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維波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獨立地進行學習的一種能力。 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
【關鍵詞】自學;興趣;自信心;習慣
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獨立地進行學習的一種能力。
大綱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p>
為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們必須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某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chǎn)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tài),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下列辦法來激發(fā)學生自學的興趣:
以疑激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欲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是,我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學會設疑,釋疑。
如教《一分試驗田》一文,讓學生根據(jù)題目來設疑:“誰種一分試驗田?為什么要種一分試驗田?一分試驗田有多大?怎樣種?種的結果怎樣?”由于抓住主要的問題來設問,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學生學習情緒極佳,很快便弄清課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脈絡。
以境引趣: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對《梅雨潭》、《桂林山水》、《可愛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幻燈片,再現(xiàn)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配樂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高了。
以讀生趣: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情,使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
2.樹立自學的信心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誤問題,閱讀相關的課外書,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讓他們自己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可講可不講而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目、動腦。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不同程度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3.教給自學的方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的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地把“鑰匙”——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zhí)鑰匙,去打開語文的知識大門,讀懂各類文章。
如《少年閏土》一文的教學,我設計了多種練習,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做練習,通過外貌看特點,理解語言知特點,分析動作抓特點,體會心理明特點,對比之中想特點,最后歸納出:閏土是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干,勇敢、機智的農(nóng)村少年。在此基礎上及時引導學生歸納讀寫人文章時,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來抓住人物的特點。
對《飛奪瀘定橋》一文的教學,則讓學生圍繞“怎樣飛”“怎樣奪”這兩個重點去讀課文,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讀懂課文。憑借這課的教學,讓學生明確:讀寫事的文章時,應住抓事情的經(jīng)過這一重點去品詞品句,精讀有關片段,弄懂課文。
有的課文各段內(nèi)容的寫作方法相似,就精講一段,啟發(fā)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去自學其它各段,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對《蛇與莊稼》一文的教學,先精講第一段,讓學生了解蛇與莊稼的關系,接著讓學生運用分析“蛇與莊稼”的關系的方法自學第二段,老師適當加以點撥,讓學生弄清楚貓與苜蓿之間的復雜關系,最后放手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獨立自學第三段,弄明白隨地吐痰與人生病的復雜關系。在引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課外閱讀得到的知識,舉了不少例子。可見,學生對某些事物相互聯(lián)系的規(guī)律已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指導學生讀書,他們的自學能力又有了提高。
除了教會學生對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外,還教學生通過對重點詞或重點段落的理解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還教會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或重點段落的理解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還教會學生給文章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等。
方法是能力核心核心因素,要把學習方法轉化學習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反復實踐,所以我常常選擇不同類型的短文,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自學,讀懂短文,在班里還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定期交流學習經(jīng)驗,使同學們能互相學習,通過長期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4.培養(yǎng)自學的習慣
大綱指出:“教師要按照各個年級的教學要求,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和檢查作業(yè)的習慣,看書報和聽廣播的習慣,勤動筆的習慣。
因此,我常跟學生講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的好處,讓他們明確要培養(yǎng)哪此好的自學習慣,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納入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貫穿于平時聽說讀寫訓練之中,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細心培養(yǎng)并持之以恒,直到學生養(yǎng)成好的自學習慣。
任何的習慣的形成,都必須經(jīng)過持久的強化訓練。所以,我堅持引導學生在語文園地里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做到習慣成自然。此外,還經(jīng)常表揚有良好自學習慣的同學,讓他們介紹自己的做法,使同學的學有榜樣,趕有對象,從而促進同學們良好自學習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