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帥
摘 要: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中國的感恩教育歷史悠久。然而,當今社會,學校忽略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父母過分遷就子女,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的腐敗現(xiàn)象、嚴重的拜金主義等不良因素造成小學生缺乏社會公德心、缺少感恩意識。學校和家庭要協(xié)同起來,對學生開展各類感恩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各種良好的習慣,逐步形成文明禮儀。
關鍵詞:小學生;感恩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59
中國禮儀具有悠久的歷史,感恩教育源遠流長。在傳統(tǒng)文化歷史長河中,“羊跪乳,鴉反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等古訓,無不體現(xiàn)了知恩、報恩的美好情懷。然而,當今社會,因為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小學生缺乏社會公德心、缺少感恩意識。學校和家庭都應該對此高度重視,并協(xié)同起來,對小學生開展多種感恩教育,讓他們從身邊的事情感受到父母的操勞,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愛,從而逐漸形成“感恩”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從心底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一、家庭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為下班的父母送上拖鞋;為父母送上一杯熱水,坐上一頓可口的飯菜;在他們疲累時為他們?nèi)嗳嗉?、捶捶背。“生身之恩大于人,養(yǎng)育之恩大于天,百善孝為先”,身為子女必須感恩父母,是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操勞了大半輩子的父母,最終得到的只是滿頭銀發(fā)與布滿雙臉的皺紋。在我們身邊有許多贊美母親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燭光里的媽媽》《白發(fā)親娘》等愛的旋律中能讓學生逐漸從心底感受到父母給予孩子的是無私的母愛和父愛。家長應引導孩子通過一系列點點滴滴的小事體現(xiàn)自己的一種責任,這種責任在某種程度也是回報社會、回報家庭的感恩方式。
二、在活動中的感恩教育
學校的德育教育往往是使學生對身邊的生活中的瑣事缺乏感受,沒有在學生的心中播下感恩的種子。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就會慢慢地缺乏為別人著想、感恩別人的意識。
因此,在學校感恩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利用節(jié)日文化活動,倡導感恩教育,使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明悟感恩的意義,并努力嘗試從今后的生活中學學習感恩,增加對祖國、社會和父母的感恩之情。
(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學??梢悦磕甑母赣H節(jié)、母親節(jié)等節(jié)日為契機,開展“愛父母從身邊做起”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豐富活動的目的意義,讓學生感受父母義無反顧地呵護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艱辛和不易。讓學生明白父母不求回報的付出,最終源于無私偉大的父愛和母愛,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的想法是父母的笑容和對自己的肯定,父母的健康是孩子一輩子最大的愿望,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福。
(二)教師的教誨之恩
人一生,只有今世,沒有來世,知恩要趁早,報恩更要趁早。人的一生中除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還有教師的教誨之恩。 教師是學生人生道路的引導者、思想認識的幫助者,通過開展類似“感恩老師,我為老師送賀卡”等活動,讓學生懂得知恩、學會感恩,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從而激發(fā)學生更加熱愛老師、尊敬老師。對學生的感恩意識進行熏陶,促進他們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學生常懷感恩之心。我們這些后來人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wèi)這個職業(yè)的圣潔,用生命的痕跡激勵著學生真正從心底里感受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真正含義。
(三)社會的仁愛之心
中國從古至今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之古訓。教師應經(jīng)常讓學生讀一讀古人的愛國至理名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班級德育基地教育等活動為載體,逐步增強和激發(fā)學生“知恩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厚情感。學校不僅僅是傳播知識的主陣地,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去適應社會,對社會常懷仁愛之心,讓學生從心底感受最偉大的美德是熱愛祖國。作為祖國的兒女,我們的人生就是要以最優(yōu)的業(yè)績?nèi)セ貓笞鎳赣H,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祖國。
三、家校協(xié)同中的感恩教育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學生在家庭受到的教育要遠遠超過學校的教育。當今社會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孩子在物質(zhì)上的要求上總是有求必應,最終導致的結(jié)果只能是加快增長孩子的自私與貪欲。所以,學生的感恩教育需要家庭與學校緊密結(jié)合,才能收到良好的結(jié)果。學校可以定期發(fā)家校表現(xiàn)記錄卡,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總結(jié)自己的進步;教師向家長匯報學生的近期在校表現(xiàn);針對學生的進步,家長留下真誠、鼓勵的話語和發(fā)自肺腑的對教師的謝意,溝通了教師與家長的情感,密切了家校間的聯(lián)系。通過一段時間的家校共同教育,學生的感恩活動的開展得既扎實又有效。
四、校園環(huán)境中的感恩教育
校園文化是教育學生的主陣地,通過學校讀書走廊文化,利用一些重大節(jié)日,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表達出節(jié)日的喜悅,并在全校掀起一股 “好讀書,讀好書”的浪潮,讓全體師生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體會讀書的樂趣,領悟讀書的真諦,促進學生文明禮儀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教育,讓校園里無聲的墻壁說話,展示校園魅力,與同學們共同成長。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欲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使讀書活動成為促進感恩教育的基礎工程。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傊?,在進行感恩系列教育的同時,還要注重突出教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親身實踐,在享受過程的同時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升華思想道德的境界,從而使感恩教育的道德要求真正深入學生心靈,走向?qū)W生生活,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學會做人,傳遞感恩的正能量,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 陶志瓊.關于感恩教育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科學, 2004, 20(4):9-12.
[2] 吳春明.關于“感恩”與“孝親”的思考[J].中國德育, 2006(1):59-62.
[3] 周朝耀. 牽手“江南第一家:舞動感恩的心——淺談結(jié)合地方特色開展感恩教育的幾個措施[J]. 新課程(上旬), 2016(5):26.
[4] 張琦萍. 淺談感恩教育的幾種方式[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