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英,鐘璐穎,張建梅,杜春萍
間歇導尿患者并發(fā)急性附睪炎的護理①
蔣紅英,鐘璐穎,張建梅,杜春萍
目的總結間歇導尿患者發(fā)生急性附睪炎的護理。方法對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發(fā)生急性附睪炎的12例脊髓損傷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患者改保留導尿,加強心理護理、飲食及飲水指導,規(guī)范用藥,急性附睪炎均得到有效控制。結論間歇導尿患者發(fā)生急性附睪炎后通過積極治療,采取相關護理措施后,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脊髓損傷;間歇導尿;急性附睪炎;護理
[本文著錄格式] 蔣紅英,鐘璐穎,張建梅,等.間歇導尿患者并發(fā)急性附睪炎的護理[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1): 123-124.
CITED AS:Jiang HY,Zhong LY,Zhang JM,et al.Nursing for acute epididymitis during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7,23(1):123-124.
神經(jīng)源性膀胱護理指南指出,早期進行間歇導尿是膀胱訓練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協(xié)助膀胱排空的“金標準”[1],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可降低尿路感染率[2]。但間歇導尿也能導致泌尿系和生殖系統(tǒng)感染[3],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F(xiàn)總結本科間歇導尿患者發(fā)生急性附睪炎的護理體會。
1.1 一般資料
本科2013年8月到2016年2月共收治脊髓損傷患者420例,符合間歇導尿條件的305例患者均采用間歇導尿,其中12例發(fā)生急性附睪炎,占間歇導尿患者的3.93%。發(fā)生在間歇導尿1周內(nèi)的2例,1~2周的5例,2~4周的5例。
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陰莖腫脹,單側或雙側睪丸腫脹、陰囊皮膚皺褶消失、皮膚發(fā)紅、皮溫高,5例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由于感覺缺失,患者無法感知有無疼痛不適。
1.2 治療
確診后,立即遵醫(yī)囑停止間歇導尿,改保留導尿;膀胱沖洗每天2次,保留導尿護理每天2次。對于發(fā)熱患者,遵醫(yī)囑予左氧氟沙星400 mg靜滴,每天2次。
經(jīng)2~4周積極治療,所有患者急性附睪炎均痊愈,無發(fā)展為慢性附睪炎者。
3.1 發(fā)病原因
附睪炎是男性生殖系統(tǒng)非特異感染,致病菌多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淋球菌等[4],多經(jīng)輸精管逆行進入附睪。因輸精管開口位于尿道內(nèi),泌尿系統(tǒng)感染是脊髓損傷患者并發(fā)急性睪丸炎的主要原因[5]。在間歇導尿過程中,如未按要求實施手衛(wèi)生、操作中手污染導尿管、放尿時尿管末端觸及被污染的小便器、拔除尿管時導尿管末端高于膀胱等,均可使細菌逆行,通過尿道到達附睪,引起附睪炎。另外,如清洗肛門及外陰的用物未分開使用等所有可能引起脊髓損傷患者發(fā)生尿路感染的原因,均可導致急性睪丸炎。
3.2 護理對策
3.2.1 心理護理
間歇導尿患者一旦發(fā)生急性附睪炎,為減輕局部癥狀、防止加重感染,會暫時停止部分康復治療,并改為保留導尿。要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告知可能引起急性附睪炎的原因,積極配合治療。
3.2.2 保留導尿護理
確診為急性附睪炎后,應停止間歇導尿,改為保留導尿,以免反復插管加重感染或影響愈合;行尿管護理;并遵醫(yī)囑予生理鹽水500 ml行膀胱沖洗;如尿液混濁、有沉淀或臭味等尿路感染征兆,可予生理鹽水500 ml行膀胱灌注;保持24 h尿量在2000 ml以上,注意觀察尿液顏色、性質;對于無癥狀菌尿,鼓勵患者多飲水。在治療或翻身時,注意導尿管的固定,防止牽拉,以免引起尿道損傷;使用抗返流的尿袋,保持尿袋低于恥骨平面,防止尿液逆流。
3.2.3 局部護理
因患者損傷平面以下感覺喪失,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處皮膚的顏色及腫脹情況,尿道有無流膿等;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每天用溫鹽水沖洗會陰部2次;內(nèi)褲宜寬松、透氣,并用毛巾或者陰囊托將陰囊托起,防止下垂加重局部腫脹;腫脹部位可予50%硫酸鎂或者六合丹(本院中醫(yī)科自制中藥,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外敷。
3.2.4 用藥指導
遵醫(yī)囑早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6]。對有全身癥狀患者,應留取尿培養(yǎng),根據(jù)藥敏實驗結果調整抗生素。本組患者均使用左氧氟沙星靜脈滴注治療。告知患者及家屬藥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取得其配合。
3.2.5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海鮮等刺激性食物。多進食冬瓜、海帶等有利濕散結作用的食物,可加速炎性結節(jié)的消散,加速康復[7]。
間歇導尿是脊髓損傷患者膀胱排空的金標準,在截癱患者膀胱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明顯減輕患者的尿路感染率[8],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9],有利于患者重返社會。間歇導尿便于患者及家屬掌握,但方法不當也會導致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急性附睪炎的發(fā)生與操作方法有密切關系,應加強對間歇導尿患者及操作者的健康教育。指導操作者要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操作中遵守無觸摸式原則、充分潤滑導尿管,避免污染尿管末端,防止尿液逆流進入尿道;清洗外陰的用物要嚴格專用等?;颊咭惨鶕?jù)具體的情況適時調整飲水計劃,保證24 h尿量在1500~2000 ml。每天觀察患者外陰腫脹消退情況。有文獻報道,脊髓損傷患者存在心理性和反射性勃起,等勃起消退后再進行導尿,能夠減少尿道損傷的發(fā)生率[10],從而降低尿路感染及急性附睪炎的發(fā)生率。急性感染后遷延不愈者可發(fā)展成慢性附睪炎,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1],發(fā)生急性附睪炎后應積極處理。
間歇導尿患者關于泌尿系感染等報道較多,但生殖系統(tǒng)并發(fā)癥相關報道較少,有待繼續(xù)探討。
[1]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脊髓損傷康復專業(yè)委員會,國際脊髓學會中國脊髓損傷學會,中華醫(y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尿控學組.脊髓損傷患者泌尿系管理與臨床康復指南[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4):301-317.
[2]藍佼暉,蘭柳華,梁聲,等.間歇導尿和留置尿管發(fā)生尿路感染率的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3):234-235.
[3]滕立英,申紅梅,王瑩,等.兩種間歇導尿消毒法對男性脊髓損傷性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礙患者尿路感染發(fā)生率影響的對比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5,24(9):3-6.
[4]王琴,何金軍,邵焓.急、慢性附睪炎60例的護理體會[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4(2):109-110.
[5]楊彩霞,徐麗茹.脊髓損傷并發(fā)急性睪丸炎的護理[J].內(nèi)蒙古醫(yī)藥,2013,32(27):166-167.
[6]張濤,金訊波.急性附睪炎的診治[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0,38 (3):3-6.
[7]樊玲麗.青敷膏外敷治療急性附睪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甘肅中醫(yī),2011,24(2):2-3.
[8]張建梅,曾曉梅,杜春萍.間歇導尿技術控制脊髓損傷尿潴留患者尿路感染的療效觀察[J].華西醫(yī)學,2010,25(8): 1566-1567.
[9]孫麗,張玲芝.間歇性導尿術在神經(jīng)源性膀胱中的應用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2B):38-40.
[10]曹艷.脊髓損傷患者性功能障礙的心理干預[J].中國性科學,2009,18(7):38-39.
[11]向生剛,梁紹飛.慢性附睪炎臨床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3):130-132.
Nursing forAcute Epididymitis during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JIANG Hong-ying,ZHONG Lu-ying,ZHANG Jian-mei,DU Chun-p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Rehabilitation,Huaxi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41,China
DU Chun-ping.E-mail:dcp118@163.com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for acute epididymitis withi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MethodsFrom August,2013 to February,2016,twelve patients suffering acute epididymitis withi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were reviewed.Results Epididymitis was cured in all the patients after retention catheterization,psychological nuring,diet and drinking guide,reasonable drug use,etc.ConclusionAcute epididymitis withi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can be controlled by appropriate medication and nursing.
spinal cord injury;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acute epididymitis;nursing
10.3969/j.issn.1006-9771.2017.01.029
R697
B
1006-9771(2017)01-0123-02
2016-05-04
2016-06-01)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康復醫(yī)學中心,四川成都市610041。作者簡介:蔣紅英(1977-),女,漢族,四川成都市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康復護理工作。通訊作者:杜春萍。E-mail:dcp1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