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輝
摘 要:高中物理對于高中生來說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也是學習大學物理的基礎。研究高中物理高考解題策略,不僅可以給高中生指明高考答題的方向,還能夠提高物理教學水平。很多高中生在物理解題時都存在問題,比如沿用初中的解題方法,解題不懂得變通,解題思路不開闊等,需要引起高中物理教師的高度重視。對此,教師應積極研究高中物理解題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高中生的物理解題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中生;高考;解題策略;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33
高中物理作為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對于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緊密相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化和拓展,有利于高中生掌握更加豐富的物理知識與技能,提高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觀念,進而產生終身學習意識。同時,高中物理在高考中也占據重要地位,需要得到高中物理教師和高中生的高度重視。在當前高考形勢下,高中生必須要靈活掌握物理知識,活學活用,不能死記硬背,要在解題過程中有策略性,掌握解題的策略。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實質就是物理問題轉化為符合物理規(guī)律的數學問題的過程,關鍵是怎樣用物理方程表示相應的物理過程。 以往考生的高考物理成績偏低的原因也與解題技巧有關,很多考生缺乏物理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高考備考復習時一定要做出正確的指導,促進高中生輕松應對高考。下面,筆者主要探討高中物理高考解題的有效策略,希望給高中生提供幫助。
一、整理知識結構,構建體系框架
針對許多高中生對基礎性概念和定律掌握不扎實的情況,高中物理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整理知識結構,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找到各個物理知識的銜接點,逐步構建物理體系框架。高考物理在考生心中一直都被認為是比較難的,物理教師應該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發(fā)揮潛力,提高學習效率。整個高中物理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五大部分??忌挥袑⑦@些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夠在高考中舉一反三,輕松答題。比如在進行力學知識復習時,我為高中生制作了力學知識框架,目的是使學生提高對力學規(guī)律的全面理解。在框架內詳細介紹了三類力學知識: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其中又對這三類力學進一步劃分和歸納,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我還要求高中生以高中物理教材為基礎,穩(wěn)扎穩(wěn)打,要聯系實際,以知識復習為主,有效解決好概念不清、知識零亂、計算不準、原理模糊等問題。
二、優(yōu)化思維方式,掌握重點實驗
對于高中考生而言,他們的學習壓力比較大,要充分復習好各學科的知識,爭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那么,如何合理分配復習時間,提高物理復習效率,就成為了高中生應該思考的問題。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高中生的實際水平和認知狀況出發(fā),優(yōu)化高中生的思維方式,為學生選擇科學合理的復習策略。同時,物理實驗在高考中也是易考點,并以各種形式出現在考題里,需要高中生掌握重要實驗內容和結論。我在教學中會對高中物理實驗進行專題復習,為學生總結思路,當高中生在遇到相同類型的試題后可以快速反應,從而突破重點實驗題和計算題,確保學生抓住物理實驗得分點。比如驗證機械能守恒實驗,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打點計時器要穩(wěn)定的固定在鐵架臺上,打點計時器平面與紙帶限位孔調整在豎直方向,以減小摩擦阻力;應選用質量和密度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響相對減小,增大密度可以減小體積,可使空氣阻力減小。
三、研討高考試題,查漏補缺知識
在平時教學中,我要求高中生認真閱讀答題規(guī)定,按照要求作答,為高考答題做準備。我將歷年高中物理的真題作為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重要材料,因為這些真題不僅是對考試大綱的解讀,還是對物理知識的綜合概括,對高中生進行備考復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做題時我要求高中生規(guī)范使用數字、字母、符號等,盡量使用教材上的概念術語和原理,在規(guī)定區(qū)域內作答,并尊重習慣性寫法,提高答題的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由于高中生的學習能力不同,他們對于物理知識的領悟力也不同,因此高中物理教師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找到每個學生的弱點,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物理知識,從而增強應試能力。物理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巧妙審題,能夠從物理試題中找到已知條件和位置條件。一般來說,對于較簡單或一般難度的試題應閱讀兩遍;對于題干較長、信息量較大的綜合試題,審題應分三步:先粗讀,再細讀,三選讀,進而挖掘出隱含條件,找出各量之間的內在聯系。
四、做到精選精練,提高解題技巧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在高考物理復習備考中讓學生通過題海戰(zhàn)術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讓高中生對物理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因此,在總復習階段并不是題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精選精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進行訓練,逐漸掌握解題技巧。比如復習高中物理“電磁感應現象”知識時,對于高中物理尖子生,我會給他們適當安排一些難度較大的壓軸題訓練,以提高他們的物理綜合實力。例如,行駛中的汽車制動后滑行一段距離,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墜落并發(fā)出明亮的火焰;條形磁鐵在下落過程中穿過閉合線圈,線圈中產生電流。上述不同現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過程是什么?對于物理下等生,我會為他們設計一些難度適中的基礎題訓練,加強他們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對物理現象的認識。例如,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科學家是誰?發(fā)現電荷間相互作用力規(guī)律的科學家是誰?發(fā)現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規(guī)律的科學家是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同樣的道理,解題有法,但無定法。所以,我們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種不同的題,物理解題方法應隨題而變。
五、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解題策略對于高中生學習物理和決戰(zhàn)高考具有推動作用,學生只有掌握了物理解題策略,才能夠真正提高解題效率。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機會,深入拓展學生的潛力,使高中生的腦子真正活起來,通過解題獲得成就感。教師還要教會學生挖掘隱含條件,尤其是在做高考物理客觀題時,要突破思維定式,辯證、全面地思考問題,從而迅速篩選出最佳答案。
參考文獻:
[1] 李雙進.高中物理例題選取與解題策略[J]高中數理化,2015(2):42-43.
[2] 楊中甫.高中物理解題規(guī)范要求及策略指導[J]考試周刊,2014(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