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琦
摘 要:沈從文有著鄉(xiāng)土作家的美譽,他的作品大多是以他湘西老家的風土人情著手,文章出處流露著自己對于家鄉(xiāng)的眷戀,為讀者展示出了一幅幅習俗、婚嫁、信仰、傳說……并在這些民俗敘事中揭示了人情世態(tài)的人性美,令人贊嘆。本文主要針對沈從文小說中的民俗敘事形式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沈從文小說;民俗敘事;應用
沈從文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的代表人物。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其作品主要表現(xiàn)的湘西下層人民平凡的人生,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善良的淳樸的美德,作品語言樸素,但是文章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尤其對湘西民俗的描寫更是帶我們進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沈從文小說中的民俗敘事。
一、湘西人居住的是用長長的竹竿支起來的小樓,這也構成了湘西獨有的居住民俗
吊腳樓是湘西水鄉(xiāng)的獨有建筑,它不僅僅是一種居住場所,到了沈從文的小說里就成了有生命的湘西人民生活的背景,賦予一種獨特的審美內涵。
在沈從文的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吊腳樓,吊腳樓的產(chǎn)生跟苗族的歷史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當時,苗族人被歷代統(tǒng)治者所不容,被驅趕,生活范圍越來越小,在這種極其有限的狹小的空間里,吊腳樓應時而生,一半建在河岸一半扎進河里,既節(jié)省空間又節(jié)省原料,可以說吊腳樓是湘西苗民發(fā)展歷程上的一個重要見證。但是對于作者來說,不僅僅是回憶過去,在作者筆下吊腳樓成了湘西民俗的典型,作者對吊腳樓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向人們傳遞的是一種獨特的審美感,特別的清新別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表達了作者對故土的深深眷戀。
沈從文在進行小說的創(chuàng)作時,多次描寫了吊腳樓,給讀者的閱讀創(chuàng)設出了形象的湘西文化情境,他的創(chuàng)作并非對以往生活的刻畫,也并非在刻意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而是從主觀意識上對湘西文化的接受,將這種民俗文化印刻在小說中,小說對民俗敘事結構的影響一般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即: 情景化; 片段化; 意象化。在沈從文的小說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內容,將民間文化中的物品進行意象化表現(xiàn),推進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二、湘西多河流,而且沈從文從小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湘西的交通工具----船,也就成了湘西民俗的一部分
船自古在文人筆下就是男女情愛的橋梁。到了沈從文筆下,船更是成了男女情愛的媒介,比如《邊城》中翠翠和渡船就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船既是翠翠和爺爺?shù)闹\生工具,也是翠翠的嫁妝,本無生命的東西一旦和有故事的人聯(lián)系起來,就有了生命,有了獨特的文化韻味。
船在沈從文筆下,不僅僅是交通工具,也成了人們的家,成了端午賽龍舟時一道亮麗的風景,更重要的是,作者能看到更深遠的東西,那就是船連接著現(xiàn)代文明的大中城市,使得偏僻閉塞的湘西受到了沖擊,作者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夠在這種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失自己的民族特色也要容納外來先進文化??梢娮髡哒媸且磺粺嵫I家鄉(xiāng)。
三、湘西特有的端午節(jié)
在端午節(ji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賽龍舟了,既能健身,又能娛樂,關鍵還是男孩子們一展自己雄姿的機會,也是女孩子們選自己心上人的時機,可見賽龍舟是湘西人民的一種傳統(tǒng)的民俗了。作者在文中詳細描繪了龍舟的形狀,顏色,放置的位置,參加龍舟比賽的人數(shù),參賽人員角色的分配,以及之前的祭祀活動,仿佛讓我們共同看了一回賽龍舟,可見,沒有對民俗的親身經(jīng)歷和濃厚的感情,是不能寫出這樣的場景的。
在《邊城》中,沈從文四次寫到了端午節(jié)的劃龍船,每次的側重點都是不同的,但是都交織著翠翠的豐富的情感經(jīng)歷,通過幾次龍舟的描述,不僅給我們展示了湘西民俗的特色美,而且為翠翠的情感的跌宕起伏安排了一個廣闊的背景,使傳統(tǒng)的民俗和現(xiàn)代的愛情融合起來,浪漫的理想和殘酷的現(xiàn)實結合起來,使翠翠這個少女形象被刻畫的惟妙惟肖,繪聲繪色。
沈從文的鄉(xiāng)土小說從不同角度給我們描述了湘西苗族的民俗風情,仿佛讓我們走進了一個清新自然的湘西水鄉(xiāng),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這一民族獨有的居住民俗----吊腳樓,還領略到了水鄉(xiāng)特有的交通工具,更讓我們看到了節(jié)日賽龍舟的熱鬧場景,一幅幅的畫卷使我們對湘西的風俗有栩栩如生的了解,更為可貴的是,作者把這一民俗融入到不同人物,不同故事中,這樣使得民俗又具有了文化內涵。從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對故鄉(xiāng)深沉的眷戀,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熱情的謳歌。
參考文獻:
[1]吳翔宇,薛敏.“生命的力”:與人類原初經(jīng)驗的對話——淺析沈從文小說的“生命本體”[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5(10).
[2]胡和平.民俗與沈從文創(chuàng)作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
[3]白松強.淺談沈從文作品的民俗描寫特色[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02).
[4]羅宗宇,劉鵬娟.論沈從文小說對民俗的敘事建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