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澤
“春風到處說柳青”。在紀念柳青百年誕辰之際,來自柳青故鄉(xiāng)——陜西省吳堡縣的作者為我們講述 《創(chuàng)業(yè)史》 第一部出版臺前幕后的故事。
一頓家常飯促成一樁“好姻緣”
1958年4月底,著名作家杜鵬程同志到北京出差,中國青年出版社的文學編輯去駐地拜訪他。閑聊中,杜鵬程談到,柳青完成了一部長篇小說的初稿。當時,柳青已出版了《種谷記》 和 《銅墻鐵壁》 兩部長篇小說,是一位很有影響的作家了,而中國青年出版社相繼出版了《紅旗譜》 《紅日》等革命歷史長篇小說,計劃在一兩年內(nèi)接著出版一批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長篇小說,這樣,柳青的這部小說就機緣巧合地進入了編輯的視野。5月12日,中國青年出版社“二編室”給柳青寫信,希望能得到柳青的支持,待這部長篇小說定稿后,交由他們出版?!岸幨摇笔侵袊嗄瓿霭嫔绲牡诙庉嬍遥次膶W編輯室。6月25日,柳青回信,婉言謝絕了出版社的請求。他覺得,小說第三稿還沒有寫完,寫完后,還要發(fā)表,發(fā)表以后才能談到出版問題,出書估計要在一年以后,甚至更遲。所以,不想過早地作出承諾,以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壓力。他讓出版社到時候再聯(lián)系。
為了盡快把這部小說“抓”到手,出版社安排社里“唯一科班出身”、最會跟作者打交道的文學編輯黃伊專程到長安縣皇甫村去拜訪柳青。臨行前,文學編輯室主任江曉天叮囑黃伊說:“這次到長安,只要能約到柳青的長篇小說,就是勝利,就應記大功!”黃伊見到柳青之后,還未開口,柳青就知道了他的來意。柳青在家里招待了他,還斟了兩杯酒,兩人邊吃邊聊,交談甚歡,順理成章地達成了合作意向,可謂一頓家常飯,兩杯知己酒,成就了一樁“好姻緣”。當然,這和柳青曾在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報社工作過也許有一定的關系。中國青年出版社是團中央的下屬單位,和中國青年報社是兄弟單位。有一份老感情墊底,話就好說了,事兒也就相對好辦了。
8月7日,柳青和出版社簽訂了 《約稿合同》。這是一份制式合同,出版方蓋的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約稿出版合同專用章”。柳青在約稿內(nèi)容的空白處填寫了“長篇小說”幾個字,并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填寫了具體的年月日。這份合同的簽訂,標志著柳青把長篇小說 《創(chuàng)業(yè)史》 正式許給了中國青年出版社。
《創(chuàng)業(yè)史》 第一部出版經(jīng)過
1958年10月初,中國作協(xié)召開了一次會議,會上安排了國慶十周年獻禮工作。會后,各出版社都準備獻大禮,中國青年出版社也不例外,將柳青的長篇小說作為獻禮的重點之一,列入了1959年的出版計劃,希望柳青函告書稿名稱、大約字數(shù)及交稿時間;同時,還鄭重地告訴柳青,出版社領導近期準備到西北各省走一圈,到時候會去長安縣拜訪他,以便進一步商談出書事宜。當時,柳青正準備重寫小說的部分章節(jié),就給出版社寫信,談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第一部草率從事,出版后遺憾很多,就很難寫好以后的主要部分,這樣對讀者也是不負責任的,不尊重的。至于‘獻禮,在刊物上發(fā)表就夠了。”柳青請出版社把這部小說從1959年的出版計劃里抹掉,改在1960年第一季度出版。
其實,《創(chuàng)業(yè)史》 最初不叫 《創(chuàng)業(yè)史》?!堆雍印吩驴?959年三月號的封底登了一則啟事:本刊自四月號開始發(fā)表柳青新著長篇小說“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稻地風波”,約半年載完。小說如期于1959年第4期 《延河》月刊開始連載,到第11期載完。剛開始,書名是 《稻地風波》 (《創(chuàng)業(yè)史》 第一部),從第8期開始,去掉了“稻地風波”四個字,直接叫“《創(chuàng)業(yè)史》 第一部”,并于版面右下角發(fā)了一個說明:從本期起,柳青同志接受讀者的意見,取消“稻地風波”書名,改叫“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
《創(chuàng)業(yè)史》發(fā)表后,為了更好地修改,柳青請出版社把社會各界對 《創(chuàng)業(yè)史》 的批評意見收集起來,最好能剪貼起來。出版社安排資料室認真收集整理以后,安排王維玲同志去長安親自交給了柳青。
1960年1月23日,柳青把小說上卷的修改稿寄給出版社,同時告訴出版社,下卷的修改稿要遲一些,爭取2月底3月初寄出。一是因為二十二章要推倒重寫,二是因為哮喘病發(fā)作,如果住院了,寄稿時間還要更晚一些。出版社非常體諒柳青,說時間由柳青自己安排,并表示,收稿后,出版社會盡量抓緊,爭取又好又快地出版。3月初,出版社一收到小說的下卷,就按急件付排了。為了抓緊時間,力爭在7月份第三次全國文代會召開之前出版這部小說,文學編輯室和計劃、印刷部門還開了個會,大家達成共識,力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拖延時間。
《創(chuàng)業(yè)史》正式出版之前,為了配合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宣傳,出版社想發(fā)一條新書出版消息,柳青本來不愿意在出書前過早地宣傳,但考慮到出版社的需要,就勉強答應了,但是要求出版社只做“簡單的介紹或公開的宣布就可以了”。
《創(chuàng)業(yè)史》 清樣出來以后,出版社對幾個地方的用詞提出了修改意見,并陳述了修改理由。之后,柳青就 《創(chuàng)業(yè)史》 出版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關于封面設計,美編室設計了幾個草圖,柳青認為“天藍色較佳”,“米黃色和橘黃色配在一起比較好看”。關于 《創(chuàng)業(yè)史》 內(nèi)文用紙,柳青希望采用像 《風雨的黎明》 那樣的薄紙,擔心紙厚了難看,也不方便攜帶。出版社給柳青郵寄了《我們播種愛情》 《草原烽火》 等不同小說的不同版本,供柳青參考。柳青希望 《創(chuàng)業(yè)史》用36開的小開本,說這樣可以裝在衣兜里,便于讀者攜帶。36開本是非常罕見的開本,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尚無先例,但既然柳青有這個要求,出版社就滿足了。關于書脊的格式、顏色、字體以及“出版說明”應該放的位置,柳青都做了詳細的交代。最后,柳青叮囑出版社,付印前,書的封面、內(nèi)封面、引言、出版說明、內(nèi)文,他要從頭到尾再看一遍,寄大樣時,希望從扉頁到最后一頁全部寄給他。他還說,書付印時,真想親自到北京去一趟,可惜因為家中要修理院墻,時間上有沖突,實在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