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技藝社會史:傳統工藝研究的另一種視角

2017-01-17 01:44
關鍵詞:解釋性社會史經驗性

張 學 渝

(北京科技大學 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 北京 100083)

技藝社會史:傳統工藝研究的另一種視角

張 學 渝

(北京科技大學 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 北京 100083)

在手工藝復興的背景下,技術史研究衍生出了探討傳統工藝理論問題的需求。傳統的以解釋性技術為核心的技術史觀在解決經驗性技術問題時存在著理論上的“無奈”和實踐中的“乏力”等困境。技藝社會史的研究視角即是對這種需求和困境的回應。它摒棄解釋性技術史觀的唯一指導,承認技術的多樣性,采用整體性技術史觀考察經驗性技術問題,注重技術在地域、民族、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影響,注重“技”與“藝”的雙重功用,從而全面審視傳統工藝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

技藝社會史; 傳統工藝; 傳統技術; 經驗性技術; 技術史觀

中國有著悠久的工匠傳統,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工匠文化。19世紀,近代西方技術的傳入,打破了這種單一的工匠格局。整個20世紀,中國的工匠傳統與近現代西方技術進行著艱苦卓絕地摩擦與融合。自21世紀以來,手工藝復興的呼聲不絕于耳,學者們先后從不同角度提出“振興”[1]、“重振”[2]、“復興”[3-4]手工藝的觀點,并開始在學界內外形成共識。然而,傳統工藝研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仍然面臨很多問題。

一、問題的緣起:科技通史中的“無奈”

科學和技術是人類文明中十分特別的兩組文化現象。學者田松認為在人類文明的知識體系中,它們分別承擔著解釋世界和聯系世界的不同任務[5]。如果仔細梳理技術發(fā)展的歷史,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技術的發(fā)展被一股由暗轉明的力量牽引著----這股力量就是科學化。隨著近代“科學革命”的深入,科學和技術之間的交集越來越大,以致形成了一種新的技術類型----科學的技術。從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和本質性特征的角度,可將技術分為三種類型:本能性技術、經驗性技術和解釋性技術。

本能性技術又可稱為“技能”,主要指人運用本能所產生的技術,技術的產生與應用具有偶然性,人和自然的關系是順應與被順應。經驗性技術又可稱為“技藝”,指人運用身體所產生的技術,技術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人和自然的關系是改造與被改造。解釋性技術又可稱為“科學的技術”,主要指人運用身體的延伸物所產生的技術,因其擁有科學原理的解釋性特點,故有強大的預設性,人和自然的關系是征服與被征服。由于解釋性技術對現代人類生活影響最大,常常被直接冠以“技術”之名。上述三種技術類型分別廣泛存在于原始社會、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三種技術在歷史的演化中呈現出一種累加的現象(見圖1),即原始社會中存在本能性技術,傳統社會中存在本能性技術和經驗性技術,現代社會則三種技術同時存在。

圖1 三種技術類型的歷史累加現象

近代是傳統向現代過渡的時代,其中最重要的過渡即為經驗性技術到解釋性技術轉變、融合、消亡、保留的過程。技術史家辛格在《技術史》一書中將這種變化的過程描述為“從工藝訣竅向作為技術基礎的科學轉變”。他認為,17世紀中期,英國皇家學會的工作在這個轉變的開端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6]。而在中國,解釋性技術的產生完全得益于西方。西方的解釋性技術傳入中國,與中國的經驗性技術產生了艱苦卓絕的磨合,這個過程無亞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經驗性技術原理簡單表達復雜,發(fā)展至極后表現為對人力的苛求;解釋性技術表達簡單原理復雜,發(fā)展至極后則表現為對自然的苛求。因而,在以解放人力為口號的解釋性技術的沖擊下,“傳統技術”黯然失色于近現代社會。于是大部分經驗性技術在這場戰(zhàn)爭中“革”掉了自己的“命”。

隨著“傳統技術”的衰落,以至于現代的人們不禁會問:“傳統技術”有何現代意義?如果將求解的目光投向科學技術史將看到十分尷尬的局面:大多的科技史專著都刻意回避這個問題,以致出現“科技”概念廣義狹義混用的“無奈”[7]。生活在近代社會的人們也許不會對這一現象表現出疑問,也不用理會科技史家們的糾結,因為他們正享受著解釋性技術帶給他們的各種便利。然而,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正遭受著解釋性技術發(fā)展至極后表現出對自然苛求的種種惡果。

科技通史的這種“無奈”反映了技術史研究中的唯解釋性技術史觀現象。這種現象充分表露了人們在浩瀚歷史文獻和茫茫田野中搜尋解釋性技術信息的急迫心情。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一邊苦苦找尋著這個不是原生的技術基因,卻又一邊失落了自己原生的技術基因。

二、問題的凸顯:傳統工藝研究的“乏力”

“傳統工藝”一般被用來指稱那些依然被人們所使用著的“傳統技術”,是當代社會中最為典型的經驗性技術。傳統工藝研究的興起,應當是有識之學者對上述“無奈”的一種自覺應對行為。作為技術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傳統工藝研究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早在20世紀30年代,王振鐸、譚旦冏、許衍灼等老一輩學者就開始了傳統工藝的調查;50年代潘吉星、張秉倫等學者對造紙、印刷、金屬工藝方面展開了研究;到90年代在華覺明、譚德睿等學者的倡導下成立了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的成立標志著傳統工藝研究中“技術”流派的形成,它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指導下的“藝術”流派共同推進了傳統工藝研究的系統化。

在“傳統技術”問題上技術史界已經形成兩條成熟的研究路徑:其一,運用科技考古的方法對歷史遺留物(地上和地下文物)進行技術性信息挖掘,以回答物的制作工藝,連綴技術的發(fā)展脈絡;其二,運用田野調查、文獻分析等方法對傳統工藝現狀進行調查,以追蹤其歷史面貌,挖掘其歷史和現實價值。在實際運用中,上述兩條路徑均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解決了許多的“傳統技術”問題。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這兩個路徑逐漸凸顯了它內在的理論困境:研究初期,人們努力篩查那些具有“科學的技術意義”的傳統工藝信息;研究進行時,人們充分感到研究對象的獨特性;研究后期,人們強烈感到了用“科學的技術”的解釋性話語在傳統工藝闡釋中的“乏力”,對相關問題的深入最終還是得回到社會性語言的描述。對此華覺明先生曾感慨到:“過去我們單純從技術層面去研究傳統工藝,眼界是太窄了,知識結構有缺陷,缺乏一種整體的技術觀和技術史觀。”[8]

傳統工藝研究出現“乏力”和科技通史中的“無奈”是相通的,即解釋性技術觀唯一指導的影響。如果用“科學”天然地描述源自于近代西方社會的自然科學,無可厚非;但如果用“技術”天然地指代“科學的技術”“應用科學”等,則犯了一個歷史性錯誤。不得不說,時至今日,這個理論上的缺憾,應當被認真審思。我們在更理性地看待“科學”的同時,也應當更坦然地談論“技術”。經驗性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應當被認真看待。一種“整體的技術觀和技術史觀”正是目前傳統工藝研究從邊界走向新突破的一個方向。

三、問題的探索:技藝社會史——另一個視角

在中國古代技術研究中,不論是理論問題中所衍生的對“傳統技術”的現代意義的發(fā)問,還是實踐問題中兩條研究路徑最終趨向社會性信息的轉向,都共同指向了社會性信息在這一研究中的重要性。因此,歷史維度下“技術”“藝術”和“社會”將會成為新研究視角的考察重點。

1. 什么是技藝社會史

20世紀80年代,歷史學研究范式經歷了由政治史到社會史的轉向。政治史是一種朝代的、權力的、管理式的和貴族精英的歷史。政治史對技術史的最大影響即表現為唯解釋性技術史觀的形成。這一技術史觀充分捕捉技術的短期有效性、膨脹性、擴張性等信息,將技術的進步、無限擴大視為技術“發(fā)展”,強調技術的改造力,甚至有時使技術帶上一種政治使命感或社會革命感。而社會史與之相異,它以問題為中心,用綜合的、整體的、長時段的眼光去理解技術,還原或回歸技術所表達的人與自然關系中改造與被改造的聯系本質,挖掘技術改造力之外的文化的、群體的、地域的信息,實現自下而上的對人類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整體性思考。

對技術的整體性思考,是整體性技術史觀的核心。在筆者看來,整體性技術史觀至少應體現在以下兩方面。從技術的發(fā)展歷史看,整體性技術史觀包含了本能性技術、經驗性技術和解釋性技術的歷史觀,不應偏廢其一;從技術的組成要素看,整體性技術史觀體現技術主體(工匠)、技術載體(作坊)、技術物化(設計)、技術物化的過程(工藝流程)、技術物化的結果(器物)、技術物化的意義(器用)等諸要素在技術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不應遺漏其一??梢钥吹?在原理上整體性技術史觀和社會史是相通的。這種聯系“技術”與“社會”的思考方式,在部分技術史研究中也被廣泛運用,尤其是在近現代技術史研究領域[9],獲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為了實現對經驗性技術的歷史、現在和未來研究,倡導一種整體性技術史觀,筆者采用“技藝社會史”這一概念對之進行概括。顯然,二者既有聯系又相區(qū)別??梢院喴J為,如果“技術社會史”是以挖掘技術的經濟潛力,并由經濟影響帶動文化研究,那么“技藝社會史”則是以了解技藝的文化魅力,進而由文化回饋經濟。

由此,我們可以對“技藝社會史”下一個簡單的定義。所謂技藝社會史即是一種用整體性技術史觀來考察經驗性技術問題的一種研究視角?!凹肌笔菍夹g類型的規(guī)范,概念上包括所有的經驗性技術;“藝”指藝術、工藝,是在審美和造型上對經驗技術的規(guī)定。因而,“技藝”在這一視角中是一種寬泛的含義,它包括技藝的內核(即狹義的技術,如工具、配方、工藝流程等)和外延(即廣義的技術,如技術的主體、載體、設計實施過程等物質和非物質的信息)。可以看到,這一視角中的“技藝”是一種帶有屬性的社會力量。這種屬性以民族、地域、文化等方式具象化。以這樣的視角審視技藝,不單關注技藝是什么的問題,更關注技藝意味著什么的問題。

2. 技藝社會史何以可能

傳統工藝從本質上看是一種“非文字”[10]的知識體系。采用技藝社會史視角研究中國的傳統工藝,是由技藝內外兩方面因素決定的,即技藝內在本質的地方社會性特征和中國古代技藝實踐的“官科技”歷史環(huán)境。

技藝從本質上表現為地方社會性活動。這一點與科學產生于個人興趣截然不同。技藝的社會性特征對技藝的實施、效用與發(fā)展影響重大。一方面,技藝的實施是一種集體行為。不論是原料的獲取、工藝的實施,還是器物的使用,集體的行為和人群的作用都影響著技藝的產生、發(fā)展和變化。另一方面,技藝的效用有著非普世性特征。這種特征表現為強烈的地方性,并通過在對物質和文化的形成中產生影響而外化。因此可以認為,技藝是集某一地域自然特征的社會性表達。某一類技藝即表現為某一地域人們對自然的利用方式。這是同一技藝在不同時代的不同面相。與此同時,技藝這種地方社會性本質也規(guī)定了技藝變革的緩慢性,因而,在傳統工藝考察中,往往有著“尚古”的傾向,匠人用流傳許久的工具,運用符合時宜的材料,依據傳統的式樣、流程,制作典型的符合生活用度和審美趣味的器物。對一種工具、選材、工藝流程、器型等傳統的遵循,是一種集體的長時段融合行為。技藝的創(chuàng)新,正是發(fā)生在這種傳統基礎上的突破。

中國古代技藝實踐有著濃厚的官方傳統。學者丁海斌、王廣東、陳凡用“官科技”這一概念來描述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活動多由官方組織與實施的特點與現象[11-12]。該現象的核心,即表現為權力對技術的組織、控制、協調。該現象反映在文獻上,即為技藝類文獻的社會性信息傾向。一般認為《考工記》是記述戰(zhàn)國時期“手工業(yè)技術規(guī)范的總匯”[13],因而人們往往忽略了其“文化意蘊”[14]。除了文本中透露的文化意蘊外,還應當認識到,被納入書內的技藝均為圍繞政治活動而進行的技藝活動。這種帶有社會性信息的技藝類文獻到傳統社會晚期仍然存在,并且技術性信息隱藏嚴密。清代的各種匠作則例通常被用于還原傳統技藝,但學者王世襄曾明確指出:“清代匠作則例不以傳授技法而以經濟核算為主要目的”[15]。又如,《各作成做活計清檔》[16]是清代官辦手工技藝的最集中機構即清宮造辦處的器物制作文獻。大量《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表明,技術性術語作為意會知識并不被時人所記載,檔案記載的是大量的人員職務類信息。

技藝的內在特性和外部實踐歷史環(huán)境均表明,技藝并未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而是附著在權力、地域、文化等社會性因素中,技藝活動機構化、項目化、集中化,一個機構、項目就是一個“技藝共同體”。中國古代的主流造物思想,在某種程度上體現為一種集體的、官方的、時代的、社會的審美體驗,而民間的、個人的造物淹沒在這種大潮流中。

3. 技藝社會史能做什么

技藝社會史的研究對象非常廣泛,包括傳統社會中的傳統技術和現代社會中傳統工藝等經驗性技術及其相關人、事、物。比如,技藝類型、手工作坊、大型工場、工匠群體、器物等都可以是研究的對象。研究方法可以采用文獻、田野調查、遺址考古、訪談、美學等。研究的界限在整體性信息和精確性信息之間。技藝社會史視角在關注技術的發(fā)展(轉化、引進、增強、消失等)方面可以提供清晰的脈絡,而這一脈絡無法從技術本身的角度獲取。下面以清代以來西藏拉薩地區(qū)銅佛制作的例子對這個問題進行具體說明。

2010年,李曉岑、袁凱錚、葉星生、華覺明在西藏拉薩、昌都等地進行田野調查后發(fā)現, 拉薩地區(qū)銅佛像制作呈現“昌都工匠群”[17]的地域特征。 這一田野調查情況和歷史上西藏的銅佛制作分布相左。 明清時期西藏分為以拉薩為中心的衛(wèi)藏地區(qū)、以日喀則為中心的后藏地區(qū)和以昌都為中心的康巴地區(qū), 三個地區(qū)的金銅制造機構分別以“雪堆白”“扎西吉彩”“德格”為代表。 田野調查與歷史不相符迫使學者們開始尋找原因,期望找到其中的技術傳統演變原因。 隨后的研究發(fā)現,歷史上拉薩的金銅制造傳統經歷著由尼泊爾傳統到昌都傳統的轉變[18]。 自13世紀以來尼泊爾工匠成為西藏中部地區(qū)銅佛像制作工匠的主流, 18世紀中期開始興建布達拉宮等建筑,這促進了拉薩“雪堆白”金銅制作機構的形成,“雪堆白”的建立培養(yǎng)了一批當地藏族匠人,是藏族人自主意識增強的表現[19]。 至20世紀30年代十三世達賴喇嘛實施了遣散尼泊爾工匠全部啟用西藏本土工匠的政策,這時昌都地區(qū)的工匠開始大規(guī)模遷入拉薩。 受衛(wèi)藏地區(qū)的傳統“黑骨頭”觀念的影響,金銅工匠社會地位很低, 因此西藏民主改革后,許多拉薩本地金銅工匠逐漸淡出金銅制造隊伍; 而來自昌都地區(qū)的工匠并不受該觀念的影響,在隨后的發(fā)展中逐漸占據了拉薩大部分銅佛制作市場,即田野調查所發(fā)現的“昌都工匠群”。 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技術主體(工匠)轉變過程中,技術性的因素并未影響到工匠的分布, 反而是政策的、制度的、文化的因素在工匠分布過程中產生了絕對作用。

與解釋性技術相比,經驗性技術持續(xù)性長、更替慢,技藝的傳播往往更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響。因而,在面對經驗性技術的歷史變化中,應當充分考慮技術以外的因素對它的影響。技藝社會史的視角在回答技藝的流變問題上有很好的優(yōu)勢。

四、結 語

綜上所述,從學理性看,技藝社會史的視角肯定了技術的多樣性,它在充分認識了中國古代技藝的內外因素后,對“技術”和“藝術”的雙重關懷,是傳統工藝研究的一個突破方向,也是對造物史的完整回歸;從現實性看,該視角所提倡的對技藝的社會性信息的挖掘,不單是是對古人造物思想的再認識,更是對今人造物的再審思。拉近人與歷史、人與自然的距離是手工藝復興在恢復“有溫度”的手工和稀釋現代性意義之外的第三個意義。技藝社會史的研究視角無疑是這方面的一種有效努力。

[1] 華覺明. 傳統手工技藝保護、傳承和振興的探討[J].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3(1):6-10.

[2] 呂品田. 重振中華手工[J]. 裝飾, 2007(8):8-9.

[3] 李曉岑. 中國手工藝走向復興?[J].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3,35(6):59-65.

[4] 潘魯生. 工藝美術的復興[J]. 裝飾, 2014(5):30-34.

[5] 田松. 兩類文明的兩個體系[J].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2000(4):60-61.

[6] 查爾斯·辛格,霍姆亞德E J,霍爾 A R,等. 技術史:第Ⅳ卷工業(yè)革命(約1750年至約1850年)[M]. 辛元歐,譯. 上海:上??萍冀逃霭嫔? 2004:452.

[7] 張學渝. 《云南科學技術簡史》評介[J].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14(3):369.

[8] 華覺明. 傳統工藝研究、保護和學科建設[C]∥張柏春,李成智. 技術史研究十二講.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6:117.

[9] 姜振寰. 技術社會史引論[M]. 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7.

[10] 徐藝乙. 手工藝的傳統----對傳統手工藝相關的知識體系的再認識[J]. 裝飾, 2011(8):54.

[11] 丁海斌,王廣東. 論“官科技”及其對中國古代和近代科技發(fā)展的影響[J]. 學術界, 1991(2):92.

[12] 丁海斌,陳凡. 李約瑟現象的“官科技”解讀[J].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5(4):140.

[13] 杜石然,范楚玉,陳美東,等.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上)[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2:108.

[14] 戴吾三,高宣. 《考工記》的文化內涵[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12(2):6.

[15] 王世襄. 談清代的匠作則例[J]. 文物, 1963(7):20.

[16]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G].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17] 李曉岑,袁凱錚,葉星生,等. 西藏銅佛像制作“昌都工匠群”的考察[J]. 中國藏學, 2010(3):68-75.

[18] 袁凱錚. 西藏中部銅佛像制作工藝傳統的轉換----從尼泊爾傳統到昌都傳統[J]. 西藏研究, 2011(4):95.

[19] 張學渝,李曉岑. 拉薩“雪堆白”成立時間及其職能的初步研究[J]. 中國藏學, 2015(3):375.

(責任編輯: 李新根)

Social History of Techniques: Another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Study

ZHANG Xue-yu

(Institute for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In the movement of handicraft revival,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lead to the need for exploring the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The historical view of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ve techniques faces theoretical “resignation” and practical “weakness”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caused by experiential techniques. Accordingly,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history of techniques serves as a response to this request and dilemma, which abandons the singular guidance of the view of interpretative technology and acknowledges the diversity of technology. A comprehensive historical view of technology should be applied to explore experiential technology, 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ffects technology has on regional, national, cultural and social issues. Thus, the dual functions of “technology” and “technique” should be stressed so as to renew the historical and modern meanings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social history of technique;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traditional technology; experiential technique; historical view of technology

10.15936/ j.cnki.1008-3758.2017.01.003

2016-04-22

張學渝(1986- ),女,重慶人,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科學技術史研究。

N 031

A

1008-3758(2017)01-0015-05

猜你喜歡
解釋性社會史經驗性
腫瘤醫(yī)院感染患者革蘭陽性菌分布與耐藥性及經驗性抗MRSA的研究
降雨型滑坡經驗性降雨型閾值研究(以樂清市為例)
論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釋性控權”
英漢互譯中的認知隱喻翻譯探究
先驗性與經驗性的融合: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的實質
《法哲學原理》的經驗觀——兼論馬克思對概念的邏輯的經驗性批判
非解釋性憲法適用論
展現社會史研究的視角與方法——評《宋代社會史論集》
以社會史為基礎深化中共黨史研究的再思考
中國當代社會史的研究內容及關涉問題
绍兴县| 襄垣县| 阿克陶县| 义乌市| 宝鸡市| 婺源县| 宣汉县| 汽车| 上高县| 张掖市| 长岭县| 姜堰市| 南召县| 兴安县| 梁河县| 达孜县| 东源县| 通江县| 南江县| 仪陇县| 屏南县| 台北县| 阳朔县| 泗水县| 含山县| 张家港市| 陇西县| 郯城县| 昌吉市| 自治县| 铜山县| 新竹县| 建宁县| 耒阳市| 嘉义市| 卢龙县| 菏泽市| 潜江市| 郑州市| 乌拉特中旗|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