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寧
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之中有許多是人類的朋友。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許多寫植物的文章都免不了要一一描述一番。因而,在閱讀這類描寫植物的文章時,我們可以隨文而“畫”, 入文而“思”,在品讀中欣賞植物之美。
隨文而“畫”,就是一邊讀,一邊用筆按照所描繪的語句畫一畫,讓文字活化成具體的形象。這樣,你可以跟隨作者親臨現(xiàn)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賞。
植物千姿百態(tài),各不相同。根是什么樣,莖是什么樣,花是什么樣,果又是什么樣,各具特色。細膩的描寫就像畫筆,把它們全“畫”出來。
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石榴》)
隨著這段文字,我們不妨來涂鴉一個石榴果,把那些石榴子緊緊排列在一起。
桂花樹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態(tài),笨笨拙拙的。不開花時,只是滿樹茂密的葉子;開花季節(jié),也得仔細地從綠葉叢里找細花。(《桂花雨》)
滿樹的葉子,應該把花朵畫在哪里呢?悄悄藏在綠葉背后就對了。
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長出了潔白的絨球。一陣陣風吹過,那可愛的絨球就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蒲公英》)
“潔白的絨球”讓我們看到了顏色和樣子,準確的用詞可以直觀地描摹出植物的美?!澳强蓯鄣慕q球就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边@里打了一個小小的比方,可以讓我們看到植物的動態(tài)美。
遠遠望去,那棵大樹很美。樹像一朵綠色的云,從大地上升起。(《做一片美的葉子》)
“樹像一朵綠色的云”,這真是詩一樣的文字。作者同樣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同學們,通過讀讀、畫畫,你們會發(fā)現(xiàn)更多文字中藏著的魔法,會親眼發(fā)現(xiàn)植物的美。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其實,在古往今來的文人筆下,草木不僅有情,而且多情。植物是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伙伴,人們在文字中表達對植物的喜愛,也在文字中借植物寄托內心深處的情感。
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石榴》)
石榴娃娃長大的過程,新奇,神奇。在作者的眼里,一個個果實成了急切的娃娃,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也躍然紙上。
原野熱鬧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fā)出了嘩啦啦的笑聲;挺拔的高粱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北大荒的秋天》)
大豆、高粱、樹葉,作者借生長旺盛的植物表達豐收時人們無比喜悅的心情。
無數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綠葉為大樹而生。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葉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做一片美的葉子》)
這一段話寫了葉子的一生,充滿厚重的人生感悟。人的一生也像葉子一樣,所以,每個人都要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不要浪費生命,虛度光陰。
以后我從外地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母親??墒悄赣H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泵康竭@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桂花雨》)
母親思念舊宅院子里的金桂,其實就是在思念家鄉(xiāng),思念故土。桂花飄香,散發(fā)的是綿綿不絕的思鄉(xiāng)之情!
同學們,隨文而“畫”, 入文而“思”,用心品讀、發(fā)現(xiàn)、欣賞植物之美,會是一場美麗的文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