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要:本文對我國住房公積金現(xiàn)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在住房公積金現(xiàn)狀分析過程中,分析了住房公積金投資結構變化以及住房公積金的管理結構特點。對住房公積金問題分析,涉及公積金投資周期性及投資結構存在的問題,通過問題分析,希望尋求新的投資渠道,增加投資收益。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投資現(xiàn)狀;問題分析
1.住房公積金的投資現(xiàn)狀
1.1 我國住房公積金投資的結構變化
根據(jù)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的相關數(shù)據(jù),2015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額14549.46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2.29%,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總額89490.36億元,繳存余額達到40674.72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9.56%和9.79%。全年發(fā)放試點項目貸款65.50億元。其中,經濟適用住房15.61億元,棚戶區(qū)改造安置用房16.97億元,公共租賃住房32.92億元。年末國債余額42.77億元,比上年末減少6.09億元,減少比率12.46%。2015年發(fā)放個人住房貸款11082.6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8.10%;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2864.5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率80.80%,比上年末提高11.91個百分比。
“十二五”期間,發(fā)放個人住房貸款34761.04億元,年均增長30.40%。期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比“十一五”期末增長201.52%。個貸率從“十一五”期末的61.53%提高到的80.80%。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住房貸款逐年增加,而國債占繳存余額進一步減少,投資國債的空間被擠占。公積金投資更加集中于公積金的貸款和銀行的存款,公積金的投資變得更加簡單化。
1.2 我國住房公積金投資的周期性特點
經濟周期波動是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常見的現(xiàn)象,它表現(xiàn)為經濟周而復始地由擴張到緊縮的不斷循環(huán)運動。長期以來西方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在凱恩斯主義形成之前的一些主要經濟周期理論有:純貨幣周期理論、投資過度周期理論、創(chuàng)新周期理論、消費不足周期理論、心理周期理論和太陽黑子周期理論等等幾十種。這些經濟周期理論,從對回答經濟周期根源來說,可以分為外生經濟周期理論與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兩大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認,我國經濟增長在年度間的波動仍然比較頻繁和劇烈。對于住房公積金投資來說,不可避免地要在投資中考慮經濟周期性波動問題。這種封閉運作本身也是導致流動性管理的漏洞,產生資金來源和投資過分單一;公積金實行的是?。ㄊ校┑墓e金獨立運作,在各地區(qū)公積金資金不產生資金的拆借和流通,造成了嚴重區(qū)域不均衡,在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公積金貸款比率攀高,貸款規(guī)模逐漸加大,甚至造成繳存的資金不能滿足貸款的需要,當然這和較高幅度調高貸款額度有一定的聯(lián)系,而在欠發(fā)達的地區(qū),資金出現(xiàn)了大量的沉淀。這種區(qū)域的封閉,已經使得部分城市無錢可貸,而另一部分城市有大量資金沉淀,且造成公積金的貸款組合沒有進行充分的風險分散,造成了我國公積金在資金配置上的整體低效率,在局部封閉狀態(tài)下的較低風險防范能力,是流動性風險的根源。
2.我國住房公積金投資存在的問題
2.1我國住房公積金投資結構不合理
首先從前面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國債投資比例不斷減少,項目貸款增速停滯不前,住房貸款逐年增長,增速較快。從獲利水平來看,國債及項目貸款收益明顯高于住房貸款收益,提高國債及項目貸款可以增加收益及減少公積金存款沉淀。其次,在公積金存款沉淀資金的使用效率來分析,投資結構單一,投資限制較多,公積金管理政策更多地考慮風險,而忽略了收益,只有持續(xù)不斷地獲取收益,提高每個公積金繳存者的收益,使公積金制度受惠于每個公積金繳存者,最終減少購房實際支出。
2.2 我國住房公積金周期性投資存在的問題
對于公積金周期性投資,主要是由于經濟周期性變化而引起政府宏觀調控利率變化,影響公積金對銀行存款與國債的投資比例。公積金貸款其實也受到利率的影響,利率提高,公積金貸款將承受更高的貸款貼息;利率降低,一般情況下,公積金貸款利率將同時下降,其公積金貸款利息收入大打折扣。公積金管理中心的投資管理人員,應該緊密關注我國經濟政策和調控通脹措施,關注我國利率調控下一步的走向,正確把握資金投放比率,做到收益的最大化,維護公積金實際持有人的利益。對今后公積金投資發(fā)展,只有增加住房公積金投資的證券持有種類,在不同時期實行不同的組合投資,才能較好防范市場經濟波動和利率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
結論
住房公積金需要建立合理的住房公積金投資比例。從現(xiàn)在的房地產市場來看,單純增加住房公積金的貸款,是不能真正解決繳納公積金職工的住房問題,商品房價格高漲,光靠公積金貸款數(shù)量的增加只是杯水車薪,而且加重職工的經濟負擔,降低了職工的幸福感,合理安排住房公積金的去向,到了關鍵的時刻。通過上述的論述,公積金運用不應該一味增加公積金貸款。全國公積金在扣除相應的貸款備付金后的歸集余額也在增加,這種大量沉淀是沒有必要的,而應該考慮將公積金轉化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同時職工所貸的公積金貸款首先購買或者租賃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可以盡快回籠政府保障性建設資金,加快公積金再利用的步伐。在投資方面不能僅僅圍繞國債的投資,要加大對其他證券的投資。新加坡公積金管理中心管理的職工普通賬戶,就能投資國家規(guī)定的基金、股票等其他品種投資。
參考文獻:
[1]宋慶鳳.住房公積金組合投資研究[D].天津大學,2008.
[2]陳杰.中外住房公積金制度之比較[J].上海房地,2010(09)
[3]焦志常.固定收益證券組合投資與風險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