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紅[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前瞻、豐贍、立體——評蔡熙教授的《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5)》
⊙莫小紅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蔡熙教授的著作《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5)》系統(tǒng)梳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英美的狄更斯批評史。該著史料翔實可靠,邏輯建構合理,視野開闊,闡釋深微,不少地方閃爍著作者思想的光華,是一部有史料、有思想、有學術價值,前瞻、豐贍、立體的學術史研究專著,彰顯了作者融匯中西的學識與功力。
《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5)》 蔡熙
葛桂錄先生認為,學術史研究不是研究成果的資料匯編,應以文獻、學術、思想為核心,構成研究的三個層面:有史料的學術史、有思想的學術史、有學術的思想史,建構立體的學術史研究。這是對學術史研究的較高要求,也是對學術史撰述者知識、視野、方法的較大考驗。蔡熙教授的《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正是這樣一部立體、厚重的學術史研究專著。
《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5)》(以下簡稱《研究》)是趙炎秋先生主編的《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叢書的第二卷,是蔡熙教授在博士學位論文《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0)》的基礎上修改、完善的最終成果。作者從2009年開始潛心研讀英美的狄更斯批評原著,到2014年獲評“湖南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到2016年修訂出版該書,可謂良工苦心。全書三十二萬五千字,分四章:第一章探討1940—1959年狄更斯研究的第一次轉向;第二章考察1960—1979年“狄更斯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第三章考察1980—2015年狄更斯研究后現(xiàn)代批評與傳統(tǒng)批評方法的融合互滲;第四章從歷史的維度,對“二戰(zhàn)”后英美的狄更斯批評進行研究之研究,并從中國文化的立場臧否其得失。
在此就該書的幾個特點略抒己見。
文獻史料的搜羅考訂、編年整理是學術史研究的基礎,“有史料的學術史,解決的是學術史研究中‘知其然’的問題”。“二戰(zhàn)”至今有關狄更斯的研究論文、專著可謂汗牛充棟。為了史料的客觀、真實、經典,作者精心研讀了《狄更斯世界》《狄更斯與犯罪》《狄更斯:從匹克威克到董貝》《狄更斯與家庭政治學》《重讀城市:重讀狄更斯》等百余部英文版狄更斯批評專著;深入細讀了《狄更斯:當代評價》《狄更斯的道德藝術》《工匠狄更斯:再現(xiàn)策略》《狄更斯批評家》《狄更斯與20世紀》《狄更斯批評價值》《狄更斯產業(yè):批評視角,1836—2005》等狄更斯研究論文集;細讀了烏鈉·蒲柏·軒尼詩《狄更斯》、希爾維德·莫諾德《小說家狄更斯》、弗雷德·卡蘭普《狄更斯》、彼得·阿克羅伊德《狄更斯》等傳記;重點關注了《狄更斯研究》《狄更斯研究年鑒》《狄更斯研究通訊》等狄更斯研究專門雜志的成果;詳細了解了哈姆雷·豪斯、多蘿西·凡·根特、愛德華·瓦根內克特、菲利普·柯林斯、希爾維瑞·莫諾德、史蒂芬·馬庫斯、格雷厄姆·史密斯、A.O.J.科克香等二百余人的狄更斯研究,并比照百余年的中國狄更斯研究,對當代西方的狄更斯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審視。
學術史研究“去蕪雜的枝蔓和重復的敷衍,留精粹要義和真知灼見是必然的,但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它考驗我們涉獵的深度和廣度,而且也是檢驗我們學術水準和價值判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史料占有的角度來說,《研究》既注重面的廣度,又重視史料的代表性;既關注狄更斯研究專家的批評,又涉獵不同職業(yè)身份者的研究,讀者讀后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體現(xiàn)了非常高的學術水準。
陳平原先生將學術史與各項專門研究之間的關系比喻成“清道夫”與“建筑工”,學術史撰述尤其“抱著深深的敬意”,認為學術史研究是“自清潔”,為專門課題的“大進軍”提供可能。當然,這種“清潔”要求工作者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通過歷史的還原與邏輯的推演,將零散的、個性化的批評系統(tǒng)化,展現(xiàn)一個時代的學術研究風貌,挖掘研究對象的文學史、思想史、社會史意義,審視前人批評的得失利弊,構建學術思想、社會思潮的演進史。
在縱向層面,《研究》以時間為序,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英美狄更斯研究劃分為三個階段:1940—1959年狄更斯研究的轉向期,1960—1979年“狄更斯產業(yè)”的發(fā)展期,1980—2015年狄更斯批評的融合期。這一梳理既展現(xiàn)了狄更斯研究從業(yè)余批評走向職業(yè)批評,從傳統(tǒng)批評走向后現(xiàn)代批評,后現(xiàn)代批評與傳統(tǒng)批評走向融合的發(fā)展軌跡,又將狄更斯研究納入世界學術史、思想史發(fā)展演變之中,同時也符合中國讀者對當代史分期的認知。在橫向層面,《研究》以批評方法為線,將1940—1959年的狄更斯研究分成對狄更斯的定位、形式主義批評、傳記批評三大主題;將1960—1979年的狄更斯研究分成主題研究、形式主義批評、影響研究、心理批評、原型批評、綜合批評六大主題進行梳理,通過對狄更斯研究專家菲利普·柯林斯、希爾維瑞·莫諾德、史蒂芬·馬庫斯、愛德華·瓦根內克特、格雷厄姆·史密斯研究成果的述評,對狄更斯逝世一百周年成果的梳理,呈現(xiàn)“狄更斯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整體風貌。20世紀80年代之后的三十多年,是狄更斯研究的繁榮時期,多元理論話語,如解構主義、接受理論、新歷史主義、女性主義、文化批評、后殖民主義批評進入狄更斯研究領域,傳統(tǒng)批評成果不斷問世,批評方法日趨多元化,批評專著、傳記、論文數(shù)以萬計?!堆芯俊窂暮蟋F(xiàn)代批評與傳統(tǒng)批評兩方面進行梳理,突出三個主流批評傾向:馬克思主義批評、心理批評和女性主義批評。狄更斯是頗受爭議的作家,最后,作者對狄更斯學術史上爭議較多的問題進行探究,如狄更斯與現(xiàn)代性、狄更斯與現(xiàn)實主義、狄更斯的“異托邦”空間、狄更斯研究的道德批評傳統(tǒng)等,彰顯中國文化的立場。
通過歷時性與共時性相結合的梳理厘定,包含辯證理性的邏輯構建,《研究》清晰地勾勒出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研究的真實圖景,呈現(xiàn)出諸多啟人深思的問題。
“學術史課題必須要放置到思想史語境才能得到有效和深入的闡釋?!薄霸诰唧w研究中,首先根據批評文本的論證邏輯歸納和分析批評的內容、策略、特征和意義,然后從文本語境拓展至思想史語境,由內到外,層層‘深挖’,以期揭示批評家對外國作家評述及‘聲望’利用的深層次原因,從而在思想史語境中深刻理解其學術史價值。這是一個從學術史到思想史再到學術史的闡釋和認知過程。”20世紀是文學批評的世紀,各種文藝理論、批評方法異彩紛呈,尤其是經過了解構主義風潮之后,經典被無情解構,又不斷地“自我翻新”,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見談何容易。
深入詳贍的史料占有,加之辯證理性的學術思維,讓《研究》涌現(xiàn)出一系列富有理論個性的觀點。如梳理1940—1959年的狄更斯研究,作者認為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末,狄更斯研究發(fā)生第一次轉向,一是學術界對待狄更斯的態(tài)度發(fā)生明顯變化,從“二戰(zhàn)”前狄更斯愛好者對狄更斯的評價太高,沒有看到其藝術風格的重大缺陷,到“二戰(zhàn)”后評價立場為之一變;二是狄更斯研究從業(yè)余批評走向職業(yè)批評。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在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英國鼓勵大眾在狄更斯的小說中尋找慰藉,狄更斯的作品又一次成為與毀滅英國的生活方式做斗爭的工具;二是受學院派批評的重大影響。20世紀50年代晚期,牛津、劍橋、哈佛、耶魯?shù)壬习偎叩冉逃龣C構的學者開始像對待莎士比亞、彌爾頓、喬叟等一樣對待狄更斯。關于后現(xiàn)代批評方法對狄更斯研究的影響,作者認為“解構主義解讀顛覆了對狄更斯的傳統(tǒng)看法,使狄更斯及其作品的價值呈現(xiàn)出多元性、開放性和動態(tài)性,豐富了對狄更斯的解讀。但是它的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它割裂了文學與生活的詩意關聯(lián);另一方面,它過于強調不確定性,使文學闡釋陷入了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泥潭”。分析西方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本雅明的狄更斯研究,作者認為“在本雅明之前,傳統(tǒng)批評將狄更斯與現(xiàn)實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本雅明的《拱廊街計劃》用文學蒙太奇的方法探索狄更斯、城市化以及資本主義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從經驗、記憶、閑逛等維度發(fā)現(xiàn)了狄更斯的現(xiàn)代性,重鑄了狄更斯的形象,即狄更斯的小說用具有碎片意義的話語表述了現(xiàn)代城市經驗的非連續(xù)性、轉瞬即逝性和記憶的空間化,洞悉了現(xiàn)代性的本質”。分析“狄更斯產業(yè)”繁榮,作者認為,西方的狄更斯研究自始至終從學術學理層面進行深入探究挖潛,以其獨立自由的學術精神、開放爭鳴的學術姿態(tài)從多方面揭示了狄更斯的價值與意義,彰顯了文學自身的獨立價值和藝術魅力,在眾聲喧嘩中形成多元對峙的局面。比較我國百年狄更斯研究,以社會政治訴求為主導的價值取向,導致我國百年狄更斯研究的一體化,狄更斯成為現(xiàn)實主義的標桿。要提升中國的狄更斯研究水平,須遠離侈談理論輕視文本的傾向,從自己的獨特體悟中批評文學作品,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
作為一本深入探究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的專著,《研究》史料翔實可靠,邏輯建構合理,視野開闊,闡釋深微,不少地方閃爍著思想的光華,其開拓性毋庸置疑??梢哉f,《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5)》是一部有史料、有思想、有學術價值的立體、厚重的學術史研究專著,彰顯了作者融匯中西的學識與功力。
① 蔡熙:《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研究(1940-201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
②⑤ 葛桂錄:《含英咀華——葛桂錄教授講中英文學關系》,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
③ 陳眾議:《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譯林出版社2014年版。
④ 陳平原:《“清道夫”與“建筑工”》,《云夢學刊》2005年第3期。
作 者:莫小紅,文學博士,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
編 輯: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