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璐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而書面表達能力就是作文。但目前作文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教師付出了很多,結(jié)果不但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厭煩寫作文的現(xiàn)象反而非常普遍。造成學生厭煩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分析起來,重要原因還在教師的教學方法上。《語文課程標準》的制定讓我們明白,作文課堂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師要有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學生才有個性化的作文。為此,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著力構建一種與“新課標”最為合拍的“意”象橫生的寫作課堂。
一、作文課堂要有“愛意”
對于教師而言,擁有什么樣的東西最重要,蘇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一“愛,一顆熱愛學生的心靈?!庇辛藵鉂鈵垡猓n堂顯得寬松,教師游刃有余地教,學生輕松自主地學。有了愛意,就多了一份寬容,多了一份尊重。有了愛意,課堂就不僅僅傳授知識,而是更多關注個體生命的成長歷程。有了愛意,課堂上更多的是激勵,是賞識。
課堂上有了“愛意”,教師才不會將目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上,而是更多的關注學生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存在。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引導并和學生們一起投身到生活之中,一同觀賞、一同嬉戲,讓學生心情舒暢,不知不覺中積累了重要的寫作素材。
賞識、尊重、期待也是“示愛”的方式。教師要舍得放下架子,走進學生的心靈,“蹲下來和學生交流”,尊重學生的見解,不強求、不壓抑、不扭曲,還要充滿期待,期待學優(yōu)生創(chuàng)造精彩,期待普通學生嶄露頭角,等待后進生反復轉(zhuǎn)化,用心傾聽,靜待花開。
二、作文課堂要有“創(chuàng)意”
“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講評”這種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則是很有限的。先導后作,引導學生明確目標,該寫什么,不該寫什么,是有一定的教學效果,但一開始就給學生定下許多的條條框框,學生只能按教師的意圖行事,作文循規(guī)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寫作產(chǎn)生厭煩抵觸情緒。
新課標指出: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表達。作文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要使學生都參與到這項勞動中來,促成學生想寫、愛寫、能寫,從而寫出獨具特色、富有個陛、情真意切的文章來。教師要摒棄先行指導的條條框框,放手讓學生嘗試作文,學生能想自己所想、說自己所說、寫自己所寫。教師按照作文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指導訓練,對遇到不同困難的學生,給以明確、具體、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或者組織引導學生互相幫助。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的思想時而在地面棲息,時而又暢游四方。
三、作文課堂要有“趣意”
學生怕寫作文主要是對作文不感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利用生動、形象、富有吸引力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在經(jīng)意與不經(jīng)意間讓學生直接參與到作文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多感官地感受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傾吐的欲望。興趣的產(chǎn)生和保持有賴于結(jié)果的成功,當學生比過去有所進步時,他們都會感到喜悅,對寫作產(chǎn)生親切感。此時,必會反饋出巨大的內(nèi)驅(qū)力,驅(qū)使他們向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邁進,從而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作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成果的激勵作用,讓學生從中體會成功的快樂,“讓成功激勵成功!”
四、作文課堂浸潤“寫意”
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做到讀寫結(jié)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把“寫”隨機穿插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春雨潤物般,讓學生從練筆中學會寫作,從而把教材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例如,語文課堂中絢麗多姿的語言品讀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學生可以通過品讀語言文字,進入到豐富的語言想象中去,激發(fā)人情入境的情感體驗,再潛移默化影響、滲透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來。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讀是理解吸收,寫是運用表達。有理解性的吸收,才能有理解性的運用表達,反之,表達能力強了,又能促進理解能力的提高。讀寫結(jié)合作文訓練的指導思想是:以讀為基礎,讀中學寫,寫中促讀,突出重點,多讀多寫。讀寫結(jié)合要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并進一步在教學中發(fā)展它、完善它,使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結(jié)合得更緊密。立足在課堂,放眼到課外,得法于課內(nèi),用法于作文。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是一條被語文教學實踐證明能有效提高語文能力的途徑,也是我們在推行素質(zhì)教育。實施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樹立的一個觀念,必須牢記的一個要求。否則就不能說是用好文本,教活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