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本雅明 著 馬 欣 譯
文化理論前沿
筆跡學三篇
瓦爾特·本雅明 著*馬 欣 譯**
根據現(xiàn)已出版的本雅明全集,與筆跡學相關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如下3篇文獻之中:第一,《安雅·門德爾松與格奧爾格·門德爾松〈筆跡中的人〉》,本雅明在這篇書評中對《筆跡中的人》所開創(chuàng)的筆跡學方法給予褒獎,并且根據門德爾松學派的“立體筆跡圖像”理論,大膽預測了筆跡學研究的未來。第二,《新舊筆跡學》,這是當本雅明獲悉柏林的“萊辛學院”將在筆跡學家安雅·門德爾松的領導下組建筆跡學重點系所時特意撰寫的一篇廣播稿,他在這篇文章中簡要梳理了德國筆跡學的來龍去脈,指出了各個筆跡學流派在觀點上的差異。第三,《相似性學說》。本雅明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非感性的相似性”。在本雅明看來,筆跡是一個“非感性的相似性”的檔案,而筆跡學則是理解“非感性的相似性”的重要媒介。
筆跡學 筆跡圖像 相似性 語言 文字
本雅明對筆跡學的興趣最早可追溯至青年時期,在他的日記《1912圣靈降臨節(jié),我的意大利之旅》中有一段話:“檸檬汁讓我從精疲力竭中恢復了過來,于是我略微注意到,西蒙將談話轉向了筆跡學。”①Walter Benjamin, Herausgegeben von Rolf Tiedemann und Hermann Schweppenh?user, Walter Benjamin Gesammelte Schriften VI, Frankfurt a. M., SuhrkampVerlag, 1991, p.262.據肖勒姆回憶,本雅明時常向朋友們展示他在筆跡學方面的奇異稟賦,并稱贊他是“一位極具天賦并且目光敏銳的筆跡學家”。②Wallter Benamin, Herausgegeben und mit Anmerkungenversehen von Gershom Scholem und Theodor W. Adorno, Walter Benjamin BriefeI, Frankfurt a. M., Suhrkamp Verlag, 1978, p.241.
在致好友肖勒姆的信中,本雅明曾經兩次提到筆跡學。第一次是在1920年5月26日,他在給肖勒姆的信中說道,自己與父母已徹底鬧翻,而且他原先謀求大學講師職位的愿望也已化為泡影,之后筆鋒一轉,說自己當月用3篇分析筆跡的文章賺取了110馬克。①Wallter Benamin, Herausgegeben und mit Anmerkungen versehen von Gershom Scholem und Theodor W. Adorno, Walter Benjamin BriefeI, pp.239-241.可以看出,本雅明的筆跡學思想,是他在經濟困窘之時用于謀生的手段。第二次是在1922年1月底,他在信的末尾愉快地談到:“從明天起,我要給住在隔壁的一位名叫格呂內瓦爾德的黃毛丫頭上筆跡學的課,每次30馬克。我在KDW(西部百貨)為自己購買了一支魔術棒。我希望借助于它將這件事持續(xù)得久一些。”②Walter Benjamin, Herausgegeben von Rolf Tiedemann und Hermann Schweppenh?user, Walter Benjamin Gesammelte SchriftenVI,Frankfurt a. M., Suhrkamp Verlag, 1991, p.747.正當此時,本雅明全心投入關于歌德《親合力》的評論文章的寫作,還患上了“噪音精神病”,不得不在夜間工作。他開設筆跡學的課程,除去有貼補家用的好處,也是一種對寫作壓力的調節(jié)。這些浮光掠影的信息,顯然無法滿足我們對本雅明筆跡學的好奇。
根據現(xiàn)已出版的本雅明全集,關于筆跡學方面的討論主要集中于以下3篇文獻,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前兩篇,通過它們方能真正進入本雅明筆跡學思想的內部,而從第三篇中則可讀到本雅明的筆跡學思想在其“相似性”學說中的延伸。第一,《安雅·門德爾松與格奧爾格·門德爾松〈筆跡中的人〉》是一篇書評,本雅明從筆跡學的歷史發(fā)展出發(fā),主要對《筆跡中的人》所開創(chuàng)的筆跡學方法給予了褒獎,并且依托門德爾松學派的“立體筆跡圖像”理論,進行了富有創(chuàng)見的預測。他提出,筆跡學研究在不久的將來會為心靈感應過程服務,并且將筆跡喻為進入“大世界劇場”的免費門票,而其呈現(xiàn)的是微縮了10萬倍的全部人類本質與人類生活的啞劇。第二,《新舊筆跡學》是當本雅明獲悉柏林的“萊辛學院”將在筆跡學家安雅·門德爾松的領導下組建筆跡學重點系所時特意撰寫的一篇熱情洋溢的廣播稿。這篇文章簡要概括、評價了德國筆跡學的來龍去脈,他先是替德國筆跡學長久以來在學界所遭受的冷遇打抱不平,然后又大力稱贊“萊辛學院”的創(chuàng)舉,最后著重指出了德國筆跡學新的發(fā)展趨向及其相關的理論背景。第三,《相似性學說》與其修改稿《論模仿能力》均寫于1933年,本雅明全集的編者羅爾夫·蒂德曼將其歸入“形而上學—歷史哲學研究”的名錄下。文章在表面上與筆跡學無甚瓜葛,實則不然。本雅明在文中指出,筆跡是一個“非感性的相似性”的檔案,它所引發(fā)的不僅是言語與意指之間的張力,而且也是文字與意指、言語與文字之間的張力。筆跡學可以作為理解本雅明的“相似性”及其相關概念的重要媒介。
本雅明的研究專家伊斯特·萊斯利(Esther Leslie)曾指出:“對作為筆跡學家的本雅明來說,表述平面即文字平面上的潦草筆跡可以直接揭示更深層的意義?!雹垡了固亍とR斯利:《本雅明》,陳永國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95頁。在筆者看來,筆跡學之于本雅明的意義絕不僅限于性格分析,他在《單行道》(1928年)中對“中國謄本”的文化價值給予了積極肯定,并在《法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畫展》(1938年)一文中對中國書法的動態(tài)特質進行了美學闡釋。如果把這些都置于本雅明筆跡學思想的語境之下,那么就可以獲得更為精準的解讀。
Three Essays on Graphology
Walter Benjamin (Trans. by Ma Xi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edition of Benjamin, the discussions related to graphology mainly focus on three essays. (a) In the review “Anja und Georg Mendelssohn,Der Mensch in Der Handschrift”, Benjamin praised the groundbreaking graphology method of this work,an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Mendelssohn’s school “cubical handwriting-image” he made a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of graphology study. (b) “Alte und neue Graphologieis” aspecially written broadcast script of Benjamin, who learned that Berlins “Lessing-Hochschule” will build an institute of handwriting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Anja Mendelssohn. In this article, he brief l y went through the history of German graphology, and pointed out the differences of viewpoints among various graphology schools. (c) In “Lehrevom ?hnlichen”, Benjamin put forward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nonsensuoussimilarity”. In his opinion, handwriting is an archive of “nonsensuous similarity”, while graphology i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understanding “nonsensuous similarity”.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德國思想家、哲學家、文化批評家、文學評論家,被譽為“歐洲最后一位知識分子”。主要著作有《單行道》、《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德國悲劇的起源》、《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柏林童年》、《拱廊計劃》等。本文是由本雅明在1828—1933年間寫作的與“筆跡學”密切關聯(lián)的三篇文獻組成,標題由譯者所加。
**馬欣,女,1985年生,陜西延安人。上海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科研流動站博士后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學與文化研究。本文為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號:2017M611525)、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西方文論中的中國問題研究”(項目號:16ZDA194)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