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果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6
從埃里克森的八階段理論看青少年違法犯罪
虞 果*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6
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歲的人實施的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青少年犯罪存在著:犯罪年齡低齡化、犯罪主體多元化、暴力傾向常態(tài)化、犯罪工具科技化、犯罪形式成人化等特點。青少年犯罪有其社會原因、學校原因、家庭原因等原因造成,我們要采取社會、學校、家庭等不同的預防方法,對青少年犯罪進行預防。
青少年犯罪;特征;預防
青少年犯罪,是當今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社會難題。這些年來,青少年犯罪數已經占到了我國刑事犯罪的70%以上,13歲及其以下的青少年犯罪顯著增多,其中十四歲至十五歲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70%以上。我國近年來也已頒布實施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青少年犯罪的特征也在變化,針對青少年犯罪的特點、緣由,進一步探討預防和解決青少年犯罪的措施,仍有其意義和必要性。
埃里克森青少年期理論包括青春期(12-18歲)和成年早期(18-25歲)。
(一)青春期: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沖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同一性危機理論被埃里克森用于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
(二)成年早期:敢于冒著與他人發(fā)生親密關系風險的是具有牢固同一性認識的青年人。
因此,我認為“同一性”在青少年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心理對自我的認識使他們產生了同一性,這種同一性使他們對自己有了一定的認識。
(一)青少年犯罪的現狀
1.青少年犯罪種類趨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種類趨同,絕大多數案件是侵犯財產、人身權利和性犯罪案件。
2.青少年犯罪主體多樣化。當前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違法犯罪主體是多樣的。從學歷上看,既有高學歷人才,也有社會閑雜人等。
3.青少年違法犯罪具有偶發(fā)性。青少年犯罪一般來說具有突發(fā)性的特點。青少年的犯罪動機簡單,且其目的較單一,隨意性較強,較少預謀,常常是受到某種因素誘發(fā)、刺激。
(二)當今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征
1.犯罪年齡低齡化。互聯(lián)網的廣泛使用使青少年接觸的信息量與日俱增。調查顯示,14歲以下未成年人殺人、強奸、搶劫、盜竊等對社會危害嚴重的犯罪行為,并出現了犯罪低齡化的特征,開始波及到未成年人。
2.犯罪主體多元化。根據調查結果,青少年犯罪主體呈現了多元化,由原來的單一犯罪,男性居多變成現在的男女并發(fā),并且女生參與犯罪的比例越來越高。
3.暴力傾向常態(tài)化。青少年在犯罪的過程中,缺乏是非觀念,他們有強烈的表現欲,常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使暴力常態(tài)化,嚴重危害了他人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4.犯罪手段工具科技化。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青少年開始運用身邊的科技手段實施犯罪。電腦技術、通訊技術、智能電話等開始成為他們犯罪的工具。
5.犯罪行為成人化。青少年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他們學習成年人的作案方法和犯罪手段,預謀性作案、跨區(qū)域作案時常發(fā)生。
在這一階段最容易發(fā)生青少年犯罪的是在青春期。埃里克森認為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自我角色的混亂,一方面,他們認為自己已長大,開始接觸社會的思想并形成一個人最初期的世界觀價值觀,另一方面,他們的自我認知以及對社會的看法只是初期的也是薄弱的。因此,很容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形成錯誤的、危險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2015年10月18日中午廉橋鎮(zhèn)在校學生劉某、趙某、孫某三人偷偷進入新廉小學宿舍樓,叫出被害人李某云,持木棒對其進行毆打,并拖至衛(wèi)生間用布堵住李的嘴巴,被害人李某云繼而死亡。隨后,這三名未成年人將李某云的手機及2000余元現金搶走。這起發(fā)生在湖南的“留守兒童殺害女教師”案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埃里克森的青少年期理論認為青少年期的危機在于對自我認知的混亂,這也就解釋了青少年為什么會做出這些事情。對法律淺薄的認識會讓他們認為即使犯了罪也不會受到很嚴重的刑罰,因此他們有的時候犯罪會不計后果。這就是埃里克森所說的自我認識混亂,他們不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社會定位,自己的角色。
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我認為需要社會、學校、家庭這3方面的協(xié)調幫助。
(一)社會控制
社會對于青少年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青少年對于社會的認知還只敷于表面,社區(qū)可以定時組織社區(qū)的青少年參加讀書會、愛國主義教育影視作品放映等方法來幫助青少年形成他們的價值觀。社區(qū)工作人員可以定期訪問社區(qū)有青少年的家庭等。
(二)學校控制
相對于社會來說,學校才是青少年接觸最多的,青少年時期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而且由于我國暫時并將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軌跡,對學生各方面的教育都應該要重視。
(三)家庭控制
家庭對于青少年來說更加重要,埃里克森認為,學生對于社會最初期的看法是從父母處得來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對青少年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資料分析認為,青少年的越軌行為的產生,多多少少與父母的行為習慣與教導孩子的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另一方面,家長要與學校結合,因為有很多時候家長在忙于工作的同時很少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成長,因此,家長與學校的互動也是至關重要的。
青少年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重要的一環(huán),為了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國家富強,必須進一步強化對青少年的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更是這一要求的重中之重。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很多,不僅有主觀因素,更有青少年自身以外的客觀因素。需要加強青少年自身的素質教育,讓青少年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識和自身保護技巧。要讓社會環(huán)境得到凈化,必須家校教育一起努力,發(fā)揮社會各界人士的力量,從而減輕或實現預防青少年犯罪。
[1]瓦爾·西蒙諾茲,彼得·皮爾斯.人格的發(fā)展.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1-1.
[2]陳厚喜,鄒玉菊.新形勢下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預防策略探究.理論前沿,2014.9.
[3]李婧華.談青少年犯罪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經濟研究導刊,2012(08).
虞果(1992-),男,漢族,江蘇泰州人,蘇州大學,碩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C
A