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語文課上莫忘“誦讀”

2017-01-11 01:12:13劉傳菠
淄博師專論叢 2016年4期
關鍵詞:語速誦讀語感

劉傳菠

(濟寧市育才中學,山東 濟寧 272000)

語文課上莫忘“誦讀”

劉傳菠

(濟寧市育才中學,山東 濟寧 272000)

誦讀教學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方式,但在當下的語文教學生態(tài)中卻不容樂觀。整個語文課堂幾乎聽不到讀書的聲音,這不能不說是語文教學的悲哀。本文將從誦讀的意義,忽視誦讀的原因和實踐方法三個方面闡述語文教學要重視誦讀。

語文課;語文教學;誦讀

錢夢龍曾說:“語文課必須引導學生在‘讀’的實踐中去體會文本語言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透過語言的品味去和作者心靈對話?!盵1](P51)語文課堂上的“讀”有很多種,無怪乎有出聲的誦讀和不出聲的默讀兩種。出聲的誦讀則是學生走進文本的必經之路,也是聯系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媒介。學生通過誦讀逐漸體會作者遣詞用句的妙處,逐步了解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進一步增強語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首先,誦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這樣說過:“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闭Z感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語感是語文教學的中心任務,培養(yǎng)語感的方法很多,而誦讀正是獲得語感的最佳途徑。

誦讀是在發(fā)聲的情形下反復領悟的過程,是借助眼、腦、口、耳、心等多種器官共同參與的過程。聲音是表達主體內在情感的外化,學生通過誦讀把文本內容以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文字和語言形成巧妙的碰撞,文字對時空的超越和語言組合所帶來的張力,并以誦讀的方式表現出來。誦讀得多了,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文章的影響,不自覺地吸納其語言表達技巧、行文脈絡和寫作手法等,形成一種無意識的狀態(tài)。正如朱光潛先生說的那樣,“朗誦既久,則古人之聲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跡”,這里的“痕跡”就是無意識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其次,誦讀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學生誦讀時,必須注重作品中的字、詞和句,這些往往和普通話中聲、韻、調和輕重音相聯系,以及語句聲音樣式的規(guī)范問題。在現實的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表達,僅僅依靠機械的一字一句的正音訓練是很難吸引學生的,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失去興趣。他們更樂意用普通話誦讀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而表達他們的情感體驗,這正是用誦讀來正音的絕好機會。所以,誦讀則是學生掌握規(guī)范、標準的語言的不二法門。

此外,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編者精選的經典范文,學生反復誦讀,反復觸摸經典文本中的語言文字,不斷地感受到作者規(guī)范而又優(yōu)美的文筆,這些就會在大腦皮層留下系統(tǒng)的、連貫的、符合語言條理性的痕跡。學生可以從具體的語言材料中感悟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養(yǎng)成用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思考和表達的習慣,這本身就是語言規(guī)范的過程。

再次,誦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誦讀是學生進入審美世界的重要途徑。在誦讀過程中,通過目、口、耳、心,去理解內容、想象意境、感知語言,它是一個對內容美和形式美綜合內化的心理過程,可以更有效地讓學生體驗美感,增強審美能力。

審美是語文學習的較高階段,也是素質教育較為完美的體現。誦讀的本身就是發(fā)現美、體會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通過誦讀,反復咀嚼文章中的句子,把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人生際遇通過誦讀的形式表現出來,以此給誦讀者和聆聽者增加情感體驗、帶來審美愉悅、提高審美感受力,并以此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崇高的審美情操,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曹明海在其《語文教育學》中強調:“吟誦,它通過對語言文字按其音韻節(jié)奏的吟詠,由文入情、由物入境,達到與作者神氣相通、心靈感應的審美效果……漢語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精神因素是非讀不可領受,非讀不可達到物我合一、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的。”[2](P38)

最后,誦讀還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文學語言是多維度的語言,其隱蔽性中具有極大的寬泛性和不確定性,在語言之外則表現出無限性,并常以審美的空白形式顯現于讀者腦中,故而在誦讀中需要反復揣摩認真體悟,用更多的思考去填補作品的“無限性”和“空白”。

例如,在《雷雨》中,魯侍萍有這樣一句話,“這真是一群強盜!你是萍,……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蘊藏著很多復雜的情感。首先是憤恨,對于以周樸園為首的大資本家憤恨之情,他們?yōu)榱私疱X喪盡天良,所有的生命都不放在眼中,這些生命只是他們賺錢的工具。其次是吃驚,眼前的這個人正是她朝思暮想的萍兒,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突然在眼前又不敢相認,以至于語無倫次。再次是惱怒,當看周萍打魯大海的時候,魯侍萍突然清醒,她意識到周萍已然變成了周樸園的幫兇,他們不可能再相認了,所以說出了“憑什么打我的兒子”這樣的話。一句簡單的話把魯侍萍復雜的情感表現出來,教師在引導學生誦讀的時候,讓他們時刻體會侍萍情感的微妙變化,由文字到情感,再從情感到聲音,在這一過程中啟發(fā)學生由內而外,由淺入深的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閱讀次數的增多,以及人生感悟的不斷加深,猛然頓悟,進而拓展了自己的思維空間。

誦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最有效的形式。然而當下的語文課堂,瑯瑯的讀書聲已不復存在。很多語文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已然沒有了教師范讀、學生領讀、男女生對讀、師生間輪讀等現象,甚至連朗讀音頻也懶得去放。取而代之的是瑣碎的知識講解和支離破碎的文本分析,很多教師滿足于一個個知識點講授,題目內涵、作者介紹、文章脈絡、寫作思路以及寫作手法等,知識性的東西大講特講。尤其是文言文教學,每一個實詞、虛詞、特殊句式都講的特別細致。甚至標點都是講解對象,采取字字落實、句句翻譯的方法,生怕錯過了重要的考點。這種“嚼爛了喂”的教學方式在中學課堂依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對于如何“讀”文章卻只字不提,“讀”不足而“講”有余的現象依然盛行,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考定教”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不可否認當前的教學形式還是圍繞各種形式的考試而展開,考試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考綱永遠是教師備課的指揮棒,這也是現階段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所以很多教師在考點下足了功夫,“這道題某年高考曾考過”“這個考點這幾年高考都沒有涉及”,這就把一些有溫度、有生命力的詞語或句子肢解成了一個個冰冷的知識點,把語文課完全抽離成了純粹的知識課,學生眼中的語文課就變成了知識課,這樣語文課和其他的科目沒有什么兩樣。

此外,誦讀方式單一也是制約誦讀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師在課上頂多為學生播放一段音頻,讓學生邊聽邊找信息點,聽讀只是尋找線索或了解文章大意的輔助工具,并沒有實際的意義。至于讀,更是少之又少,即使讀也只是停留在朗讀上,老師讀一讀,學生讀一讀也就算了。并且,訓練方式也只以齊讀為主,學生參與興致不高,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誦讀教學的現狀讓人堪憂,因此轉變現行的語文教學觀念,破除以考定教的傳統(tǒng)思維刻不容緩。如何循序漸進且有的放矢地在語文教學中實施誦讀,如何切實提高閱讀質量是每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轉變意識,樹立“以讀代講”的新理念。當下的閱讀教學已不能局限在靜態(tài)的文章剖析上了,要讓學生以讀者的身份和文本直接對話,通過誦讀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精神和人格。要把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思、去辯,給他們充分的時間,讓他們體驗閱讀中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感受到閱讀中的激情和喜悅,讓他們把閱讀當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

王自成老師講授《歸去來兮辭》,就是以誦讀為主線,以讀代講。教學“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边@幾句話時,他先讓學生品味感情,然后在學生誦讀晚后進行指導,并進行范讀:“(高昂的)登東皋——以——舒——嘯——,(低沉的)臨清流——而——賦詩!”最后再次讓學生品味文本情感和生活情趣。整堂課,王老師通過各種手法指導誦讀,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領悟到語言的美。[3]

以讀代講是在讀的基礎上講,而不是在講的基礎上讀,教師應該把繁瑣冗長的講解讓位給學生閱讀,讓學生們通過誦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反而會給學生恍然大悟的成就感。

其次,誦讀方式要多樣化。很多教師在誦讀方面還停留在齊讀上,只要提到誦讀就讓學生齊讀。但是,誦讀方式機械單一,學生的參與熱情也不很高。講授新課時,教師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誦讀,會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模仿教師的語氣、語調和情感,從而讓學生沉浸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良好的課堂語言環(huán)境中,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和興趣。同時對于優(yōu)美的句子,教師要反復地誦讀,讀出情感和氣勢,讀出意境和美感,讓學生潛移默化地領悟作品中語言的妙處,提高欣賞文本的能力。在范讀之后,教師還可以發(fā)動學生誦讀,可以個別讀、前后讀、男女讀、間隔讀、分角色讀、小組讀等,充分調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此外,還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實踐證明,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優(yōu)化語文課堂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比如播放朗誦名家的作品,他們悠揚的聲線、磅礴的氣勢以及飽滿的情感一定會深深震撼學生,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模仿他們,提高他們誦讀的熱情。如果誦讀時配以和諧美妙的背景音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作品主題和風格,選取不同的樂曲配合誦讀,學生就會沉浸在詩情曲韻之中,誦讀時就會不自覺地帶有感情,語速和語調也會不自覺地隨著節(jié)奏前行,這樣更能夠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第三,要掌握一定的誦讀技巧。教師要在誦讀上有所突破,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用“巧”的方法去誦讀。

對于技巧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但也不能以一種平淡、毫無生氣的念經方式進行。正如朱光潛所說:“詩的神情有許多要在誦讀時高低急徐的變化上見出。比如漢武帝《李夫人歌》‘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翩可姍姍其來遲'末句連用七個平聲字,音節(jié)本很慢的,誦讀時應該在聲調上能表現出詩中猶疑期望的神情?!盵4]其實漢語本身就富有很強節(jié)奏性和韻律感,因此,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注重一定的誦讀技巧,讓學生的內在領悟和外在表現融為一體,達到聲情并茂的境界。誦讀的技巧和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停連、重音、語速和語調。

停連:就是停頓和連接。誦讀過程中在在尊重標點符號的前提下,要根據語句間的邏輯關系和句意結構判斷停連,在這一過程中不能讀破句子或產生歧義。這是誦讀最基本的要求,更高層次則是根據對文章的理解和自身的語感,在句子內部作特殊的停連處理。例如:

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整段文字以“看”開頭,后面的景物全是由“看”來引領。所以在誦讀的時候,“看”字后稍加停頓,進一步突顯領領字的作用。

②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別康橋》)

誦讀這一段文字時,要注重語速、語氣和停連,首先要體味作者對康橋的依依惜別之情。所以在誦讀的時候語速一定是舒緩的,語氣一定是低沉的,停連也應該根據句子的結構和情感而定。

重音:句子中需要重讀的詞語。每一個詞語的背后都隱藏著作者的邏輯和情感關系,所以在誦讀的時候要通過語氣和重音加以區(qū)別。比如:

“祥林嫂,你放著吧!我來擺?!彼膵鸹琶Φ恼f……

“你放著吧,祥林嫂!”四嬸慌忙大聲說。(魯迅《祝福》)

這一段話是四嬸在祭祀時對祥林嫂說的兩段話。在誦讀時,第一句話的“祥林嫂”應該重讀,表現四嬸的慌張之情,先止住祥林嫂,然后再說其他的事情。第二次則是“你放著吧”重讀,表現四嬸極度慌張的神情,來不及叫名字,就先止住祥林嫂的行為,這一個重讀就能夠把四嬸的心態(tài)讀出來。

語速和語調:語速就是誦讀的速度,語調則是誦讀時音調的高低。實踐證明,在誦讀過程中,語速語調和所要表達的情感是相關的,其關系如下表所示:[4]

語速語調快速平調慢速平調中速降調慢速降調快速升調中速升調慢速升調表達情感冷淡莊嚴直陳堅定反詰不確信鼓動

比如在《雷雨》中,周樸園和魯侍萍之間的一段對話,通過語速和語調,可以窺測任務內心的情感:

周: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guī)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來,后來——你知道嗎?(慢速降調。周樸園故作與魯侍萍閑談狀,以便探聽一些情況。)

魯:這個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個,她手里抱著一個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聽人說她生前是不規(guī)矩的。(慢速,侍萍回憶悲痛的往事,又想極力克制怨憤,以免周樸園認出。)

魯:我前幾天還見著她(中速平調)

周:什么?她就在這兒?此地?(快速升調。表現周樸園的吃驚與緊張。)

魯:老爺,你想見一見她么?(慢速。魯故意試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升調。表現周的慌亂與心虛。)

周: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平調)

魯:我要提,我要提,我悶了三十年了(快速升調。表現魯極度的悲憤以至幾乎喊叫。)

“三分文章七分讀”,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教給學生學習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語言是一門有聲的藝術,正如索緒爾所說:“在語言里,我們不能使聲音離開思想,也不能使思想離開聲音。”[5](P48)我們在授課時是“以讀代講、以講促讀”的教學思路,圍繞“讀”來推進教學,而不是大講特講。語文課堂上大膽鼓勵學生去誦讀,不僅可以充分展現學生的閱讀個性,還可以在誦讀中實現眼腦口耳一塊用,形成聽說讀寫齊步走的良好局面,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錢夢龍.錢夢龍與導讀藝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曹明海.語文教育學[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2.

[3]吳國新,吳偉昌.生本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對策[J].中學語文教學,2016,(2).

[4]高莉莉.高中語文誦讀教學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7.

[5]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責任編輯:周靜)

Recitation teaching is an excellent wa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but it is not optimistic in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We can hardly hear the sound of recitation in the whole Chinese classroom, which may be a failure of Chinese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recit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its meaning, the reasons for neglecting it and the methods of practice.

Chinese class; Chinese teaching; recitation

2016-06-11

劉傳菠(1985-),山東汶上人,文學碩士,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語文教學研究。

G623.2

A

(2016)04-0014-04

猜你喜歡
語速誦讀語感
國學周周讀
國學周周讀
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yǎng)的朗讀教學策略
說話人識別中語速魯棒性研究
如何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3:08:09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9:43
語速里的微妙心理
中方县| 梁河县| 博野县| 通化市| 时尚| 金塔县| 镇坪县| 岱山县| 华池县| 新昌县| 蒲城县| 固镇县| 虞城县| 蒙山县| 雷波县| 永寿县| 积石山| 牙克石市| 万盛区| 梁平县| 云安县| 新野县| 新沂市| 秦皇岛市| 会宁县| 巴塘县| 来凤县| 满城县| 清水县| 莒南县| 吐鲁番市| 高州市| 汾阳市| 隆子县| 汝阳县| 广元市| 河曲县| 邹城市| 桂阳县| 中江县| 马尔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