文物局公布了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45處遺產項目并授牌,陰山巖刻位列其中。2012年南非金山大學巖畫研究所的9名學者與國內的20多名巖畫專家在我市開展了為期四4天的陰山巖刻考察活動,與河套地區(qū)陰山巖刻研究專家進行了學術交流。這標志著陰山巖刻“申遺”工作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國家文物局有關領導表示,國家文物局將繼續(xù)積極支持陰山巖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從而填補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沒有中國巖畫的空白。這是河套文化研究取得的最為輝煌的成就。
四、河套文化研究成果豐碩。主流媒體弘揚河套文化
2005年以來,河套文化研究的新聞信息及研究成果,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和地方十幾家主流媒體多次報道,在國內外影響越來越大。主要研究成果有四個方面。
一是錄制播放多部反映河套文化影視作品。系統(tǒng)整理了河套古跡遺存,編輯錄制了多部新聞紀錄片,如《天賜河套》、《陰山巖畫》、《千古河套》、《陰山下——牧人的帝國》、《塞外列城》、《河套長煙》等,在中央電視臺幾個頻道先后播出,特別是《河套長煙》講述了從遠古到近代以來發(fā)生在河套地區(qū)的重大歷史事件與考古故事。在不同的頻道先后共播出十八次,引起世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30集電視連續(xù)劇《我叫王土地》在央視播出后,2012年獲第26屆金鷹獎——優(yōu)秀電視劇獎。
二是創(chuàng)作多部歌舞劇、歌曲。大型巖刻情景史詩舞臺劇《陰山·古歌》在全國各地演出,獲得了巨大成功。特別是烏拉特蒙古族民歌《鴻雁》唱紅大江南北,全國傳唱,曾被作為歡迎奧巴馬總統(tǒng)訪華宴會上首選歌曲,獲得高層領導高度評價,登上了迎接國賓舞臺,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表現(xiàn)出河套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是出版二十多部河套文化研究專著。其代表作有王建平主編的《河套文化研究論文集》(1-5集)約130萬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陰山巖畫》圖譜1-4冊(2012,上海古籍出版社),張永勝的《河套文化研究》(2006.8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張志國的《陰山歸來不見山》(2007,遠方出版社)、《河套文化精華集萃》(2015,中國美術出版社),李金娥主編的《河套文化研究專題》(2015,內蒙古大學出版社),以及《烏拉特史稿》、《烏拉特民歌研究》、《烏拉特英雄史詩研究》、《陰山歸來不見山》、《山曲兒精華與藝術創(chuàng)作》等。特別是《烏拉特英雄史詩研究》獲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獲巴彥淖爾市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優(yōu)秀作品獎,并被列入巴彥淖爾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是發(fā)表研究論文數(shù)百篇。代表性論文有王建平的《打造河套文化品牌,構建和諧巴彥淖爾》(文化月刊,2007.2)、《“河套文化”的演變及其概念和內涵》(光明日報,2005.8.24)、《研究河套文化,彰顯和諧理念》(人民日報,2006.11.24)等。有關河套文化研究內容的科研立項數(shù)十項,研究范圍不斷擴大,研究內容豐富多彩,“一體多元、和諧共生”的河套文化研究隊伍日益壯大,研究成果不斷涌現(xiàn),對巴彥淖爾的旅游等經濟發(fā)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