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蘇
近些年的“讀經熱”“國學熱”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讀經”和“讀書”之間是什么關系?經典誦讀在閱讀中又該處于怎樣的地位?
孔子認為學習比讀書廣闊
在孔子的話語體系中,與“閱讀”“讀書”最近似的概念是“學文”,它的上位概念是“學”??鬃訜o疑十分重視學習,《論語》開篇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鬃颖救藙t非常好學,而且非常自信,曾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p>
但孔子的所謂學,是比讀書大得多的概念。要言之,學之所指,大約相當我們現在所說的“行事做人”,也就是人的自我塑造。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薄百t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币虼?,他評價學生的好壞,居然和讀書沒什么關系。魯哀公問弟子中誰最為好學,他說是顏淵;理由呢,并不是書讀得多讀得好,而是“不遷怒不貳過”。不遷怒是善于控制情緒,不貳過是善于總結經驗,都不是讀書的事兒。而“學文”在學里面的意義,反而不是十分重要:“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則以學文?!蹦耸切杏嘀?。
而且,在孔子的思想中,學或者學文似乎只是士君子之事,他的有教無類也只是在士君子的層面,跟“民”的關系不大。所以他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使知之當然就是不主張“民”多學習多讀書,因此古往今來一直就有人以為孔子有一定的愚民思想。之所以如此主張,是因為他認為人的先天條件決定了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學習:“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薄吧呱弦玻瑢W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弊詈笠痪湓捒梢苑g為:“有了困惑也不知道學習,民眾就是這個樣子?!?/p>
讀書在孔子教育體系中地位不高,可以理解為他更加重視身體力行,也可以理解為那時的書籍缺乏。到了荀子,學習的目的當然也是踐行君子之道,為賢為圣,但閱讀經典卻幾乎成了必由之路:“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币驗榻浀湓谒男哪恐杏兄粮叩牡匚唬骸肮蕰?,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p>
《書》《詩》《禮》成為經典,拜孔子整理所賜,所以荀子教學生,方能有條件強調讀書。人類社會的進步導致知識量增加,隨之出現更多的書籍,因此,學習越來越重視書籍的作用,是一般性的趨勢。
理學家重視體悟甚于讀書
“學”在朱熹的理學體系中,也是很重要的概念,具體使用時和“格物”的意思近似。
他將學分為小學和大學,小學“教之以事,如禮樂射御書數及孝弟忠信之事”。大學則“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為忠信孝弟者”。小學、大學的區(qū)別是年齡階段的區(qū)別,更是學習內容的區(qū)別。小學主要學習禮樂御書數等技藝及規(guī)矩,大學階段則格物致知,探究道理;至于忠信孝悌這些基本的倫理,則大小學都得學。
讀書是學的從屬概念,所以朱熹說:“讀書乃學者第二事。”“讀書已是第二義?!蹦敲?,第一事第一義是什么呢?是致知窮理。人之所以要讀書,是因為“未曾經歷見許多,圣人是經歷見得許多,所以寫在冊上與人看。而今讀書,只是要見得許多道理?!敝祆浔救藢τ谧x書很重視,《朱子語類》有很多讀書心得和讀書方法。但在他的思想中,讀書作為格物的方法,始終只是第二事。另一種重要的格物方式,則是對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以及人物禽獸的直接觀察?!八^格物,便是要就這形而下之器,窮得那形而上之道理。”那首著名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明確表示了他更重視知識的生活來源。
即便如此,宋代的另一個理學大家陸九淵還不以為然,認為朱熹過于強調讀書,士子們把精力耗費在經典學習上是增加負擔,不能使思想純粹。因此他說:“學者疲精神于此,是以擔子越重。到某這里,只是與他減負。”如何減負?無非就是少讀書。他主張人心就是天理,盡心便是窮理,沉湎于各種經典乃是“大人不做卻要為小兒態(tài)?!蹦纤未疚醵?,他與朱熹在江西鵝湖寺辯論,朱熹認為教育學生須“令人泛觀博覽而后歸約”,陸九淵則認為“先發(fā)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覽”。講白了,就是一個人說要多讀書,一個人說不要多讀書。
名儒王陽明的思想和陸九淵一脈相承,認為心就是理,經典不過是心的記錄而已。他在《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反復強調《六經》與心的關系:“《六經》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六經者,吾心之記籍也;而六經之實,則具于吾心?!币虼?,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求六經之實于吾心”,而不是“考索于影響之間,牽制于文義之末”。
朱熹說觀物,陸、王說盡心,在宋明理學家的認識論中,體悟是比讀經更重要的學習方法,不少大儒的思想中甚至還具有明顯的反對多讀書傾向。
讀經何以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
這種情況在清代發(fā)生了根本改變,但關鍵原因并不是學問本身發(fā)展的結果,而是一場讓很多人痛不欲生的改朝換代。
明亡清興,在當時很多遺民逸老看來,不僅是國家顛覆,斯民涂炭,更是淪于夷狄,文明腰斬。公元1644年5月(明崇禎十七年四月)清軍入關,攻陷北京;次年5月,又攻陷南京,南明弘光帝被執(zhí)于蕪湖,后遭凌遲處死。八旗軍的鐵蹄短短一年間就碾碎了大明朝近300年的江山。創(chuàng)巨痛深的士子們迅速失去政治軍事的反抗之力,所能做的就是痛定思痛反思故國的文化到底出了什么問題。而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就是,空談心性的學風敗壞了世道人心,這種文化培養(yǎng)出的人才,只會“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這種反思一旦落實到學問層面,就是對經典的重視。如顧炎武就絕口不談心性,而主張知恥博文:“愚所謂圣人之道者,曰博學于文,曰行己有恥。士而不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而多聞,則為空虛之學。”博學于文也好,好古多聞也罷,無疑就得多讀經典。在宋明理學那里,天理人心是最本原的精神實體,經典只是它們的載體。王陽明對于二者的關系有形象的比喻:人心天理就像倉庫里的財物,經典只是賬本,那么,只要主人擁有這些財物且心中有數,賬本就可有可無。這個關系被顧炎武徹底倒了個兒:“古今安得別有所謂理學者,經學即理學也。自有舍經學以言理學者,而邪說以起。(全祖望《顧先生炎武神道表》)”因此,顧炎武年紀越大,越致力于研讀《六經》。而清初另一個著名思想家黃宗羲也說過:“讀書不多,無以證斯理之變化?!?/p>
清初知識分子這場意識形態(tài)的反思,根本的動因是亡國之恨,有明顯的政治訴求。但大清朝經過順、康、雍幾代的武功文治,不僅江山穩(wěn)固,甚至還表現出超越前朝的盛世之風。對于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的文人士子,前朝早已音容渺茫,他們既失去了政治復辟的動機,也找不到質疑現政權的合理性,但顧、黃那代學者反對空談心性、把掌握真理的途徑由體道變成詁經的學習方法卻被繼承下來。加之清代統(tǒng)治者高度鉗制思想自由,大興文字獄,知識分子討論現實、抒發(fā)己見都有殺頭之虞,揮霍才華的方式就只剩下了皓首窮經。葛兆光先生把以戴震為代表的經學家思路總結為:“把思想的依據回溯到古代經典,把經典意義的根據落實到字句,把字句的意義經過歷史語言學的確定(《中國思想史》第二卷)?!边@就是所謂的考據學。失去了問題意識的考據學,勢必越來越細碎繁瑣,難免墮于標榜智力或賣弄學問。在這個大前提下,不管為學動機有何不同,研究方式有何區(qū)別,古代經典都居于核心地位。至此,學習就完全成了讀經,學習與讀書之間幾乎劃上等號。
而且,理學心學考據學都只是思想家、學問家層級的事情,對于未及晉身的莘莘學子,經典早就具備了非同尋常的意義。明清兩代,科考的主要形式是寫八股文,而八股文的指定內容又是四書五經,且表達的觀點不能與朱熹相違。因此,只要在這條路上走,讀經就是學習的不二之選。很多人除了四書五經,什么書也不讀?!度辶滞馐贰分S刺范進雖然中了舉人,卻連蘇軾是誰都不知道。不過在清代之前,學子有更多選擇余地,可以邊參加考試邊干別的,也可以取得身份后拋開教科書發(fā)揮自己的學問。陸九淵、王陽明等人都是進士出身,卻并未妨礙他們拋開書本談心性。只有到了清代,四書五經之外就幾乎沒有個人的思想空間,讀書人的一生才被徹底釘死在經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