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芳
警惕孩子得“流腦”
趙 芳
初春夜半,寒氣襲人,一輛出租車疾駛至兒童醫(yī)院門口停住,一對年輕的夫妻下了車,抱著孩子疾步向急診室奔去。只見孩子兩眼發(fā)呆、似睡非睡、呼吸時快時慢、渾身火燙、頸項強直、神經(jīng)反射異常,表現(xiàn)出明顯的腦膜刺激癥狀。脫下衣服,一眼見到在肩膀、臀部等處皮膚上有一片片大小不等的紅色出血點,仔細看上去,就像一個個多角的星星,手指按壓不見褪色。大夫檢查之后,立即做出診斷——流腦,病情危重,速送病房搶救。
“流腦”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是一種季節(jié)性急性傳染病。如果挑破患兒皮膚上的一個出血點,把血放到顯微鏡下,便可見到兩個外形如蠶豆并列在一起的紅色菌體,這就是引起“流腦”的病原體,稱為“腦膜炎雙球菌”。通常2—4月是“流腦“流行高峰。病菌主要通過患者或帶菌者的唾液飛沫散播,經(jīng)由呼吸道傳染。10歲以下的兒童易于感染發(fā)病,其中嬰幼兒發(fā)病率最高。
小兒被感染2~3天后,開始嗓子疼、咳嗽,像是感冒初起,接著突然高燒,伴有頭痛、惡心及噴射性嘔吐。病菌逐步在血液中繁殖,產(chǎn)生的毒素致使血管壁損傷,菌體也可阻塞毛細血管,在皮膚表面形成出血點,這是診斷“流腦”的重要依據(jù)。由于抗菌藥物的使用,這種典型的“流腦”已不多見,常見的往往是一些僅有頭痛、發(fā)燒等不典型征象的“流腦”。
患了“流腦”如能及早診治,治愈率可達95%以上。但如果延誤病情或發(fā)病急重,則可出現(xiàn)各種嚴重的后遺癥,甚至死亡。因此,在冬末春初,家長們要格外警惕“流腦”的發(fā)生,凡有“流腦”發(fā)生的地區(qū),孩子若有感冒癥狀,尤其皮膚發(fā)現(xiàn)出血點,要立即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及早治療。
“治病不如防病”。在“流腦”流行季節(jié),不要帶孩子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必須外出時要戴口罩。不要到病人家串門。居室內(nèi)也要保持通風,常曬被褥,勤洗衣物。注意增強孩子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給孩子進行“流腦”預防注射也有較好的預防效果。若能做好以上幾點,孩子們就能安全地度過冬末春初的“流腦”流行期。
(本欄編輯:張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