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明豪 李寶杰 李瑞雪 夏文煒 夏景富*
1.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1;2.貴陽中醫(y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中醫(yī)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臨床研究概況
龍明豪1李寶杰2李瑞雪2夏文煒3夏景富1*
1.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1;2.貴陽中醫(y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以乏力、長期疲勞為主要癥狀的疾病,中醫(yī)治療該病有一定的優(yōu)勢,筆者從中醫(yī)辨證論治,從刮痧治療、臍療、膏方治療、針灸治療、推拿療法6個方面就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研究概況予以概述,以饗同道。
慢性疲勞綜合征;中醫(yī);臨床研究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乏力、長期疲勞為主要癥狀,持續(xù)時間大于6個月以上,常伴有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抑郁、頭痛、咽喉疼痛、肌肉關節(jié)痛等癥狀的一組癥候群。該病年患病率在美國是1.78%~6.31%,我國香港為6.3%,CFS患者不能從事工作的比例是37%[1-2]。由于目前CFS發(fā)病率較高、預后較差及其帶來的醫(yī)療支出,CFS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3]。中醫(yī)古籍文獻尚無“慢性疲勞綜合征”之病名記載。按照相關癥候,當屬 “虛勞病”范疇。稟賦不足,先天失養(yǎng),飲食不節(jié),脾胃受損,勞逸失度,情志內傷,心脾氣血不足,肝失疏泄及腎精不足是其發(fā)生發(fā)展的病機。
李虹等[4]運用六味地黃丸合逍遙丸治療CFS 63例,到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24%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68.25%。李夢婷[5]采用升陽益胃湯合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CFS40例,總有效率100%。高靜等[6]選取肝郁脾虛型疲勞綜合征35例,施以溫膽湯合四逆散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91.43%,優(yōu)于對照組74.29%。陳鋼等[7]將CFS辨證分為肝郁脾虛、氣血兩虛、肝腎虧虛三型,根據證型辨證論治,治療組總有效率90.0%,優(yōu)于對照組67.5%。劉洋等[8]選取42例CFS,運用疏肝養(yǎng)血方,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8%的結果。曾耀明[9]采用升陽益胃湯治療選取56例CFS,運用升陽益胃湯治療,治愈34例,好轉1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5.7%。江琪[10]運用中藥湯劑與單純康復訓練對比,方用補中益氣湯和歸脾湯,治療35例CFS后,得到治療組總有效率97.14%,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7.14%的結果。陳大清等[11]選取36例肝郁氣滯、脾腎兩虛型CFS患者,予敦煌葆元湯口服治療,總有效率為94.4%。何進等[12]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隨機將62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1例,治療組予芪膠生血湯口服,治療組予黃芪精口服液口服,治療組總有效率96.77%,優(yōu)于對照組83.87%。
嘉士健等[13]將CFS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單純透灸浴足,治療組采用經絡刮痧配合透灸浴足,觀察治療后VAS評分、FS-14評分,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情緒療效比較顯示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有效率分別為93.3%、60.0%,臨床療效比較顯示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有效率分別為 96.7%、66.7%。李成田等[14]用刮痧療法,操作部位選取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心脾兩虛型著重按心、脾兩俞,肝腎虧虛型著重按肝、腎兩俞,肝郁脾虛型著重按肝、脾兩俞,其總有效率達94.7%。
王棟等[15]將126例CFS患者隨機分為針刺臍療組、針刺組、臍療組,每組42例,對應各組分別施以針刺加臍療、單純針刺、單純臍療治療。3組有效率分別為92.9%、78.6%、83.3%,針刺臍療組明顯優(yōu)于其他兩組。張越林[16]采用敷臍療法治療CFS,以益氣升陽、滋陰養(yǎng)血、扶正祛邪為總治療原則,制作扶正祛邪貼治療,結果總有效率達87.50%。
王雅娟[17]認為青年慢性疲勞綜合征以脾胃虛弱為本,肝郁氣滯為因,虛實夾雜,纏綿難愈,治當益氣健脾、疏肝理氣為主,需長期服藥調養(yǎng),身心兼顧。自擬健脾解郁消疲膏治療青年慢性疲勞綜合征,服用3個療程后有效率達86.7%。黃梅等[18]將120例氣血虧虛型CFS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予以口服芪膠膏、八珍顆粒,得到治療組總有效率93.33%,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81.67%的結果。趙雯雯等[19]根據貴州省國醫(yī)大師劉尚義教授的臨床經驗,從中醫(yī)從陰引陽,從陽引陰,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指導原則研制出龍鳳呈祥膏,治療臟腑功能衰退、肝腎不足之男子CFS,取得良好的療效。
蘭彩虹等[20]將60例CFS患者分為艾灸組和針刺組,每組30例,艾灸組施以艾柱灸療法,針刺組施以普通針刺療法,通過治療兩組《疲勞評定量表》積分值均明顯降低,其中艾灸組有效率96.67%,針刺組有效率93.33%,盧晨等[21]選取133例CFS,將其隨機分為針刺組47例,針刺加艾灸組44例,非穴位組42例。針刺組選取關元、足三里、太沖、百會、三陰交等穴位;針刺加艾灸組選取膻中、合谷、太沖、三陰交進行針刺,選取百會、氣海、關元、足三里進行溫針灸治療;非穴位組在上述穴位周圍1~2cm處施以普通針刺。結果顯示:組內比較,針刺組及針刺加艾灸組治療后在體力疲勞、腦力疲勞積分及疲勞總積分方面與治療前有統(tǒng)計學差異(Plt;0.05),平均分明顯降低;組間對比,治療后針刺組及針刺加艾灸組相對于非穴位組在上述3項指標方面平均分降低,有著統(tǒng)計學差異(Plt;0.05);組間對比,治療后針刺加艾灸組的體力疲勞積分及疲勞總積分相對于針刺組有著統(tǒng)計學差異(Plt;0.05),平均分降低。李靜[22]選取32例CFS患者,對其進行交替治療,治療穴位分別選取關元、足三里、四神聰和華佗夾脊穴等??傆行蔬_90. 6%。閻虹等[23]選取百會、內關、足三里為主穴,在中醫(yī)辨證論治原則上進行穴位加減,觀察治療結束后Bell氏積分,得到治療總有效率為92.1%的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1)。鄭盛惠等[24]將60例CFS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治療采用俞募配穴加用長蛇灸,對照組只是采用俞募配穴針灸的療法。結果治療組總有效63.3%,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41.4%。陳秀玲等[25]對治療組選取關元、氣海穴,采用艾條以溫和灸的方法治療CFS,對照組予以口服維生素類制劑,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3%優(yōu)于對照組為66.67%(Plt;0.01)。陳曉琴等[26]選取CFS患者38例,采用清艾灸條灸其涌泉穴,治療7d后總有效率達97.4%。
范宏元等[27]采用彈撥法,沿著CFS患者的膀胱經進行治療,總有效率為91.2%。劉長征等[28]對90例CFS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分成推拿組,太極拳組,氟西汀組各30例,每組對應采取傳統(tǒng)推拿手法、太極拳功法訓練以及口服氟西汀治療,推拿組總有效率 93.3%,太極拳組80.0%,氟西汀組 73.3%,各組患者的血清MDA含量和治療之前相比較均有降低(Plt;0.05),SOD、GSH-Px 活性推拿組、太極拳組較治療前升高(Plt;0.05),推拿組升高更明顯。姚斐等[29]對62例CFS患者進行隨機臨床對照試驗,其中推拿組32例,教育組(CBT組)30例,10次/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組內對比顯示兩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積分均有降低;組間對比顯示兩組治療后PSQI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lt;0.05)。結論提示推拿綜合治療從多個角度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唐農等[30]將100例亞健康腦力疲勞狀態(tài)門診就診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施以艾灸療法,對照組施以推拿療法,每組各50例。觀察組操作方法為使用普通艾條以溫和灸的方式灸印堂、神闕二穴,對照組操作方法為使用推拿療法施于頭面及腰背部,兩組均治療4個療程后,對比其疲勞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及工作效率評分,組內比較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療程結束后組間比較顯示無統(tǒng)計學差異(Pgt;0.05)。說明兩種療法能有效改善該病的癥狀,提高患者的工作效率。
目前治療CFS并且見諸報道的方法有很多,但均屬于非特異性的療法,比如藥物、行為、營養(yǎng)以及有氧運動療法等。對于此病的病因病機研究目前尚處于討論階段,尚待深入研究。目前中醫(yī)對于CFS的治療,主要基于具有中醫(yī)特色的辨證論治指導下的內治和外治,內治法包括中藥湯劑、散劑,外治法包括針灸、穴位注射、臍療、刮痧、拔罐以及推拿等。中醫(yī)對于治療CFS的治療,主要是綜合調整機體內在機制、激素、神經以及體液等系統(tǒng)的相互之間的有序運行。中醫(yī)在治療CFS上有其優(yōu)勢,但CFS中醫(yī)診療標準及療效評價標準,發(fā)病流行病學資料,治療方法尚未達成一致,一些療法頗為繁瑣,中藥飲片的口感不好,如此種種,極大的制約中醫(yī)藥在CFS患者中推廣應用。總之,中醫(yī)藥在治療CFS方面具有其獨到的優(yōu)勢,但仍要進一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首先,進一步加強CFS在中醫(yī)領域的流行病學研究;其次,制定中醫(yī)辨證分型、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進而,針對CFS進行多中心、大樣本、隨機臨床對照試驗研究,為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治療CFS提供詢證醫(yī)學的證據;最后,發(fā)揮中醫(yī)藥在外治法及治未病方面的優(yōu)勢,積極深入挖掘有效的外用中藥制劑及外治法,有效地預防和治療CFS。
[1]Holmes GP,Kaplan JE,Gantz NM,et al.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J].Ann Intern Med,1988(108):387-389.
[2]Fukudak,Straus SE,Hiekiej,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Ann Intern Med,1994,121(12):953-955.
[3]姚歡,覃洪貴,王瑞新,等.逍遙散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研究的方法學及報告質量評價[J].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5(4):471-478.
[4]李虹,鄭小偉,包素珍.六味地黃丸合逍遙丸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6):51-53.
[5]李夢婷.升陽益胃湯合柴胡疏肝散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36例[J].浙江中醫(yī)志,2016(1):38.
[6]高靜,龐敏.溫膽湯合四逆散治療肝郁脾虛型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信息,2016(1):72-75.
[7]陳鋼,盛昭園,陸瑾.辨證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4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yī)藥,2011,43(3):46-47.
[8]劉洋,彭玉清,葛辛,等. 疏肝養(yǎng)血方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2):270-271.
[9]曾耀明.升陽益胃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56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3,32(6):408.
[10]江琪.補中益氣湯合歸脾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yī)藥,2012,31(2):121-122.
[11]陳大清,梁玉杰,段永強,等.敦煌葆元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36例臨床觀察[J]. 甘肅醫(yī)藥,2011(4):220-222.
[12]何進,羅志敏,張燕.芪膠生血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西部醫(yī)學,2010(7):1201-1202,1205.
[13]嘉士健,陳娟,黃翠華,等.經絡刮痧配合透灸足浴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臨床觀察[J].河南中醫(yī),2016(12):2211-2213.
[14]李成田,呂杭州.刮痧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38例[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4):427-428.
[15]王棟,林憲軍.針刺配合臍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J].針灸臨床雜志,2010(10):29-30.
[16]張越林.敷臍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32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00(01):14.
[17]王雅娟.健脾解郁消疲膏治療青年慢性疲勞綜合征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0):120-122.
[18]黃梅,張燕,何進.芪膠膏治療氣血兩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120例[J].中國藥業(yè),2013,22(6):106-108.
[19]趙雯雯,衛(wèi)蓉.衛(wèi)蓉教授治療男子慢性疲勞綜合征驗案二則[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5(1):65-67.
[20]蘭彩虹,馮玲媚,楊碩,等. 艾灸與針刺五臟背俞穴治療CSF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18):49-51.
[21]盧晨,楊秀娟,胡潔. 針刺配合灸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針刺研究,2014,(4):313-317.
[22]李靜.針刺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32例[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7,34(5):652.
[23]閻虹,李忠仁.針灸辨證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國針灸,2003,23(4):197-199.
[24]鄭盛惠,鄭生智,吳玉娟,等.長蛇灸治療脾腎兩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臨床療效及對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3,31(11):2555-2557.
[25]陳秀玲,徐凱,周杰.艾灸關元、氣海穴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1,43(2):109-111.
[26]陳曉琴,江志秀,徐志鵬.艾灸涌泉穴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睡眠障礙38例[J].中國針灸,2013,33(5):450.
[27]范宏元,羅才貴,曹俊巖,等.循膀胱經彈撥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yī)藥,2009,32(6):40-41.
[28]劉長征,雷波.推拿對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氧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0(11):946-948.
[29]姚斐,房敏,姜淑云,等.經穴推拿對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睡眠質量影響的臨床研究[J].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559-561.
[30]唐農,鄔桂芬,雷龍鳴,等.艾灸與推拿對亞健康狀態(tài)腦力疲勞干預作用的臨床對比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6(3):519-522.
R255.5
A
1007-8517(2017)20-0060-03
貴州省科技合作計劃項目(黔科合LH字[2016]7520號)。
龍明豪(1984-),男,侗族,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民族醫(yī)學苗醫(yī)藥方向。E-mail:284283732@qq.com
夏景富(1972-),男,苗族,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生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醫(yī)、民族醫(yī)。E-mail:897910828@qq.com
2017-09-05 編輯:梁志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